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活动是人类再现物质世界,表现精神世界的独有方式。艺术有别于哲学和其它的人类自然科学,它不是以抽象的,概念的,数据式的形式去解释客观世界,艺术是感官的,它必须通过感官可以感受到的形象来表达具体内容。
关键词:艺术家 创造 思想 情感
【分类号】G642.0;J50-4
艺术家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艺术形象的创造性首先来自于艺术家面对客观世界时自身观念上的创造性。艺术形象、形式、媒介的发现也都是从艺术家主体开始的,从心理反应与体会开始。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艺家的感受、情感、表达意愿、思维观念的形象化、物质化过程,这个过程与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及材料媒介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相互作用、激发、引导共同发生的过程。普列汉诺夫曾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它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对于不同门类的艺术,它们的作品表现手法、作品表现媒介不同,导致它们的艺术形象的造就方式也就各不相同。在绘画,雕塑艺术中,艺术家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思想和情感。作品中具有明显的视觉空间特征,型、光、色、空间等绘画元素是具有丰富的视觉感染力的语言符号。不同的艺术家依靠自身独有的感知力,以不同的应用方式展现出不同的形式规律,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流派”、“风格”。
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受到了各自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运用的视觉形象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在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一四五五年至一五一零年)是当时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与当时的一些画家崇尚复古典艺术对人本身肯定和讴歌。他的代表作《春》,创作于十五世纪七十年代,把人们带入远古的希腊神话中,他笔下的维纳斯是代表生命之源的女神。就像美第奇宫廷诗人波利齐阿诺说:“维纳斯漫步在月光下,如皇后般庄严,如春风般和煦,她走过的路上,万物萌发,鲜花盛开。神话中的维纳斯是美丽的象征,也是一切生命之源的化身。”在波提切利对于神的描绘过程中,他给予观众一种希望与永恒。
在画面里,春的女神抱着鲜花前行,花神与风之神跟在后面,远处是牵手起舞的三女神分别象征“华美”、“贞淑”和“欢悦”,她们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美之神维纳斯站在中间。在维纳斯头顶处飞翔着手执爱情之箭的小爱神丘比特。草地上、树枝上、春之神的衣裙上、花神的口唇上,到处布满鲜花。整个世界充满春的气息和爱的欢悦,这就是画家对于人生的赞美。
还有一些画家对于形象的运用,加入了很多象征意义。在20世纪初期的欧洲,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毁掉了许多欧洲人一直以来美好的生活,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生活,关注人的存在价值,探寻人的内在思维和情感。后来出现了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深入研究。此时,受到心理分析学影响的超现实主义思潮逐渐兴起,最终形成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所创作了一幅名为《毕加索的肖像》的作品。在画中,他用写实技法描绘了一个充满象征义的艺术形象。整个形象中聚集了许多的关于毕加索的人物描述、生活背景描述。这些描述都是以一些物体作为象征。首先,达利选择把毕加索的肖像绘制成有基座的传统胸像雕塑,意为对这位伟大艺术家成就的肯定。肖像中下垂的胸部象征了毕加索的绘画风格滋养了众多后来的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家们的绘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肖像头顶的巨石,也象征了艺术家对于后辈艺术也承担着沉重的责任。毕加索的头部形象来自于公元前四百五十年至四百年的古伊比利亚大理石雕塑《埃尔切女士》,这说明了毕加索的安达卢西亚和曼格拉血统。一把吉他,一朵茉莉花也代表着古伊比利亚的民间文化。
人们在旋律中、在节奏中体会作曲者或演奏者所投入的情感,时而会想象出一些相应的画面。听者的这些体会与联想,有时会被乐曲的题目和作者的生活背景所引导。比如《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的苦难身世与乐曲名称《二泉映月》完全引导了听者的联想。在乐曲中听者会主动在脑海中去寻找月下涓涓细流,人影孤独,并想象这个潦倒的失目人在永远的黑暗中只能依靠这丝弦上流动的旋律去回忆去企盼。有些乐曲的命名只是它的调式或这是它的演奏形式。例如莫扎特的《第一交响曲》,我们只能通过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了解创作的时间背景来接近这段乐曲,但更多的是听者自己去感受,去想象。根据听者的心境的不同,音乐修养的高低,音乐所呈现出的意境也会不同。
在文学艺术里的艺术形象是依靠文字叙述,再加上读者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读者加以联想,把文字当中所描述的情景、事物以具象思维方式展现在脑海之中。文字成为一个中介,引发读者对于艺术形象的图像化。比如高尔基的《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蠢的企鹅,畏缩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峭崖底下……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这是一篇散文诗,它融合了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性特点,刻画了勇敢的精灵——海燕的战斗英姿。文中描摹出海燕的声——从“叫喊”到“大笑”;形——“黑色的闪电”;还有一系列的动作,如“飞翔”“穿”“掠”等刻画出海燕的快速敏捷,矫健勇猛的“直冲向乌云”。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形象更为鲜明。诗中还描写了大海、乌云以及其它的海鸟的懦弱。这些都是具体的事物,作者具象的描绘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状态。读者会以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勾画出这些事物的具体形象,再加上诗中的那些拟人的词句,这更能让读者在对人类不同情感状态的想象中去体会海燕的英勇与高傲,其它海鸟的懦弱与愚蠢。
现在我们了解到艺术是通过形象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同时在艺术形象中还包含了感性因素与创作过程中对形象的理性把握。
参考文献:
【1】蒋萌,论绘画作品创作中艺术情感的特征,《广西教育》,2014年第一期
【2】张玉洁,浅谈艺术教育与设计情感的联系,《金田》,2012年3期
关键词:艺术家 创造 思想 情感
【分类号】G642.0;J50-4
艺术家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艺术形象的创造性首先来自于艺术家面对客观世界时自身观念上的创造性。艺术形象、形式、媒介的发现也都是从艺术家主体开始的,从心理反应与体会开始。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艺家的感受、情感、表达意愿、思维观念的形象化、物质化过程,这个过程与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及材料媒介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相互作用、激发、引导共同发生的过程。普列汉诺夫曾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它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对于不同门类的艺术,它们的作品表现手法、作品表现媒介不同,导致它们的艺术形象的造就方式也就各不相同。在绘画,雕塑艺术中,艺术家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思想和情感。作品中具有明显的视觉空间特征,型、光、色、空间等绘画元素是具有丰富的视觉感染力的语言符号。不同的艺术家依靠自身独有的感知力,以不同的应用方式展现出不同的形式规律,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流派”、“风格”。
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受到了各自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运用的视觉形象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在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一四五五年至一五一零年)是当时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与当时的一些画家崇尚复古典艺术对人本身肯定和讴歌。他的代表作《春》,创作于十五世纪七十年代,把人们带入远古的希腊神话中,他笔下的维纳斯是代表生命之源的女神。就像美第奇宫廷诗人波利齐阿诺说:“维纳斯漫步在月光下,如皇后般庄严,如春风般和煦,她走过的路上,万物萌发,鲜花盛开。神话中的维纳斯是美丽的象征,也是一切生命之源的化身。”在波提切利对于神的描绘过程中,他给予观众一种希望与永恒。
在画面里,春的女神抱着鲜花前行,花神与风之神跟在后面,远处是牵手起舞的三女神分别象征“华美”、“贞淑”和“欢悦”,她们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美之神维纳斯站在中间。在维纳斯头顶处飞翔着手执爱情之箭的小爱神丘比特。草地上、树枝上、春之神的衣裙上、花神的口唇上,到处布满鲜花。整个世界充满春的气息和爱的欢悦,这就是画家对于人生的赞美。
还有一些画家对于形象的运用,加入了很多象征意义。在20世纪初期的欧洲,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毁掉了许多欧洲人一直以来美好的生活,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生活,关注人的存在价值,探寻人的内在思维和情感。后来出现了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深入研究。此时,受到心理分析学影响的超现实主义思潮逐渐兴起,最终形成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所创作了一幅名为《毕加索的肖像》的作品。在画中,他用写实技法描绘了一个充满象征义的艺术形象。整个形象中聚集了许多的关于毕加索的人物描述、生活背景描述。这些描述都是以一些物体作为象征。首先,达利选择把毕加索的肖像绘制成有基座的传统胸像雕塑,意为对这位伟大艺术家成就的肯定。肖像中下垂的胸部象征了毕加索的绘画风格滋养了众多后来的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家们的绘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肖像头顶的巨石,也象征了艺术家对于后辈艺术也承担着沉重的责任。毕加索的头部形象来自于公元前四百五十年至四百年的古伊比利亚大理石雕塑《埃尔切女士》,这说明了毕加索的安达卢西亚和曼格拉血统。一把吉他,一朵茉莉花也代表着古伊比利亚的民间文化。
人们在旋律中、在节奏中体会作曲者或演奏者所投入的情感,时而会想象出一些相应的画面。听者的这些体会与联想,有时会被乐曲的题目和作者的生活背景所引导。比如《二泉映月》,作者阿炳的苦难身世与乐曲名称《二泉映月》完全引导了听者的联想。在乐曲中听者会主动在脑海中去寻找月下涓涓细流,人影孤独,并想象这个潦倒的失目人在永远的黑暗中只能依靠这丝弦上流动的旋律去回忆去企盼。有些乐曲的命名只是它的调式或这是它的演奏形式。例如莫扎特的《第一交响曲》,我们只能通过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了解创作的时间背景来接近这段乐曲,但更多的是听者自己去感受,去想象。根据听者的心境的不同,音乐修养的高低,音乐所呈现出的意境也会不同。
在文学艺术里的艺术形象是依靠文字叙述,再加上读者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读者加以联想,把文字当中所描述的情景、事物以具象思维方式展现在脑海之中。文字成为一个中介,引发读者对于艺术形象的图像化。比如高尔基的《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蠢的企鹅,畏缩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峭崖底下……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这是一篇散文诗,它融合了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性特点,刻画了勇敢的精灵——海燕的战斗英姿。文中描摹出海燕的声——从“叫喊”到“大笑”;形——“黑色的闪电”;还有一系列的动作,如“飞翔”“穿”“掠”等刻画出海燕的快速敏捷,矫健勇猛的“直冲向乌云”。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形象更为鲜明。诗中还描写了大海、乌云以及其它的海鸟的懦弱。这些都是具体的事物,作者具象的描绘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状态。读者会以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勾画出这些事物的具体形象,再加上诗中的那些拟人的词句,这更能让读者在对人类不同情感状态的想象中去体会海燕的英勇与高傲,其它海鸟的懦弱与愚蠢。
现在我们了解到艺术是通过形象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同时在艺术形象中还包含了感性因素与创作过程中对形象的理性把握。
参考文献:
【1】蒋萌,论绘画作品创作中艺术情感的特征,《广西教育》,2014年第一期
【2】张玉洁,浅谈艺术教育与设计情感的联系,《金田》,201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