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乳化剂对低粘乳液制备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制备低粘乳液的乳化剂,并通过流变性能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鲸蜡硬脂醇聚醚类乳化剂比较适合制备低粘乳液;对于水包油类型乳化剂,相同的亲脂性基团下,亲水基越短屈服应力越高,同时离心稳定性越好。鲸蜡硬脂醇聚醚类乳化剂在配方中单用时存在一个较佳用量,在该用量下与低HLB值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使用后乳液屈服应力明显提高,同时粒径更小。因为配方体系只有乳化剂变化,屈服应力提高很有可能是因为复配乳化剂导致更高的界面膜强度所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乳化剂对低粘乳液制备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制备低粘乳液的乳化剂,并通过流变性能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鲸蜡硬脂醇聚醚类乳化剂比较适合制备低粘乳液;对于水包油类型乳化剂,相同的亲脂性基团下,亲水基越短屈服应力越高,同时离心稳定性越好。鲸蜡硬脂醇聚醚类乳化剂在配方中单用时存在一个较佳用量,在该用量下与低HLB值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使用后乳液屈服应力明显提高,同时粒径更小。因为配方体系只有乳化剂变化,屈服应力提高很有可能是因为复配乳化剂导致更高的界面膜强度所致。
其他文献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防晒类化妆品中23种禁限用组分的含量。样品加混合溶剂或四氢呋喃溶解后,混匀,超声提取30 min,用混合溶剂或四氢呋喃稀释至刻度,用微孔滤膜过滤,经Kromasil C18柱分离,以0.1%甲酸-甲醇-四氢呋喃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11 nm,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计算。方法学研究表明,23种防晒剂禁限用组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值均大于0.9984,方法检出限为0.01%~0.04%。在低、高两种加标水平
建立同时定量测定人源化胶原蛋白中Cr,Fe,Ni,Cu,As,Mo,Cd,Hg和Pb 9种微量元素的方法。对同时测定各元素的线性范围进行考察,并对方法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9种微量元素在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浓度为0.1~4.1 ng/kg,定量浓度为0.5~135 ng/kg,精密度RSD为1.8%~6.0%,回收率为88.5%~107.9%。本方法具有高效、简便、准确等优点,可为人源化胶原蛋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测提供方法参考。
皮肤作为一道屏障,美观与保护意义重大。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皮肤指标与状态相关性,皮肤状态评价、皮肤指标预测、皮肤养护用化妆品决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总结了目前采用的相关性、评价、预测及决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对皮肤指标与人体健康、所关注皮肤领域问题间的相关性,皮肤检测分析系统研发等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图像、数据、专家经验等相对以往更容易获取、存储,使得采用信息化技术客观、系统地进行皮肤指标、状态的综合评价、预测、决策等研究成为可能。皮肤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后续可融合
为了提高神经酰胺的应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了神经酰胺(Ceramide III,Cer3)纳米乳液,研究了卵磷脂用量、甘油与水质量比、均质压力、循环次数及植物鞘氨醇添加量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当卵磷脂质量分数为4%,甘油与水质量比为7∶1,均质压力为90 MPa,循环9次,植物鞘氨醇质量分数为1.5%时,载体在各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此时载体呈凝胶状并携带正电,Zeta电位为36.67 mV,粒径为200 nm左右,添加植物鞘氨醇显著提高了载体的高温稳定性,奥氏熟化速率由6
制备二醇型人参皂苷W/O纳米乳,研究其抗皮肤衰老机制。根据伪三元相图形成的纳米乳区和二醇型人参皂苷的溶解性,筛选二醇型人参皂苷纳米乳的处方;测定纳米乳的形态、粒径分布、载药量及稳定性。采用Franz扩散池研究纳米乳的体外透皮特性,HE染色法考察雄性小鼠局部给药对皮肤微观结构的影响,并考察纳米乳的抗皮肤衰老功效。二醇型人参皂苷W/O纳米乳的最佳处方为棕榈酸异丙酯(油相)、司盘80(乳化剂)、1,2-丙二醇(助乳化剂)、Km值=2、油相与混合乳化剂比例为7.5∶2.5;制得的纳米乳外观圆整、均匀,平均粒径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