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首例家庭聚集性婴幼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儿因"发热半天,咳嗽2d"就诊,有明确疫区人员接触史,并且患儿母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明确。

症状体征

体温最高37.8℃,伴轻微咳嗽,为单声干咳,伴流涕,稍声嘶,双肺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诊断方法

荧光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核酸阳性。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配方奶喂养,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β 15 μg雾化吸入2次/d,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g雾化吸入2次/d,口服维生素C片0.05 g,3次/d。

临床转归

患者入院后体温一直正常,未再发热,咳嗽症状缓解,分别于住院后第7天、第14天送检鼻、咽拭子复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入院后第5天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渗出影较前吸收,好转出院。

适合阅读人群

呼吸科;危重症医学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拔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病房1 627例使用外周留置针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17例和对照组810例,试验组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时拔针,对照组按照常规的72~96 h定期拔针。比较2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以及护士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留置时间为(3.43 ± 1.36) d,
目的探讨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以期为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找我国2019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信息,调查34所招收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校的入学条件、专业方向设置等情况。结果24所院校设置了具体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专科护理,占总体的62.50%(15/24),招生院校中尚无中医院校;所有院校报考条件中均未对临床工作经验作
目的探讨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疲劳状况、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管理。采用严重度量表(FSS)评价患者的疲劳情况,使用欧洲卒中评分(ESS
目的构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癌症患者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方法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依据,采用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建立癌症患者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34/34)和94.12%(32/34),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411。最终确定的关键要素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暴露出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关键数据防篡改、可溯源、区域不同层级的决策支持系统缺失、跨区域的多方协作存在壁垒以及病例诊断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方法本文初步探讨将人工智能、支持隐私保护的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引入到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中。结果本文探讨了采用现代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建立保证疫情信息安全性的溯源体系;提出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提出基于SG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3日至2月7日该院确诊为COVID-19的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乏力、咳嗽是主要临床表现;9例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减少,7例淋巴细胞计数减少,6例血沉增快,3例C反应蛋白升高,9例CT均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对患者予以干扰素雾
目的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暴发期区域性防控(Region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CP)系统概念,设计基于区域现有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的应急性防疫辅助信息系统,建立远程智能医疗会诊与咨询及远程办公平台,研发区域内人群的风险评级与预警技术,提高区域性的应急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以高校、附属(教学)医院及云应用为典型RCP区域单元,建立云与高校及附属(教学)医院现有局
目的对传染病流行规律研究的数学和统计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分析和决策建模研究的思路和建议。方法对比分析了常用的传染病建模分析的数学和统计模型,重点研究了已经公开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数学模型及其实际效果。结果多个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已经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分析,它们分别考虑了追踪和隔离机制,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和干预措施对病毒传播能力的影响等因素。从分析结果来看,多个模型对感染人数的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暴露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政策、法规、管理、队伍和运行机制层面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法制、体制、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将"预防为主"纳入法制范畴、将健康中国纳入各部门行动计划、及时修订完善法律法规、调整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