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裕、王朝等在东部发家的大品牌,早已在西部跑马圈地。
圈地
张裕农残门轰动一时,但是,在葡萄酒业内人士看来,这绝非什么意外的黑天鹅事件,而是张裕地处中国东部的必然结果。
东部多雨,气候潮湿,容易滋生蚊虫,大量使用农药杀虫是必然选择,能没有农残吗?
“从种植角度来看,西部肯定比东部更适合,不论是从光照、温度、湿度,还是土壤。”中华葡萄酒总经理孟彤说。
实际上,张裕、王朝等在东部发家的大品牌也不是傻瓜,他们早已在西部跑马圈地。
早在2009年,在全国拥有葡萄基地20.15万亩的张裕,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就有5万亩葡萄基地,分布在黄羊滩农场和宁夏青铜峡;在陕西泾阳有1.5万亩;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还有5万亩。
这样算下来,张裕57%的葡萄基地在西部,原料重心悄然西移。
张裕在北京密云的爱斐堡,是其主打的高端酒庄。而张裕的想法显然不止于此。
2010年10月动工兴建、今年9月打造完成的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由烟台张裕股份有限公司融合中、美、意、葡等多国资本,投资1.5亿元。该酒庄地处宁夏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降雨少、阳光充足、气温高,很适合种植品质优良的酿酒葡萄。这个酒庄聚酿造、品鉴、文化展览、观光休闲多位一体,张裕想把它打造成中国西部标准最高的酒庄。
除张裕外,中粮长城、王朝也纷纷在西部“跑马圈地”。
2006年王朝与宁夏御马成立王朝御马酒庄,拥有贺兰山东麓2万亩葡萄基地;2008年,与宁夏芦花台签订约1万亩葡萄购销合同;2008~2009年在新疆和硕发展自主经营葡萄基地1万亩。
2011年,中粮长城在新疆、宁夏规划建设的6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全部栽植了高档嫁接苗木,从2012年起,这些葡萄园将陆续进入结果期,届时,中粮长城的原料将全部实现自给。
西部吸引的不仅仅是国内企业。
法国著名葡萄酒生产企业酩悦轩尼诗,在2011年5月,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集团启动了合作项目,双方计划在贺兰山东麓种植1000亩葡萄园,生产高端起泡葡萄酒。
酩悦轩尼诗酒业集团总裁曾表示,酩悦轩尼诗将在葡萄种植、酿造技术、管理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把中国西部开发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葡萄生产区和加工区。
优质产区资源是有限的,圈一块少一块,谁占据了它,谁就拥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尤其在外国葡萄酒厂商的竞争压力下,国产葡萄酒要占据上风,将必须重视原料基地建设,弥补优质原料酒不足的短板,并将产地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牌优势。
这不仅关系到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更可能引发国内葡萄酒市场格局的新一轮洗牌。
西渐
谁都不会天真地以为张裕、中粮、王朝到西部来只是来拿原料的。产地销,本来就是最好做的一种市场。
新疆是个产葡萄的大地区,地产品牌多,在疆内知名的就有乡都、楼兰、尼雅、伊珠、驼铃、古道等等。
“目前,地产品牌还是占主流,占到市场份额的90%差不多。不过外省品牌也有,比如现在张裕的布点还是可以的,王朝比较少,长城则有点乱。但是未来几年这种格局肯定会变,张裕已经在新疆建基地了。”新疆伊犁百轩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攀向记者描述了他观察到的情况。
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莫高)是甘肃的葡萄酒上市企业。莫高2011年年报显示,50%以上的葡萄酒销售额主要由兰州和西安两地贡献。但是,在兰州的市场份额近年有所回落,前几年维持在70%~80%的水平,近年下降到60%%~70%左右,主要是竞品逐渐增多,除了来自省外的全国性品牌如张裕、长城、威龙的大规模进军外,还有甘肃本省近年崛起的新秀,如紫轩、国风等品牌。
显然,东部的大品牌不但要原料,还要市场。只是由于到西部的时间比较短,对当地市场的进攻还处在试探阶段,因此,地产品牌的压力还不大。
曾攀就认为,目前各个品牌之间相互较量是好事。“这本来就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经过这么多厂家的努力,我相信葡萄酒的总量应该上去了。”
广夏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一位人士也表示,其他企业进驻贺兰山,有助于企业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是积极的一面。
“比如说,通过张裕的宣传,老百姓对葡萄酒有了一定认知,当他们想尝试不同口味的时候,也许就会选择我们的产品,这是互赢的。”
“当然,有句话说‘同行是冤家’,必然会有一些市场上的竞争。不过,我们之前和张裕这些企业接触都不少,之前我们也卖原酒给张裕,都有过合作,所以并没什么威胁的感觉。”
不过,如今西部正在变得更加开放,今后“市场上的竞争”,可不只是“一些”。
8月30日,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暨第四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召开,共落实招商项目107个,招商总资金170.7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出席推介会及签约仪式的企业有酩悦轩尼诗、中粮集团、广东酒业协会、长和翡翠酒庄等,还有葡萄主产地银川市、永宁县、青铜峡市、红寺堡、西夏区等产区负责人。
可以看出,不但是东部品牌,实际上,各路人马都看上了这块葡萄原料的风水宝地。
东征
当然,西部的葡萄酒品牌也不甘心偏安一隅。
“新疆的葡萄酒会借势走出去的,当然还要下足功夫,做好市场布局很重要。新疆现在走出去的有尼雅、楼兰、驼铃。尼雅在北京的宣传很多,但是效果不好;楼兰在浙江、山东表现很好;驼铃在青海也有点销量。”曾攀说。
为什么尼雅宣传很多,但是效果不好?
用曾攀的话说,“地面部队没跟上”,广告宣传可以先行,但是在后期,渠道、促销一定要跟上,如果跟不上,销售业绩肯定好不了。
渠道做不好,有历史的原因。拿北京市场来说,东部企业像张裕、长城、王朝早已经进驻,到商超看一下红酒区就一目了然。这些大品牌已经占据大半壁江山,何况北京还有不少本地品牌,比如龙辉、丰收。尼雅想要打开北京市场,谈何容易?尽管它是地处北京的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
一方面东部“领头羊”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大举进军西部,另一方面,西部本土企业凭借地产优势,也在加快发展的步伐。双方的缠斗即将上演。
链接:西部有“黄金”
西部产区优势明显,甘肃、新疆和宁夏是三大主产区。
目前,新疆酿酒葡萄基地将近70万亩;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国内外公认的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该区域葡萄基地面积达到44万亩,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
截止到2011年,甘肃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4万亩,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天水产区,是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其中以莫高、紫轩、皇台、祁连、国风为代表的五家省内葡萄酒酿造企业,其品牌已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而莫高是甘肃省第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在甘肃武威拥有2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自有约1万亩)。
根据《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市场份额占全国葡萄酒市场的10%左右。
圈地
张裕农残门轰动一时,但是,在葡萄酒业内人士看来,这绝非什么意外的黑天鹅事件,而是张裕地处中国东部的必然结果。
东部多雨,气候潮湿,容易滋生蚊虫,大量使用农药杀虫是必然选择,能没有农残吗?
“从种植角度来看,西部肯定比东部更适合,不论是从光照、温度、湿度,还是土壤。”中华葡萄酒总经理孟彤说。
实际上,张裕、王朝等在东部发家的大品牌也不是傻瓜,他们早已在西部跑马圈地。
早在2009年,在全国拥有葡萄基地20.15万亩的张裕,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就有5万亩葡萄基地,分布在黄羊滩农场和宁夏青铜峡;在陕西泾阳有1.5万亩;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还有5万亩。
这样算下来,张裕57%的葡萄基地在西部,原料重心悄然西移。
张裕在北京密云的爱斐堡,是其主打的高端酒庄。而张裕的想法显然不止于此。
2010年10月动工兴建、今年9月打造完成的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由烟台张裕股份有限公司融合中、美、意、葡等多国资本,投资1.5亿元。该酒庄地处宁夏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降雨少、阳光充足、气温高,很适合种植品质优良的酿酒葡萄。这个酒庄聚酿造、品鉴、文化展览、观光休闲多位一体,张裕想把它打造成中国西部标准最高的酒庄。
除张裕外,中粮长城、王朝也纷纷在西部“跑马圈地”。
2006年王朝与宁夏御马成立王朝御马酒庄,拥有贺兰山东麓2万亩葡萄基地;2008年,与宁夏芦花台签订约1万亩葡萄购销合同;2008~2009年在新疆和硕发展自主经营葡萄基地1万亩。
2011年,中粮长城在新疆、宁夏规划建设的6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全部栽植了高档嫁接苗木,从2012年起,这些葡萄园将陆续进入结果期,届时,中粮长城的原料将全部实现自给。
西部吸引的不仅仅是国内企业。
法国著名葡萄酒生产企业酩悦轩尼诗,在2011年5月,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集团启动了合作项目,双方计划在贺兰山东麓种植1000亩葡萄园,生产高端起泡葡萄酒。
酩悦轩尼诗酒业集团总裁曾表示,酩悦轩尼诗将在葡萄种植、酿造技术、管理等方面发挥带动作用,把中国西部开发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葡萄生产区和加工区。
优质产区资源是有限的,圈一块少一块,谁占据了它,谁就拥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尤其在外国葡萄酒厂商的竞争压力下,国产葡萄酒要占据上风,将必须重视原料基地建设,弥补优质原料酒不足的短板,并将产地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牌优势。
这不仅关系到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的竞争,更可能引发国内葡萄酒市场格局的新一轮洗牌。
西渐
谁都不会天真地以为张裕、中粮、王朝到西部来只是来拿原料的。产地销,本来就是最好做的一种市场。
新疆是个产葡萄的大地区,地产品牌多,在疆内知名的就有乡都、楼兰、尼雅、伊珠、驼铃、古道等等。
“目前,地产品牌还是占主流,占到市场份额的90%差不多。不过外省品牌也有,比如现在张裕的布点还是可以的,王朝比较少,长城则有点乱。但是未来几年这种格局肯定会变,张裕已经在新疆建基地了。”新疆伊犁百轩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攀向记者描述了他观察到的情况。
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莫高)是甘肃的葡萄酒上市企业。莫高2011年年报显示,50%以上的葡萄酒销售额主要由兰州和西安两地贡献。但是,在兰州的市场份额近年有所回落,前几年维持在70%~80%的水平,近年下降到60%%~70%左右,主要是竞品逐渐增多,除了来自省外的全国性品牌如张裕、长城、威龙的大规模进军外,还有甘肃本省近年崛起的新秀,如紫轩、国风等品牌。
显然,东部的大品牌不但要原料,还要市场。只是由于到西部的时间比较短,对当地市场的进攻还处在试探阶段,因此,地产品牌的压力还不大。
曾攀就认为,目前各个品牌之间相互较量是好事。“这本来就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经过这么多厂家的努力,我相信葡萄酒的总量应该上去了。”
广夏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一位人士也表示,其他企业进驻贺兰山,有助于企业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是积极的一面。
“比如说,通过张裕的宣传,老百姓对葡萄酒有了一定认知,当他们想尝试不同口味的时候,也许就会选择我们的产品,这是互赢的。”
“当然,有句话说‘同行是冤家’,必然会有一些市场上的竞争。不过,我们之前和张裕这些企业接触都不少,之前我们也卖原酒给张裕,都有过合作,所以并没什么威胁的感觉。”
不过,如今西部正在变得更加开放,今后“市场上的竞争”,可不只是“一些”。
8月30日,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暨第四届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在宁夏园艺产业园召开,共落实招商项目107个,招商总资金170.7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出席推介会及签约仪式的企业有酩悦轩尼诗、中粮集团、广东酒业协会、长和翡翠酒庄等,还有葡萄主产地银川市、永宁县、青铜峡市、红寺堡、西夏区等产区负责人。
可以看出,不但是东部品牌,实际上,各路人马都看上了这块葡萄原料的风水宝地。
东征
当然,西部的葡萄酒品牌也不甘心偏安一隅。
“新疆的葡萄酒会借势走出去的,当然还要下足功夫,做好市场布局很重要。新疆现在走出去的有尼雅、楼兰、驼铃。尼雅在北京的宣传很多,但是效果不好;楼兰在浙江、山东表现很好;驼铃在青海也有点销量。”曾攀说。
为什么尼雅宣传很多,但是效果不好?
用曾攀的话说,“地面部队没跟上”,广告宣传可以先行,但是在后期,渠道、促销一定要跟上,如果跟不上,销售业绩肯定好不了。
渠道做不好,有历史的原因。拿北京市场来说,东部企业像张裕、长城、王朝早已经进驻,到商超看一下红酒区就一目了然。这些大品牌已经占据大半壁江山,何况北京还有不少本地品牌,比如龙辉、丰收。尼雅想要打开北京市场,谈何容易?尽管它是地处北京的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
一方面东部“领头羊”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大举进军西部,另一方面,西部本土企业凭借地产优势,也在加快发展的步伐。双方的缠斗即将上演。
链接:西部有“黄金”
西部产区优势明显,甘肃、新疆和宁夏是三大主产区。
目前,新疆酿酒葡萄基地将近70万亩;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国内外公认的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该区域葡萄基地面积达到44万亩,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
截止到2011年,甘肃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4万亩,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天水产区,是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其中以莫高、紫轩、皇台、祁连、国风为代表的五家省内葡萄酒酿造企业,其品牌已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而莫高是甘肃省第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在甘肃武威拥有2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自有约1万亩)。
根据《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市场份额占全国葡萄酒市场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