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层级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判性思维培养是基于独立思考的一种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是当前高等教育界对于大学生的两大基本思维要求,也是備受社会关注的两种思维能力。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共享经济、跨界思维给社会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些事物,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进而作出独立的思考,这个过程即是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将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去,是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文章试从批判性思维层级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层及理论视角大学英语教学
  批判性思维及层级理论模型
  1.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在认知领域的一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但是在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概念界定。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评价的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批判性思维越来越被重视,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指向的技能和思想态度,没有严格的学科边界,既是一种思维技能,又是一种人格气质。批判性思维所涵盖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我校准,是遵循一定的规则、有组织地引导信念和行为的思维方式。21世纪以来,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向更细化、更学科化的方向发展。国内代表性的批判思维专家是文秋芳,其首次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文秋芳教授认为思辨能力是由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构成的统一体。也有部分学者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为“批判性思维”,这也是现在大部分运用场合所采用的“批判性思维”的词源。
  2.层级理论模型
  批判性思维的层级理论是由文秋芳教授在综合了国内外的几种理论模型后所提出的,以适应我国英语教学现状的理论模型。国内外的层级理论模型主要有中国心理学教授林崇德的“三菱结构”、美国特尔斐的“双维结构”、美国学者Paul和Elder提出的“三元结构模型”,在这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文秋芳教授结合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层级理论模型分为思维能力和元思维能力两个方面。元思维能力指的是由自我出发的调控能力,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即时的调整、检查、评估的技能。思维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方面,思维能力是处于第二层级的思维能力,第一层级的是元思维能力,对整个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思维者应具备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层级的思维能力是思辨能力,其基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认知技能涵盖了分析、推理和评价,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对真假信息进行正确的识别和区分,并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阐释。
  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意义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语言的语法掌握,更多的应该是对这门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和思维的理解与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培养,让学生发挥自主的辩证思维和辨识能力,在非英语专业知识方面也能获得一定的收获,诸如眼界的开阔、非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性、逻辑性的思维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获取英语专业知识时更为有趣,还可让知识来源更为丰富,互联网时代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辨识能力和汲取能力。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可以有选择性地获取外界信息,并对信息作出综合评价,这种积极的主动学习是对教学角色转变的促进,对于大学生英语素质教学的开展和英语教学的改革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批判性思维层级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关键因素,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倡导者,也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倡导者,教师应从观念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低个人的身份和权威性,融入学生群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有自由的空间去自主学习和探索真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更新、进步,并树立正确的知识更新观,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学生作为新知识的构建者,或许会与传统的知识观念有所出入,这些都需要教师予以包容和正确引导。因此,正确的教学观念不仅包括了教师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观念和学习指导能力,还包括了在学生进行新知识构建时的正确引导和包容,这些素质要求教师的观念应是开放的,知识视野应是开阔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充分进行自我挖掘,在这样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敏锐度和创新意识也会随之发展。教学观念的影响是广泛的,不仅是对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影响,更是在大范围上影响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院整体的教学氛围。大学之风在于学风,而学风的来源就是日常的教学和校园风气,且这种风气又受到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的影响。学生和教师是大学的主体,如果这两者缺乏了客观看待世界的眼光,缺乏了改善世界的勇气,那么,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也无法拯救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哑巴英语”学习。所以,在英语教学观念上要与时俱进,使学习成为一种师生平等的生活习惯,人人都是理性思考的批判者。
  2.转变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教师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并熟记掌握,这也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要打破“哑巴英语”和“考级英语”的束缚就要从教学模式着手,将批判性思维与英语教学模式整合起来,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课堂的氛围,也就是转变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被动性。“亲其师,信其道”,权威的树立固然重要,但是这种权威是来自于行为道德规范、知识的储备和情感的包容,是在情感特质范畴内的,而非课堂上的身份权威。民主课堂的打造不仅来自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更是来自于课堂上对知识的自主挖掘和层次包容,让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提问,学生置身于一个追求知识的大环境,由此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最有效的。学习是将理论知识付诸于行为和经验的过程,是知识探索的过程,同时也要兼备行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注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融入对知识的实践,诸如在课堂中引入知识点的批判、观点性的辩论。知识不仅是接收性的积累,还是在积累的同时形成自身体系的知识框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趣闻,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总结,最终转换成自己的观点和内在思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学习者的主角世界,同时也是知识的自由天堂,只有学习者在自由和实践的环境下主动学习,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将知识转换成行为和实践经验。
  3.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从来都不是固定的,因材施教是高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因材施教的主要实现方式就是在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只有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完美结合,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校英语教学在课堂上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自由发表意见,接受不同观点和观念的思维冲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诸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英语话剧或者作品的表演。这些英语话剧和作品的表演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英语语言国家的语言文化,更使其接受了有别于传统汉语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冲击,这种冲击经过师生间的探讨可以转化为学生自由构建的独立的知识体系。改进英语教学的方法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可变性教学,在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学生面前可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参考文献:
  [1]《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7期,第73页。
  [2]李迎新、谢丽敏、袁园、高洁:《基于批判性思维层级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151-156页。
  [3]蔡立颖:《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对液压综合试验平台系统进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计算,并给出综合误差分析结果.通过对试验平台精度的研究,可知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工程机械实验测试所需.在此基础上选取
采用线扫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茶叶中的Pb、Cu含量,在0.3 mol/L盐酸底液中,Pb、Cu的加标回收率P%分别为93.3%~106.8%、93.9%~105.4%,测定精密度RSD%分别为0.39%~2.10%、0.33%~3.20%
针对现有路由策略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网络局部信息的路由策略.利用网络节点在网络中的局部邻居节点的静态信息,引入网络节点队列的动态信息来进行路由选择,节点在对数据
以太阳黑子数、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数据和全球7级以上地震个数作为预测因子,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建模,预测了中国西南地区年度地震强度,预测效果较好,说明此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