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参照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院内护理和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院外延续性护理。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回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康复状态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得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 院外延续护理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早期药物治疗非常关键。院外延续护理是指在患者出院之后继续提供护理服务的模式,是医院护理服务的延伸。本文针对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得到良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相关条例,无严重躯体疾病或器质性病变,住院阶段已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患者与家属均愿意配合此次调查。
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参照组30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在21-55岁之间,平均为(41.5±5.8)岁;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为(4.3±1.2)年。参照组中有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20-57岁之间,平均为(42.1±6.2)岁;病程在1-17年之间,平均为(4.9±1.4)年。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结果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做好住院护理以出院指导工作,例如嘱咐家属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出院前用药指导、社会回归指导等,要求患者在出院之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的12个月进行复查。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院外延续护理,方法为:
1.2.1 首先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延续性护理计划,合理评估患者的出院状态和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由责任医生、护士在分析患者状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延续性护理计划方案,按照护理计划开展工作[1];
1.2.2 微信平台的应用:在出院之前与科室中建立微信平台,患者及家属加入平台中。出院之后,医护人员定期通过微信平台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睡眠质量、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等,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患者预约好下一次随访的时间。将沟通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向临床医生反馈,以便于指导临床治疗。
1.2.3 家庭随访:每间隔2-3个月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深入到家庭中了解服药情况,对于无法按时完成治疗的患者应当详细了解原因,加强指导。加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通过家属及时了解病人的状态,指导家属正确对待病人的方式,不要过度刺激或者与危险因素接触。建议家属多于患者沟通,带领患者重新走入社会中,恢复社会功能。
1.2.4 开展疾病恢复主题活动:定期开展精神分裂症恢复等主题的活动,向患者介绍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
1.2.5 健康教育: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维持治疗的时间、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及怎样防止复发等;通过宣传册、报刊、多媒体等方式开展活动,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加,通过生活能力培训、职业能力培训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预防疾病再次复发。
1.3 观察指标
1.3.1 使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项目有患者的活动能力、依赖性、社交能力、症状与病态的行为,共计28分,采用0-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康复状态越差;
1.3.2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含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四个方面,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实施数据处理,得分结果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通过x2值检验,P<0.05的情况下提示研究组与参照组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患者的康复状态对比
研究组患者出院过程中的MRSS评分结果为(45.50±8.37)分、出院后6个月为(34.38±5.89)分;参照组患者出院过程中的MRSS评分结果为(45.31±8.44)分、出院后6个月为(47.08±6.22)分。两组患者出院阶段的MRSS评分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t=0.091,P>0.05);6个月之后,研究组的MRS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8.445,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出院阶段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77±11.78)分、出院后6个月为(50.06±10.48)分;参照组患者出院阶段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49±11.92)分、出院后6个月为(44.04±11.25)分。两组患者出院阶段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t=0.095,P>0.05);6个月之后,研究组的MRS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5)。
3 讨论
在青壮年中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病程迁移、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有学者研究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改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研究组患者给予院外延续护理,通过制定护理计划、应用微信平台、家庭随访、开展疾病恢复主题活动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持续性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最终结果提示患者的康复水平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院外延续护理对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彩虹,杨永杰,乔霞等.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4-886.
【关键词】 院外延续护理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早期药物治疗非常关键。院外延续护理是指在患者出院之后继续提供护理服务的模式,是医院护理服务的延伸。本文针对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得到良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相关条例,无严重躯体疾病或器质性病变,住院阶段已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患者与家属均愿意配合此次调查。
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参照组30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在21-55岁之间,平均为(41.5±5.8)岁;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为(4.3±1.2)年。参照组中有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20-57岁之间,平均为(42.1±6.2)岁;病程在1-17年之间,平均为(4.9±1.4)年。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结果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做好住院护理以出院指导工作,例如嘱咐家属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出院前用药指导、社会回归指导等,要求患者在出院之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和的12个月进行复查。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院外延续护理,方法为:
1.2.1 首先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延续性护理计划,合理评估患者的出院状态和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由责任医生、护士在分析患者状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延续性护理计划方案,按照护理计划开展工作[1];
1.2.2 微信平台的应用:在出院之前与科室中建立微信平台,患者及家属加入平台中。出院之后,医护人员定期通过微信平台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睡眠质量、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等,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患者预约好下一次随访的时间。将沟通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向临床医生反馈,以便于指导临床治疗。
1.2.3 家庭随访:每间隔2-3个月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深入到家庭中了解服药情况,对于无法按时完成治疗的患者应当详细了解原因,加强指导。加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通过家属及时了解病人的状态,指导家属正确对待病人的方式,不要过度刺激或者与危险因素接触。建议家属多于患者沟通,带领患者重新走入社会中,恢复社会功能。
1.2.4 开展疾病恢复主题活动:定期开展精神分裂症恢复等主题的活动,向患者介绍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
1.2.5 健康教育: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维持治疗的时间、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及怎样防止复发等;通过宣传册、报刊、多媒体等方式开展活动,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加,通过生活能力培训、职业能力培训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预防疾病再次复发。
1.3 观察指标
1.3.1 使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项目有患者的活动能力、依赖性、社交能力、症状与病态的行为,共计28分,采用0-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康复状态越差;
1.3.2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含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四个方面,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实施数据处理,得分结果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通过x2值检验,P<0.05的情况下提示研究组与参照组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患者的康复状态对比
研究组患者出院过程中的MRSS评分结果为(45.50±8.37)分、出院后6个月为(34.38±5.89)分;参照组患者出院过程中的MRSS评分结果为(45.31±8.44)分、出院后6个月为(47.08±6.22)分。两组患者出院阶段的MRSS评分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t=0.091,P>0.05);6个月之后,研究组的MRS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8.445,P<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出院阶段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77±11.78)分、出院后6个月为(50.06±10.48)分;参照组患者出院阶段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3.49±11.92)分、出院后6个月为(44.04±11.25)分。两组患者出院阶段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t=0.095,P>0.05);6个月之后,研究组的MRS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5)。
3 讨论
在青壮年中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病程迁移、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有学者研究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改善病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研究组患者给予院外延续护理,通过制定护理计划、应用微信平台、家庭随访、开展疾病恢复主题活动以及健康教育等方式,持续性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最终结果提示患者的康复水平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院外延续护理对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彩虹,杨永杰,乔霞等.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