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的落脚点就在于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尺度,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树立威信,但不居高临下
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具有的一种令人尊敬的精神感召力量。新接过一个班级时,是树立威信的关键时期,我特别注意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之所长,力求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心悦诚服。工作中,我竭力打造有趣高效的课堂,班会课搞得别开生面,调动学生去寻找主题,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与学生相处更是真诚慈爱,用母亲的胸怀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我是最关心他们并值得信赖的人。
但是,有些班主任在树立威信时,通过快速、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板着一副严酷的面孔,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会造成师生间很深的隔阂,切断了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分寸,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二、充满信心,但不要期望过高
信心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条件。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转变。
但是,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过高期望。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如果我们拿着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朝单一的目标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进而也会让我们对他们失去信心,甚至“恨铁不成钢”。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始终品尝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出现逃学、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要由基础定起点,由现实定目标,只有帮学生“制定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解渴”的目标,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若目标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失去信心。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標,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人才。
三、认真对待班级工作,但不能越俎代庖
在初任班主任的三年中,我每天早晨迎着学生进教室,下午亲自关门关窗,经常在班里听课,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集会时,排队整队,目不转睛地盯着学生;劳动时,指手画脚,分工具体细微;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从一而终地跟班训练,唯恐考虑不周。就是这样,班级多少获得了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很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空间和舞台,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的惰性,遇事无主见,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反思总结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凡事都让学生尝试着去干,发挥他们无限的潜力”,把任务和权力下放到班委手中,班会的组织过程也是由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组织、实施。班级各类事务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在出现问题时伸出援助之手,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通过各种途径帮他们树立威信。这样一来,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事事有人干,学生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为他们增长锻炼才干提供了机会,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己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指导过细、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
四、关爱学生,但不能宠溺过纵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到感化“金石”的效果。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的理解很肤浅,觉得和学生不分师生关系而过度亲密就是对学生爱的表现。这样做学生就体会不到师爱的崇高和对他们的期望。过分的关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重误区,不给学生一点承受痛苦、磨练意志的机会。总之,洒向学生都是爱,这种过份的关心和爱护,更增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更加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愿吃苦的不良作风。作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机会;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告诉我,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因材施教,也应把握分寸、注意尺度,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才。
一、树立威信,但不居高临下
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具有的一种令人尊敬的精神感召力量。新接过一个班级时,是树立威信的关键时期,我特别注意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之所长,力求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心悦诚服。工作中,我竭力打造有趣高效的课堂,班会课搞得别开生面,调动学生去寻找主题,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与学生相处更是真诚慈爱,用母亲的胸怀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我是最关心他们并值得信赖的人。
但是,有些班主任在树立威信时,通过快速、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板着一副严酷的面孔,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会造成师生间很深的隔阂,切断了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分寸,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二、充满信心,但不要期望过高
信心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条件。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转变。
但是,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过高期望。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如果我们拿着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朝单一的目标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进而也会让我们对他们失去信心,甚至“恨铁不成钢”。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始终品尝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出现逃学、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要由基础定起点,由现实定目标,只有帮学生“制定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解渴”的目标,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若目标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失去信心。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標,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人才。
三、认真对待班级工作,但不能越俎代庖
在初任班主任的三年中,我每天早晨迎着学生进教室,下午亲自关门关窗,经常在班里听课,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集会时,排队整队,目不转睛地盯着学生;劳动时,指手画脚,分工具体细微;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从一而终地跟班训练,唯恐考虑不周。就是这样,班级多少获得了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很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空间和舞台,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的惰性,遇事无主见,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反思总结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凡事都让学生尝试着去干,发挥他们无限的潜力”,把任务和权力下放到班委手中,班会的组织过程也是由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组织、实施。班级各类事务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在出现问题时伸出援助之手,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通过各种途径帮他们树立威信。这样一来,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事事有人干,学生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为他们增长锻炼才干提供了机会,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己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指导过细、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
四、关爱学生,但不能宠溺过纵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到感化“金石”的效果。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的理解很肤浅,觉得和学生不分师生关系而过度亲密就是对学生爱的表现。这样做学生就体会不到师爱的崇高和对他们的期望。过分的关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重误区,不给学生一点承受痛苦、磨练意志的机会。总之,洒向学生都是爱,这种过份的关心和爱护,更增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更加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愿吃苦的不良作风。作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机会;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告诉我,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因材施教,也应把握分寸、注意尺度,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