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1987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要让学生学好语文,良好的阅读方法不可小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兴趣
  
  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语文课堂不仅是让掌握所学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对课文的学习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有效的课堂。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从鉴别中得到提高,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同类课文或同篇课文中相同或相关的语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比较理解、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提取信息,找出课文中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写作特色、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及韵含的思想内容等的异同。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提高。从而使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综合能力得以充分地体现,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讲《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采用比较阅读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让同学们把《烈日和暴雨下》中关于写“雨”的一段找出来,然后与已学过的朱自清抒情散文《春》中描写“春雨”一段进行比较,得出以下异同:二者都是写“雨”,但前者写的是夏日暴雨,后者描写的春天细雨。两篇文章都抓住了事件的特征进行描写。前者将雨写成“箭头、瀑布”从而突出了夏雨急骤,猛烈的特点,而后者将雨比作“牛毛、细丝、花针”从而突出了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同学们一目了然。两篇文章在写“雨”的意图有何不同?前者借对暴雨的描绘来衬托祥子生活的痛苦,仿佛看到暴雨中祥子被雨“砸”得痛苦不堪的样子,反映出旧中国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出旧社会的黑暗。而后者写“雨”是为了创造和平安宁的景象,渲染春雨沐浴下的温馨,赞美了生活的甜美。两幅雨帘两幅画,同学们很容易掌握。在分析上述两段中,我着重点拨了写雨的次序,描写的层次。在《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从小到大,由疏到密,由点到片,用“砸”这个动词写出雨“大”而“急”。而《春》则用“织”这个动词写出雨“细”和“密”。在写法上,两篇文章共同运用了比较、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将暴雨与春雨描写得惟妙惟肖。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加深了同学们对老舍“暴雨”及朱自清《春雨》的理解及对文章主题的感悟。
  在比较阅读中,可以将相同的事物加以比较,也可以将不同作者,不同人物加以比较。如鲁迅《故乡》中天真淳朴的少年闰土和麻木的中年闰土进行比较,通过服饰、肖像、性格、语言等前后比较,加深了对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及黑暗社会的理解。同样,《故乡》中的闰土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一中一外,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的脸和手的描写的比较,突出了两个人物的悲惨遭遇,中国封建社会下劳苦大众生活的凄苦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生活在各自的社会中的必然结果,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记叙文可以进行比较阅读,说明文、议论文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如:说明方法的比较,说明对象的比较;论证方法的比较,论据的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加以分析概括,突出它们各自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首先,要创设进行比较阅读的情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教师在比较阅读中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的兴趣,创设比较阅读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定能取得预期效果。此外,教师在进行比较阅读之前,精心设计预习方案,布置好比较阅读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比较阅读,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变老师的“要我读”为学生的“我要读”、“我爱读”。我读书,我快乐,我收获我成长。
  其次,教给学生良好的比较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提倡学生们主动阅读,有目的的阅读,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想边划,边作笔记,并将课文中的精髓、疑惑体会及时记录下来,比较时供阅读参考。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一般的工具书,能随时解决读书中遇到的一般困难。教会学生抓住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比较阅读方法。如人物形象比较,情境描写比较,写作方法比较等等,不断培养学生比较阅读意识,掌握比较阅读方法、技巧、能自己进行比较阅读、独自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形成一定的比较阅读的能力。
  第三,锤炼学生意志,教育学生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持之以恒地进行,方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学好语文和做任何一样都需要毅力,需要顽强的意志,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靠顽强的意志力去创造学习中奇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不断地使学生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坚持在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在阅读中提高,在阅读中收获,使他们不断地尝到比较带来的成功与收获的乐趣。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熟能生巧。学生的比较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就逐步形成了。比较阅读不是简单的对比,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只有在阅读中反复揣摩,细致分析,找出相同与差异,加以分析比较,才能准确迅速地得出结论。得出自己所*的结论,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长期坚持比较阅读,养成良好的比较阅读习惯。不断激发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使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既丰富多彩又扎扎实实,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比较中发展,在比较中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比较阅读中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发挥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
期刊
【摘要】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朗读、质疑解惑、综合性学习等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语文教学进入既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又发展学生能力的境界,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想象力;新课标;语文教学    一、产生质疑,发挥想象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广泛运用比较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拓宽知识面,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其实,恰当的运用比较方法,不但能巩固原来了解的知识,还能在相互联系中发现新的含义,起到习旧知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的作用,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确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的教法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比较法;运用    一、课文教学不同角
期刊
【摘要】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朗读,不是生硬的要求学生读得高些、重些、慢些等等,而是让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读,也是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关键在于重视和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能动人格,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自身全面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收到完满的效果。通过具体课例操作,指导学生怎样问,怎样学,促使他们能自主有效地学习,发掘他们内在的诱因和学习的潜力,体现新课标要求,更是教他们如何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策略的讲究就显得很重要。 
期刊
【摘要】高三语文复习,将中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汇总、归纳,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复习课涉及的知识多而广,上课讲述的内容理论性强,课堂容量大,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教学推进慢,课堂容量小,学生听起来单调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复习;多媒体    复习课如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多媒体作助手,不仅能更新全凭教师口讲加板书的单调教学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识之士认为唯有着力于培养创新人才,才有将来。它理应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写作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创造力的钥匙,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  【关键词】小学作文;创新;兴趣     目前,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问题:或言之无物、或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而语文教育则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学从近期目标来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种文学知识,而从长远目标来看则是为了继承传统国学、彰显文学功利、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国人素质、挖掘文学艺术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文学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真实地挖掘出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艺术魅力呢?笔者认为要做
期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阅读教学也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有益于学生学习,经过长时间的探讨,我认为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一、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