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教育体制下,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改造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促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更科学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分析;实践策略
  传统文化揭示了多样的哲理和生活道理,对正处于价值观初始发展阶段的学生具有重要价值。但在现代经济社会环境下,教师需要更审慎地甄别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积极健康的价值引导,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科学发展。此外在教学传统文化过程中,教师要增加更多的现实生活案例和资料,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降低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局限性,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更立体的认知和思考。
  1对语文汉字教学进行有效解读
  舶来品和古汉语传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汉字识别内容,使学生对现代汉字的使用情况做到更清晰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如“电话”“超市”等现代词语都是外国语言翻译、流传而来的舶来品。“妻子”“眼睛”等词语虽然在现代 生活中经常使用,但和古代汉语的语境含义也有了巨大差异。妻子在古代是妻子和孩子,到了现代其含义则相对缩小,只是指家庭成员中的妻子。眼睛也有类似的原理,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相对模糊和缩小。此外“家”字反映出古人对一个家庭的看法,“国”也是古人对国家概念的解读,包括“中国”在古汉语语境下和现代汉语也有了巨大差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多样名词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对古代文化的传承问题做到更多样的理解。
  2对传统文化故事、成语典故进行讲解和分析
  2.1对传统文化故事的辩证分析。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保持一些辩证性的教学思想,使古代文化解读更有趣味性,促进学生对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多样思考。如在读书过程中古人有“悬梁刺股”一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这种刻苦精神,以及其背后的“死读书”行为进行分析,使学生的应试学习思维得到缓解,对知识学习保持更理性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孟母三迁”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鼓励学生分析感觉现在的校园生活怎么样,是否有换学校的想法。自己的要求父母是否会同意,以此使学生对孟母三迁的故事做到更深刻的体会,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对学校生活保持更自己乐观的态度等。
  2.2開展日常性的成语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搜集成语故事,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轮流在课堂上进行成语讲解,以此使学生对成语的使用更加关注,促进学生对成语故事深刻含义的思考,使全体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得到更有效的积累。例如“大相径庭”是表达差距巨大的含义,“差强人意”则是勉强使人满意,这和其字面意思有着较大“差异”。通过对成语汉语的有效解读,对提升学生的古代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3对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创新教学
  3.1鼓励学生自己对诗词进行翻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对课堂古诗词学习保持别样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轮流对诗词内容进行逐行逐句的翻译,鼓励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大胆地发挥,教师随后对其进行提问和解答,促使古诗词的教学过程更加高效。2例如在解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词句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天上有什么人,作者真的害怕惊动他们吗?以此使学生对李白的浪漫情怀做到有效品位和思考。
  3.2消除学生在古诗词中存在的认知差异问题。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生活常识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容易在理解上出现巨大偏差,导致课堂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色彩。例如在教学《咏鹅》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见过绿色的水面,没有见过真正的天鹅,就可能无法对诗词中的奥妙做到有效思考。对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原诗词的场景内容进行有效还原,使学生的认知和诗词内容做到有效匹配,促进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想象和回味。
  3.3鼓励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诗词内容和儿歌一样有着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鼓励学生对诗词内容进行多样朗诵和诵读,促进学生对诗词多样魅力的感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接力朗读,合作小组朗读,个人表演朗读等。总之教师要给学生的情感表达提供更多样的路径,提升课堂文化教学的感染力。
  4对传统文化节日进行介绍和解读
  4.1教师根据现实生活对传统节日进行讲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时令节日,开展班级文艺表演、作文征稿、户外探访活动等,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在清明节前,教师可以引述寒食节的概念,使学生对古人的祭祀理念做到多样认识。在重阳节前,对古人对数字“九”的看法进行介绍等,使学生对“重阳”的含义做到深刻认识。
  4.2教师对本土文化风俗进行调查和总结讲解。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对本土的风俗文化进行积极调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的风俗活动,并记录自己的看法和观感。使学生对本土文化做到多样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等。
  5结束语
  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发展,不仅仅是文化延续的问题,更是人们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和情感寄托路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积极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为学生能力发展、社会发展都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科教文汇, 2020(12):154-155.
  [2]翁清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10):234-235.
其他文献
◆摘 要: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令人向往的,美不仅存在于高高的殿堂之上,它还闪烁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只要同学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就会发现身边处处都有美的身影。学习美育,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提升生活的情趣和审美素养。美育是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美素质;教学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
期刊
◆摘 要:谈及美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约翰.杜威,可能大家较为熟悉的是他的教育思想。但就其教育思想的内容来看,离不开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设定,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用价值评价,对其思考并形成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有着必然的影响和深刻的体现。  ◆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价值;价值评价;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和形成不是无来源、无理由的,就如同美丽的烟花需要引线和火种
期刊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的:“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所以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化学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工业的生命—煤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存在较大差别 ,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均有较大变化,如何在幼儿园阶段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关系到幼儿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会影响到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中适应性,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本文探讨幼儿阶段一日生活中包含的内容,探讨幼小衔接工作的要点,并提出一日生活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策略  幼
期刊
◆摘 要:游戏活动是一种集互动、探究、协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秉持“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将该教学模式运用在幼儿园教育中,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发散创造性思维,对形成其健全的人格、启发幼儿的心智、激发其潜能都有着重大意义。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有效地运用游戏活动,促进儿童身心的综合成长,已成为幼儿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运用;融合  游戏活动即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改革推行的重要路径,加强幼儿素质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现代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力保障。幼儿教育与其他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课程不同,教师应在幼儿园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又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树立优良的道德品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幼儿乐于分享成为教育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本文就如何利用家园共育培养幼儿乐于分享作出
期刊
◆摘 要:这主要是因为你想真正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是了解孩子幼儿园气质变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充分清楚地了解幼儿不同气质成长的差异,针对不同成长类型和气质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和社会科学有序发展。  ◆关键词:幼儿;气质类型;育儿策略  幼儿气质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心理状況的一种行为和心理反应表现,是在出生
期刊
◆摘 要:后疫情时代,小学逐步复课,学生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国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后疫情时代学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健康第一将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新理念。体育与教育融合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新时代,健康发展将成为新时代学校与教育的新目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体育游戏;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主要内容和比赛形式,以增强体力、娱乐身心
期刊
◆摘 要: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是现代教育行业创新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各区域本科院校在开展融入工作时,要尊重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严格按照与时俱进、相互渗透的发展原则,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魅力,以此来增强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以供相关教育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基础的教育,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把创新教育融于学科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了解学生;培养;创新人才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意思是说,行军打仗要想百战百胜,不仅要认识自己,而且要了解对方。如果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场战争来考虑,那么教师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最佳教学效果,除了要认识自己,还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