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外耳氏病(黄疸出血螺旋体病)为1886年Weil氏首先记述的传染病,病原体於1916年始由日人稻田及井户两氏发现为钩端螺旋体。本病的发病率在日本及荷兰较高,日本每年约有1,000例,荷兰每年约有100例。在我国本病之报告较少,1934年汤泽光氏报告在广州发现之本病三例,内一例於接种动物体内获得钩端螺旋体的确证,是为我国首先被证实的外耳氏病例。1953年12月本院发现本病三例,均系广州市郊区农民,各
【机 构】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耳氏病(黄疸出血螺旋体病)为1886年Weil氏首先记述的传染病,病原体於1916年始由日人稻田及井户两氏发现为钩端螺旋体。本病的发病率在日本及荷兰较高,日本每年约有1,000例,荷兰每年约有100例。在我国本病之报告较少,1934年汤泽光氏报告在广州发现之本病三例,内一例於接种动物体内获得钩端螺旋体的确证,是为我国首先被证实的外耳氏病例。1953年12月本院发现本病三例,均系广州市郊区农民,各例的血液均作豚鼠接种,送华南医学院细菌科检验,其中两例接种豚鼠於10-12日后死亡,剖检发现黄疸及皮下出血,镜检获得钩端螺旋体。1954年7月以后,本院又连续收容11例。
其他文献
溶组织阿米巴感染在温、热带地区流行之广及其发病率之高,早为医界所熟知,但此种疾患能形成结肠肉芽瘤则尚少被人注意。Gunn及Howard二氏於1931年曾对三例阿米巴痢疾并发结肠瘤作深入的研究,并建议称为“阿米巴肉芽瘤”。嗣后类似病例的报告陆续出现,这些病例的临床象征及X线表现往往与结肠癌难以区别。从临床观点来说,阿米巴肉芽瘤与结肠癌的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前者基本上要用内科疗法而后者则应早期施
肝脏疾病在临床常见者有肝硬化,肝寄生虫病,各种肝炎及癌瘤等。治疗之先决条件乃为正确之诊断。临床最感棘手者为肝脾肿大,仅凭病史、体徵及各种化验,以求确定诊断常感不足。自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应用于临床后,给肝脏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路。肝脏穿刺术已有数十年之历史,最早在1883年Stanley氏用以治疗肝脓肿。用于临床诊断者始于1895年Luctallo氏。其后相继使用者,国内有罗氏等报告59次肝穿刺
生霉素(Биомицин)治疗阿米巴痢疾病人的有效性,研究甚少。近来许多苏联学者在动物实验上及对5例结肠小袋纤毛虫患者的治疗上证明有效。以Биомицин治疗阿米巴痢疾病人是在1952年年底开始的,在莫斯科及巴库两地进行了观察。生霉素是以胶囊或片剂,按0.5克剂量服用,一昼夜3-4次(视病情而不同),共进行两个疗程。每个疗程6天,间隔6日,整个疗程需要药剂18-23克。经试验证明。
溶血性葡萄状球菌致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之特异溶菌素
绿脓杆菌经常存在於人体皮肤、上呼吸道和肠胃道中,通常并不致病;但在少数情况下,可以产生严重的感染,其中尤以泌尿道之感染较为常见;身体之其他部分如眼、耳、鼻窦、心内膜、腹膜、肝脏、骨骼、关节、皮肤及创伤等处之感染亦有报告,如1918年Dold氏曾於中国报告由绿脓杆菌所致之菌血症,症状如同轻型伤寒。1937年Chakravati与Tyagi二氏曾於印度儿童中见到绿脓杆菌所致之肠炎,颇似沙门氏菌感染;1
1908年Takayasu氏首先报告无脉病的临床表现,以后的作者用不同的病名如主动脉弓综合症、Takayasu氏病、栓塞性锁骨下颈动脉炎等陆续报告相同的病例。本病较为罕见,从复习文献中我们仅搜集到89例,其中2/3患者是日本人,其余大部为北欧人。最引人注意的是患者多数为成年女性,约占总人数的76.7%。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双侧的桡动脉、臂动脉、颈动脉或颞动脉的搏动消失。经临床详细检查,未能发现一般引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学,在诊断和治疗上已有甚多较详细的分析,惟关于本病之后遗症尚乏有系统的报告,本文系就近五年(1949-1953)所见流行性乙型脑炎呈后遗症的60例作追踪检查的结果作一分析报告。
阿米巴痢疾因由於肠道溃疡之病理改变,在粪便中几经常有血液存在,此乃阿米巴痢疾临床表现之一;但大量肠道出血则很少见。早在1902年Strong氏首先指出在阿米巴痢疾合并有阿米巴肝脓肿时,可发生肠道大量出血而致死,并曾报告二例。Craig氏在一次阿米巴痢疾大流行中仅发现两例有大量肠出血而致死。Manson-Bahr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内仅见三例。钱氏(1948)报告93例肠阿米巴病例中三例之主要临床表
同一疾病在每个人身上的经过都不相同。临床家的任务就是要确定在每一个患者身上疾病起源、经过及其在发展中所具备的一切特征。这些特征都取决于内、外因子的相互作用。
我们所观察的一组病人(40%女性,60%男性),年龄由20-40岁。其中57.1%有过一次热发作,36.8%有两次发作,4.7%有三次发作,0.7%有四次发作及0.7%有五次热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