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种迹象表明,资金依然充裕。不过,股市没有继续突破;房地产调控一波胜一波;白菜烂了,炒资败退农产品;艺术品市场捉摸不定。
那么,充裕的资金哪里去了?
《金融理财》调查发现,这些资金或购买投资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的银信理财产品,或直接委托银行向需要资金的机构发放委托贷款以及民间借贷等领域,无论何种形式,都已变身为信贷资金。
推高理财产品收益
从现状来看,各种信托理财产品非常火,截至今年3月31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仍达1.53万亿元。实际上,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各种投资者投资的热点,有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两年期以上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0.19%,而一年期及两年期产品的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8.10%和9.42%的今年最高值。
由于信托理财产品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银监部门的监管,因此,其火爆景象也反映了当前信贷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银行没有更多的信贷可以放贷,而企业又需要资金采取的一种现实的状况。
与此同时,新兴的理财产品形式也异彩纷呈:挂钩白酒、艺术品、红酒、茶叶、钻石等的另类信托产品纷纷出炉,特别是今年发行产品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9%。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呈爆发式增长:前四个月的发行数量达到5429款,同比增加3061款,增幅达129%。据估计,新发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
实际上,这是影子银行的一种放大流动性的行为,风险性在于,偿还链条的问题,一旦偿还链条一环断裂,整个系统难免不出问题。
加速逃离实业
4月以来,温州波特曼(餐饮连锁企业)、江南皮革在内的五六家知名企业主相继出走,原因就在于当地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融资成本增加,生存环境恶化。用分析人士的话说,“投资如虎,地产似猪,而主营像牛。相对于养牛的辛苦,他们都转向养虎、养猪。”因此,在理财产品收益走高,民间放贷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实业家开始转向资本家。
“我们公司旗下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企业用于周转头寸的贷款,利息已经达到每天2%。这还不是最高的,有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利率还要高。”温州某户外休闲用品加工厂副总经理老丁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很多供应商因为资金成本难以承受而考虑清盘,把厂房或租或卖,其中很多都搞民间借贷了。
“民间借贷都是20%-30%的回报率,普通生意10%的回报率,还有谁有心思去做实业?我看来看去还是房地产项目。调控效果不明显,不会涨太多,但肯定不跌,不跌的话就值得投资,因为利润率在维持。房地产的利润率还是比其他产业要高。”某商会负责人的这番话表明了很多企业主的心态。
危及金融系统本身
从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无论是“限贷”“限购”还是房产税试点,都没有让人们迎来期待中的房价下跌;与此同时,尽管央行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也没能在资金上卡住地产商的脖子。地产商甚至扬言“不差钱”,与政策形成博弈对垒,这也不得不将“功劳”归于越玩越疯的“信贷生意”。
还有一个更令人不安的问题在于,地下钱庄和各种金融公司,正在日趋高利贷化,甚至少数银行信贷资金都高利贷化了。现在不仅是民间资本在放高利贷,连少数银行也在放高利贷,有网友表示,“在紧缩货币政策下,银行也发疯了”。
当然,更令人不安的是,地下金融系统正在吞噬着产业资本的利润,去年很多人都在炒房子,现在很多人在放高利贷。
因为不受金融监管,影子金融机构的放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市场。这些影子银行的存在,迫使大量的资金需求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取,将风险排挤出银行系统,而这些金融风险在影子银行中聚集,一旦出现爆点不仅危害金融系统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伤及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因此,最大的危险不在于影子银行系统,而是在于整个储蓄系统和金融系统。
那么,充裕的资金哪里去了?
《金融理财》调查发现,这些资金或购买投资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的银信理财产品,或直接委托银行向需要资金的机构发放委托贷款以及民间借贷等领域,无论何种形式,都已变身为信贷资金。
推高理财产品收益
从现状来看,各种信托理财产品非常火,截至今年3月31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仍达1.53万亿元。实际上,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各种投资者投资的热点,有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两年期以上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0.19%,而一年期及两年期产品的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8.10%和9.42%的今年最高值。
由于信托理财产品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银监部门的监管,因此,其火爆景象也反映了当前信贷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银行没有更多的信贷可以放贷,而企业又需要资金采取的一种现实的状况。
与此同时,新兴的理财产品形式也异彩纷呈:挂钩白酒、艺术品、红酒、茶叶、钻石等的另类信托产品纷纷出炉,特别是今年发行产品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9%。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呈爆发式增长:前四个月的发行数量达到5429款,同比增加3061款,增幅达129%。据估计,新发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
实际上,这是影子银行的一种放大流动性的行为,风险性在于,偿还链条的问题,一旦偿还链条一环断裂,整个系统难免不出问题。
加速逃离实业
4月以来,温州波特曼(餐饮连锁企业)、江南皮革在内的五六家知名企业主相继出走,原因就在于当地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融资成本增加,生存环境恶化。用分析人士的话说,“投资如虎,地产似猪,而主营像牛。相对于养牛的辛苦,他们都转向养虎、养猪。”因此,在理财产品收益走高,民间放贷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实业家开始转向资本家。
“我们公司旗下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企业用于周转头寸的贷款,利息已经达到每天2%。这还不是最高的,有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利率还要高。”温州某户外休闲用品加工厂副总经理老丁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很多供应商因为资金成本难以承受而考虑清盘,把厂房或租或卖,其中很多都搞民间借贷了。
“民间借贷都是20%-30%的回报率,普通生意10%的回报率,还有谁有心思去做实业?我看来看去还是房地产项目。调控效果不明显,不会涨太多,但肯定不跌,不跌的话就值得投资,因为利润率在维持。房地产的利润率还是比其他产业要高。”某商会负责人的这番话表明了很多企业主的心态。
危及金融系统本身
从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无论是“限贷”“限购”还是房产税试点,都没有让人们迎来期待中的房价下跌;与此同时,尽管央行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也没能在资金上卡住地产商的脖子。地产商甚至扬言“不差钱”,与政策形成博弈对垒,这也不得不将“功劳”归于越玩越疯的“信贷生意”。
还有一个更令人不安的问题在于,地下钱庄和各种金融公司,正在日趋高利贷化,甚至少数银行信贷资金都高利贷化了。现在不仅是民间资本在放高利贷,连少数银行也在放高利贷,有网友表示,“在紧缩货币政策下,银行也发疯了”。
当然,更令人不安的是,地下金融系统正在吞噬着产业资本的利润,去年很多人都在炒房子,现在很多人在放高利贷。
因为不受金融监管,影子金融机构的放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市场。这些影子银行的存在,迫使大量的资金需求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取,将风险排挤出银行系统,而这些金融风险在影子银行中聚集,一旦出现爆点不仅危害金融系统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伤及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因此,最大的危险不在于影子银行系统,而是在于整个储蓄系统和金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