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的变革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pm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的主导要素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教材与德育观点变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
  上述三个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中,尚隐含着需要深化研究的课题,如德育回归生活、注重实践并不意味排斥知识的系统性,如何适应中小学阶段德育的规律性,如何在道德的“认知课程”、“经验课程”、“体验课程”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仍有待继续探索。
其他文献
语文的创新教学观念是指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教学中注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大胆开拓,勇于创新,让师生在和谐轻松中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观念的创新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语文创新教育要重在发掘学生语文潜能,培养民族语文的素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价值,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展示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人
期刊
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判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我的四个孩子中,次子黑立国和幼子黑立行的成长经历最能体现慢养的价值。  黑立国小时候叛逆心极强,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考过零分。我非常担忧,却也无可奈何,我不愿逼迫儿子用功学习,因为我知道,除非孩子自己愿意学,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满足和成功。”美国科学家马斯洛也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其中“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
期刊
写作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写作者做好观察深思再创造的过程,可是在学生日常写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没有目的,为写而写,有时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什么,该怎么写他们竟然不明确。写一个人到底要表现出自己对他的什么态度他们不知道;写一件事,这事对他们有无震动也是朦胧;甚至有时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他们也无话可说或按部就班的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罢了。这些现象都是因学生不懂得作文要有真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生的谈话了解和调查分析,了解高职生对体育兴趣的现状,普遍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通过向高职生询问了解和观察,实施调查方案和搜集材料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所了解和观察的信息及所搜集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推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高职生积极去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高职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观,使身心
期刊
有一个“木桶原理”说要想增加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就必须尽可能提高每块木板的高度。否则,只要其中一小块,定会影响整个水桶的盛水量。同样的道理,无任哪一届学生,要想提高整个班集体,就得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一、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学困生是各色各样的,他们的表现和程度,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的症结,各人的禀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才能做到
期刊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学生接受教育来说,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学生自身获得经验,外因能够影响而不能代替学生体验事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而起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列纲要教学生
期刊
摘 要:充分发掘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素材的优势性,因势利导地变果为因、正理反推,培养学生自主探求,多向思维的学习能力,不断采用科学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新时代中学生。  关键词:历史 能力 思维 创新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人才的产
期刊
中心词:优先发展、舆论导向、个性发展、深化改革、打造名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部长袁贵仁早在2010年2月28日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二次公开征集民意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要教会学生学”。这两句通俗而深刻的话,启示我们只有教与学双方密切配合,并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古话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做工的人要把生产搞好,必须首先使自己的器具锐利起来。同样的道理,要想把政治课学好,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