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装调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近几年课程改革实践探究,课题组将《PLC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液压与气压技术》课程整合成机、电、气一体化的《机电装调技术》课程。本文从教材选用、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效果四方面阐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通过课程实施效果验证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为使课程成果得到进一步应用推广,因地制宜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并确定课程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机电装调技术》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实验
  《机电装调技术》课程以PLC控制为主线,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主要选取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的主体内容,将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结合具体的控制对象,完成机械手、机器人、电动机、自动流水线的装配与调试。本文围绕该课程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设备更新与教学效果四方面阐述课程改革概况,总结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和发展方向。
  一、《机电装调技术》课程改革概况
  (一)校本教材编写。
  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理实一体化项目”教材,该教材的特色是基于工作工程,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实施原则,课程内所有学习情境的项目都紧密联系现场或直接来源于现场研究课题及技术服务项目。例如:机械手PLC控制、送料小车自动往返系统、物料传送分拣系统、十字路口交通灯等项目[1]。
  (二)实验室建设。
  结合学校实验室建设,对课程原有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采用散件自行设计、组装和制造了与三菱PLC配套的控制实训板,取代了一些内容陈旧的理论性过强的实验,使实训和学生动手设计相结合。另外添置了YL235光机电一体化培训装置、机械手控制系统、平面仓储控制系统、立体仓库系统、自动小车往返系统等多个真实工作项目模型,吻合企业需求,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教学方法。
  《机电装调技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以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常见的实例为情境:如电动机控制、交通信号灯控制、机械手控制等为载体和项目。在具体项目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高度融合,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出发,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时间上将学习项目在不同时段内完成;在空间上将教室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场地结合形成专业教室;在教学方式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形成工作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项目[2]。
  二、《机电装调技术》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随着近几年课程改革稳定推进,《机电装调技术》课程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1.教学实践与考工结合,积极组织学生技能证书考核。通过考证的督促,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使之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三年级高职学生95%左右取得了維修电工中级工证书,80%的学生取得了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多维实践方式。
  2.学校配置了YL235光机电一体化培训装置、机械手控制系统、平面仓储控制系统、立体仓库系统、自动小车往返系统等多个真实工作项目模型,以现场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以模拟仿真型和真实工作现场为学习场所,学习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
  3.学校专门在各班选拔一定比例的学生成立提高班,经过专程老师辅导参加电工技能大赛。形成了学习与竞赛、学习与技术服务的实践模式,加强了学生技能训练和知识的综合运用,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4]。
  (二)《机电装调技术》课程参与精品课程申报,并顺利通过审核。
  精品课程建设使学生学习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将《机电装调技术》的理论教学课件、实训视频、编程软件上传到精品课程校园网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络优势。
  三、《机电装调技术》课程建设规划与发展方向
  在今后课程建设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划:
  (一)重点做好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
  第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并滚动修订课程标准,编写与不断变化的课程环境相适应的配套教材,强调按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建立并逐步完善课程网络资源库。第二,通过对毕业生情况的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适岗能力、职业后续发展能力、技能不足之处,改进课程教学。第三,按照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结合江苏省和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重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利用行业企业提供的资料扩充实训内容,完善实训教材的建设。
  (二)进一步推进“以赛促训,以训强技”的技能强化工作。
  技能大赛对加强学生技能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及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要将技能竞赛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4]。
  (三)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深化课程改革。
  加强校本培训,以老带新;落实教师进厂实践制度,为本课程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安排课程主讲教师进修学习等,提高课程团队的整体水平,力争三年内将本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
  四、结语
  《机电装调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几年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然而,教学改革是永无止境的,课程组老师将继续努力,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不断进行探索,为培养适应时代、具有本专业特色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伶俐,蔡自兴,肖晓明.智能控制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0-10.
  [2]刘玲玉.项目教学法在PLC控制及应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11.4.
  [3]杨国山.从《PLC控制及应用》谈一体化教学实践[J].科教文汇,2008.25.
  [4]李娟.项目教学法在机电装调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43.
  [5]王佑镁.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的可用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4.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6是福建回归全国卷的第一年。本文以新课标Ⅰ卷试题为出发点,分析试题考点、能力要求及考生易误之处等,为师生复习备考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 福建地理 地理试题 备考策略  2005年起,福建省开始高考全科自主命题,2016年是福建省回归全国卷的第一年,且采用难度相对较大的新课标Ⅰ卷,应考过程中众多考生出现较多困惑,不适应全国卷的考试题型、方向等问题,出现学科能
摘 要: 在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今天,职校英语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建立与教学改革新模式相适应的、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的多样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职校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职校校中英语测试与评估的现状,做出了几点思考,以促进职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职校英语 测试 评估  一、引言  职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职校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获得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基本会话交际的能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是江苏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考的一道“门槛”,学生测试成绩对学生的后期学习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每年考试前都会形成紧张的备考氛围,但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取得优秀成绩是有难度的。对此我结合地理学科的复习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归纳为两个“基本”和一个“典型”。  一、基本知识要巩固  学业水平测试是一种过关性考试,它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所以复习要
期刊
摘 要: 一堂高质量的高三化学习题讲评课,可以解决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可以使教师对当前的教学盲点及时进行弥补,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得到进一步强化,澄清模糊认识,达到夯实双基、提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三化学 试卷讲评 教学有效性  试卷讲评是高三化学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离不开测试,测试离不开评讲,尤其在高三复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的同时,还要走出教室、校园,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实现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 中职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必要性 试行办法  一、现行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考核主要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通过固定的课题论证职业职格;考核
摘 要: 新“国考”下英语去掉了单项选择题,把单纯的知识考查变成语境更强,更能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语法填空。对于英语成绩偏低的英语薄弱校来说,新题型的改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前的单选题,许多学生凭借“蒙”也能得几分,而语法填空题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没有蒙的可能性。因此,探索语法填空教学活动,具有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语言应用 高中语法 语法填空  如何提高学生解答语法填空的能力是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很大的“拦路虎”,很多同学在数学应用题作答时因为审题不当导致答题失误,以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困难,丧失数学学习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应用题审题进行分析,从初中学生解题过程的心理因素和解题能力入手,阐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叙述关于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应用题 审题技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初中数学学习更加重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