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课堂问答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SC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答环节是初中历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会让这这个课堂丰富多彩起来。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难题的设计,进而达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历史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问答;方法提升 课堂问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问答通过设疑、激趣、引思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历史课堂上采取有效的课堂问答是发挥历史学科功效的关键点,教师是否掌握课堂问答的艺术,不仅直接反映出了教师的业务素质,还实在地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效果深有影响。那么,该怎样才能有效掌握课堂问答的艺术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除了以下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初中历史课堂问答中存在的难题
  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问答中存在的难题,笔者认为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堂问答片面重视问答的数量而忽视了问答的质量。初中历史课堂上,许多教师为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都会以多问答,学生多回答难题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部分教师甚至“以问代讲、以问代练、以问代评”,但是由于问答过于简单肤浅,或者脱离课本、前后脱节,使课堂活跃气氛流于表面,学生对问答的思考缺少广度与深度,而过多的问答也使学生思维疲劳,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第二,问答缺乏思维深度,过分追求难题的趣味性。课堂问答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部分教师在问答中就过分的追求趣味性与特色情境设计,忽视了难题应具备的思维深度,与教学重难点相距较远,导致学生无法通过难题进行积极与持续性的思考,这样的问答方式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问答过多设计虚拟情境,偏离学生实际需要与感受。课堂上,教师为了突出难题的典型性,往往会设计虚拟情境难题向学生问答,由于难题情境与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缺乏真实体验,因此问答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初中历史课堂问答方法提升的几点建议
  1.适当增加问答的深度与广度,并讲究问答的梯度在初中历史课堂问答中应具有适当的深度与广度,从而避免应问答过于简单,所含信息量少,学生思考有限的情况。
  2.问答的趣味性与思维深度并重历史课堂问答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的问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重视问答趣味性的同时,还应注重问答的思维深度,紧密结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能够积极持续性的思考,并掌握历史知识。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从和尚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这一难题,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对朱元璋如何建立明朝进行思考,掌握明朝建立的历史知识。
  3.问答应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思考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在问答后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避免重复问答与指定学生进行回答,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用心的思考并回答难题。实际上,教师在问答后,学生需要从记忆中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处理,最后回答难题,整个过程需要时间来完成,因此,问答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理解与创造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的目的。
  4.问答应具有反馈性这里的反馈性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与表扬。事实上,正确的评价、鼓励与表扬对学生来说其实是对学习的一种肯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与自尊心等,同时也能鼓励其他学生。若学生回答难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评价,正确回答得不到鼓励,错误回答无法得到及时纠正,都会使问答无法达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回答难题的评价不能够笼统,应根据具体的反馈信息,迅速准确的找到症结,从而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找到正确答案。
  三、培养学生问答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难题比解决难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难题、需要从新的角度对旧难题进行认识,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难题与教师提出的难题相比,更具有难度与思考性,由此可见,学生提出难题比解决教师提出的难题更加能够体现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常,学生的问答主要有五种情况:问答很到位,很规范;问答正确,但是杂乱无章;问答存在偏差和理解上的错误;问答幼稚、存在错误,但能够反应出某种创造性的火花;问答在教学上是合理的,但是教师无法当堂回答。实际上,学生能够提出难题是学习目的明确、具有解决难题心理需求的表现,而这样的学习盲目性则能够大大减少。
  四、有效问答需要有效评价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问答,二要指点。”教师问答之后对学生的回答应当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极为重要的。它对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升问答的效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评价可分为激励性评价和否定式评价两种形式。新课标强调激励性评价,并没有擯弃否定式评价。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方式方法,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为突破口,这样才能达到有效评价的效果。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反应,鼓励他们质疑问难、深层次思考。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更加重视对课堂问答的研究,对当前课堂问答存在的难题进行深入剖析,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生活实际,进行课堂问答的设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王宽军.浅谈在历史教学中有效问答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2期
  [2]吕宪军,刘东.对课堂有效问答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夏雪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问答[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6期(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滩歌初级中学741314)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 ,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手段等可以很轻松自然地搞活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关键词:初中英语;预习;情感一、教师充分备课并布置学生预习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
目的:  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regulator,CFTR)是一种在上皮细胞顶膜中表达的氯离子通道,在调节离子和水分的跨膜运输,尤其是
本文论述了人D-酪氨酰-tRNA脱酰基酶(h-DTD)的功能研究。 在地球上的三界中的生物,都选择了以L构象的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D构象的糖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D-氨基酸曾经被
学位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与改革,高中美术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鉴赏课上采取"师生角色互换"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得到广大老师与学生的认可并得到普遍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师生互换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的这种结构,以学生为本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也培养了教师与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本文就是对教学实践进
目的:1.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筛查SENV的反应体系和流程;2.检测SENV-D和SENV-H在新疆地区部分人群中的流行情况;3.对SENV-D和H亚型进行进化地位分析。方法:1.对象:选取98
研究背景和目的衰老是机体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所有现象的集中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将逐渐导致机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可以把衰老定义为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