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wh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起始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彻开拓型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疑,恰当诱导,方法优化,把立足点转移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最佳能动状态,多读、多思、多练、多背,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前后联系,优化文言教学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甚至在现代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活学活用,这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其一,前后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文句。如《两小儿辨日》中有“日中”一词,我便提问:我们还在哪篇课文中学过“日中”一词,能否背背相关句子,并解释这一词语?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回答《陈太丘与友期》中出现过,也明白了“日中”在古代汉语里通常解释为“正午”。其二,前后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新旧课文的理解。如在《绿色蝈蝈》中有一个成语:“庞然大物”。在教学时,我有意让学生回忆在哪篇课文中学过,并让学生背一背相关语句,学生通过回忆,不但复习了《童趣》一文,而且明白了这一成语的用法。其三,前后联系可以让学生自主突破阅读中的难点。
  二、古今打通,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要达到让学生对文言知识融会贯通、接受文化熏陶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当调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力求透彻理解,充分领悟。但是,由于文言文词性的变化、语义的分歧、语法的特殊,透彻理解并非易事。而且,从各篇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必须通过相互对照,彼此应证,才有可能形成必要的知识体系。
  1.文言文教学应考虑到白话和文言的关系。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文言文在现代中学生的头脑中“复活”,超越时空,化难为易;才能使学生温古而知今,察今以推古,迅速而扎实地学好文言文,收到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可以说,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成语、典故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中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因为,成语为中学生所喜闻乐见,而它又充分反映了汉语的所有特点,它是联系古今汉语的自然纽带。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字词的能力,通过文言字词的教学,指导学生探讨字词的延伸,寻找与现代汉语的联系。吕叔湘先生曾经说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其中有一种提法就是“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通,许多词语的语用、语义是相通的,学生生活中就经常接触许多熟悉的成语、名句,所以,我不仅让学生了解文言字词在课文中的意义,而且让学生活学活用,进行积累成语的训练,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使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大大消除。如:文言词语“期”在《陈太丘与友期》中为“约定”的意思,那么,还有没有含“期”为“约定”的成语呢?通过引导,学生就会调动已有的知识库,回忆有关的成语,如“不期而遇”。又如:“太丘舍去”中的“舍”是“放弃”之意,与之相关的成语有:舍本求末、舍己利人、舍近求远等。再如成语与词类活用的:《口技》“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说出”的意思,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与之相关的成语如“莫名其妙”。
  利用成语进行文言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特点,又能增强其文史知识,扩大其知识面,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古为今用的目的。
  有些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汉语常用字的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考察汉语的演变可以发现它由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现代汉语双音词的趋势。了解和利用这一特点,往往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现代汉语双音词去判断和掌握文言文单音词的意义。现代汉语词汇掌握得越多,对其意义理解得越准确,就越能在“白话和文言的关系”上做文章,运用这种“古今打通”的方法也就越方便越灵活。
  三、古为今用,丰富文言内涵
  教学文言文,一定要让学生深刻领会其主旨,从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谈谈学习了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或现代人或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让学生分析完主旨,即作者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信、有礼貌时,我顺势提问:是啊!中国古人是很重视为人的,那么,“诚信”、“礼貌”对我们今天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可以谈自己的收获、体会,或对你有什么启示。有的学生认为和同学相处要讲礼貌、讲诚信。有的学生认为,对待学习同样要讲诚信,要对自己负责,不能欺骗老师,蒙混过关。有的学生认为在考试时要诚信、诚实……这样,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即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收获或启发,学生就有话可说了,既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拓展了文章的主题,达到了古为今用的教学目的。
  四、选好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新颖合理,是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最鲜明的特征。在课题实验中,我深切地感到,选择出最佳教学突破口,就是抓住了教学设计的导火线。突破口选准了,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就水到渠成,也就为全课的成功开辟了道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的教也就是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教师必然要审视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最佳的教学突破口,从而使学生顺畅地学好课文。
  例如《孙权劝学》这篇课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讲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就学的,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于是,我另辟蹊径,以吕蒙为突破口,这样,学生就容易成为主动权的持有者。我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你们了解三国时期吕蒙的故事吗?学生讲述预习时了解的关于吕蒙的故事。接着我进一步启发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同时出示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对吕蒙的一段评价(学生自读)。
  学生读后,我提问: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吕蒙当初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大胆、冲动、鲁莽、有勇无谋。这时,我因势利导:为什么吕蒙会有这么惊人的变化?学生自然而然知道了孙权劝学的重要作用。这样很短的时间内使难懂的文言文在学生相互的交流与讨论中得到了解决,学生不但轻而易举地学到了文言新词,也对吕蒙、孙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这个基础上,过渡到课文教学,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通过与文本仔细对话,对孙权这一人物肃然起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对孙权、吕蒙的赞美和钦佩之情。这样,从文章内容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兴趣,也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即学习的重要性。所以,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审视作品个性,教出特色,达到常教常新理想境界的有效手段。抓住课文关键,寻找最佳教学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教学、优化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也就会“游刃有余”。
  总之,培养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加强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以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其他文献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clerosing epithelioid fibrosarcoma,SEF)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纤维肉瘤[1]。由Meis-Kindblom等[2]于1995年首次报道。迄今国内外文献共报道100余例[
《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 日18版陈礼荣《读书奇遇结善缘》 中说:“王世襄先生岁至期颐,尚能 从这里找到他老人家的‘同感’ ……”文物学家王世襄真的已寿至 “期颐”了吗
小学语文教师应站在改革的前沿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角色,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体现课堂的趣味性、生活性、主体性、情感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语文课
目的:通过研究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学、影像学和颈周肌群力学指标和肌电变化情况,以及颈椎离体标本实验研究,探讨颈周肌群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对颈椎病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郁脾虚兼湿热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健脾清化方联合拉米夫定在减少乙肝病毒P区基因YMDD变异方面的作用;分析影响HBVYMDD变异
长久以来,电视时政报道容易给人造成文山会海、人头画面、长串名单、套话累牍等印象。与纸媒相比,电视时政报道由于相对缺少故事情节和抓人的视听因素,叙述偏于概念化和抽象
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是,学生浮躁,一方面不喜欢阅读,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喜欢阅读而造成不会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关键是要戒除学生的浮躁心理,提高他们的
原苏联每年开采各种矿物原料在15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采矿量的三分之一。大规模采矿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原苏联国土为22.5亿公顷,
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1998年,由日本、美国中国、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并参与,是继人类基因组研究后的又一个重大国际合作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测定水稻12条染色体的
许多小学生一提写作文就感到头疼,或是觉得没什么可写,或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来。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积累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觉得没什么可写”,这是缺乏素材的积累;“有话写不出”,这是缺乏语言的积累。南宋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也正是说明了锻炼积累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摄取信息,大量储存信息,对学生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如何让学生多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