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不想再做孩子的人生導师了,让孩子边玩边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妈妈们所认可。但是怎么和孩子玩?当孩子的玩伴,这个角色貌似简单,却很容易在不经意间踏入误区和惯性思维中。有可能,我们不仅成不了合格的玩伴,反而成为他们成长的阻碍。
1 做贴心“朋友”而不是指挥官
常见误区:小林和3岁的女儿珊珊在一起时,总像个指挥官—样,—会儿对女儿说:“别玩跷跷饭了,来滑会儿滑梯吧”,—会儿考女儿:“你看那只小狗是什么颜色的?小狗的英文怎么说?”看见珊珊用铲子“费劲”地挖着泥土,小林又把铲子夺过来给女儿示范“正确”的挖土方法。
玩伴,说到底不过是伴随的角色,而游戏的主角—定是孩子。只有在自主的游戏过程中,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快乐,锻炼能力,获得自主的感觉。
自主感或者说力量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获得的重要感受之一。从孩子学会“直立,行走”,语言能力也一点点增强后,他生命中原本就设定好的“自主”按钮就被按下,从此,任何事情他都想自己来,自己穿袜子,自己拿奶瓶,自己扫地,自己决定玩什么……他不停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可不可以自己说了算?当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较少遇到阻碍,他无数次得到“YES”这个答案时,长大后的他会更加自信,面对困难时更有勇气去挑战。
相反,当孩子即使在游戏过程中,都要面对妈妈的无数指導、掌控时,孩子容易陷入“我什么都不行”的感受中。更好的玩伴: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是成人,所以有更多经验可以指導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孩子是天生的玩家和创意者,他能搭出更有创意的城堡,他会明察蚂蚁的回家路线,他在一次次与泥土“较量”的过程中体会大小不同的摩擦力……而这时的我们,只需要在一旁,真正打开自己的心,欣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创意,然后在他主动向我们求援时,及时提供帮助,做一个最贴心的“朋友”。
2 善于示弱,才能培养强大的孩子
常见误区:沐雨很有童心,常常陪孩子玩假扮游戏,当然她的游戏里也藏着“小心机”。比如她女儿害怕打针,她就会假扮成一个什么都不怕的女巫,任由女儿给她“打针”,她绝不哼哼一声。她还会对女儿说:“你看,打针确实没什么可怕的,你下次也像女巫一样就好了。”
孩子的生活中不需要出现更多的强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她已经是最弱、最小的那个。她更需要的是,有机会在游戏中扮演强者,有能力去援助别人,让爸爸妈妈因她而受惠。这样,因为长期处于弱小地位积累出来的无助感、失控感,才能得到平衡。
更好的玩伴:当孩子害怕打针时,玩一个假扮游戏当然是很棒的主意。但妈妈的角色应该变换一下,从一个无所不能的女巫,变成一个总是害怕的胆小鬼。面对强大的“女巫”孩子只能感觉到:“原来别人打针是不会疼、不会害怕。我—定有问题,我那么胆小,那么怕疼。我肯定很差。”而当孩子面对的是“胆小鬼”时,他的感受截然相反:“原来妈妈也怕打针,并不是因为我不够坚强。”
除了特殊的假扮游戏,我们还应该抓住更多的机会向孩子示弱。“妈妈最笨了,总是把裤子穿得乱七八糟,不如你自己来吧?”“你怎么那么会爬滑梯,我根本上不去。”“你讲的故事那么有趣,我只会照着书念。”弱小妈妈养出强大孩子,笨妈妈养出聪明孩子,懒妈妈养出勤快孩子,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3 接纳他的负面情绪,不要说教
常见误区:Mandy陪6岁的儿子搭积木,儿子每搭一会儿总是不满意,然后不耐烦地把积木全都推倒,还要求妈妈帮他搭。Mandy不希望儿子这样没耐心,于是教導他说:“这么没耐心,将来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当孩子频繁出现不耐烦、容易生气等表现时,妈妈心里就该有个数:孩子已经累积了很多负面情绪!孩子不是不想耐心地搭好积木,也不是他一直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是负面情绪的积压让他无法控制自己。所以,这时候陪伴的妈妈,并不应该对孩子一通说教,企图往孩子脑袋里塞进一堆大道理。且不说一个年幼的孩子,即使是成人都未必能在道理的说服下,变得平静、理智。当妈妈帮孩子排除负面情绪,那个耐心、懂事的孩子自然会回来。
更好的玩伴:让我们的肢体语言给孩子透露一个信息:妈妈知道你有点不开心,妈妈愿意听听你为什么不开心。我们的眼神里没有责怪,而是温柔的好奇。我们不是叉腰站着,而是坐在孩子一旁,等待他随时的倚靠。我们不催促孩子倾吐难以言说的负面感受,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好准备的一刻。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觉得刚才搭得不够好吗?可是我明明看见一只可爱的鸭子在游泳啊!”也许当孩子看到妈妈欣赏的目光后,重新鼓起勇气搭一只更好的鸭子。也许长时间的情绪积累让他还需要在妈妈怀里撒会儿娇,甚至大哭一场。这都没关系,只要妈妈拿出接纳和肯定的态度,孩子的负面情绪一定会一扫而空。
4 单纯陪伴,而不是目的明确
常见误区:智敏平时工作特别忙,所以她非常珍惜每天下班回家后与两岁的女儿一起玩耍的时间。可正因为时间太宝贵,智敏总是想抓住这点有限的时间,教女儿学点什么。认一认闪卡,学一首英文歌,再照着育儿书做几个练习腿部肌肉的动作……
孩子有着最敏锐的触觉,他可以轻松感觉到,妈妈陪他玩是为了什么?是提高他的发育水平,让他多学点知识,还是单纯地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游戏时光?一个孩子能得到的最大奖赏莫过于“即使不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妈妈也很享受和我在一起玩,因为我已经足够可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可爱,代表着孩子在妈妈心目中的最高价值。相反,充满目的的陪玩,只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需要妈妈抓住一切时机来提高的无知小孩,“我还不够好,所以妈妈总想教我”。
虽然妈妈想抓紧时间让孩子学点什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摆在第一位的永远应该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关系胜过一切,包括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更好的玩伴:跟随孩子的节奏,跟随自己的感受,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和孩子亲亲、抱抱、打个滚、跳个舞。孩子哼歌,你陪他一起唱。孩子叽叽咕咕,你陪他聊天。总之,在自然而快乐的氛围里,和他亲密接触,做那些他喜欢你也享受的事情。至于功利的目的就抛到一边去吧!相信孩子,在亲密的亲子关系中,在放松的心情里,他能最大限度地去探索,强健自己的肌肉,磨砺自己的大脑。
5 与时俱进,处处充满“童心”
常见误区:8岁的Jeff最近沉迷于iPad游戏,妈妈担心Jeff视力受影响,所以总劝说他:“高科技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考验,玩几天就没意思了,还是多去外面玩玩吧!”Jeff好不容易愿意出门,妈妈又不让他玩朋友当中很流行的滑板,理由是太危险。
缩小与孩子之间鸿沟的最好方法就是放下“老夫子”的架子,像一个好奇的孩童一样,了解孩子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尝试过,甚至对新事物没有任何了解,我们阻拦孩子尝试的立场在哪里呢?当孩子一旦沉迷其中,我们更是摸不着头脑,只能把它当做洪水猛兽般全盘否定、拒之门外。最糟糕的是,我们根本无法把孩子的好奇心关在门内,能改变的只有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由亲密到疏远的改变。
更好的玩伴:能爱上孩子的爱好当然好,但你对它实在不感冒的话,至少也应该有个初浅的了解,哪怕你把它当成敌人,也该遵循“知己知彼”的方针!一味地宣称“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是不足以影响和说服孩子的。只有拿出“让我和你一起玩”或者“给我讲讲你在玩什么”的姿态,孩子才会愿意和你这样的老妈多聊几句,你心里那点“小算盘”(比如控制他玩游戏的时间)才会有戏!
都说孩子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成长机会,那么孩子生活中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不也是可以注入我们生活中的新鲜血液吗?当我们真正敞开心扉了解新事物时,恐怕我们不仅不会觉得无聊,它还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新的活力。
1 做贴心“朋友”而不是指挥官
常见误区:小林和3岁的女儿珊珊在一起时,总像个指挥官—样,—会儿对女儿说:“别玩跷跷饭了,来滑会儿滑梯吧”,—会儿考女儿:“你看那只小狗是什么颜色的?小狗的英文怎么说?”看见珊珊用铲子“费劲”地挖着泥土,小林又把铲子夺过来给女儿示范“正确”的挖土方法。
玩伴,说到底不过是伴随的角色,而游戏的主角—定是孩子。只有在自主的游戏过程中,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快乐,锻炼能力,获得自主的感觉。
自主感或者说力量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获得的重要感受之一。从孩子学会“直立,行走”,语言能力也一点点增强后,他生命中原本就设定好的“自主”按钮就被按下,从此,任何事情他都想自己来,自己穿袜子,自己拿奶瓶,自己扫地,自己决定玩什么……他不停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可不可以自己说了算?当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较少遇到阻碍,他无数次得到“YES”这个答案时,长大后的他会更加自信,面对困难时更有勇气去挑战。
相反,当孩子即使在游戏过程中,都要面对妈妈的无数指導、掌控时,孩子容易陷入“我什么都不行”的感受中。更好的玩伴:如果妈妈认为自己是成人,所以有更多经验可以指導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孩子是天生的玩家和创意者,他能搭出更有创意的城堡,他会明察蚂蚁的回家路线,他在一次次与泥土“较量”的过程中体会大小不同的摩擦力……而这时的我们,只需要在一旁,真正打开自己的心,欣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创意,然后在他主动向我们求援时,及时提供帮助,做一个最贴心的“朋友”。
2 善于示弱,才能培养强大的孩子
常见误区:沐雨很有童心,常常陪孩子玩假扮游戏,当然她的游戏里也藏着“小心机”。比如她女儿害怕打针,她就会假扮成一个什么都不怕的女巫,任由女儿给她“打针”,她绝不哼哼一声。她还会对女儿说:“你看,打针确实没什么可怕的,你下次也像女巫一样就好了。”
孩子的生活中不需要出现更多的强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她已经是最弱、最小的那个。她更需要的是,有机会在游戏中扮演强者,有能力去援助别人,让爸爸妈妈因她而受惠。这样,因为长期处于弱小地位积累出来的无助感、失控感,才能得到平衡。
更好的玩伴:当孩子害怕打针时,玩一个假扮游戏当然是很棒的主意。但妈妈的角色应该变换一下,从一个无所不能的女巫,变成一个总是害怕的胆小鬼。面对强大的“女巫”孩子只能感觉到:“原来别人打针是不会疼、不会害怕。我—定有问题,我那么胆小,那么怕疼。我肯定很差。”而当孩子面对的是“胆小鬼”时,他的感受截然相反:“原来妈妈也怕打针,并不是因为我不够坚强。”
除了特殊的假扮游戏,我们还应该抓住更多的机会向孩子示弱。“妈妈最笨了,总是把裤子穿得乱七八糟,不如你自己来吧?”“你怎么那么会爬滑梯,我根本上不去。”“你讲的故事那么有趣,我只会照着书念。”弱小妈妈养出强大孩子,笨妈妈养出聪明孩子,懒妈妈养出勤快孩子,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3 接纳他的负面情绪,不要说教
常见误区:Mandy陪6岁的儿子搭积木,儿子每搭一会儿总是不满意,然后不耐烦地把积木全都推倒,还要求妈妈帮他搭。Mandy不希望儿子这样没耐心,于是教導他说:“这么没耐心,将来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当孩子频繁出现不耐烦、容易生气等表现时,妈妈心里就该有个数:孩子已经累积了很多负面情绪!孩子不是不想耐心地搭好积木,也不是他一直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是负面情绪的积压让他无法控制自己。所以,这时候陪伴的妈妈,并不应该对孩子一通说教,企图往孩子脑袋里塞进一堆大道理。且不说一个年幼的孩子,即使是成人都未必能在道理的说服下,变得平静、理智。当妈妈帮孩子排除负面情绪,那个耐心、懂事的孩子自然会回来。
更好的玩伴:让我们的肢体语言给孩子透露一个信息:妈妈知道你有点不开心,妈妈愿意听听你为什么不开心。我们的眼神里没有责怪,而是温柔的好奇。我们不是叉腰站着,而是坐在孩子一旁,等待他随时的倚靠。我们不催促孩子倾吐难以言说的负面感受,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好准备的一刻。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觉得刚才搭得不够好吗?可是我明明看见一只可爱的鸭子在游泳啊!”也许当孩子看到妈妈欣赏的目光后,重新鼓起勇气搭一只更好的鸭子。也许长时间的情绪积累让他还需要在妈妈怀里撒会儿娇,甚至大哭一场。这都没关系,只要妈妈拿出接纳和肯定的态度,孩子的负面情绪一定会一扫而空。
4 单纯陪伴,而不是目的明确
常见误区:智敏平时工作特别忙,所以她非常珍惜每天下班回家后与两岁的女儿一起玩耍的时间。可正因为时间太宝贵,智敏总是想抓住这点有限的时间,教女儿学点什么。认一认闪卡,学一首英文歌,再照着育儿书做几个练习腿部肌肉的动作……
孩子有着最敏锐的触觉,他可以轻松感觉到,妈妈陪他玩是为了什么?是提高他的发育水平,让他多学点知识,还是单纯地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游戏时光?一个孩子能得到的最大奖赏莫过于“即使不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妈妈也很享受和我在一起玩,因为我已经足够可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可爱,代表着孩子在妈妈心目中的最高价值。相反,充满目的的陪玩,只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需要妈妈抓住一切时机来提高的无知小孩,“我还不够好,所以妈妈总想教我”。
虽然妈妈想抓紧时间让孩子学点什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摆在第一位的永远应该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关系胜过一切,包括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更好的玩伴:跟随孩子的节奏,跟随自己的感受,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和孩子亲亲、抱抱、打个滚、跳个舞。孩子哼歌,你陪他一起唱。孩子叽叽咕咕,你陪他聊天。总之,在自然而快乐的氛围里,和他亲密接触,做那些他喜欢你也享受的事情。至于功利的目的就抛到一边去吧!相信孩子,在亲密的亲子关系中,在放松的心情里,他能最大限度地去探索,强健自己的肌肉,磨砺自己的大脑。
5 与时俱进,处处充满“童心”
常见误区:8岁的Jeff最近沉迷于iPad游戏,妈妈担心Jeff视力受影响,所以总劝说他:“高科技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考验,玩几天就没意思了,还是多去外面玩玩吧!”Jeff好不容易愿意出门,妈妈又不让他玩朋友当中很流行的滑板,理由是太危险。
缩小与孩子之间鸿沟的最好方法就是放下“老夫子”的架子,像一个好奇的孩童一样,了解孩子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尝试过,甚至对新事物没有任何了解,我们阻拦孩子尝试的立场在哪里呢?当孩子一旦沉迷其中,我们更是摸不着头脑,只能把它当做洪水猛兽般全盘否定、拒之门外。最糟糕的是,我们根本无法把孩子的好奇心关在门内,能改变的只有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由亲密到疏远的改变。
更好的玩伴:能爱上孩子的爱好当然好,但你对它实在不感冒的话,至少也应该有个初浅的了解,哪怕你把它当成敌人,也该遵循“知己知彼”的方针!一味地宣称“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是不足以影响和说服孩子的。只有拿出“让我和你一起玩”或者“给我讲讲你在玩什么”的姿态,孩子才会愿意和你这样的老妈多聊几句,你心里那点“小算盘”(比如控制他玩游戏的时间)才会有戏!
都说孩子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成长机会,那么孩子生活中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不也是可以注入我们生活中的新鲜血液吗?当我们真正敞开心扉了解新事物时,恐怕我们不仅不会觉得无聊,它还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