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科学新授课有效课堂的构建,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改 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030-02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有效”一词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基于这一词义及科学新课程理念,对于科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有效”应该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班级授课的形式,让学生实现预期的、应有的发展。基于这种理解,有效课堂即是“学生的发展结果与预期的发展目标基本一致甚至有所超越的课堂”。
从学生角度来讲,有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二是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教师角度来讲,有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能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情出发,科学、动态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结合现行浙教版七上第二章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例谈科学新授课有效课堂的构建。
1 潜心钻研,合理预设目标
“预设”和“生成”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倍受关注,没有精心设置“合理的预设”,就很难出现“有效的生成”。科学新课程提出了“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参与学习过程、获取新知识、培养新能力的动力。“过程、方法与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载体。“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过程、方法与能力”的产物,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只有把握三维目标,课堂才会扎实有效。
本节课预设的三维目标如下。
科学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理解分类可以逐级进行。
(2)了解根据有无脊椎骨可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了解根据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把它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五大类;能描述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学会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逐级)分类。
过程、方法与能力:发展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发展自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丰富动物资源的学习,逐步树立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
(2)通过对动物进行(逐级)分类,感受到可以把纷繁复杂的“无序”世界,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成为“有序”世界。
这些目标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以下几种尝试与努力后,才最终形成。
(1)独立钻研(含查阅资料):但开始时并没有有效确定“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相应目标,并且没有把“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1”细化成三点,而是合成一点“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给实际教学中达成这一目标造成了障碍。
(2)合作研讨:请部分教研组成员听课,之后分析、讨论。此时才有效确定“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相应目标,并且把“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1”细化成三点。
通过这些目标的合理预设,进而进行相应的有效教学设计,通过再次尝试教学以后,发现一堂课中可以更多且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
2 精心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方式单一;二是学生被动学习。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任务。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通过独立钻研、合作研讨等做法后,针对重新设定的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与要求,精心设计了以下一些相应的环节,力达预设目标。
2.1 巧借“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 对同学分类。
(1)请提出标准对一组同学进行分类,结合学生回答落实“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如:根据性别分成男同学和女同学,并讲解“性别”是用以分类的标准,“男同学和女同学”是分类的结果。再设问:“如果没有以性别为标准,能得到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分类结果吗?没有标准,能分类吗?”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分类要有明确的标准”。
(2)继续对刚才一组中的女同学进行分类,落实“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让刚才一组中的女同学站到讲台旁,请其他同学用一个标准把女同学分成两部分,分开站立后,再换标准,重新分类并站位。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3)对刚才的分类结果进行梳理:先用“性别”标准,把一组同学分为男、女两部分,再用“是否带眼镜”标准,把女同学分成戴眼镜的同学和不戴眼镜的同学两部分。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分类可以逐级进行”。
这样的游戏(活动)不需要刻意准备大量的教具,只需要动一下脑筋,而这一设计正是在细化目标以后,通过交流而得,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且对后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样做,不但为课堂创设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分类可以逐级进行”,而且还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分类的技能,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意义建构。
2.2 言归正传,迁移落实
活动—— 对“鸡、蚕、鱼、蝙蝠”四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先演示自己的分类过程:我先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征。发现鸡有羽毛,而蚕、鱼、蝙蝠这三种动物没有羽毛。当我发现这个特征以后,就根据有无羽毛,把它们分成了两类:有羽毛的动物(鸡)和没有羽毛的动物(蚕、鱼、蝙蝠)。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找特征,再分类”,来对这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之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填写学习单。一段时间后交流分类结果。
这样做的意图十分明确:把游戏中的“分类”相关的知识迁移至对动物分类(并在交流时落实“根据有无脊椎骨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样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机会,进行相应的理解、动手、合作、交流,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在此过程形成分类技能,发展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通过下面的活动升华这一意图,有效地达成预设。
活动—— 对10种脊椎动物(鲫鱼、鲤鱼、树蛙、青蛙、乌龟、蛇、鸡、鸭、狗、牛)进行分类(每小组10张动物卡片)。
分小组用不同的标准对10种动物进行分类,一段时间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对10种动物进行分类(把10种动物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分成相应的两部分),并叙述分类理由(标准)。再请其他同学对每一部分再分类,并叙述分类理由(标准),依次把10种动物分成相应的五大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这样做的意图除了前面提到的方面外,还在于形成“分类可以逐级进行”的观点。同时,由于10种动物数量较多,学生一开始即有“相对复杂”的感觉,但进行逐级分类后,脉络十分清晰,使学生感受到可以把纷繁复杂的“无序”世界,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成为“有序”世界,从而形成相应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并且通过反复尝试分类,可以更好地形成相应的分类技能,并为转入五大类脊椎动物特征的教学作铺垫。
2.3 分组自学,发展能力
小组自学五大类脊椎动物的特征:规定每一小组必须自学其中的一类动物的特征,有时间的情况下再自学其它类动物的特征。要求:自学后向全班介绍该类动物的特征。
这样做的意图非常明确:(1)落实相应的“科学知识”目标。(2)发展自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进而树立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
通过前面的三大教学环节,有效地建立了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通过自学,尝试进行自主学习,逐步发展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切,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落实新课程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习发展”的理念,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全面体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有效。
3 真心反思,积极拓展提高
在第一次的个人独立钻研的课堂教学之后,无论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还是教学目标的落实角度,以及教学设计的角度、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角度等,总感觉到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知识目标“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达成得并不好,经过深入分析、探讨,发现问题在于目标不够细化,导致相应的教学设计出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把该知识目标调整为三点:知道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理解分类可以逐级进行。并设计了“游戏活动”及两个“对动物的分类活动”来实现。同时,在开展这两个“对动物的分类活动”时,还紧紧结合着其它的教学目标,以求能较好地达成预期目的。
在意识到自己课堂的存在问题之后,我就真心地求助于他人,与其他老师进行深入的分析、交流,确定本课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即“精心设计教学”,最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经过更深入的反思后,我发现,本节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观察、提问能力”、“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等还有相当大的可提升空间。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常,我们可以对自己问这样一些问题来进行教学反思: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了什么?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思想需要,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并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改 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c)-0030-02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有效”一词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效果”。基于这一词义及科学新课程理念,对于科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有效”应该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班级授课的形式,让学生实现预期的、应有的发展。基于这种理解,有效课堂即是“学生的发展结果与预期的发展目标基本一致甚至有所超越的课堂”。
从学生角度来讲,有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高;二是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教师角度来讲,有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能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情出发,科学、动态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结合现行浙教版七上第二章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例谈科学新授课有效课堂的构建。
1 潜心钻研,合理预设目标
“预设”和“生成”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倍受关注,没有精心设置“合理的预设”,就很难出现“有效的生成”。科学新课程提出了“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明确“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参与学习过程、获取新知识、培养新能力的动力。“过程、方法与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载体。“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过程、方法与能力”的产物,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只有把握三维目标,课堂才会扎实有效。
本节课预设的三维目标如下。
科学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理解分类可以逐级进行。
(2)了解根据有无脊椎骨可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了解根据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把它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五大类;能描述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学会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动物进行(逐级)分类。
过程、方法与能力:发展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发展自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丰富动物资源的学习,逐步树立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
(2)通过对动物进行(逐级)分类,感受到可以把纷繁复杂的“无序”世界,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成为“有序”世界。
这些目标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以下几种尝试与努力后,才最终形成。
(1)独立钻研(含查阅资料):但开始时并没有有效确定“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相应目标,并且没有把“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1”细化成三点,而是合成一点“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给实际教学中达成这一目标造成了障碍。
(2)合作研讨:请部分教研组成员听课,之后分析、讨论。此时才有效确定“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相应目标,并且把“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1”细化成三点。
通过这些目标的合理预设,进而进行相应的有效教学设计,通过再次尝试教学以后,发现一堂课中可以更多且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
2 精心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方式单一;二是学生被动学习。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任务。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通过独立钻研、合作研讨等做法后,针对重新设定的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与要求,精心设计了以下一些相应的环节,力达预设目标。
2.1 巧借“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 对同学分类。
(1)请提出标准对一组同学进行分类,结合学生回答落实“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如:根据性别分成男同学和女同学,并讲解“性别”是用以分类的标准,“男同学和女同学”是分类的结果。再设问:“如果没有以性别为标准,能得到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分类结果吗?没有标准,能分类吗?”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分类要有明确的标准”。
(2)继续对刚才一组中的女同学进行分类,落实“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让刚才一组中的女同学站到讲台旁,请其他同学用一个标准把女同学分成两部分,分开站立后,再换标准,重新分类并站位。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3)对刚才的分类结果进行梳理:先用“性别”标准,把一组同学分为男、女两部分,再用“是否带眼镜”标准,把女同学分成戴眼镜的同学和不戴眼镜的同学两部分。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分类可以逐级进行”。
这样的游戏(活动)不需要刻意准备大量的教具,只需要动一下脑筋,而这一设计正是在细化目标以后,通过交流而得,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且对后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样做,不但为课堂创设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分类可以逐级进行”,而且还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分类的技能,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有效的意义建构。
2.2 言归正传,迁移落实
活动—— 对“鸡、蚕、鱼、蝙蝠”四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先演示自己的分类过程:我先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征。发现鸡有羽毛,而蚕、鱼、蝙蝠这三种动物没有羽毛。当我发现这个特征以后,就根据有无羽毛,把它们分成了两类:有羽毛的动物(鸡)和没有羽毛的动物(蚕、鱼、蝙蝠)。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找特征,再分类”,来对这四种动物进行分类。之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填写学习单。一段时间后交流分类结果。
这样做的意图十分明确:把游戏中的“分类”相关的知识迁移至对动物分类(并在交流时落实“根据有无脊椎骨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样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机会,进行相应的理解、动手、合作、交流,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在此过程形成分类技能,发展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通过下面的活动升华这一意图,有效地达成预设。
活动—— 对10种脊椎动物(鲫鱼、鲤鱼、树蛙、青蛙、乌龟、蛇、鸡、鸭、狗、牛)进行分类(每小组10张动物卡片)。
分小组用不同的标准对10种动物进行分类,一段时间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对10种动物进行分类(把10种动物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分成相应的两部分),并叙述分类理由(标准)。再请其他同学对每一部分再分类,并叙述分类理由(标准),依次把10种动物分成相应的五大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这样做的意图除了前面提到的方面外,还在于形成“分类可以逐级进行”的观点。同时,由于10种动物数量较多,学生一开始即有“相对复杂”的感觉,但进行逐级分类后,脉络十分清晰,使学生感受到可以把纷繁复杂的“无序”世界,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成为“有序”世界,从而形成相应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并且通过反复尝试分类,可以更好地形成相应的分类技能,并为转入五大类脊椎动物特征的教学作铺垫。
2.3 分组自学,发展能力
小组自学五大类脊椎动物的特征:规定每一小组必须自学其中的一类动物的特征,有时间的情况下再自学其它类动物的特征。要求:自学后向全班介绍该类动物的特征。
这样做的意图非常明确:(1)落实相应的“科学知识”目标。(2)发展自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进而树立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
通过前面的三大教学环节,有效地建立了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通过自学,尝试进行自主学习,逐步发展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切,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落实新课程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习发展”的理念,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全面体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有效。
3 真心反思,积极拓展提高
在第一次的个人独立钻研的课堂教学之后,无论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还是教学目标的落实角度,以及教学设计的角度、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角度等,总感觉到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知识目标“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达成得并不好,经过深入分析、探讨,发现问题在于目标不够细化,导致相应的教学设计出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把该知识目标调整为三点:知道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理解分类可以逐级进行。并设计了“游戏活动”及两个“对动物的分类活动”来实现。同时,在开展这两个“对动物的分类活动”时,还紧紧结合着其它的教学目标,以求能较好地达成预期目的。
在意识到自己课堂的存在问题之后,我就真心地求助于他人,与其他老师进行深入的分析、交流,确定本课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地达成这些目标,即“精心设计教学”,最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经过更深入的反思后,我发现,本节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观察、提问能力”、“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等还有相当大的可提升空间。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常,我们可以对自己问这样一些问题来进行教学反思: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了什么?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思想需要,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并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