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治疗上只能以对症处理为主.临床研究发现,有20%~50%毛支炎患儿以后发展为小儿哮喘.近年来研究证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作为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NANC)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在哮喘的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而毛支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因此推测它们在毛支炎的发病机制中也可能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