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晚清书院改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402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之洞作为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重要影响,还对兴学育才情有独钟。清廷官员张百熙曾称张之洞是“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他从创建、改革书院,到建立新式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张之洞;传统书院;改革
  张之洞作为晚清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重要影响,还对兴学育才情有独钟,他“起家翰院,屡掌文衡”。清廷官员张百熙曾称张之洞是“当今第一通曉学务之人”。 他从创建经心、尊经书院,到广雅、两湖书院的建立,以及创办新式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书院是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本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所,而真正具有讲学性质的书院,五代末期才基本形成,后经北宋的初步发展和南宋的继续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此后,书院为历代承袭。但到清朝末期,书院日益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书院日渐成为抨击的对象,但是由于当时“书院是传统教育中惟一值得注意的制度,新的学堂因受到经费与人才的限制,一时无法迅速增加,书院便成为新旧教育转变过程中一个主要场所”因此,改革书院成为社会的共识。张之洞改革传统教育组织,最初就是创立经心书院和尊经书院。
  1869年,张之洞改变清以前旧式书院以经、史和词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强调以通读史经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阁设立经心书院,“拔其优秀者,读书其中”,研习内容多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注重实学,改革原有的办学理念,严格考试制度。1874年,薛焕等15人上书张之洞,指出学习制艺领八股已不符时代要求,请求再创书院一座,以“通经学吾课蜀士”为宗旨,得到张的重视和支持。1875年春,这座新建的书院在成都南门石犀寺附近落成,取名“尊经书院”。希望通过书院培养一批“通博之士,致用之才”,然后学成而归,纠正学风,化民成俗,达到“一人学成,教成十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的效果。张之洞一反旧式办学方针,对书院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加以改革,严格考试制度和考试程序,使书院处于一种竞争奋进的学习环境。在创办尊经书院时期,张之洞提出了他的治学思想——“通经致用”,要求学生精研儒家经典,要让中国知识分子所提倡的道德文章集于一身的传统文化在学者身上“有品有用”。
  在这个时期,由于张之洞受西方思想影响不大,还主要是以传统的儒学思想为主,提倡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的目的是致用,他从这一观念出发,指出培养人才和教育的目的。因此这种改革没有走出传统儒学的路子,在传统基础上侧重的仍然是经史。张之洞的书院改革迈出的是改革传统教育的第一步,但其主要内容依然是在旧式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补、整顿。但这一时期对书院的改革与整顿为其后来接受和阐发“中体西用”思想奠定了基础,也为他的教育改革实践创造了条件。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开始初步吸收相关的西方技术教育,但同时仍然重视传统的经史教育。他在任两广总督时期,还在广州设立广雅书院,这所书院在保留原来经史各科以外,还增加了经济一科,培养的学生不仅会八股文,还一定程度会实业。光绪24年,广雅书院首开西课,天文、地理、算术、物理、宗教、法律、政治、经济均有涉及。广雅书院虽然增加了经济科,改变了部分原有的教育目的,但培养的有用人才仍然是很有限的。但从这里,张之洞创办的书院承旧启新,开始走上引进西学的道路。
  1890年,张之洞在都司湖经心书院旧址,创办了两湖书院。它是清末书院改制的典型代表。书院开设“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门”,宗旨是培养“出为名臣,处为名儒”之才。在教育方面,他从教学方法入手,废除旧体,推行新政,“亲自撰写《学堂歌》,提出‘德、智、体’三者并重的育才理念”他主张“新旧兼学”,力求德艺双馨。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给予两湖书院变革巨大的推动力,使其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1896年,改革两湖书院,仿照西洋学院,每日上堂讲课,教习按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则改为经学、史学、舆地与时务四门,同时设立院长,负责讲明经济。除此之外,课程还注重文武兼修,开设体操课,为习兵事的初步基础,注重武备,尤其兵法一课,成为当务之急。另外还有天文、数学、测量、化学、博物及体操等,科目繁多。两湖书院的教学内容前后经过几次调整,总趋势是在中学中添加西学课程,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逐渐中西科目同时并进,到后来西学成分越来越多。两湖书院最初的经史科目的地位日益下降,西学占据主导地位。两湖书院从一个传统的书院演变成一所新式学院,又随着西学课程的增多而终成一新式学堂,推动了书院向近代教育的转变。
  “晚清在改革传统教育的同时,一些新式学堂和新式书院纷纷创建,这些学校在研究与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西学”成分,对改革中的中国书院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榜样性引领作用。”1893年,张之洞又以“治书以培植人才为本,经济达时务为先”,创办自强学堂,学堂分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科,分科教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不尚空谈,务求实用。在张之洞看来,要学好其他三科,必须先以西洋语言文字为基础,出于这一考虑,张之洞将学堂改为以学习西文为主,分英、法、俄、德四门,随后自强学堂成为一所西文教学为主、兼课化学,并随译西书的学校。1902年,自强学堂改名为方言学堂,并给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鼓励学生努力向学。
  在全国书院改学堂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改制后的学堂能稳定发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章程并没有实行。次年,清政府又公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按照这个章程,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快了书院改为学堂的历程。大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书院基本完成了改制。
  张之洞在晚清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不仅是晚清创办和改革书院成绩显著的一位,所创建的书院在近代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培养了不少有用人才。他还创设了各类新式学堂,并开师范教育先河,他第一个提出幼儿教育,制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的全国性系统学制——癸卯学制。他在晚清教育史的地位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
  [2]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J].台北: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1976
  [3]许同华:《张之洞年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4]蔡振声:《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5]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0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4
其他文献
BOT作为一种新的项目投资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然而作为一种多方参与的投资模式,如何协调好参与各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平衡项目各阶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通腑安脏汤应用在支气管哮喘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效果的研究.方法: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
目的:探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
2018年7月19日,国家科技部高新司与四川科技厅在蓉联合组织召开东西部高新区合作交流暨四川省高新区建设创新发展推进会,广东、江苏、浙江、四川30 余家国家级、省级高新区等
期刊
财会〔2016〕11号2016年6月24日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
目的:对温针灸配合理疗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4例肩周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农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持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部署和要求,2018
期刊
摘 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习得语言和文化是提高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方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规律,把握其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复习质量,掌握科学记忆规律,逐步养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习得英语知识,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
财政部财库〔2016〕99号2016年6月29日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中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