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铿锵有力的话语第一次出现在向来少用形容词的党代会报告中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成语词典里对“水火不相容”的解释是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再通俗地讲就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这表明,即使在强调和谐共生的今天,党与腐败却是绝没有什么和谐可言的。
汉朝王符在《潜夫论·慎微》中写道:“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今天,从党代会报告中,把党与腐败视为“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这可以看做是党的自我约束和庄严承诺。如果把腐败比喻成火,把反腐比喻成以水灭火,党与腐败的“水火不相容”也能让人品味出党在“灭火”上的新智慧和新境界。这里面,体现出了互相递进的三重境界。
境界之一:让灭火的水势来得更猛烈些吧。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用如此严厉的措词,这也是与当前反腐斗争形势的严峻性相对应的。近年来,中央在反腐问题上显示出了铁腕般的高压态势。十六大以来,中央开展的反腐斗争可谓是“惊心动魄”——从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从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晚华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莜艾,从天津市政协原主席宋平顺到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多少臂经位高权重的腐败贪官受到惩处,有的甚至被送上断头台。然而,腐败问题依然在严重地侵蚀党的肌体。据笔者了解,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就有9万多党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处分。可以看出,当前,反腐问題已经和救火问题一样十万火急。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应呼唤的是让“灭火”的水势来得更猛烈些吧。从十七大报告对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表述中,人们可以嗅出迷股水势也必将会愈来愈迅猛,
境界之二:治火当从星星之火着眼。灭火经验表明,很多来势迅猛的大火最初都是由星星之火燃起的。反腐实践也表明,许多大青污犯都是由一点一滴责婪的积累、欲望的膨胀,到欲壑难填,最终小贪变成大贪。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贪污受贿的起刑和量刑点都要远远高于盗窃、诈骗等犯罪,这无疑对打击规模较小的腐败犯罪是不利的。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学一学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他们喊出过这样的口号:贪一元钱也不放过。对此,廉政公署的解释是:大赍小贪都是贪,放过小贪等于纵容大贪,继而纵容贵得无厌,那时,调查的成本会增加几十倍上百倍。正因如此,香港才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腐败严重的城市,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以廉洁著称于世的城市。从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的表述中,自然可以引中出哪怕是与微小的火星也不相客的含义,这是一种“零容忍”的姿态。只有,零容忍”,才能有望实现“零腐败”,在今后的反腐实践中,如何从细微处着眼,治小贪如治大贪当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境界之三:灭火最高境界在于使空气保持潮湿,使火情无从滋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有一个表述同样引人注目,就是关于“廉政文化,的提法也首次出现。,廉政文化,强调的是预防为主的思维。把这两个提法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在反腐问题上,中央强调的是加快建立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并诉求于文化和教育手段。胡锦涛在报告中说,“在竖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在此次十七大召开前,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加强监督。关口前移将成为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这也体现反腐败的最高境界,反腐败当然就要求尽可能把所有贪官都一网打尽,但这并不是反腐的最终目的。反腐是动态的,不可能寄望于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关健在于如何时常浇灌,让空气保持湿润,使腐败的火情无从滋生。
编 辑 卢劲杉
成语词典里对“水火不相容”的解释是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再通俗地讲就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这表明,即使在强调和谐共生的今天,党与腐败却是绝没有什么和谐可言的。
汉朝王符在《潜夫论·慎微》中写道:“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今天,从党代会报告中,把党与腐败视为“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这可以看做是党的自我约束和庄严承诺。如果把腐败比喻成火,把反腐比喻成以水灭火,党与腐败的“水火不相容”也能让人品味出党在“灭火”上的新智慧和新境界。这里面,体现出了互相递进的三重境界。
境界之一:让灭火的水势来得更猛烈些吧。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用如此严厉的措词,这也是与当前反腐斗争形势的严峻性相对应的。近年来,中央在反腐问题上显示出了铁腕般的高压态势。十六大以来,中央开展的反腐斗争可谓是“惊心动魄”——从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从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晚华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莜艾,从天津市政协原主席宋平顺到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多少臂经位高权重的腐败贪官受到惩处,有的甚至被送上断头台。然而,腐败问题依然在严重地侵蚀党的肌体。据笔者了解,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就有9万多党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处分。可以看出,当前,反腐问題已经和救火问题一样十万火急。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应呼唤的是让“灭火”的水势来得更猛烈些吧。从十七大报告对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表述中,人们可以嗅出迷股水势也必将会愈来愈迅猛,
境界之二:治火当从星星之火着眼。灭火经验表明,很多来势迅猛的大火最初都是由星星之火燃起的。反腐实践也表明,许多大青污犯都是由一点一滴责婪的积累、欲望的膨胀,到欲壑难填,最终小贪变成大贪。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贪污受贿的起刑和量刑点都要远远高于盗窃、诈骗等犯罪,这无疑对打击规模较小的腐败犯罪是不利的。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学一学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他们喊出过这样的口号:贪一元钱也不放过。对此,廉政公署的解释是:大赍小贪都是贪,放过小贪等于纵容大贪,继而纵容贵得无厌,那时,调查的成本会增加几十倍上百倍。正因如此,香港才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腐败严重的城市,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以廉洁著称于世的城市。从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的表述中,自然可以引中出哪怕是与微小的火星也不相客的含义,这是一种“零容忍”的姿态。只有,零容忍”,才能有望实现“零腐败”,在今后的反腐实践中,如何从细微处着眼,治小贪如治大贪当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境界之三:灭火最高境界在于使空气保持潮湿,使火情无从滋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有一个表述同样引人注目,就是关于“廉政文化,的提法也首次出现。,廉政文化,强调的是预防为主的思维。把这两个提法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在反腐问题上,中央强调的是加快建立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并诉求于文化和教育手段。胡锦涛在报告中说,“在竖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在此次十七大召开前,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加强监督。关口前移将成为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这也体现反腐败的最高境界,反腐败当然就要求尽可能把所有贪官都一网打尽,但这并不是反腐的最终目的。反腐是动态的,不可能寄望于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关健在于如何时常浇灌,让空气保持湿润,使腐败的火情无从滋生。
编 辑 卢劲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