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同日发文阐述《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表示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素质教育下,小学生需要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就不能忽视。本文对“双减”政策下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生;艺术教育;艺术素养;培养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正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意识的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的加强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艺术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人达到良好品格、气质、修养、风度的必要途径,主要是一种后天教育行为,包括绘画、书法修养,音乐、舞蹈、道德修养等。它以美育为实施途径,并以人的需要与能力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为信念,其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协调发展,使人的生活更美。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幅画消却多少烦恼,一首诗引发壮志豪情、一曲美妙的音乐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艺术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素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艺术修养的基础是艺术直觉。艺术直觉主要是指一个人对美所产生的全身心的迅捷敏感。几乎不必经过思考,你就能立即对眼前的艺术作品产生激动、震颤、厌恶、舒畅、烦腻等等感应,既灵敏又强烈,一个人的这种感应未必是高水平的,但是只要有这种感应的存在,才能使艺术知识、艺术理论与每一个活体生命接通血脉。培养艺术直觉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反复而广泛地欣赏艺术作品,扩而大之,进而欣赏生活中蕴涵着种种艺术潜能的美色。这种欣赏,是人与作品之间的一种奇妙对晤,只要是自己有亲切感、愉悦感的作品,就要尽力投入,以求获得更深切的领悟。为此,切实而有高水平的欣赏指导文章,往往比大部分的理论着作更能有利于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
艺术直觉的对象既是艺术直觉又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强调。艺術修养在某种意义也可看成是对艺术形式敏感度的修养。一个人对一出戏、一幅画中的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感动,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对戏、画的欣赏已有足够的修养。真正有艺术修养的人,必然会敏感于舞台造型、唱腔设计、色彩韵律、线条结构等等形式强度,并在这种强度的震波中来领受其中的蕴涵。所谓艺术修养也常常是“挖掘”作品意义和社会内容的本事。鉴于此,我要特别强调形式感在艺术修养和艺术直觉中的至高地位,认为缺乏形式感受的所谓艺术修养大多是艺术领域之外的另一种修养。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素养
当今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文化艺术素养是一个人达到良好品格、气质、修养的必要途径,在小学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深刻认识艺术具有的价值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3.要提高鉴赏能力
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理解,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4.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5.培养道德情操
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的重大影响。注重艺术修养,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
6.更好地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精华,吸取一切进步的思想营养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信念。注意艺素养,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一部优秀艺术作品进步的思想倾向,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艺术作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感染读者和观众的,因而对思想的熏陶作用也是更富有效果的。
总之,艺术素养不是先天的,都是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形象、简洁、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艺术气息,促进学生对艺术的了解,进一步提升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创.关于高校艺术素养课程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89-90.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生;艺术教育;艺术素养;培养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正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意识的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的加强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艺术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人达到良好品格、气质、修养、风度的必要途径,主要是一种后天教育行为,包括绘画、书法修养,音乐、舞蹈、道德修养等。它以美育为实施途径,并以人的需要与能力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全面发展为信念,其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能力,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协调发展,使人的生活更美。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幅画消却多少烦恼,一首诗引发壮志豪情、一曲美妙的音乐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艺术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素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艺术修养的基础是艺术直觉。艺术直觉主要是指一个人对美所产生的全身心的迅捷敏感。几乎不必经过思考,你就能立即对眼前的艺术作品产生激动、震颤、厌恶、舒畅、烦腻等等感应,既灵敏又强烈,一个人的这种感应未必是高水平的,但是只要有这种感应的存在,才能使艺术知识、艺术理论与每一个活体生命接通血脉。培养艺术直觉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反复而广泛地欣赏艺术作品,扩而大之,进而欣赏生活中蕴涵着种种艺术潜能的美色。这种欣赏,是人与作品之间的一种奇妙对晤,只要是自己有亲切感、愉悦感的作品,就要尽力投入,以求获得更深切的领悟。为此,切实而有高水平的欣赏指导文章,往往比大部分的理论着作更能有利于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
艺术直觉的对象既是艺术直觉又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强调。艺術修养在某种意义也可看成是对艺术形式敏感度的修养。一个人对一出戏、一幅画中的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感动,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对戏、画的欣赏已有足够的修养。真正有艺术修养的人,必然会敏感于舞台造型、唱腔设计、色彩韵律、线条结构等等形式强度,并在这种强度的震波中来领受其中的蕴涵。所谓艺术修养也常常是“挖掘”作品意义和社会内容的本事。鉴于此,我要特别强调形式感在艺术修养和艺术直觉中的至高地位,认为缺乏形式感受的所谓艺术修养大多是艺术领域之外的另一种修养。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素养
当今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文化艺术素养是一个人达到良好品格、气质、修养的必要途径,在小学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深刻认识艺术具有的价值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3.要提高鉴赏能力
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理解,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4.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5.培养道德情操
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的重大影响。注重艺术修养,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
6.更好地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精华,吸取一切进步的思想营养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信念。注意艺素养,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一部优秀艺术作品进步的思想倾向,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艺术作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感染读者和观众的,因而对思想的熏陶作用也是更富有效果的。
总之,艺术素养不是先天的,都是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形象、简洁、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其中的艺术气息,促进学生对艺术的了解,进一步提升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创.关于高校艺术素养课程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