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被关起来了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cl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在一家国企制药厂上班,叫五味制药有限公司,药厂里有成千上万种中草药。我喜欢父亲。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他总会帮助我,教我勤恳守时,教我与人为善,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他还教我踢球,偶尔会送我上学。有时候,他会带我到药厂,教我认识很多种中草药。
  从祖国最南端的海边到市区的路上,窗外的树林、田野、水库和行人像一部无声电影从眼前掠过。我紧紧抱着小提琴,我的梦想是成为全世界最出色的小提琴家,如果以后我聋了,怎么办?难道梦想就这样破灭了?想到这儿,悲伤涌上心头。我心存最后一丝侥幸——父亲会有办法。他是足智多谋的男子汉,多么棘手的事他都能解决。
  回到家,父亲正在睡觉,他准是上夜班了。他的头发乱糟糟的,穿着拖鞋殷勤地接过我和母亲手里的东西。父亲跟我说话,我摇着头,泪水汹涌而出,我说:“爸……我听不见,我完全听不见了。”
  他睡意全无,抓起我的双手,用力摇晃,大声说话,表情极其丰富。我一句也听不见,我跑回房间扑在床上,用被子蒙住脸痛哭。
  等我的情绪平静下来走出房间,家里一片狼藉,桌椅倒在地上,暖水壶、花瓶、锅盆、碗筷散落满地,母亲坐在电话机前暗自垂泪,父亲不知去向了。我从来没见过父母吵过架红过脸,这一次他们肯定大吵大闹了,想到事情因我而起,我感到说不出的难受。
  我走到母亲面前,她对我说了几句话,等于什么也没说。我问她:“爸去哪里了?”
  她擦干眼泪,又说了几句,也等于什么也没说。
  我跑回房间,飞快写下一句:“家里怎么了,爸去哪里了?”我拿给母亲看,她摇摇头,疑惑地看着我。我才反应过来,她有很多字不认识。
  她擦干眼泪,开始收拾狼藉的地面,并给我做晚饭。一个晚上,父亲没有回来。
  我满肚子的话没地方发泄,左右脚轮流踢沙发,两只脚的脚趾渗出鲜血,像涂了鲜艳的指甲油。母亲过来抱着我,劝我,给我剥开心果,一个晚上守在我身边,我依旧像发怒的小狮子,不管不顾地发泄情绪。
  我想起曾外祖母,她临终前,清楚地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灯灯,你要好好的”,她是不是已经预料到我会遭遇到这一劫难?她是在鼓励我吗?说得轻巧,我这般境地,还能好好的吗?
  第二天一整天父亲依旧没有回来。黄昏一点点来临,天色暗下来,从阳台上望去,远处房子的灯光一点儿一点儿亮起来,灯光是黑夜的眼睛,它们能看见世界的另一面。我平静下来了,坚信父亲是我世界里的灯光,他今晚会打开家门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天午饭后,母亲接了个电话,顿时慌了神,她慌乱地收拾衣物,拉着我向车站跑去。
  我一路问她:“妈,我们去哪里?”
  “我们究竟要去哪里?”
  我仔细辨认她的口型,猜不准去哪里。
  我们坐上去海边的车,经过三四个小时的颠簸和转乘,回到了曾外祖母家的海边。母亲带我径直去了大舅爷家,大舅爷家院里已经聚集了好些亲戚,他们一见我们,就接过行李。母亲转身跟我说几句话,就跟他们走了。
  我隐隐感到事情跟父亲有关,我说:“我也去。”
  母亲没过多搭理我。大舅爷的孙子孙女们围在我身边,跟我说话。我很着急,明明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只有我蒙在鼓里。
  我跟着追出去,他们纷纷跳上那天晚上我乘坐的大卡车绝尘而去,我追在后面竭尽全力地喊:“我也去——”
  陪在我身边的是舅爷的孙子孙女们,他们也跟着跑跟着喊。眼看着大卡车越走越远,它像一只灰色的甲虫爬行在盘旋的公路上,纵使我拼尽全身力气也追不上,眼睁睁看着它越来越小,最后隐没进树林里。
  眼前只有树林和耀眼的阳光。一垄一垄翠绿的、墨绿的和远处灰蒙蒙的树林,重重叠叠地延伸,它们在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蒸汽。回头已经看不见大海。
  我站在8月的沥青公路上,像站在滚烫的热锅上,无助得犹如一只小蚂蚱。我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想法,父亲一定遇上大事了,他会死吗?他是不是死了?他死了我怎么办?
  大舅爷的孙女小婵拎着我掉落的鞋子第一个跟上来,她把鞋子递给我,我问她:“我爸怎么了?”
  她说什么我也听不见。
  我又问她:“我爸是不是死了?”
  她笑了,摇摇头说:“没死。”
  我一再确认她的口型,终于放下心。双脚有点儿渗血,我忘了痛,此刻汗流浃背的我无比轻松,一拐一拐地跟着小婵他们回去。
  回到家里,我在纸上跟小婵“说话”。
  我写道:“我妈他们去哪里?”
  小婵写道:“去找你爸。”
  我:“我爸怎么了?”
  小婵:“你爸去镇上卫生院大闹,把杜医生打得半死,还去他家里闹事,说你要是聋了,他会杀了杜医生一家。后来他被抓起来关进派出所了。”
  父亲一辈子教我与人为善,在学校里不要跟同学吵架和打架,不要欺负同学,如果有人欺负自己要告诉老师。他也从来不惹是生非,这一次,他竟然做出这样的事。
  记得父亲的同事付叔叔来家里吃饭时讲,单位里有个人想把父亲从科长的位置上挤对下来,做了不好的事栽赃到父亲身上,父亲没有争辩就把责任承担下来,他若是把那事说出去那人会丢了工作。可是那人还理直气壮来跟父亲理论什么,父亲不理会他。付叔叔说:“灯灯,你爸肚子里能撑船哩。”父亲抿一口茶,说:“大伙都心知肚明呢,不是什么大事,用不着跟他计较。”还记得有一次我跟他去买菜,刚出菜市场他就被横穿过来的自行车撞了,骑自行车的人急刹车跳下来,不可思议的是那人车筐里的酱油泼了他一身,那人只是瞧了瞧我们,拧好瓶盖,没有道歉就走了。父亲只是说了一句:“真不懂事。”至今他的那件有着油渍的白衬衫再也没有穿过。我随随便便就能列举出十件几十件事,说明父亲的大度,或者过度谦让,乃至懦弱、退缩。
  一想到父亲打了人,我心生一股豪气,他也没那么懦弱吧。为了我找人打架了,父亲简直是个英雄。只要他活着,一切都不会那么糟糕,我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父亲被释放出来。我以为我聋了,他会嫌弃我,他没有,他对我比以前还要好。
  父亲告诉我,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口型,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他一边很夸张地说话一边教我观察。有时候,我看不懂,莫名地着急烦躁,像困兽一般绝望地叫喊。你们不懂这样的感受,好比你习惯了你的左膀右臂,突然间失去了,你连最简单的取点儿东西也无法做到,你会感到恐慌、无助,感到世界离你越来越远。你想象不到自己会变得这么弱小,毫无反抗之力。你无所适从。你愤怒抓狂,你想自暴自弃。
  父亲总是鼓励我,在纸上跟我聊天,他说:“咱们一定能治好耳朵,你放宽心。”
  我:“如果治不好怎么办?”
  父亲:“不可能治不好。世界上那么多疑难杂症医生都能医治,你的耳朵只是小问题,小小小小的问题,就像用剪刀剪下一个線头那么简单。”
  我:“我是说,万一治不好呢?”
  父亲:“不存在万一,我们要相信一万个能治好。”
  我一直问他,万一治不好的结局,父亲一直回避,直到有一天被问急了,他在纸上“说”:“治不好有治不好的活法呗,有什么大不了。”
  治不好的活法是什么样?我忍不住想:我听不见铃声,看到同学们走进教室也跟着走进教室,看到他们出来也跟着出来,他们背书包回家,我也背书包回家。上课时我听不到老师任何一句话,考试会得鸭蛋。同学取笑我,我听不见,我还对他们友好地微笑,把他们当好朋友。我再也不能拉琴了,首席小提琴手会由谁来替代?我上街买东西问价格,只能跟老板比手势……我要随身携带纸和笔,碰到不识字的人,他们瞧都不瞧一眼纸上的文字,他们满脸不开心地走开。在大街上,看到人家跑也跟着跑,以为有火灾或者地震,说不定人家在跑步锻炼。我要仔细观察别人的口型,死死盯着别人的脸,人家以为我脑筋有问题……啊,想到将来的种种,悲伤又涌上心头。
其他文献
我的小名叫兜兜,  我是妈妈的宝贝!  外婆是太婆的“兜兜”,  妈妈是外婆的“兜兜”,  我是妈妈的兜兜,  妹妹是我的“兜兜”,  安撫兔是妹妹的“兜兜”。  我们都是“兜兜”,  兜兜转转,一直在爱的轮回里。
期刊
小羊上学又迟到了。  他没有带作业,也没有穿校服,所以老师直接罚他去“思过角”待着。  “老师,其实——”  小羊怯生生地说:今天早晨我是按时出门的,妈妈还提醒过我,“记得带上作业啊 ”。  爸爸说:“小羊,直接去上学哦,别再迟到了。”  所以我赶紧把作业塞进书包,打算抄近路去上學。  我来到海边,要想抄近路,就得踩着水过去。  可是突然,有一艘潜水艇从海浪里“嗖”地蹿出来,然后“哗啦”一下,落在
期刊
上周真吾老师说,今天的任务是给回旋飞镖上色。  一旁的小美已经摆好了蜡笔。我也想把蜡笔准备好,便来到放书包的储物柜前。  把手伸进书包的一瞬间,我心里“轰”地炸开了一声雷。啊?蜡、蜡笔不在!我着急起来。  我把书包拿到课桌上,仔仔细细翻找了一遍。  没有!没有!  “下回别忘了带蜡笔啊!”真吾老师当时提醒了我三回。  而且,今天剛因为家长会通知单的事情挨了妈妈好一顿训。  咦,不会吧?昨晚临睡前因
期刊
从前,有两个素不相识的书生在花园里游玩,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两人在一个亭子里相遇。高个子问:“请问贵姓?”矮个子回答:“夏商之时夜间光。”说完便问高个子:“请问贵姓?”高个子说:“颠来倒去都是头。”两个书生会意一笑,互相施礼。在石凳上坐下后,高个子又问:“请问您的大名是什么?”矮个子说:“小生名叫‘老牛過板桥’。您的大名呢?”高个子说:“小生名叫‘大河失滔滔’。”双方互通了姓名,开始交谈起
期刊
欢迎同学们来到数学王国,让我们运用智慧,活动大脑,开启神秘之门,一起来当小侦探,破解数学之谜吧。  1. 一个四位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都是个位数字的3倍,而个位数字是千位数字的3倍。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2. 有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的和是17,其中百位数字比个位数字的5倍还多2,请写出这个三位数。  3. 小明、小华、小红三个人去钓鱼,别人问他们今天钓了多少条鱼?小明说一共22条;小华比我
期刊
每到年底,学界都在等待诺贝尔奖开奖。每年5项(或4项)的诺贝尔奖,是几乎所有科研人每年必看的新闻。可是,你知道吗?还有一个诺奖,一次就开10个!  这就是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创始于1991年,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主办,至今走过近三十个年头。  奖项设立的初衷,是为表彰那些让人忍俊不禁后又发人深省的研究。除了对标诺贝尔奖的生物、化学、医学、物理、和平、经济和文学等奖项之外,还
期刊
1.在下面每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四个字,使得每组满足如下条件:前四个字、后四个字和填上去的四个字都能组成一个成语。  付之( 一 )( 笑 )( 置 )( 之 )度外  下落( )( )( )()之冤  名满( )( )( )()盛世  网罗( )( )( )()糊涂  背水( )( )( )()已久  千军( )( )( )()不息  2.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螃蟹过街
期刊
中国古代的社区(邑)有许多种,也有许多名称,比如邦、都、乡,以及郊、鄙等。一般来说,“邑”主要指城市,比如“都邑”一词,就是大小城市的总称(大曰都,小曰邑;或“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由此又可見,城市乃是最重要的社区。  然而城市却不是最古老的社区。最古老的社区是乡村。  乡村是从原始氏族的集聚地转化而来的。后来,阶级分化了,氏族变成了国家,尊贵的老爷天子、诸侯、大夫们也不再和普通百姓共同生活,他
期刊
地铁站名的“标配”  哪些词汇是中国地铁站命名的“标配”呢?  对一座城市来说,“公园”“广场”是重要的文化地标。以这两类文化地标来命名,一方面指向性非常明确,可以给市民或游客提供清晰的地理定位;另一方面,将这些地标作为地铁站名,也可以帮助推广城市文化。  除了标配词汇,中国地铁站名最爱用的字又是哪些呢?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路”这个字,以绝对优势排在了第一位!无论走到哪座城市,你都能在地铁
期刊
放学了,女儿拿了一本书回来。她兴冲冲地告诉我:“我写的书出版了,送你一本。”我接过书一看,果然是一本正规出版社的书,作者确实是我的女儿。因为该书用超厚纸印刷,虽然总共只有十几页,但看起来不算薄。这本讲《白蛇传》故事的书,由可马力克公司的“你的创作”出版社正式出版,据说销路还不错。  这个传统的中国爱情故事被女儿超常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的结果是,许仙做了外科医生,白娘子做了护士,小青到北极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