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分析的方法论基础——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的研究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d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关于从阶级观点看待社会的道德文化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曾作了原则上的解决,同时近几十年来,这方面差不多所有主要专家都对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但在深入探讨中,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问题,甚至在伦理学家中看法也比较混乱,难以解决。伦理学领域的许多专家指出,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的热烈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道德的阶级性”,特别是“道德的全人类性”概念本身引起极大的意见分歧。几乎每一个从事于某个道德理论问题的
其他文献
<正> 美国历史协会第五十二届拉美史讨论会1979年12月27-30日在纽约举行,会议主席是衣阿华大学的查尔斯·A. 黑格教授.会议分下列9个专题小组进行了讨论:1.《墨西哥与巴西城市劳工运动的历史比较》专题小组由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大学教授巴里·卡尔宣读的论文《墨西哥的劳工运动(1910-1925年)》,论述了墨西哥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以及它与本世纪二十年代"民粹主义"的关系.他认为本世纪二十年代墨西哥的民粹主义与
2019年8月30日,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主办、保定嘉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光伏建筑一体化高峰论坛暨《光伏幕墙应用指南》标准编制研讨会
本书中,韦伯通过纵向推演宗教伦理的变化来展现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原因与历程,而在横向对比中揭示资本主义精神在西方独有的原因。从新教精神的独特视角,赋予了资本主义以理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2月3日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各省(区、市)试点县(市、区、旗)建成一批可复制可
我的奶奶今年八十多岁了,满头银发,慈眉善目。奶奶有七个孩子,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我爸爸排行老三。也许是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印象中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别扔,别扔,还
品牌的力量记者:卡洛尼作为我们新风行业的品牌产品,先后获得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颁发的“全国新风机行业质量领军企业”与“全国质量诚信标杆典型企业”两项质量大奖,及中国建
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杰出代表认为,科学认识能够变混乱为和谐,从而也创造了美.某些苏联学者也认为科学和艺术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本文作者(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和美学教研室教授,哲学博士)从艺术的认识作用,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区别,人类活动的两种心理机制,形象思维的特点,艺术激情的实质,艺术直觉和理性直觉的区别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批判了苏联当前学术界中认为科学和艺术将要走向"融合"的观点.译文略有删节.
<正> 在我们面前摆着好几本斯威齐评论社会主义问题的书,其中包括:《社会主义》(1949)、《古巴》(1960)、《什么是社会主义?》(1968)、《古巴的社会主义》(1969),还有就是我现在评论的这本《革命后的社会》(1980)。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变化的确是显著的,斯威齐的立场也是在微妙地而且用心良苦地变化着。
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79年第6期目前苏联经济学界正在热烈讨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发展会不会引起经济规律的实质和内容方面的量和质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发展表现在规律作用范围的扩大,因果联系的内容中的量和质的变化的增
<正> 一、功效学(Ergonomics)是一门科学学科,它综合研究人的因素、人在现代化生产的具体条件下的劳动活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技术手段和人的劳动活动变得异常复杂,在人的劳动活动中综合了多种劳动职能.技术手段的价值以及在管理复杂系统时人的失误的"价值"大大增长了.因此,在设计新的技术或把现有技术加以现代化时,事先充分考虑将要使用这一新技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