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脑利钠肽(BNP)在慢性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肺心病患者168例,按病情不同分为四组,分别为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组(B组,n=43例)、肺心病右心衰竭组(C组,n=45例)、单纯左心衰竭组(D组,n=40例)、全心衰竭组(E组,n=4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A组,n=48例),检测各组血清BNP值、肺功能,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各组BNP水平与各项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各组ROC曲线,取最佳截点,分析BNP在慢性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
结果A、B、C、D、E组血清BNP值分别为(11.00±3.39)ng/L、(182.44±69.71)ng/L、(495.44±219.90)ng/L、(882.57±288.56)ng/L、(891.78±256.45)ng/L,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900,P=0.000);C组血清BNP值高于B组(P<0.001);D组、E组血清BNP值均高于C组(P<0.001)。肺心病患者BNP与右心室舒张期内径(RV)、右心室流出道宽度(RVOT)、肺动脉压(PASP)呈正相关,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FEV1%)呈负相关,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无相关性;左心衰竭及全心衰竭患者,BNP与LVEF%呈负相关。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与肺心病右心衰竭患者的BNP最佳截点为285.3 ng/L,肺心病右心衰竭与全心衰竭患者的BNP最佳截点为764.2 ng/L。
结论在慢性肺心病患者诊断中,血清BNP水平与其病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其动态监测对肺心病患者的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