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同一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特征。本文从审美精神、观察及思维方式、造型观念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方传统雕塑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进行比较,并作以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雕塑;文化;差异;比较
“文化”指的是传统文化历史的结晶,它包括宗教、历史、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从内容上可概括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教育史学、科技发明等。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而孕育出来的一颗丰硕的果实。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与发源于地中海流域的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审美精神的差异性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西方传统雕塑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发展壮大,它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古希腊时期强调的是一种哲学思辨、数理分析的理性精神,在这期间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等,所以源自古希腊时期的西方雕塑从一开始在创作过程中就具备了严谨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方式的基础,如以数、几何原理、比例和逻辑推证的方法论。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解剖学和透视学等学科,使西方的传统雕塑一直处在理性与科学的支配之下,并始终沿袭着自然逼真、客观再现的造型样式,探索着“求实”、“求真”的标准及审美精神。而中国传统雕塑不是以西方的解剖学、几何学为科学理论依据而发展起来的造型艺术,中国人从“五行”之中所蕴含的“天地之序”衍化成“人伦之序”及“社会之序”,从“相术”推演中了解到人相貌的善恶之分,并最终成为合乎伦理之道的评判。所以,“求善”、“求美”成为了中国传统雕塑遵循的审美精神,这种美是主观的,是以天地之序为基础,通过“共生”、“和谐”实现“天下大同”的终极追求。
二、观察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的观察方法及思维方式。西方人发达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建构能力以及看待物体的立体分析能力都得益于希腊欧几里得创立的《几何原理》的公理体系,这种公理体系可演绎推算出与空间存在的各种比例关系,在推算、测量的求证过程中,西方人逐步形成了对客观物体的立体概念的认识,这对西方人的立体思维方式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受长时间立体思维方式的影响,西方人对物体的观察方式的视线轨迹是从点出发,由点形成线,由线形成面,再由面形成体的观察方式。中国人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则不同,受《易经》图形和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具有很明显的线性思维方式,在对物体的观察方式上的体现是偏向于平面化。中西方观察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在雕塑上的体现就是,西方人注重多角度、多空间、多维度的去观察被塑造的物体,而中国人侧重线性式、平面化的去观察被塑之物。
三、造型观念的差异性
“造型”一词属汉语词汇,意指创造或塑造出物体的形象。西方人的“求实”、“求真”的审美精神,立体的思维和观察方式,客观再现、自然逼真的造型样式以及科学方式的指导造就了西方传统雕塑侧重三维立体的写实之风。在雕塑造型上的体现为,注重物体的空间结构、形体的比例关系、肌肉与骨骼之间的关系、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穿插及衔接关系、衣纹与形体的依附及转折关系等等。中国人线性的观察及思维方式以及包含着诸多社会伦理、共性价值的“求善”、“求美”的审美精神和主观随意性,在这些思想及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雕塑,尤其是人物雕塑,形成了注重主观性表现的“写意”之风。在雕塑造型上表现为:以线条代替块面,注重线条在形体中的运用;注重装饰性,将绘画的方式运用于雕塑的塑造中;注重客体的神似等等。
四、材料的差异性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传统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与自然密不可分的泥土居多,这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土地的依赖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泥土不仅给予了人们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人们生命,它是人们生存所依赖的一切;其次,与女娲用泥造人的传说存在某种关联。在上古时期中国人的观念里,人来自于泥土中,人们再用泥土去塑造人物、动物等便能赋予它们生命;再次,中国人喜欢用泥土来塑造作品,也包含着古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对浩瀚宇宙世界的态度以及“顺天”的命运观。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秦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的泥塑造像、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侍女像、山东灵岩寺的罗汉彩塑像等等均体现出中国人对泥土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而西方喜用石头进行雕刻,其原因为:第一,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在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泥土的使用;第二,西方人从骨子中散发着与自然世界相抗争的精神,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琪罗所说:“雕塑,就是把大理石没用的部分削去。”所以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结语:
中西方传统雕塑孕育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决定了西方艺术注重写实性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程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方传统雕塑在风格特征上虽有不同,但两者却无高低优劣之分,它们都是世界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中西方雕塑的文化精神溯源[J].雕塑,2006.
[2] 董浩.中西雕塑内在精神的差异[J].科教文汇旬刊,2012.
[3] 孙伯春.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J].江苏陶瓷,2008.
[4] 藤小松.中国古代雕塑潜理论撮要[J].雕塑,2001.
[5] 张法.中西美学與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黄宗贤,吴永强.中西雕塑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姓名:江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85年2月,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工作单位: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中西方传统雕塑的文化差异性比较研究》(立项号:2021YS127 )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雕塑;文化;差异;比较
“文化”指的是传统文化历史的结晶,它包括宗教、历史、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从内容上可概括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教育史学、科技发明等。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而孕育出来的一颗丰硕的果实。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与发源于地中海流域的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审美精神的差异性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西方传统雕塑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发展壮大,它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古希腊时期强调的是一种哲学思辨、数理分析的理性精神,在这期间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等,所以源自古希腊时期的西方雕塑从一开始在创作过程中就具备了严谨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方式的基础,如以数、几何原理、比例和逻辑推证的方法论。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解剖学和透视学等学科,使西方的传统雕塑一直处在理性与科学的支配之下,并始终沿袭着自然逼真、客观再现的造型样式,探索着“求实”、“求真”的标准及审美精神。而中国传统雕塑不是以西方的解剖学、几何学为科学理论依据而发展起来的造型艺术,中国人从“五行”之中所蕴含的“天地之序”衍化成“人伦之序”及“社会之序”,从“相术”推演中了解到人相貌的善恶之分,并最终成为合乎伦理之道的评判。所以,“求善”、“求美”成为了中国传统雕塑遵循的审美精神,这种美是主观的,是以天地之序为基础,通过“共生”、“和谐”实现“天下大同”的终极追求。
二、观察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的观察方法及思维方式。西方人发达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建构能力以及看待物体的立体分析能力都得益于希腊欧几里得创立的《几何原理》的公理体系,这种公理体系可演绎推算出与空间存在的各种比例关系,在推算、测量的求证过程中,西方人逐步形成了对客观物体的立体概念的认识,这对西方人的立体思维方式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受长时间立体思维方式的影响,西方人对物体的观察方式的视线轨迹是从点出发,由点形成线,由线形成面,再由面形成体的观察方式。中国人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则不同,受《易经》图形和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具有很明显的线性思维方式,在对物体的观察方式上的体现是偏向于平面化。中西方观察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在雕塑上的体现就是,西方人注重多角度、多空间、多维度的去观察被塑造的物体,而中国人侧重线性式、平面化的去观察被塑之物。
三、造型观念的差异性
“造型”一词属汉语词汇,意指创造或塑造出物体的形象。西方人的“求实”、“求真”的审美精神,立体的思维和观察方式,客观再现、自然逼真的造型样式以及科学方式的指导造就了西方传统雕塑侧重三维立体的写实之风。在雕塑造型上的体现为,注重物体的空间结构、形体的比例关系、肌肉与骨骼之间的关系、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穿插及衔接关系、衣纹与形体的依附及转折关系等等。中国人线性的观察及思维方式以及包含着诸多社会伦理、共性价值的“求善”、“求美”的审美精神和主观随意性,在这些思想及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雕塑,尤其是人物雕塑,形成了注重主观性表现的“写意”之风。在雕塑造型上表现为:以线条代替块面,注重线条在形体中的运用;注重装饰性,将绘画的方式运用于雕塑的塑造中;注重客体的神似等等。
四、材料的差异性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传统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与自然密不可分的泥土居多,这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土地的依赖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泥土不仅给予了人们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人们生命,它是人们生存所依赖的一切;其次,与女娲用泥造人的传说存在某种关联。在上古时期中国人的观念里,人来自于泥土中,人们再用泥土去塑造人物、动物等便能赋予它们生命;再次,中国人喜欢用泥土来塑造作品,也包含着古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对浩瀚宇宙世界的态度以及“顺天”的命运观。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秦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的泥塑造像、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侍女像、山东灵岩寺的罗汉彩塑像等等均体现出中国人对泥土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而西方喜用石头进行雕刻,其原因为:第一,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在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泥土的使用;第二,西方人从骨子中散发着与自然世界相抗争的精神,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琪罗所说:“雕塑,就是把大理石没用的部分削去。”所以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结语:
中西方传统雕塑孕育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决定了西方艺术注重写实性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程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方传统雕塑在风格特征上虽有不同,但两者却无高低优劣之分,它们都是世界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中西方雕塑的文化精神溯源[J].雕塑,2006.
[2] 董浩.中西雕塑内在精神的差异[J].科教文汇旬刊,2012.
[3] 孙伯春.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性与审美[J].江苏陶瓷,2008.
[4] 藤小松.中国古代雕塑潜理论撮要[J].雕塑,2001.
[5] 张法.中西美学與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黄宗贤,吴永强.中西雕塑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姓名:江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85年2月,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工作单位: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课题《中西方传统雕塑的文化差异性比较研究》(立项号:2021YS127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