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9月至今,在实施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秉承多年来的改革传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准备和实施新课程改革,在市区教委的领导下,努力做到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通过认真考察、学习、科学论证和规划,我们确定了“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全面贯彻,自主创新”的整体思路,依托课程改革,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优质发展的平台,期望通过课程改革,使教师、学生,包括校长都有所成长,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自主发展。
一、建立目标共识,保证课程结构由体系结构顺利转向模块结构
本次课改总结、吸收了当代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做法,设计了国家必修、选修和学校自主选修的模块课程。由于我们缺乏实践经验,在课程开设、运行、管理方面,学校承担着比以往更多、更艰巨的责任。例如,如何妥善处理不同模块之间的先后、并行或交叉关系,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既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又保持内在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有这些问题的处理绝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作为校长,我个人认为: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就是协调和畅通学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实现学校课程目标。校长要引领干部、教师和学生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问题和困难面前,校长要信任教师,培养团体责任感,形成基于目标共识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机制。
我校多次召开自主排课、模块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等专题研讨会,听取课改年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自主课程实验中,我校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提出了“分年级逐步分层,分学科科学配餐”的课程安排。具体安排是:“标准餐”——高一年级以开设必修课为主,以行政班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标准餐”;“营养餐”——从高一第一学段开始,某些科目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生选课形成教学班,尝试有限制的跨班选修,高二年级为学生提供分层次、有选择的“营养餐”,分理工经济类、人文社科类两大类,分别有A、B、C三种方案供学生选择;“自由餐”——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而提供的多样化的“自由餐”,由学生自主选修。
二、实施“以教师实践为本”的专业发展体系,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
课程改革的实施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水平,更依赖于教师对改革的看法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这也是我校在实施课改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特色: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改革力量,激发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
本次课程改革按模块组织设计必修课和选修课,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从教师的实践看,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模块过渡和连接、教材容量和教学时间、新教材与教师能力和意识之间的磨合等诸多问题。
为此,学校首先树立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话语权,让教师们拥有对课程改革和专业发展的权力,建立“以教师实践为本”的培训体系,让课程理念和方法与教师的经验结合起来,引领教师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中。
各学科备课组每周定主讲人和研讨主题,进行校本教研,每学期进行多次主题探究课。各学科通过校园网建立校本研修平台。同时,学校开展“有效课堂”系列研究活动,包括主动承办市、区级大型英语、数学、化学、语文、地理、生物等模块教学研讨会,开展校内模块教学观摩和研讨会。
通过校本教研和集体努力,教师们逐步认识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需要创新与经典的有效结合,解决课时不够的惟一途径是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此,我们提出在模块教学中需要加强以下几点:
1.规范集体备课制度,深刻理解课标要求;
2.统筹考虑3年的教学内容,科学把握教学深度和进度,突破教学的高考定位倾向;
3.加强对包括新教材在内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强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层次和认知体验;
4.通过模块考试,关注和把握会考及高考的尺度;
5.落实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目标。
三、搭建课程平台,拓展成长空间,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突破课程过多关注知识传授的局限,把优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可以说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搭建丰富的校本课程平台,关注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多样性;二是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第一,选修课程模块化。我校开发了包括“大文化选修课”、“STS系列选修课”、“荣誉课程”等100余门校本课程,最终根据教学场地和学生需求开设44门,所开设的校本课程不仅补充了国家、地方课程,更推动了学生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发展。
在“大文化选修课”中,学校邀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先生,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央视《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飞,等等。这些专家、学者的讲座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科学、艺术、文化的大门,引领学生高品位地发展。
第二,德育活动专题化。学校把传统教育和大型德育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体系中,以专题教育促进德育活动专题化:高一年级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专题:光荣与梦想”,引导学生做有全球意识、世界眼光的中国人;高二年级进行“当代国情教育专题:忧患与自豪”,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先进与发达,走进贫困与落后”的系列活动,活动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国情,明确学习价值和学会人生规划;高三年级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专题:使命与责任”,引领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一零一人”。
第三,社团活动课程化。我校本着促进社团发展,开拓课程资源的原则,将10个优秀社团课程化,把社团活动纳入到选修课程内,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为有共同追求的同学走到一起,充分展示青春才华搭建了平台。
第四,研究性学习具体化。我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指导,以引导学生享受研究、享受学习为目标,注重过程,适度放开,以记录手册的形式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目前,高二年级已完成两期近200个小课题的研究,100余位一线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高一年级已开始第1期100余个小课题的研究。有两个课题被推荐参加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首先,学生从兴趣、特长或生活需要出发选择课题,课题选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学校特别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概念: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改变“学习等于读书,学习等于接受”的认知方式,形成新的“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四、自主研发网上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初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学校本着“多元构建、灵活便捷、直观形象、突出个性”的原则,利用动态网络技术,设计一套含有10项内容的成长记录和综合评价系统,即“成长博客”,多记,少评,精评。成长博客内包括模块修习记录(八大领域构成)、基本素质评价等10个方面有价值的材料。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性学习管理系统相互配合使用。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记录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成长过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成果、社会实践体会等。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传统的学生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把学生“无意识的成长”转变为“有意识的教育”,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积累成长历程,实现“评价”、“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事实上,在高中教育“出口”问题依旧没有定论的前提下,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功能应该在于其激励、发展、记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使他们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改革中的各个领域,包括课程建设、模块教学、综合评价,虽然都是一个个的微观层面,但需要我们用开阔的视野去看待,同时,在推进模式和研究方法上,应该合理借鉴传统的东西,需要借鉴鲜活的、本土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课程改革需要在坚持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行。只要我们有行动、有思考、有坚持,就会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
编辑 朱桂英
通过认真考察、学习、科学论证和规划,我们确定了“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全面贯彻,自主创新”的整体思路,依托课程改革,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优质发展的平台,期望通过课程改革,使教师、学生,包括校长都有所成长,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自主发展。
一、建立目标共识,保证课程结构由体系结构顺利转向模块结构
本次课改总结、吸收了当代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做法,设计了国家必修、选修和学校自主选修的模块课程。由于我们缺乏实践经验,在课程开设、运行、管理方面,学校承担着比以往更多、更艰巨的责任。例如,如何妥善处理不同模块之间的先后、并行或交叉关系,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既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又保持内在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有这些问题的处理绝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作为校长,我个人认为: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就是协调和畅通学校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实现学校课程目标。校长要引领干部、教师和学生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问题和困难面前,校长要信任教师,培养团体责任感,形成基于目标共识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机制。
我校多次召开自主排课、模块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等专题研讨会,听取课改年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自主课程实验中,我校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提出了“分年级逐步分层,分学科科学配餐”的课程安排。具体安排是:“标准餐”——高一年级以开设必修课为主,以行政班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标准餐”;“营养餐”——从高一第一学段开始,某些科目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生选课形成教学班,尝试有限制的跨班选修,高二年级为学生提供分层次、有选择的“营养餐”,分理工经济类、人文社科类两大类,分别有A、B、C三种方案供学生选择;“自由餐”——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而提供的多样化的“自由餐”,由学生自主选修。
二、实施“以教师实践为本”的专业发展体系,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
课程改革的实施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水平,更依赖于教师对改革的看法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这也是我校在实施课改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特色: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改革力量,激发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
本次课程改革按模块组织设计必修课和选修课,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从教师的实践看,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模块过渡和连接、教材容量和教学时间、新教材与教师能力和意识之间的磨合等诸多问题。
为此,学校首先树立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话语权,让教师们拥有对课程改革和专业发展的权力,建立“以教师实践为本”的培训体系,让课程理念和方法与教师的经验结合起来,引领教师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中。
各学科备课组每周定主讲人和研讨主题,进行校本教研,每学期进行多次主题探究课。各学科通过校园网建立校本研修平台。同时,学校开展“有效课堂”系列研究活动,包括主动承办市、区级大型英语、数学、化学、语文、地理、生物等模块教学研讨会,开展校内模块教学观摩和研讨会。
通过校本教研和集体努力,教师们逐步认识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需要创新与经典的有效结合,解决课时不够的惟一途径是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此,我们提出在模块教学中需要加强以下几点:
1.规范集体备课制度,深刻理解课标要求;
2.统筹考虑3年的教学内容,科学把握教学深度和进度,突破教学的高考定位倾向;
3.加强对包括新教材在内的教学资源的整合,加强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层次和认知体验;
4.通过模块考试,关注和把握会考及高考的尺度;
5.落实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目标。
三、搭建课程平台,拓展成长空间,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突破课程过多关注知识传授的局限,把优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可以说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搭建丰富的校本课程平台,关注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多样性;二是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第一,选修课程模块化。我校开发了包括“大文化选修课”、“STS系列选修课”、“荣誉课程”等100余门校本课程,最终根据教学场地和学生需求开设44门,所开设的校本课程不仅补充了国家、地方课程,更推动了学生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发展。
在“大文化选修课”中,学校邀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先生,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央视《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飞,等等。这些专家、学者的讲座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科学、艺术、文化的大门,引领学生高品位地发展。
第二,德育活动专题化。学校把传统教育和大型德育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体系中,以专题教育促进德育活动专题化:高一年级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专题:光荣与梦想”,引导学生做有全球意识、世界眼光的中国人;高二年级进行“当代国情教育专题:忧患与自豪”,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先进与发达,走进贫困与落后”的系列活动,活动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国情,明确学习价值和学会人生规划;高三年级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专题:使命与责任”,引领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一零一人”。
第三,社团活动课程化。我校本着促进社团发展,开拓课程资源的原则,将10个优秀社团课程化,把社团活动纳入到选修课程内,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为有共同追求的同学走到一起,充分展示青春才华搭建了平台。
第四,研究性学习具体化。我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指导,以引导学生享受研究、享受学习为目标,注重过程,适度放开,以记录手册的形式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目前,高二年级已完成两期近200个小课题的研究,100余位一线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高一年级已开始第1期100余个小课题的研究。有两个课题被推荐参加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首先,学生从兴趣、特长或生活需要出发选择课题,课题选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学校特别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概念: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改变“学习等于读书,学习等于接受”的认知方式,形成新的“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四、自主研发网上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初步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学校本着“多元构建、灵活便捷、直观形象、突出个性”的原则,利用动态网络技术,设计一套含有10项内容的成长记录和综合评价系统,即“成长博客”,多记,少评,精评。成长博客内包括模块修习记录(八大领域构成)、基本素质评价等10个方面有价值的材料。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性学习管理系统相互配合使用。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记录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成长过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成果、社会实践体会等。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传统的学生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把学生“无意识的成长”转变为“有意识的教育”,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积累成长历程,实现“评价”、“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事实上,在高中教育“出口”问题依旧没有定论的前提下,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功能应该在于其激励、发展、记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使他们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改革中的各个领域,包括课程建设、模块教学、综合评价,虽然都是一个个的微观层面,但需要我们用开阔的视野去看待,同时,在推进模式和研究方法上,应该合理借鉴传统的东西,需要借鉴鲜活的、本土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课程改革需要在坚持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行。只要我们有行动、有思考、有坚持,就会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