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不是梦

来源 :绿色中国·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谷歌在Code大会上发布了自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外观像极了有轮子的平底船。这辆车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没有油门,只有数个的传感器和谷歌独立开发的安全系统。
  谷歌在过去4年中一直在研发自行驾驶的汽车。目前,谷歌已开始生产100辆实验电动车,并取消了汽车中所有常规操控设备。司机能控制的只有一个“紧急制动”按钮,用于发生意外时停车。汽车的前部会用类似泡沫的材料制作,以防电脑运算失误撞到行人。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来自未来的泡泡汽车,经过专门设计可以自行驾驶。与谷歌用自行驾驶技术改装的那些方方正正的雷克萨斯(Lexus)SUV相比,是一个极大的改变。目前的计划是在加利福尼亚开展行驶测试,首先是载着谷歌员工在该公司庞大的园区里穿行。
  这款汽车可以用一个智能手机应用招来。接到乘客后,就会自动行驶到智能手机应用里选定的目的地,无须任何人为干预。谷歌不愿透露是打算进军汽车制造业务,还是只想向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但是该公司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说服监管部门批准没有司机的汽车上路。一项可能的用途是:无司机出租车。
  积极参与这个研究项目的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表示,一年多以前,在邀请谷歌员工在日常通勤路上使用自行驾驶汽车进行实验之后,谷歌决定改变汽车的研发计划。
  真正的无人驾驶
  之前,谷歌曾对雷克萨斯、奥迪和丰田等七种车型进行改造,在车上安装雷达感应器、激光测距机、摄像头,并配备导航系统、谷歌庞大的地图数据系统,车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控制,实现“无人驾驶”。
  不过,这些改造车有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始终只是改造了车辆的部分硬件和软件,车辆还是能够启动人为驾驶模式的。而谷歌这次发布的新车,其设计和构想都由谷歌独创,车内没有刹车踏板、油门踏板、方向盘,也没有倒后镜、后座,人只要坐进去系好安全带,按下启动按钮,车子就会自己动起来。
  在原本的改装车中,汽车虽然能够处理大部分的实际路况,也累计了70万英里的测试,但它还没能做到真正的独立驾驶。每次改造的无人驾驶车上路时,都会有两名谷歌员工密切监控着,随时介入紧急状况。
  而这次亮相的新车,不需要人力安全保障,完全用计算机来控制。比起原来的改装车,新车配置了更好的传感器,能看到两个足球场范围内的状况,让车拥有360度无盲点视野。而此前改装的雷克萨斯无人驾驶车,只有约12度的视场。
  如何解决安全问题
  安全是谷歌考虑的首要问题。谷歌认为,车辆的安全核心在于速度,因此谷歌这次发布的原型车车速限制在25英里/小时(约40公里/小时)。经过研究对比,汽车在发生碰撞时,25英里的适度所产生的能量是35英里的一半,因此只要速度放慢些,碰撞动能就越小,损毁可能性也越小。
  在原材料上,谷歌使用泡沫支撑前保险杠,这样能缓冲撞击。车子的挡风玻璃也使用较为柔韧的材料。在设计这些部位的时候,谷歌更多考虑的是行人的安全。据统计,全球每年约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约40%是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传统的车辆设计者甚少考虑路人的安全问题,多把重点关注在车内人员的安全,而谷歌的做法突破了这一点。
  自动驾驶的安全也不得不考虑。谷歌架设了一套容错架构,车内有两套马达和刹车系统,一套失灵了,另一套就会自动接管。
  真正的困难还未来临
  尽管此次展示的车辆只是概念,谷歌已经开始考虑大量生产的事宜。无人驾驶汽车仍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在雨雪天气的感应器敏感度问题,但谷歌开发者说“一切技术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如果技术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谷歌的烦恼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无人驾驶的汽车如果真要大量涌入道路,整个道路的交通规则甚至法律规定都要改变,这将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人们需要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新节奏,而无人驾驶汽车和有人驾驶汽车也要长时间的磨合过程。这些问题,谷歌都没办法避免。
  一旦无人驾驶车大量普及,就会威胁到有人驾驶车辆的存在,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汽车的产业链。比如驾校陪练市场萎缩,出租车司机失业,汽车维修行业和保险行业的改变等等。当然,新的产业也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将会带来更多与高科技相关的岗位,如程序开发和维护、道路数据分析师等等。
  总之,谷歌发布的新型无人驾驶汽车原型,抛弃了方向盘、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三个传统车辆的基本构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传感器和软件管理系统。通过攻克驾驶和安全等的难题,谷歌的无人驾驶车将可能很快驶入真正的道路上,但这也会带来新一轮的挑战。
其他文献
期刊
“全程就业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明确确立的一种理念.做好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做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
本文对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时,如何确保各种类型的空调系统实现安全运行,防止病毒传播,提出了在运行管理方面可采用的有效技术措施,供有关管理部门和空调系统管理单位参
期刊
“2+1”教育模式的性质、功能、本质特征、内涵、指导思想.“2+1”教育模式由三个系统组成,即运行系统、评价系统和保证系统.运行系统包括培养目标→选择合作办学单位→签订
通过河南机专机计专业“1”阶段的教学实践 ,摸索出了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培养高校学生解决现场工程实践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By Henan machine plane pr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