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足汗证即双脚多汗,其对健康虽无大碍,但影响公关交往。历代中医学家都对其有过论述,其主要病因病机为阳明热盛,痰瘀阻胃,脾胃湿热等,临床上常以三承气汤,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为主进行治疗,但也有应用针灸进行调整阴阳而达到治疗目的者。
【关键词】足汗证;病因病机;治疗;文献;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68—03
足汗证,俗称双足多汗,常常作为一种次要症状在一些疾病中出现,但也有作为主证者,作为症状,其首见于《伤寒论》:“手足濈然汗出。”现将其病因病机与治疗分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实邪为患
1.1.1阳明热盛,津液旁流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认为“二阳并病,太阳让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2]认为“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至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及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傍达也。”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3]认为“手足汗……亦有肠胃中有实热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手足心腋下出汗》[5]认为“手足腋下有汗,何以是阳明腑病?胃主四肢,为津液之主,今热聚于胃,致令出汗,乃津液之旁流也。热邪入腑,熏蒸如鼎,沸然,故令汗出。”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手足心腋下汗》[6]认为“四肢汗重,气热故然;凡潮热手足濈濈汗出,为阳明胃实也;若手足心濈濈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此有燥粪,为热聚于胃也。”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汗》[7]认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 清·何梦瑶《医碥·汗》[8]认为“别处无汗,脾胃之热达于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热达于肌肉则体汗,若达于四肢则手足汗耳。”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9]认为“脉至沉而有力,潮热恶热,腹痛,下利转失气,手足心腋下有汗出,咽干齿燥,目不明,谵语发狂,小腹满,下痢清黄水,不得眠,小便多自汗,外证头痛发热俱罢,方主白虎汤类。” 今刘国安[10],冯文林等[11]认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所主的四肢旁达,故见手足汗出。王付[12]认为足汗证为郁热蕴结于内而熏蒸于外,阴津被郁热所迫而外溢,即郁热汗出。刘明武[13]认为手足汗多与脾胃有关,是燥屎内结的主要指征。阳明病经证或腑证所特有的里热炽盛,蒸腾于外而致。身热里热较盛,迫津外泄,而且汗出。
1.1.2瘀血或食积阻胃 清·唐宗海《血证论·出汗》[14]认为“手足濈濈汗出者,以胃中或有瘀血食积,四肢为中川之应,火热中结,故应手足汗出。”杨金鸽[15]认为“血汗相关,瘀水互患”,血行脉中,环周不息,一旦瘀阻则百脉不利,津液输布异常,水液代谢不循常道小便而出,反而外泄肌表。 杨建方[16]认为手足汗出属阳虚夹瘀。
1.1.3脾胃湿热,流注于下 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盗汗门》[17]认为“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而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湿热内淫也。”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3]认为“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脚心汗,久不愈者,此湿热流注也。” 清·张璐《张氏医通·汗》[18]认为“手足汗,脾胃湿热,傍达四肢则手足多汗。” 今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多而黏者,属湿热。祝建权[19]认为无热像而手足心汗出潮湿,属湿邪外越认为脾主四肢,临床上手足汗出属脾胃湿热多见。奚彩崑[20]认为手足汗为湿邪困脾,脾运失调,水湿淫逸于四肢手足所致。高晓星[21]认为足汗过多证的主因为湿热下注,腠理开阖不利。手足汗,此证由脾胃湿蒸,旁达于四肢所致[22]。冯文林等[11]认为由于饮食不洁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于四肢而致手足汗出。赵务俭[23]认为足汗证病机为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郁久化热,蕴热熏蒸,迫使汗出。
1.1.4寒邪直中胃腑
明·李梃《医学入门·伤寒初症》[24]认为“有寒聚胃腑,大便初硬后溏,或水谷不分,手足濈然汗出。”
1.2正气内虚
1.2.1脾胃虚寒,固摄失职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认为“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2]认为“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 清·何梦瑶《医碥·汗》[8]“乃脾胃虚寒,不能运行津液,乘虚阳外越而横溢于四肢。” 冯文林等[11]认为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刘明武[13]认为也有属胃中虚冷,阳气不固者。
1.2.2心肾阴虚 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不温者,属心肾阴虚。冯文林等[11]认为心主血,肾藏精,劳神过度,亡血失精,致血虚精亏,阴液不足,虚火內生,心液被抗不能内藏,外泄作汗。张登部[25]认为心肾阴虚,心肾之阳偏抗,迫汗外出。叶利水[26]认为心主汗,肾为先天,内藏真阴,虚热内扰,则汗外泄。
1.2.3气虚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手足心腋下汗》[6]认为“四肢汗重,气热故然,亦有气弱者,汗多冷。” 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27]认为“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出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 秦伯未[28]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不温者属气虚。
1.2.4心肾阳虚 张登部[25]认为心肾阳虚,卫气失于固摄,津液流失,则手足汗。
1.2.5肝肾阴虚 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属肝肾阴虚; 1.2.6血虚 秦伯未[28]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属血虚。
1.2.7阳虚 刘金英等[29]认为顽固性手足自汗症属阳虚。孔令栋[30]认为内伤阳虚
1.2.8心脾氣血两虚 朴日[31]认为足汗证属心脾气血两虚。汗为心之液,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两虚,则可出现手足汗。
1.3阴阳不和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有手足汗,用凉药补药俱不效者,此阴阳不和,经络不用也;”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32]中记载“亦有手足有汗,遇天寒则汗多,此阳胜其阴也,宜以抑阳补血。”
2治疗
2.1阳明热盛
汉·张仲景[1]、明·周之干《慎斋遗书·汗》[33]应用大承气汤。清·林佩琴[7]应用大柴胡汤治疗。清·杨栗山[6]应用调胃承气汤、加味凉膈散;清·陈复正[9]应用白虎汤,小承气汤,六一散,顺气散。今王付[12]应用白虎承气汤治疗手足汗出如珠,面色潮红,怕热,口苦,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药:石膏48g,知母18g,大黄9g,芒硝6g,枳实5枚,厚朴24g,粳米18g,炙甘草6g。方解:方中石膏清泻盛热,知母清热养阴,大黄、芒硝泻热涤实,枳实、厚朴行气下气降泻,粳米、炙甘草益气和中顾营卫。
2.2瘀血或食积阻胃
杨金鸽[15]应用基本方:赤芍药9g、鸡血藤9g、穿山甲6g、益母草12g、泽兰12g、虎杖12g。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白术各10g;血虚者加枸杞子15g,熟地10g;若素体湿热者加薏苡仁30g,半夏6g,黄芩,栀子各9g。治疗62例,痊愈51例,有效8例,无效3例,其中服药3~5剂痊愈者17例,7至10剂痊愈者34例。治愈率82.3%,总有效率95.2%。方解:赤芍、鸡血藤活血通络祛瘀,穿山甲性善走窜,彻上彻下,无微不至,能化瘀通络活血,利九窍,益母草、泽兰叶、琥珀,虎杖既利水渗湿又活血化瘀。杨建方[16]应用保元汤加减治疗手足汗出,形体消瘦,身寒肢冷,面色苍白,下眼睑青紫,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方药:黄芪30 g,肉桂、附子各6 g,党参、白芍、赤芍、麦冬各12 g,甘草、川芎各10 g,当归、五味子、浮小麦各15 g,煅龙牡各20 g。方解:黄芪、党参、甘草益气固表;附子、肉桂温阳;白芍、麦冬、五味子、浮小麦、煅龙牡养阴敛汗;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助益气固表。赵务俭[23] 应用宣湿化浊,活血化瘀三仁汤加味治疗手足汗出如洗,手心红发热,疼痛2年,冬轻夏重,行走劳动稍受影响,目光有神,饮食正常,口干咽燥,舌苔黄腻,经带正常,形体如和,脉濡滑而数。方药:杏仁10g,竹叶9g,豆蔻仁6g,厚朴10g,半夏9g,薏苡仁10g,通草10g,甘澜水600ml,加丹参15g,牛膝20g。方解:三仁汤助脾运湿化浊,疏理气机;丹参活血化瘀,牛膝引诸药下行以利水,诸药共奏清利湿热,理血通络之功。
2.3脾胃湿热,流注于下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应用牡矾丹治疗。清·张璐[18]应用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或十全大补去芎加五味子治疗。祝健全[19]使用化湿清热的藿朴夏苓汤治疗手足汗出,发凉伴乏力,大便经常溏泻,舌苔厚腻,脉濡。方药:藿香10g、制半夏10g、茯苓10g、光杏仁10g、生薏苡仁10g、厚朴10g、泽泻10g、苍术10g、白豆蔻仁3g、通草2g。
2.4寒邪直中胃腑 明·李梃[24]应用理中汤或猪苓汤治疗。
2.5 脾胃虚寒,固摄失职 明·周之干[33]选用理中汤。
2.6 心肾阴虚 张登部[25]针刺(补)复溜、阴郄,以补心肾之阴而潜阳寓阴治疗手足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叶利水[26]方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手足心汗出,伴见乏力,腰困,不耐劳作,偶觉气短,舌嫩红,脉细数。方药:熟地30g,山茱萸 30g,山药 12g,丹皮 10g,泽泻 10g,茯苓 10g,党参 15g,麦冬 10g,五味子 10g,煅牡蛎 30g。方解:六味地黄丸补肾养阴,重用山茱萸、煅牡蛎合生脉散益气敛阴止汗。
2.7心肾阳虚 张登部[25]针刺补复溜、气海,以补心肾之阳,助卫外之气治疗手足汗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2.8阳虚
刘金英等[29]应用生脉散加味(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牡蛎、附子、茯神、白芍、熟地、桂枝、远志、柏子仁)治疗手足汗出,睡则汗收,醒则汗出,不分四季,伴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方解:生脉散益气养阴,桂枝通阳入心,远志定志宁神,熟地阴中求阳。孔令栋[30]应用党参15g,生黄芪20g,麦门冬20g,茯神12g,五味子10g,白芍20g,附子1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炙甘草6g,熟地黄15g,桂枝10g,远志10g,柏子仁15g,金樱子10g治疗手足汗出,伴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而弱。方解:桂枝通阳入心,远志定神宁志,熟地阴中求阳,黄芪助生脉散益气敛阴,重用附子补阳寓阴。
2.9 阴阳不和
清·沈金鳌[4]认为宜八物加半夏、茯苓为君,川乌、白附子为佐使,即止。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32]中用滋阴补肾丸治疗。
2.10心脾气血两虚 朴日[31]选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手足心汗,紧张时汗出更甚,心烦,食纳减少,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入睡困难,梦多,便秘,月经量少,有块色紫,舌淡苔白,脉沉细。方药:黄芪30g 白术20g 当归10g 白芍15g 陈皮15g 炒酸枣仁15g 龙眼肉10g 浮小麦30g 香附20g 煅龙骨25g 煅牡蛎25g 磁石30g 石菖蒲15g 甘草10g。方解:黄芪、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白芍养血敛阴,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镇心敛汗,磁石镇心安神,石菖蒲辟秽开窍,香附疏肝理气,陈皮理气醒脾,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2.11验方
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盗汗门》[17]记载:治脚汗,用杨花不拘多水,水煎洗脚,铺于鞋底中瘥之;脚汗除秽气,牡蛎,黄丹,密陀僧各等分,共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脚指缝中即收;治手足心汗,白術(炒)、苍术、白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五分,上加灯心水煎;治脚汗,用白矾、干葛等分为咀,每二两水三升,煎十余沸,乘热洗脚,一日二次,经三五日自然无汗;治脚汗不干,用烧人场内死尸土灰,铺于鞋底磋之效。南苍术、明矾为细末,用冬日雪水,共入坛中,浸至立春取出,温洗,永无汗矣[34]。治脚汗方 白矾(五钱),干葛(五钱)为末水煎逐日洗,连五日,自然无汗[35]。
王元生[36]应用以下验方治疗足汗证:
白矾30 g,麻黄根15 g,加1000ml水煮开,稍凉后洗手脚,煎好的药液可连续使用四五次,用前加温;白矾、干姜各20 g,水适量煎煮,待温后洗手脚,每日1~2次;白矾、食盐各30 g,加水1500 ml,煎后待温洗手脚,每日一次;白萝卜片或萝卜叶煎水洗手脚,可除手脚汗;拳头大白矾一块,放入勺内在炉上加热,使其脱水,冷却后碾成细粉装入纱袋内;每天早晚洗完手脚,用纱袋轻拍趾缝脚底和手掌,然后穿上袜子,戴上手套;王不留行30 g,明矾159,加水1500ml,煎温,泡手脚20min,每天2次,每剂用2 d,一周或两周为一疗程;五倍子、滑石粉、枯矾各10 g,研细混合均匀,扑手足之上。王豪[37]应用明矾30克,干姜4~6片,用水煎熬30分钟后,将煎好的药渣倒入盆内,并加适量的温开水,以满上脚背,手背为妥,以此药汁浸泡双脚或双手,在浸泡过程中可适当加点开水,以保持水的温度,每晚一次,每次浸泡15-30min,一般坚持4-7天可痊愈。
3 结语
综上所述足汗证有中焦热盛,脾胃虚寒等多种病机,其治法亦有多种,如若辩证准确,加以恰当方药,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还有许多验方可以应用,可以为患者减少很多痛苦。
参考文献:
[1] 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
[2]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
[3]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55
[4]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5
[5]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
[6]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8
[7]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53
[8] 清·何梦瑶.《医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81~182
[9]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5
[10] 胡晓婷,刘国安《刘国安教授治疗手足汗证临床》[J].甘肃中医,2011.24(4):61
[11] 冯文林,吴弥漫.《手足汗症的证治探析》[J].四川中医,2005,23(5):11
[12] 王付.《汗多症妙方白虎承气汤》[J].家庭医学,2008.(12):56
[13] 刘明武.《伤寒论汗证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38~539
[14]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2
[15] 杨金鸽.《化瘀利水法治疗顽固性手足自汗6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13,(3):35
[16] 杨建方 .《活血化瘀法治验三则》[J].江西中医药,2009,(9),26
[17] 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
[18] 清·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8
[19] 祝建权.《汗症证治琐谈》[J].浙江中医杂志,1998.(5):221
[20] 奚彩崑.《手足出汗治验50例》[J].福建中医药,1985.(03):25
[21] 高晓星.《足干洗剂治足汗过多症》[J].新中医,1990.(11):24
[22]《中华医学大词典》[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5
[23] 赵务俭.《三仁汤治疗手足汗出一得》[J].光明中医,1998,13,(74):44
[24] 明·李梃《医学入门·伤寒初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1
[25] 张登部.《手足多汗症治验二则》[J].新中医,1984(11):27
[26] 叶利水.《局部汗出的治疗体会》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8(1):74
[27] 清·王燕昌.《王氏医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
[28]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0
[29] 刘金英,任凤华,白雪.《顽固性手足自汗症验案》[J].吉林中医药,2004,24(9):55
[30] 孔令栋.《中医治疗顽固性手足心自汗一则》[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3)41
[31] 朴日. 《归脾汤加减治疗手足心多汗症的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4):79
[32] 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93
[33] 明·周之干.《周慎斋医学全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143
[34] 清·姚俊.《经验良方全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33
[35]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3
[36] 王元生.《简方中药外治手足多汗症七法》[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3):47
[37] 王豪.《验方六则》[J].医药与保健,2004.12(12):51
作者简介:
付强(1990-) ,性别:男 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通讯作者:周丽雅 职称:教授。
项目名称:2012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1210199004。
【关键词】足汗证;病因病机;治疗;文献;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68—03
足汗证,俗称双足多汗,常常作为一种次要症状在一些疾病中出现,但也有作为主证者,作为症状,其首见于《伤寒论》:“手足濈然汗出。”现将其病因病机与治疗分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实邪为患
1.1.1阳明热盛,津液旁流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认为“二阳并病,太阳让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2]认为“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至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及手足汗出者,为热聚于胃,是津液之傍达也。”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3]认为“手足汗……亦有肠胃中有实热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手足心腋下出汗》[5]认为“手足腋下有汗,何以是阳明腑病?胃主四肢,为津液之主,今热聚于胃,致令出汗,乃津液之旁流也。热邪入腑,熏蒸如鼎,沸然,故令汗出。”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手足心腋下汗》[6]认为“四肢汗重,气热故然;凡潮热手足濈濈汗出,为阳明胃实也;若手足心濈濈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此有燥粪,为热聚于胃也。”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汗》[7]认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 清·何梦瑶《医碥·汗》[8]认为“别处无汗,脾胃之热达于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热达于肌肉则体汗,若达于四肢则手足汗耳。”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9]认为“脉至沉而有力,潮热恶热,腹痛,下利转失气,手足心腋下有汗出,咽干齿燥,目不明,谵语发狂,小腹满,下痢清黄水,不得眠,小便多自汗,外证头痛发热俱罢,方主白虎汤类。” 今刘国安[10],冯文林等[11]认为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所主的四肢旁达,故见手足汗出。王付[12]认为足汗证为郁热蕴结于内而熏蒸于外,阴津被郁热所迫而外溢,即郁热汗出。刘明武[13]认为手足汗多与脾胃有关,是燥屎内结的主要指征。阳明病经证或腑证所特有的里热炽盛,蒸腾于外而致。身热里热较盛,迫津外泄,而且汗出。
1.1.2瘀血或食积阻胃 清·唐宗海《血证论·出汗》[14]认为“手足濈濈汗出者,以胃中或有瘀血食积,四肢为中川之应,火热中结,故应手足汗出。”杨金鸽[15]认为“血汗相关,瘀水互患”,血行脉中,环周不息,一旦瘀阻则百脉不利,津液输布异常,水液代谢不循常道小便而出,反而外泄肌表。 杨建方[16]认为手足汗出属阳虚夹瘀。
1.1.3脾胃湿热,流注于下 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盗汗门》[17]认为“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而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湿热内淫也。”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手足汗》[3]认为“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脚心汗,久不愈者,此湿热流注也。” 清·张璐《张氏医通·汗》[18]认为“手足汗,脾胃湿热,傍达四肢则手足多汗。” 今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多而黏者,属湿热。祝建权[19]认为无热像而手足心汗出潮湿,属湿邪外越认为脾主四肢,临床上手足汗出属脾胃湿热多见。奚彩崑[20]认为手足汗为湿邪困脾,脾运失调,水湿淫逸于四肢手足所致。高晓星[21]认为足汗过多证的主因为湿热下注,腠理开阖不利。手足汗,此证由脾胃湿蒸,旁达于四肢所致[22]。冯文林等[11]认为由于饮食不洁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于四肢而致手足汗出。赵务俭[23]认为足汗证病机为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郁久化热,蕴热熏蒸,迫使汗出。
1.1.4寒邪直中胃腑
明·李梃《医学入门·伤寒初症》[24]认为“有寒聚胃腑,大便初硬后溏,或水谷不分,手足濈然汗出。”
1.2正气内虚
1.2.1脾胃虚寒,固摄失职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认为“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2]认为“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 清·何梦瑶《医碥·汗》[8]“乃脾胃虚寒,不能运行津液,乘虚阳外越而横溢于四肢。” 冯文林等[11]认为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刘明武[13]认为也有属胃中虚冷,阳气不固者。
1.2.2心肾阴虚 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不温者,属心肾阴虚。冯文林等[11]认为心主血,肾藏精,劳神过度,亡血失精,致血虚精亏,阴液不足,虚火內生,心液被抗不能内藏,外泄作汗。张登部[25]认为心肾阴虚,心肾之阳偏抗,迫汗外出。叶利水[26]认为心主汗,肾为先天,内藏真阴,虚热内扰,则汗外泄。
1.2.3气虚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手足心腋下汗》[6]认为“四肢汗重,气热故然,亦有气弱者,汗多冷。” 清·王燕昌《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27]认为“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出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 秦伯未[28]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不温者属气虚。
1.2.4心肾阳虚 张登部[25]认为心肾阳虚,卫气失于固摄,津液流失,则手足汗。
1.2.5肝肾阴虚 刘国安[10]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属肝肾阴虚; 1.2.6血虚 秦伯未[28]认为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属血虚。
1.2.7阳虚 刘金英等[29]认为顽固性手足自汗症属阳虚。孔令栋[30]认为内伤阳虚
1.2.8心脾氣血两虚 朴日[31]认为足汗证属心脾气血两虚。汗为心之液,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两虚,则可出现手足汗。
1.3阴阳不和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认为“有手足汗,用凉药补药俱不效者,此阴阳不和,经络不用也;”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32]中记载“亦有手足有汗,遇天寒则汗多,此阳胜其阴也,宜以抑阳补血。”
2治疗
2.1阳明热盛
汉·张仲景[1]、明·周之干《慎斋遗书·汗》[33]应用大承气汤。清·林佩琴[7]应用大柴胡汤治疗。清·杨栗山[6]应用调胃承气汤、加味凉膈散;清·陈复正[9]应用白虎汤,小承气汤,六一散,顺气散。今王付[12]应用白虎承气汤治疗手足汗出如珠,面色潮红,怕热,口苦,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药:石膏48g,知母18g,大黄9g,芒硝6g,枳实5枚,厚朴24g,粳米18g,炙甘草6g。方解:方中石膏清泻盛热,知母清热养阴,大黄、芒硝泻热涤实,枳实、厚朴行气下气降泻,粳米、炙甘草益气和中顾营卫。
2.2瘀血或食积阻胃
杨金鸽[15]应用基本方:赤芍药9g、鸡血藤9g、穿山甲6g、益母草12g、泽兰12g、虎杖12g。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人参、白术各10g;血虚者加枸杞子15g,熟地10g;若素体湿热者加薏苡仁30g,半夏6g,黄芩,栀子各9g。治疗62例,痊愈51例,有效8例,无效3例,其中服药3~5剂痊愈者17例,7至10剂痊愈者34例。治愈率82.3%,总有效率95.2%。方解:赤芍、鸡血藤活血通络祛瘀,穿山甲性善走窜,彻上彻下,无微不至,能化瘀通络活血,利九窍,益母草、泽兰叶、琥珀,虎杖既利水渗湿又活血化瘀。杨建方[16]应用保元汤加减治疗手足汗出,形体消瘦,身寒肢冷,面色苍白,下眼睑青紫,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方药:黄芪30 g,肉桂、附子各6 g,党参、白芍、赤芍、麦冬各12 g,甘草、川芎各10 g,当归、五味子、浮小麦各15 g,煅龙牡各20 g。方解:黄芪、党参、甘草益气固表;附子、肉桂温阳;白芍、麦冬、五味子、浮小麦、煅龙牡养阴敛汗;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助益气固表。赵务俭[23] 应用宣湿化浊,活血化瘀三仁汤加味治疗手足汗出如洗,手心红发热,疼痛2年,冬轻夏重,行走劳动稍受影响,目光有神,饮食正常,口干咽燥,舌苔黄腻,经带正常,形体如和,脉濡滑而数。方药:杏仁10g,竹叶9g,豆蔻仁6g,厚朴10g,半夏9g,薏苡仁10g,通草10g,甘澜水600ml,加丹参15g,牛膝20g。方解:三仁汤助脾运湿化浊,疏理气机;丹参活血化瘀,牛膝引诸药下行以利水,诸药共奏清利湿热,理血通络之功。
2.3脾胃湿热,流注于下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4]应用牡矾丹治疗。清·张璐[18]应用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或十全大补去芎加五味子治疗。祝健全[19]使用化湿清热的藿朴夏苓汤治疗手足汗出,发凉伴乏力,大便经常溏泻,舌苔厚腻,脉濡。方药:藿香10g、制半夏10g、茯苓10g、光杏仁10g、生薏苡仁10g、厚朴10g、泽泻10g、苍术10g、白豆蔻仁3g、通草2g。
2.4寒邪直中胃腑 明·李梃[24]应用理中汤或猪苓汤治疗。
2.5 脾胃虚寒,固摄失职 明·周之干[33]选用理中汤。
2.6 心肾阴虚 张登部[25]针刺(补)复溜、阴郄,以补心肾之阴而潜阳寓阴治疗手足汗出,舌红少苔,脉细数。叶利水[26]方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手足心汗出,伴见乏力,腰困,不耐劳作,偶觉气短,舌嫩红,脉细数。方药:熟地30g,山茱萸 30g,山药 12g,丹皮 10g,泽泻 10g,茯苓 10g,党参 15g,麦冬 10g,五味子 10g,煅牡蛎 30g。方解:六味地黄丸补肾养阴,重用山茱萸、煅牡蛎合生脉散益气敛阴止汗。
2.7心肾阳虚 张登部[25]针刺补复溜、气海,以补心肾之阳,助卫外之气治疗手足汗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
2.8阳虚
刘金英等[29]应用生脉散加味(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牡蛎、附子、茯神、白芍、熟地、桂枝、远志、柏子仁)治疗手足汗出,睡则汗收,醒则汗出,不分四季,伴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方解:生脉散益气养阴,桂枝通阳入心,远志定志宁神,熟地阴中求阳。孔令栋[30]应用党参15g,生黄芪20g,麦门冬20g,茯神12g,五味子10g,白芍20g,附子1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炙甘草6g,熟地黄15g,桂枝10g,远志10g,柏子仁15g,金樱子10g治疗手足汗出,伴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而弱。方解:桂枝通阳入心,远志定神宁志,熟地阴中求阳,黄芪助生脉散益气敛阴,重用附子补阳寓阴。
2.9 阴阳不和
清·沈金鳌[4]认为宜八物加半夏、茯苓为君,川乌、白附子为佐使,即止。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32]中用滋阴补肾丸治疗。
2.10心脾气血两虚 朴日[31]选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手足心汗,紧张时汗出更甚,心烦,食纳减少,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入睡困难,梦多,便秘,月经量少,有块色紫,舌淡苔白,脉沉细。方药:黄芪30g 白术20g 当归10g 白芍15g 陈皮15g 炒酸枣仁15g 龙眼肉10g 浮小麦30g 香附20g 煅龙骨25g 煅牡蛎25g 磁石30g 石菖蒲15g 甘草10g。方解:黄芪、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白芍养血敛阴,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镇心敛汗,磁石镇心安神,石菖蒲辟秽开窍,香附疏肝理气,陈皮理气醒脾,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2.11验方
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盗汗门》[17]记载:治脚汗,用杨花不拘多水,水煎洗脚,铺于鞋底中瘥之;脚汗除秽气,牡蛎,黄丹,密陀僧各等分,共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脚指缝中即收;治手足心汗,白術(炒)、苍术、白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五分,上加灯心水煎;治脚汗,用白矾、干葛等分为咀,每二两水三升,煎十余沸,乘热洗脚,一日二次,经三五日自然无汗;治脚汗不干,用烧人场内死尸土灰,铺于鞋底磋之效。南苍术、明矾为细末,用冬日雪水,共入坛中,浸至立春取出,温洗,永无汗矣[34]。治脚汗方 白矾(五钱),干葛(五钱)为末水煎逐日洗,连五日,自然无汗[35]。
王元生[36]应用以下验方治疗足汗证:
白矾30 g,麻黄根15 g,加1000ml水煮开,稍凉后洗手脚,煎好的药液可连续使用四五次,用前加温;白矾、干姜各20 g,水适量煎煮,待温后洗手脚,每日1~2次;白矾、食盐各30 g,加水1500 ml,煎后待温洗手脚,每日一次;白萝卜片或萝卜叶煎水洗手脚,可除手脚汗;拳头大白矾一块,放入勺内在炉上加热,使其脱水,冷却后碾成细粉装入纱袋内;每天早晚洗完手脚,用纱袋轻拍趾缝脚底和手掌,然后穿上袜子,戴上手套;王不留行30 g,明矾159,加水1500ml,煎温,泡手脚20min,每天2次,每剂用2 d,一周或两周为一疗程;五倍子、滑石粉、枯矾各10 g,研细混合均匀,扑手足之上。王豪[37]应用明矾30克,干姜4~6片,用水煎熬30分钟后,将煎好的药渣倒入盆内,并加适量的温开水,以满上脚背,手背为妥,以此药汁浸泡双脚或双手,在浸泡过程中可适当加点开水,以保持水的温度,每晚一次,每次浸泡15-30min,一般坚持4-7天可痊愈。
3 结语
综上所述足汗证有中焦热盛,脾胃虚寒等多种病机,其治法亦有多种,如若辩证准确,加以恰当方药,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还有许多验方可以应用,可以为患者减少很多痛苦。
参考文献:
[1] 汉·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
[2]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
[3]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55
[4]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5
[5]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
[6]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8
[7]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53
[8] 清·何梦瑶.《医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81~182
[9]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5
[10] 胡晓婷,刘国安《刘国安教授治疗手足汗证临床》[J].甘肃中医,2011.24(4):61
[11] 冯文林,吴弥漫.《手足汗症的证治探析》[J].四川中医,2005,23(5):11
[12] 王付.《汗多症妙方白虎承气汤》[J].家庭医学,2008.(12):56
[13] 刘明武.《伤寒论汗证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38~539
[14]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2
[15] 杨金鸽.《化瘀利水法治疗顽固性手足自汗6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13,(3):35
[16] 杨建方 .《活血化瘀法治验三则》[J].江西中医药,2009,(9),26
[17] 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
[18] 清·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8
[19] 祝建权.《汗症证治琐谈》[J].浙江中医杂志,1998.(5):221
[20] 奚彩崑.《手足出汗治验50例》[J].福建中医药,1985.(03):25
[21] 高晓星.《足干洗剂治足汗过多症》[J].新中医,1990.(11):24
[22]《中华医学大词典》[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55
[23] 赵务俭.《三仁汤治疗手足汗出一得》[J].光明中医,1998,13,(74):44
[24] 明·李梃《医学入门·伤寒初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1
[25] 张登部.《手足多汗症治验二则》[J].新中医,1984(11):27
[26] 叶利水.《局部汗出的治疗体会》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8(1):74
[27] 清·王燕昌.《王氏医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
[28]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0
[29] 刘金英,任凤华,白雪.《顽固性手足自汗症验案》[J].吉林中医药,2004,24(9):55
[30] 孔令栋.《中医治疗顽固性手足心自汗一则》[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3)41
[31] 朴日. 《归脾汤加减治疗手足心多汗症的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4):79
[32] 日·丹波元坚《杂病广要》(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93
[33] 明·周之干.《周慎斋医学全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143
[34] 清·姚俊.《经验良方全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33
[35]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3
[36] 王元生.《简方中药外治手足多汗症七法》[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3):47
[37] 王豪.《验方六则》[J].医药与保健,2004.12(12):51
作者简介:
付强(1990-) ,性别:男 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通讯作者:周丽雅 职称:教授。
项目名称:2012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121019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