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考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考命题方面突出,在试卷中旨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居于主体地位,无论史实的表述还是观点的分析,都力求更科学,注重体现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相关性比较强的重点内容的考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更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特别是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定势。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 观念 科学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考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高考命题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大加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和力度,试卷中旨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居于主体地位;二是强调知识更新,打破了中学课本的“绝对权威”,试题设计和答案拟定不再拘泥于教材,无论史实的表述还是观点的分析,都力求更科学;三是反映学科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和内部联系,即侧重于对知识结构、学科理论和学科体系的考查,尤其注重体现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相关性比较强的重点内容的考查,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更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特别是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定势。
1.变换历史思维的角度。学生在从常识性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之后,尝试着从其它角度去思考,既体现事物的多元性又体现了思维的多维性。在教学中,尝试换角度去思考。在讲“隋朝大运河”一课时,一般常规思维会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分析。一是它的开凿是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的结果,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它的开凿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为此乘机勒索百姓,民怨沸腾,而且炀帝为此河也极尽奢华,确是其政治腐败的表现。但我们还可以反问学生:这样一条跨六省五大水系的人工河是不是需要花费巨额财力、物力?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又问学生:如果隋朝经济不繁荣,一贫如洗,是否可以修成这样一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呢?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结论:原来隋朝运河的开凿反过来又正是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明证。
再如:我们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对殖民主义的深恶痛绝可以理解,是从正面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无可厚非。但深恶痛绝绝不能代表对殖民主义的完全评价,充其量只能算一方面而已,此时我们又可以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如果殖民主义者没有强大的实力,它能轻易征服其他地区吗?学生否定回答后,再问学生,那么强大的实力表现是什么?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强大的实力表现往往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人文观念等。然后又提问学生:这种先进进攻落后,以强攻弱,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学生此时恍然大悟:殖民主义可以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等等,也破坏了当地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具有建设性作用。原来殖民主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这个从反面得到的十分宝贵的结论,进而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当然,殖民主义者对殖民者来说,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市场甚至劳动力,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一结论又是从另一角度思考得来的。另外我还给学生举美中关系的例子来说明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历史的换位思考。即对历史事件正反两方面所具有的历史特质全部或部分地换过来,然后再进行归纳推理,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符合思维的可变换性特征。就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例说明。其一是根本原因如书中所说是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所致,为加深印象,促进理解,我们可以设问:如果南北双方换位过来,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方是否能容许北方黑人奴隶制度存在呢?让学生思考、对比,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原因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劳动力。其二是北方取胜的原因主要是北方实力的强大及广大人民的支持。为强调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我们仍可设问:如北弱南强,结果还会是北方获取胜利吗?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开始议论纷纷,但慢慢地会达到共识:情况可能会复杂些,但最终得胜的仍然将是北方。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16世纪以来的历史潮流,是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的。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如此两次换位思考后,学生自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北方的取胜也是必然的。
3.历史的发散性逆向思考。历史思维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所谓发散性就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而发散性逆向思考就是逆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考。它可以加强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着重理解和分析,加深印象。如我在讲淝水之战时,先交给学生淝水之战的结果:前秦失败,北方重新陷入分裂之中。复习时,要求学生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学生充分思考后,再给出几道供选择的答案:①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尚未出现民族融合趋势,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②前秦发动战争违背历史潮流。③前秦军队不得人心。④黄河流域处于分裂状态,前秦不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对此四项结论,学生很快可以排除④,因为4世纪中期,前秦已经统一北方。对于①、③两项,很多同学可以选对。但对②项,很多同学概念模糊,犹豫不定。这项不能选,原因很简单:淝水之战是长期分裂之中的统一战争,符合人民愿望,符合历史潮流。但,符合潮流的统一战争的主动者并不一定得人心。可以为样说:统一是人民欢迎的,但由前秦来号令统一,人们不一定欢迎,特别是其军队内部。两者统一又对立,进一步明确淝水之战是一场符合潮流的战争。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不断变换思维的角度。特别是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 观念 科学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考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高考命题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大加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比重和力度,试卷中旨在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试题居于主体地位;二是强调知识更新,打破了中学课本的“绝对权威”,试题设计和答案拟定不再拘泥于教材,无论史实的表述还是观点的分析,都力求更科学;三是反映学科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和内部联系,即侧重于对知识结构、学科理论和学科体系的考查,尤其注重体现学科的主体内容,即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相关性比较强的重点内容的考查,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更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特别是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固定的思维定势。
1.变换历史思维的角度。学生在从常识性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之后,尝试着从其它角度去思考,既体现事物的多元性又体现了思维的多维性。在教学中,尝试换角度去思考。在讲“隋朝大运河”一课时,一般常规思维会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分析。一是它的开凿是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的结果,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它的开凿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为此乘机勒索百姓,民怨沸腾,而且炀帝为此河也极尽奢华,确是其政治腐败的表现。但我们还可以反问学生:这样一条跨六省五大水系的人工河是不是需要花费巨额财力、物力?得到学生肯定回答后,又问学生:如果隋朝经济不繁荣,一贫如洗,是否可以修成这样一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呢?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结论:原来隋朝运河的开凿反过来又正是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明证。
再如:我们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对殖民主义的深恶痛绝可以理解,是从正面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无可厚非。但深恶痛绝绝不能代表对殖民主义的完全评价,充其量只能算一方面而已,此时我们又可以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如果殖民主义者没有强大的实力,它能轻易征服其他地区吗?学生否定回答后,再问学生,那么强大的实力表现是什么?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强大的实力表现往往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人文观念等。然后又提问学生:这种先进进攻落后,以强攻弱,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学生此时恍然大悟:殖民主义可以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等等,也破坏了当地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具有建设性作用。原来殖民主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这个从反面得到的十分宝贵的结论,进而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当然,殖民主义者对殖民者来说,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市场甚至劳动力,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一结论又是从另一角度思考得来的。另外我还给学生举美中关系的例子来说明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2.历史的换位思考。即对历史事件正反两方面所具有的历史特质全部或部分地换过来,然后再进行归纳推理,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符合思维的可变换性特征。就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例说明。其一是根本原因如书中所说是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所致,为加深印象,促进理解,我们可以设问:如果南北双方换位过来,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方是否能容许北方黑人奴隶制度存在呢?让学生思考、对比,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其原因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劳动力。其二是北方取胜的原因主要是北方实力的强大及广大人民的支持。为强调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我们仍可设问:如北弱南强,结果还会是北方获取胜利吗?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开始议论纷纷,但慢慢地会达到共识:情况可能会复杂些,但最终得胜的仍然将是北方。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16世纪以来的历史潮流,是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的。人民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如此两次换位思考后,学生自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北方的取胜也是必然的。
3.历史的发散性逆向思考。历史思维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所谓发散性就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而发散性逆向思考就是逆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考。它可以加强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着重理解和分析,加深印象。如我在讲淝水之战时,先交给学生淝水之战的结果:前秦失败,北方重新陷入分裂之中。复习时,要求学生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学生充分思考后,再给出几道供选择的答案:①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尚未出现民族融合趋势,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②前秦发动战争违背历史潮流。③前秦军队不得人心。④黄河流域处于分裂状态,前秦不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对此四项结论,学生很快可以排除④,因为4世纪中期,前秦已经统一北方。对于①、③两项,很多同学可以选对。但对②项,很多同学概念模糊,犹豫不定。这项不能选,原因很简单:淝水之战是长期分裂之中的统一战争,符合人民愿望,符合历史潮流。但,符合潮流的统一战争的主动者并不一定得人心。可以为样说:统一是人民欢迎的,但由前秦来号令统一,人们不一定欢迎,特别是其军队内部。两者统一又对立,进一步明确淝水之战是一场符合潮流的战争。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不断变换思维的角度。特别是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