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甘肃省是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大省,传承和创新是使其发展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高校对工艺美术的创新能力,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材料等,用科研实践培养拔尖的工艺美术创新人才;加强分类指导和有组织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在甘肃省工艺美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实现高校科技与工艺美术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艺美术;创新;产学研
甘肃省是拥有丰富资源的文化省份,由于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传统工艺美术名师荟萃,巧匠云集,以历史悠久、本土特色浓郁、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多民族风格而享誉中外。甘肃工艺美术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民族工艺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特色瑰宝和骄傲。
1 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特色
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的标志性特点是以区域性发展为主。经过长期的发展,省内已逐步形成七个特色产业区域。产区分别是以兰州市为主的刻葫芦产区;以庆阳市为主的各县区民间工艺品产区;以卓尼县为主的洮砚产区;以酒泉市和天水市武山县为主的夜光杯、鸳鸯玉雕产区;以敦煌市为主的以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复制品,丝绸之路文化、大漠文化产区;以临夏市为主的临夏砖雕、临夏刻葫芦、保安族腰刀、手工羊毛地毯产区;以天水市为主的漆器、丝毯、地毯、美术陶产区。
1.2 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工艺美术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二零零六年全省工艺美术行业产品情况统计:全省现有各类工艺美术产品十一大类;产品生产主要分布在全省十四个市、州的城镇和乡村;生产方式,大部分产品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中小企业、私营作坊、个人工作室为主。
全省工艺美术产品十一大类分别是:第一雕塑工艺品,主要包括洮砚、嘉峪砚、黄河卵石雕、石雕、木雕、根雕、竹雕、砖雕、玉雕、核雕、泥塑、酥油花、彩塑、树脂雕塑、石膏雕塑、城市景观雕塑等品种;第二金属工艺品,主要包括武威铜奔马、保安腰刀、擦擦佛、铜工艺品等品种;第三漆器工艺品,主要包括牙玉石镶嵌漆器、彩绘漆器、雕填漆器、螺钿镶嵌漆器、漆画等品种;第四花画工艺品,主要包括烙画、裕固族皮雕画、甘南唐卡、平凉纸织画、美术瓷版画、岷县木板窗花年画、驼绒画、嘉峪关大漠风雨石雕画、仿敦煌壁画、麦秆画、堆绣工艺品等品种;第五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主要包括玉米皮编织工艺品、草编工艺品、藤编工艺品、竹编、麻编工艺品等品种;第六抽纱刺绣工艺,主要包括舟曲织锦带、艺术刺绣、民间刺绣、机绣等品种;第七地毯和挂毯工艺品,主要包括手工打结真丝地毯、挂毯,手工打结羊毛地毯、挂毯,簇绒化纤地毯,手工簇绒羊毛地毯,无纺织针刺化纤地毯,手工打结羊毛藏式地毯,手工打结天然彩棉地毯等品种;第八珠宝首饰工艺品,主要包括少数民族首饰;第九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皮影、剪纸、荷包、蛋雕、刻葫芦、绢人、脸谱、傩面具、奇石、少数民族藏族摆件、布艺等品种;第十美术陶瓷工艺品,主要包括天水陶艺制品、临夏仿古陶罐、临洮仿古陶罐、红古仿古陶罐、秦安仿古陶罐、兰州黑陶、安口陶瓷、两当陶瓷、靖远陶瓷等品种;第十一烟花爆竹工艺品,主要包括甘肃爆竹类、烟花类等品种。甘肃工艺美术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发展区域特色,利用当地原材料资源、传统技艺技术和习俗,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3 产业发展趋向
工艺美术的发展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进一步发掘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做好对传统精髓的继承。传承,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根本。世界各国的工艺美术异彩纷呈,各具优势。借鉴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优秀部分,吸收先进技术,传统工艺美术才能有新的发展。借鉴,是甘肃工艺美术发展的途径。艺术不应该仅仅是美术馆的展示,而应该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工艺美术的起源就是日常生活器物。以前皇家专用的贵重器具现在也可以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居装饰。亲民,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重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文化不竭的动力。工艺美术大师们在求异引导的前提下,发现艺术发展的规律,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通过对当代生活及社会活动的深度观察与慎密思考,创作出新的工艺美术作品。创新,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支撑和引领创新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2 甘肃高校工艺美术发展
2.1 高校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我国高校早期就建立了以工艺美术为主的教学研方向。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图案系中独立出来,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所工艺美术最高学府的成立,并成为全国第一所综合性、多专业的工艺美术本科院校。随后,全国地方性艺术院校纷纷相继设立了工艺美术系科或专业,同时我国还相继建立了一批中等工艺美术专科和技工学校,形成了高等美术院校教育、中等工艺美术学校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工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具体专业方向有陶瓷、染织、漆艺、装潢等等。而艺术设计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出现了“艺术设计学”的称谓,这期间全国艺术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在教学思想上开始向“艺术设计”靠拢,并纷纷将学科更名为艺术设计。
甘肃省各大专院校中有几十所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工艺美术发展现状
2.2.1 工艺美术与教学
在教学方面,高校中开设工艺美术相关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民间美术、装饰美工、图案、漆画、染织、壁毯编制、雕塑、篆刻、堆绣与壁画、陶艺等,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唐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透视学、艺术概论、藏族宗教发展史、藏族美术史、艺术解剖学、藏族民俗、藏族历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藏族图案、工笔重彩人物、工笔花鸟、唐卡线描、唐卡构图学、藏画色彩、堆绣与壁画、藏传佛教神像体系。学生系统地学习藏族绘画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正确认识和理解藏传绘画的优秀传统,掌握唐卡艺术特有的造型规律、审美特点、表现技法,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手段,较熟练地运用藏传绘画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具备本专业创作与设计的基本素质。为甘肃省以及周边藏传佛教地区的绘画、工艺美术的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后备力量。 2.2.2 工艺美术与科研
近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校科研成果的获奖数量再次表明:高校的科研力量已经占据了国内科研领域的半壁江山,在工艺美术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对艺术类专项基金资助下,甘肃省各高校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田卫戈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民俗艺术资源及发展项目评估体系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管兰生主持完成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民俗艺术素质教育研究”;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王丹玲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区域美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专项研究,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和高校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报告分析、研究成果转化等高层次的专业指导。
近年来甘肃省各类艺术设计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如火如荼,大力开展工作室教学已成为艺术设计类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许多院校改革的步伐很大,并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学院教学系统建制以系部为单位,下设教学工作室。一般分为准工作室制、完全工作室制、模拟工作室制三种。准工作室制是指,在大学一、二年级时,由各专业系部统一安排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从大三后开始进入工作室,由工作室组织专业设计教学,直至毕业。完全工作室制是指,学生入校后,大一的基础教育即开始选课学习,从大二选择进入一个工作室,直至毕业。学生进入工作室,实行工作室主持人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模拟工作室制是指,学院的所有教室都赋予工作室的概念。将课堂模拟成为设计工作室,大量使用模拟项目教学法,课堂上的教师不再只是讲授理论,而是与学生进行讨论式的教学和研究。以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扎染艺术工作室为例。工作室负责人管兰生,专业从事民间美术理论研究、扎染艺术研究与制作。工作室由教师牵头参与实际的创作活动,为学生创造与社会接轨的机会,使学生能尽快的适应社会,也可以使教学和社会活动联系起来,为学校、社会带来效益。
2.2.3 工艺美术与专业竞赛
高校教学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参加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参与比赛,激发教师、学生的兴趣,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师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参加专业竞赛,师生在方案论证、系统设计、新材料应用、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参与竞赛对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赛,将师生的创意、创新点融入到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造型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甚至在图案纹样、图形创意等很多细节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3 发展趋势
进一步提升甘肃省高校工艺美术的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工艺美术发展和高等教育;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用科研实践培养拔尖工艺美术创新人才;加强分类指导和有组织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高校在国家工艺美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实现高校科技协调持续发展。高校工艺美术研究要面向产业建设主战场、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这根红线一脉相承,贯穿始终。战略重点和中心任务,随着国内外工艺美术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提高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3 甘肃高校工艺美术创新能力
3.1 创新团队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是根据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技术专长等有利于创新成果产生的各项因素,以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研发科学技术为内容的学术组织。甘肃各大专院校中,以建立健全产学研团队作为发展核心。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拥有较强实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包括教授五名、副教授八名、讲师三十二名、高级工程师以名、博士两名、硕士三十一名、在读博士两名、在读硕士七名,平均年龄不足40岁,是一个活力充沛的教学科研团队。坚实的学术背景、浓厚的科研气氛,使得团队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团队成员教师,在科技创新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和原动力。学院成立以管兰生教授为带头人的专项教学与科研团队,研究传统艺术与创新。其中管兰生负责民间美术以扎染艺术和民间手工艺为主要研究和创作方向;成员梁艳负责工艺美术以掐丝漆艺葫芦工艺品为主要研究和创新方向等。研究成果以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社科项目申报、调研报告、专业竞赛、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呈现,将研究成果直接面向社会,对甘肃省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3.2 创新平台
开放和交流是师生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信息的重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鼓励师生参与国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建立起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合作研究的运作机制,拓宽教学研的学术平台。创新人才培养,要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并通过引进科研创新人员,建立健全团队专业组成,提高团队整体教学研素质。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学院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央美院靳尚谊教授、俄罗斯列德涅夫·瓦教授和瓦西里耶娃·阿博士、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孙焱和罗伯特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奚传绩教授、《中国美术教育》副主编崔卫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黄宗贤院长、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吉晓民院长、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崔毅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尧伊教授、香港职专设计学院考察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学院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是《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美学研究会、甘肃省文史馆等多个国内学术机构和组织的重要成员单位和理事单位,为学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3.3 创新环境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环境的硬件设施,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点。甘肃省高校近几年在优化配置利于教学研衔接、配置效率优先、服务同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逐步建立起科技创新良性循环。科技创新新政策、新机制等是科技创新环境的软件条件,是发挥支撑创新能力的各种资源运行效率的保证。甘肃省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已逐步搭建起创新合作、创新协作平台,实现创新共赢,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甘肃省是我国工艺美术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省份之一,资源利用和科技创新将是影响甘肃工艺美术发展的核心因素。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对高校工艺美术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客观、深入地分析与评价,对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甘肃省高校拥有较强实力的工艺美术创新能力,整体态势发展良好。科研团队结构合理、研发潜能巨大;创新学术人才后备力量充足;拥有合理优化的工艺美术平台和教学研的创新环境。在高校有力地创新能力推动下,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必将开创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著.科技进步与工艺美术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曾卫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3] 甘肃省文化馆编著.甘肃民间民俗美术[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梁艳(1979—),女,甘肃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传统工艺美术。
关键词:工艺美术;创新;产学研
甘肃省是拥有丰富资源的文化省份,由于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传统工艺美术名师荟萃,巧匠云集,以历史悠久、本土特色浓郁、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多民族风格而享誉中外。甘肃工艺美术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民族工艺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特色瑰宝和骄傲。
1 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特色
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的标志性特点是以区域性发展为主。经过长期的发展,省内已逐步形成七个特色产业区域。产区分别是以兰州市为主的刻葫芦产区;以庆阳市为主的各县区民间工艺品产区;以卓尼县为主的洮砚产区;以酒泉市和天水市武山县为主的夜光杯、鸳鸯玉雕产区;以敦煌市为主的以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复制品,丝绸之路文化、大漠文化产区;以临夏市为主的临夏砖雕、临夏刻葫芦、保安族腰刀、手工羊毛地毯产区;以天水市为主的漆器、丝毯、地毯、美术陶产区。
1.2 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工艺美术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二零零六年全省工艺美术行业产品情况统计:全省现有各类工艺美术产品十一大类;产品生产主要分布在全省十四个市、州的城镇和乡村;生产方式,大部分产品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中小企业、私营作坊、个人工作室为主。
全省工艺美术产品十一大类分别是:第一雕塑工艺品,主要包括洮砚、嘉峪砚、黄河卵石雕、石雕、木雕、根雕、竹雕、砖雕、玉雕、核雕、泥塑、酥油花、彩塑、树脂雕塑、石膏雕塑、城市景观雕塑等品种;第二金属工艺品,主要包括武威铜奔马、保安腰刀、擦擦佛、铜工艺品等品种;第三漆器工艺品,主要包括牙玉石镶嵌漆器、彩绘漆器、雕填漆器、螺钿镶嵌漆器、漆画等品种;第四花画工艺品,主要包括烙画、裕固族皮雕画、甘南唐卡、平凉纸织画、美术瓷版画、岷县木板窗花年画、驼绒画、嘉峪关大漠风雨石雕画、仿敦煌壁画、麦秆画、堆绣工艺品等品种;第五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主要包括玉米皮编织工艺品、草编工艺品、藤编工艺品、竹编、麻编工艺品等品种;第六抽纱刺绣工艺,主要包括舟曲织锦带、艺术刺绣、民间刺绣、机绣等品种;第七地毯和挂毯工艺品,主要包括手工打结真丝地毯、挂毯,手工打结羊毛地毯、挂毯,簇绒化纤地毯,手工簇绒羊毛地毯,无纺织针刺化纤地毯,手工打结羊毛藏式地毯,手工打结天然彩棉地毯等品种;第八珠宝首饰工艺品,主要包括少数民族首饰;第九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皮影、剪纸、荷包、蛋雕、刻葫芦、绢人、脸谱、傩面具、奇石、少数民族藏族摆件、布艺等品种;第十美术陶瓷工艺品,主要包括天水陶艺制品、临夏仿古陶罐、临洮仿古陶罐、红古仿古陶罐、秦安仿古陶罐、兰州黑陶、安口陶瓷、两当陶瓷、靖远陶瓷等品种;第十一烟花爆竹工艺品,主要包括甘肃爆竹类、烟花类等品种。甘肃工艺美术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发展区域特色,利用当地原材料资源、传统技艺技术和习俗,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3 产业发展趋向
工艺美术的发展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进一步发掘传统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做好对传统精髓的继承。传承,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根本。世界各国的工艺美术异彩纷呈,各具优势。借鉴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优秀部分,吸收先进技术,传统工艺美术才能有新的发展。借鉴,是甘肃工艺美术发展的途径。艺术不应该仅仅是美术馆的展示,而应该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工艺美术的起源就是日常生活器物。以前皇家专用的贵重器具现在也可以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居装饰。亲民,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重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文化不竭的动力。工艺美术大师们在求异引导的前提下,发现艺术发展的规律,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通过对当代生活及社会活动的深度观察与慎密思考,创作出新的工艺美术作品。创新,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支撑和引领创新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2 甘肃高校工艺美术发展
2.1 高校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我国高校早期就建立了以工艺美术为主的教学研方向。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图案系中独立出来,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所工艺美术最高学府的成立,并成为全国第一所综合性、多专业的工艺美术本科院校。随后,全国地方性艺术院校纷纷相继设立了工艺美术系科或专业,同时我国还相继建立了一批中等工艺美术专科和技工学校,形成了高等美术院校教育、中等工艺美术学校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工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具体专业方向有陶瓷、染织、漆艺、装潢等等。而艺术设计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出现了“艺术设计学”的称谓,这期间全国艺术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在教学思想上开始向“艺术设计”靠拢,并纷纷将学科更名为艺术设计。
甘肃省各大专院校中有几十所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工艺美术发展现状
2.2.1 工艺美术与教学
在教学方面,高校中开设工艺美术相关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民间美术、装饰美工、图案、漆画、染织、壁毯编制、雕塑、篆刻、堆绣与壁画、陶艺等,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唐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透视学、艺术概论、藏族宗教发展史、藏族美术史、艺术解剖学、藏族民俗、藏族历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藏族图案、工笔重彩人物、工笔花鸟、唐卡线描、唐卡构图学、藏画色彩、堆绣与壁画、藏传佛教神像体系。学生系统地学习藏族绘画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正确认识和理解藏传绘画的优秀传统,掌握唐卡艺术特有的造型规律、审美特点、表现技法,同时结合现代设计手段,较熟练地运用藏传绘画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具备本专业创作与设计的基本素质。为甘肃省以及周边藏传佛教地区的绘画、工艺美术的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后备力量。 2.2.2 工艺美术与科研
近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校科研成果的获奖数量再次表明:高校的科研力量已经占据了国内科研领域的半壁江山,在工艺美术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对艺术类专项基金资助下,甘肃省各高校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如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田卫戈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民俗艺术资源及发展项目评估体系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管兰生主持完成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民俗艺术素质教育研究”;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王丹玲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区域美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专项研究,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和高校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报告分析、研究成果转化等高层次的专业指导。
近年来甘肃省各类艺术设计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如火如荼,大力开展工作室教学已成为艺术设计类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许多院校改革的步伐很大,并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学院教学系统建制以系部为单位,下设教学工作室。一般分为准工作室制、完全工作室制、模拟工作室制三种。准工作室制是指,在大学一、二年级时,由各专业系部统一安排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从大三后开始进入工作室,由工作室组织专业设计教学,直至毕业。完全工作室制是指,学生入校后,大一的基础教育即开始选课学习,从大二选择进入一个工作室,直至毕业。学生进入工作室,实行工作室主持人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模拟工作室制是指,学院的所有教室都赋予工作室的概念。将课堂模拟成为设计工作室,大量使用模拟项目教学法,课堂上的教师不再只是讲授理论,而是与学生进行讨论式的教学和研究。以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扎染艺术工作室为例。工作室负责人管兰生,专业从事民间美术理论研究、扎染艺术研究与制作。工作室由教师牵头参与实际的创作活动,为学生创造与社会接轨的机会,使学生能尽快的适应社会,也可以使教学和社会活动联系起来,为学校、社会带来效益。
2.2.3 工艺美术与专业竞赛
高校教学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参加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参与比赛,激发教师、学生的兴趣,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师生的创作与创新能力。参加专业竞赛,师生在方案论证、系统设计、新材料应用、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参与竞赛对学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赛,将师生的创意、创新点融入到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造型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甚至在图案纹样、图形创意等很多细节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3 发展趋势
进一步提升甘肃省高校工艺美术的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工艺美术发展和高等教育;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用科研实践培养拔尖工艺美术创新人才;加强分类指导和有组织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高校在国家工艺美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实现高校科技协调持续发展。高校工艺美术研究要面向产业建设主战场、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这根红线一脉相承,贯穿始终。战略重点和中心任务,随着国内外工艺美术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提高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3 甘肃高校工艺美术创新能力
3.1 创新团队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是根据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技术专长等有利于创新成果产生的各项因素,以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研发科学技术为内容的学术组织。甘肃各大专院校中,以建立健全产学研团队作为发展核心。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拥有较强实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包括教授五名、副教授八名、讲师三十二名、高级工程师以名、博士两名、硕士三十一名、在读博士两名、在读硕士七名,平均年龄不足40岁,是一个活力充沛的教学科研团队。坚实的学术背景、浓厚的科研气氛,使得团队在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团队成员教师,在科技创新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和原动力。学院成立以管兰生教授为带头人的专项教学与科研团队,研究传统艺术与创新。其中管兰生负责民间美术以扎染艺术和民间手工艺为主要研究和创作方向;成员梁艳负责工艺美术以掐丝漆艺葫芦工艺品为主要研究和创新方向等。研究成果以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社科项目申报、调研报告、专业竞赛、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呈现,将研究成果直接面向社会,对甘肃省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3.2 创新平台
开放和交流是师生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信息的重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鼓励师生参与国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建立起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合作研究的运作机制,拓宽教学研的学术平台。创新人才培养,要建立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并通过引进科研创新人员,建立健全团队专业组成,提高团队整体教学研素质。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学院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央美院靳尚谊教授、俄罗斯列德涅夫·瓦教授和瓦西里耶娃·阿博士、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孙焱和罗伯特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奚传绩教授、《中国美术教育》副主编崔卫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黄宗贤院长、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吉晓民院长、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崔毅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尧伊教授、香港职专设计学院考察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学院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是《中国美术教育》杂志、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美学研究会、甘肃省文史馆等多个国内学术机构和组织的重要成员单位和理事单位,为学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3.3 创新环境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环境的硬件设施,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点。甘肃省高校近几年在优化配置利于教学研衔接、配置效率优先、服务同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逐步建立起科技创新良性循环。科技创新新政策、新机制等是科技创新环境的软件条件,是发挥支撑创新能力的各种资源运行效率的保证。甘肃省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已逐步搭建起创新合作、创新协作平台,实现创新共赢,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甘肃省是我国工艺美术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省份之一,资源利用和科技创新将是影响甘肃工艺美术发展的核心因素。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对高校工艺美术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客观、深入地分析与评价,对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甘肃省高校拥有较强实力的工艺美术创新能力,整体态势发展良好。科研团队结构合理、研发潜能巨大;创新学术人才后备力量充足;拥有合理优化的工艺美术平台和教学研的创新环境。在高校有力地创新能力推动下,甘肃省工艺美术发展必将开创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编著.科技进步与工艺美术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曾卫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3] 甘肃省文化馆编著.甘肃民间民俗美术[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梁艳(1979—),女,甘肃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传统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