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载2012年11月泉州安溪县一名17岁男孩因阴茎经常勃起,感觉很羞耻,在家里挥刀自残。这种事情出现在21世纪的中国实在令人震惊。再联想到前两年发生的云南小学生、上海中学生集体卖淫案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非常痛心,这些事件再次说明了我国中学生性教育的缺失。中学生性教育不能再“羞答答”了。
一直以来,成人在孩子面前,谈性色变,家长闭口不谈,老师支支吾吾。面对“应试教育”,性教育的开展阻力重重,大多数学校仍处于三无状态,无教材无教师无课时。改革开放几十年过去了,多数人们依旧认为谈性就是下流,就是龌龊,就是不文明;性,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性教育会把孩子们引入歧途。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知道得越多,越容易使孩子们变坏。下面笔者就中学生性健康教育谈几点认识。
一、淫秽物品与性健康教育的区别
有许多人将性知识与淫秽书刊黄色影视混为一谈,淫秽书刊黄色影视客观上也进行着某些性知识的传播,但它不加选择给人更多的是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性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的教育。性健康教育不仅是性知识的传授,而且更是一种对人进行性心理、性伦理等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活动。比如让孩子们了解男女身体的生理构造与机能,如何保护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如何维护正常的男女操守和性道德观念等等。性健康教育,要让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性知识、高尚的性道德、健康的性行为。
二、中学生性问题的现状
1. 性生理成熟提前:据上海科学院研究所一项研究报道,我国目前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3.86岁,比10年前的14.43岁提前了0.57岁;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2.28岁,比10年前13.38岁提前了1.1岁。
2. 性心理成熟加速:10年前,青少年最想知道的是性生理发育、与异性交往的方法和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现在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关于如何处理性欲、避孕和性病等知识。
3. 性意识更理性和开放:29%的女生表示有了亲密的异性朋友,有19%的女生曾与男孩单独约会过。在对“性”这一问题的回答时,约80%的人认为“性是人皆有之、光明磊落和纯洁快乐的”。
4. 性知识的来源更加广泛:10年前,青少年回答主要来源于“报纸和医学书籍”等人数占74%,而现在下降为43%。现在的青少年从电脑、光碟和互联网等途径获得的性知识比例大大增加。
三、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笔者曾对本校初、高中400余名男女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青春期性知识贫乏得惊人。被调查对象中,有许多人不能完整的说出男女性器官,不知道男女第二性征有哪些表现。有许多男生不知道遗精是怎么回事,当出现首次遗精时毫无心理准备;有许多女生不知月经是怎么回事,在月经初潮时非常恐慌。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期,是决定一个人体格、素质、性格、行为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第二性征的形成和渐趋成熟,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青春期心理不适,如性恐惧、性压抑、异性敏感等。有的因生理发生变化而忧心忡忡,寝食不安;有的学生因性能量不能得到合理的排遣染上手淫恶习而神思恍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因不能控制性心理沉溺早恋而无心学习,甚至离家出走;有的学生因不懂性而失身,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而葬送了一生幸福。如果这些不适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排解,轻者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重者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加强中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以正面、正确的方式,通过正当的渠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1. 性健康教育的原则
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必须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把性心理、性道德、法制教育融为一体。性道德教育是性健康教育的核心,起主导作用。美国在性教育问题上曾有过严重的失误,他们忽视了性道德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没收到应有的成效,青少年与性有关的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性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知道科学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使他们逐渐形成自尊自爱、自我调节、相互尊重和相互体贴的优良品质,从而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将来正常的婚恋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 理解、尊重、爱护、信任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理解、尊重、爱护、信任是性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理解是指对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特点必须熟悉,尤其对青少年有性的迷惑、恐惧等心理问题时,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灵深处,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让他们产生对教育者的信任感,唤起他们的自我觉悟,帮助他们解决烦恼。这样做就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会造成教育上的心理障碍。
3.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除了依靠专业教师、班主任、团组织的教育外,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某些倾向召开主题班会或进行个别教育,并要注意社会教育的负面性影响。这对减少和避免性犯罪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
青少年性生理的变化会给他们带来困惑、担心、多疑的心理,使他们对于一些生理和心理现象感到羞于启齿和无处求教,甚至导致自慰行为的产生。因此必须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和性心理咨询服务。采取展览、讲座等多种方式,也可动员家庭、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从而促进中学生性心理的正常发展。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不能再抱无所谓态度了,事实证明,回避不如正视,禁止不如疏导,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了解自身,了解性,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与异性交往,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性法制观,性价值观,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一直以来,成人在孩子面前,谈性色变,家长闭口不谈,老师支支吾吾。面对“应试教育”,性教育的开展阻力重重,大多数学校仍处于三无状态,无教材无教师无课时。改革开放几十年过去了,多数人们依旧认为谈性就是下流,就是龌龊,就是不文明;性,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性教育会把孩子们引入歧途。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知道得越多,越容易使孩子们变坏。下面笔者就中学生性健康教育谈几点认识。
一、淫秽物品与性健康教育的区别
有许多人将性知识与淫秽书刊黄色影视混为一谈,淫秽书刊黄色影视客观上也进行着某些性知识的传播,但它不加选择给人更多的是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性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的教育。性健康教育不仅是性知识的传授,而且更是一种对人进行性心理、性伦理等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活动。比如让孩子们了解男女身体的生理构造与机能,如何保护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如何维护正常的男女操守和性道德观念等等。性健康教育,要让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性知识、高尚的性道德、健康的性行为。
二、中学生性问题的现状
1. 性生理成熟提前:据上海科学院研究所一项研究报道,我国目前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3.86岁,比10年前的14.43岁提前了0.57岁;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2.28岁,比10年前13.38岁提前了1.1岁。
2. 性心理成熟加速:10年前,青少年最想知道的是性生理发育、与异性交往的方法和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现在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关于如何处理性欲、避孕和性病等知识。
3. 性意识更理性和开放:29%的女生表示有了亲密的异性朋友,有19%的女生曾与男孩单独约会过。在对“性”这一问题的回答时,约80%的人认为“性是人皆有之、光明磊落和纯洁快乐的”。
4. 性知识的来源更加广泛:10年前,青少年回答主要来源于“报纸和医学书籍”等人数占74%,而现在下降为43%。现在的青少年从电脑、光碟和互联网等途径获得的性知识比例大大增加。
三、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笔者曾对本校初、高中400余名男女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青春期性知识贫乏得惊人。被调查对象中,有许多人不能完整的说出男女性器官,不知道男女第二性征有哪些表现。有许多男生不知道遗精是怎么回事,当出现首次遗精时毫无心理准备;有许多女生不知月经是怎么回事,在月经初潮时非常恐慌。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期,是决定一个人体格、素质、性格、行为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第二性征的形成和渐趋成熟,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青春期心理不适,如性恐惧、性压抑、异性敏感等。有的因生理发生变化而忧心忡忡,寝食不安;有的学生因性能量不能得到合理的排遣染上手淫恶习而神思恍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因不能控制性心理沉溺早恋而无心学习,甚至离家出走;有的学生因不懂性而失身,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而葬送了一生幸福。如果这些不适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排解,轻者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重者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加强中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以正面、正确的方式,通过正当的渠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1. 性健康教育的原则
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必须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把性心理、性道德、法制教育融为一体。性道德教育是性健康教育的核心,起主导作用。美国在性教育问题上曾有过严重的失误,他们忽视了性道德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没收到应有的成效,青少年与性有关的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性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知道科学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使他们逐渐形成自尊自爱、自我调节、相互尊重和相互体贴的优良品质,从而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将来正常的婚恋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 理解、尊重、爱护、信任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理解、尊重、爱护、信任是性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理解是指对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特点必须熟悉,尤其对青少年有性的迷惑、恐惧等心理问题时,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灵深处,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让他们产生对教育者的信任感,唤起他们的自我觉悟,帮助他们解决烦恼。这样做就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会造成教育上的心理障碍。
3.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除了依靠专业教师、班主任、团组织的教育外,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某些倾向召开主题班会或进行个别教育,并要注意社会教育的负面性影响。这对减少和避免性犯罪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
青少年性生理的变化会给他们带来困惑、担心、多疑的心理,使他们对于一些生理和心理现象感到羞于启齿和无处求教,甚至导致自慰行为的产生。因此必须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和性心理咨询服务。采取展览、讲座等多种方式,也可动员家庭、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从而促进中学生性心理的正常发展。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不能再抱无所谓态度了,事实证明,回避不如正视,禁止不如疏导,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了解自身,了解性,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与异性交往,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性法制观,性价值观,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