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已普遍运用,它可以把文字教材的抽象内容相象化,便于理解。而且在文字教材转化为多媒体教材后,其内容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授课空间也加大了,课堂更具有灵活性。也给了学生选择的可能,使得学生在课堂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我校目已每班都配有终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方便,学生们也在多媒体教学中尝到了甜头,语文课打破了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局面。声画的展示,使学生耳目一新。确实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但是,眼下教师们不根据具体情况展示音视频画面一股脑地用运用,恐怕也不是不合适的。那么,怎样才能用好多媒体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去粗取精,用心编排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我们一定要精心挑选,仔细甄别,把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挑选出来,精心编排,而不是把网上的东西拿来,一个也舍不得去掉,原分不动搬上课堂,搞得很累赘。课件片子过多,一节课下来老师更多的时间都用来放幻灯片,放音乐了,学生尽看了热闹,什么也没学到。我听过一节语文课,讲的是苏轼的《蜀道难》,教师的设计本不错,但一节课下来用了二十几张幻灯片,基本上不到两分钟就换一张,老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只追求了形式,课文真正弄懂的没有几个,这篇课文要求背诵,教师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好的做法是很好地利用网上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比鉴别,挑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然后编排成一套完整的、有使用价值的课件。
二、要恰到好处,不能随心所欲
多媒体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展示大量的资料,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它有着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并能够整合大量的知识,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更全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全面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就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不但起不到好作用,还影响教学进程及效果。目前多媒体中视听资料的运用还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该如何用好多媒体呢?
1、在教学的诵读环节,尤其是诗歌的教学中,诵读环节插入一些名家的诵读,更能感染学生,提高诵读能力。如我在教李煜的《虞美人》时,播放名家诵读,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丝丝入扣,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感受到李煜失去国家后的无限哀思,然后让学生跟读,移情入景仔细品味,既训练了语感,又纠正了学生朗读中的断句、语调、语气的不准确的情况,还达到了当堂成诵的目标。
2、在开头环节,介绍作者,整体感知,借助幻灯片,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增大容量,把这些知识快速、全面、直观展示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如我在讲杜甫晚年的几首诗时,课前通过文字图片展示作者简介和背景,让文字和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的最强烈的撞击学生的心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理解其诗歌就容易多了。
3、在巩固拓展提高阶段,适时播放音视频资料,达到绝妙的效果。因为此时学生已大致感受到所学内容,此时放音视频资料就能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提高。如我把《虞美人》诗分析完后,然后播放一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那悦耳的歌喉,激越、凄楚的愁思,千折百回、荡气回肠、令人心醉, 进一步感染了学生,很快就记忆成诵了。
语文教学一节课不可能局限在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中,要拓展延伸,在有限的时空里给学生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对课内文本理解的更全面更透彻。《虞美人》讲完后我又给学生拓展了几首李煜的词,如《相见欢》、《长相思》等,扩大的视野,对李煜及词理解的更透彻了。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影视频展示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死搬教条,要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三、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不要面面俱到
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中不能忘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媒体的视听冲击固然形象直观,但是远没有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广阔、鲜活和历久弥新的形象效果,媒体填补的艺术空白是单一的,而文字给人的享受而填补的艺术空白是丰富多元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使一些文体的知识立体化、形象化,增加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并非所有的文章都要配上画面。如古诗词《天静沙 秋思》把课件设计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配上一个多媒体画面会如何呢?我们想教会学生想象与联想,却又亲手堵塞了学生灵活的想象空间,这就得不偿失了。就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简直就是在滥用。所以,应当恰当,适当的、有的放矢的设计课件,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中要慎用。要把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与现代教学理念、技术完美结合。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运用得当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运用不当则事与愿违。愿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最佳整和。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中学语文组753400)
一、去粗取精,用心编排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我们一定要精心挑选,仔细甄别,把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挑选出来,精心编排,而不是把网上的东西拿来,一个也舍不得去掉,原分不动搬上课堂,搞得很累赘。课件片子过多,一节课下来老师更多的时间都用来放幻灯片,放音乐了,学生尽看了热闹,什么也没学到。我听过一节语文课,讲的是苏轼的《蜀道难》,教师的设计本不错,但一节课下来用了二十几张幻灯片,基本上不到两分钟就换一张,老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只追求了形式,课文真正弄懂的没有几个,这篇课文要求背诵,教师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好的做法是很好地利用网上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比鉴别,挑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然后编排成一套完整的、有使用价值的课件。
二、要恰到好处,不能随心所欲
多媒体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展示大量的资料,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它有着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并能够整合大量的知识,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更全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全面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就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不但起不到好作用,还影响教学进程及效果。目前多媒体中视听资料的运用还要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该如何用好多媒体呢?
1、在教学的诵读环节,尤其是诗歌的教学中,诵读环节插入一些名家的诵读,更能感染学生,提高诵读能力。如我在教李煜的《虞美人》时,播放名家诵读,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丝丝入扣,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感受到李煜失去国家后的无限哀思,然后让学生跟读,移情入景仔细品味,既训练了语感,又纠正了学生朗读中的断句、语调、语气的不准确的情况,还达到了当堂成诵的目标。
2、在开头环节,介绍作者,整体感知,借助幻灯片,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增大容量,把这些知识快速、全面、直观展示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如我在讲杜甫晚年的几首诗时,课前通过文字图片展示作者简介和背景,让文字和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的最强烈的撞击学生的心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理解其诗歌就容易多了。
3、在巩固拓展提高阶段,适时播放音视频资料,达到绝妙的效果。因为此时学生已大致感受到所学内容,此时放音视频资料就能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提高。如我把《虞美人》诗分析完后,然后播放一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那悦耳的歌喉,激越、凄楚的愁思,千折百回、荡气回肠、令人心醉, 进一步感染了学生,很快就记忆成诵了。
语文教学一节课不可能局限在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中,要拓展延伸,在有限的时空里给学生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对课内文本理解的更全面更透彻。《虞美人》讲完后我又给学生拓展了几首李煜的词,如《相见欢》、《长相思》等,扩大的视野,对李煜及词理解的更透彻了。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影视频展示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死搬教条,要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三、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不要面面俱到
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中不能忘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媒体的视听冲击固然形象直观,但是远没有文字给人的想象空间广阔、鲜活和历久弥新的形象效果,媒体填补的艺术空白是单一的,而文字给人的享受而填补的艺术空白是丰富多元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使一些文体的知识立体化、形象化,增加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并非所有的文章都要配上画面。如古诗词《天静沙 秋思》把课件设计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配上一个多媒体画面会如何呢?我们想教会学生想象与联想,却又亲手堵塞了学生灵活的想象空间,这就得不偿失了。就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简直就是在滥用。所以,应当恰当,适当的、有的放矢的设计课件,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中要慎用。要把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与现代教学理念、技术完美结合。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运用得当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运用不当则事与愿违。愿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最佳整和。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中学语文组7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