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所易发的心理问题及其诱因,并探讨可能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日趋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逼迫人们不得不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一个直接结果是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更加复杂嬗变。而大学生由于其正处于心理成熟阶段和社会职责转换阶段,各项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面临许多特殊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产生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各类原因分析及典型案例分析
  对于当前大学生存在比较高的几类心理问题,笔者试从产生原因做了一定分类,并对其特征等阐述如下:
  1.大学生自身性格存在障碍,自卑、自闭等性格因素在大学开放环境下加剧而形成心理问题
  此类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问题,有时不能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重者造成自我认知障碍,进而造成心理问题。例如:某大一男生,自身性格比较内向,从偏远山区考进大学,在进入大学前一直学习成绩突出,但是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无论在学识还是见识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多次考试均不理想,该生由于无法接受如此大的落差,丧失了信心,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2.由学习、就业压力原因造成心理问题
  相对于高中学习,大学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学生容易产生对学习目的、动力和方法等的怀疑和模糊,导致学习往往不如高中阶段那样用心,目的上的不明确,动力上的不充足,态度上的不端正。临近毕业,面对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许多大学生无法承担如此重压,进而形成了心理问题。例如:某大四毕业生在与辅导员谈心时谈到,其因大学期间其未有认真学习,当临近毕业,懊悔和无奈充斥他的思想,使其十分苦恼,对未来生活没有任何信心,也无颜面对父母亲朋。
  3.由生活上的原因造成心理问题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没有过寄读经历,进入大学后,班集体和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此外,集体生活不可避免的产生人际关系问题,由于大学生往往来自天南海北,各自习惯不同,相处难免产生摩擦,甚至造成冲突。例如:某女生入校一年中,辗转换了6个宿舍,期间一直与室友关系紧张,自己也承认与室友的冲突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4.由婚恋、情感等原因造成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在这个阶段,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因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情感破裂导致的心理问题也屡见不鲜。例如:某品学兼优的女生,因感情发生破裂后,对人生失去希望,甚至想办法报复男友。
  5.其他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期间还可能因为其他一些原因造成心理问题,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产生的问题,经济、身心的“双困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如此等等。
  二、面对如此众多的心理问题,要如何正确处理对待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高校教育者的问题
  1、各高校必须重视心理问题
  认真研究每一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尤其是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各个高校也采取相应措施,开设了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各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心理学科作为必修课,使所有学生对心理问题的产生、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知识,同时要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必须提升辅导员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辅导员作为直接接触大学生的教师,担负着对学生人生建设和导航的重任,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作为发现和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骨干作用,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补充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的数量,增加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3、必须加强各类学生组织及大学文化在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作用
  一是学生组织作为培养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平台,应当发挥其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使之成为辅导员了解、掌握和影响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工具。二是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就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4、必须积极开拓与学生的交流渠道
  借助各种新兴网络工具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变化,可以通过现在常用的网络工具,比如微薄、博客等,发布心理问题信息,吸引和引导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有效地开展交流沟通工作。
  三、结论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新的时代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各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新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新时代,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新的时代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吕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大学出版社.
  [2]苏巧荣,苏林雁.大学生心理辅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
  [3]王贵林,陈洵.心理学教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XX医院门诊病房楼工程实例,从组织机构设置、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以及施工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医院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医院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文化传媒公司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传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盈利空间也日益狭窄。因此采取有效的发展战略对提高公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帮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档案工作也提出新要求,干部人事档案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更新其管理范围和内容,改革档案收集对象、方法以及方式,进而提升其管理水平.在此背
【摘要】为了缓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国家各级政府、各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政策是否激发创业动力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外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现实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
聪明人的阅读逻辑已经脱逸了王尔德式的童话呓语--“愿望一经说出就能实现的古代”,毕竟发生在遥远的灰姑娘世界,在当代,在都市,所有我们身边挣扎的红男绿女,用什么文字来记
为了了解船闸输水廊道特性,通过模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对船闸进行分析实验,通过船闸模型和渠化工程实验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输水廊道压力,判断输
东城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以服务业为龙头的都市型经济结构.2002年全区科技投入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全区1.8亿元的科技投入中:第三产业科技投入1.3亿元,占全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化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文明新风,许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其目的就是真正的解决一些移风易俗的问题.民政局稽查档案对于移风易俗的开展也在不断努力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低迷期,GDP的增长在放缓,各行各业的投资速度相较以前持续下滑;政府政策,高新科技,新经济模式也在同时影响着很多传统行业,导致许多传统行业被影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