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塑造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良好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应该要充分理解新课标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039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给学生灌输道德教育的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还在不断地形成中,这时候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纵观现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觉得这门课程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就不想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来提升教学的效果。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情境教学的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提升的他们注意力,使他们认真听讲,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家庭的记忆”时,笔者首先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当你学习了一天,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到家时,妈妈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最爱吃的饭菜,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家的温馨……那么,还有哪些时刻,会让你感觉到家的温馨呢?学生由此开始努力的回想在家中的一些温馨片段,不一会都纷纷举起手来,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这个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到了温馨的家的情境之中,勾起了学生脑海里在家时的种种片段,忆起了家的美好,家人的美好,对“家”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信息技术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利用视频、网站等呈现案例,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观察质疑中进行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担当角色,改变以往只是以一个简单的听众,仅仅听教师怎么说,自己的思想不能贯彻进课堂的学习之中,内心的情感和以往的生活经验无法得到共鸣的不好现象,通过情境表演等形式,能有效将学生的内心与课程知识联系在一起,自身的感受能得到理论上的支撑。
例如,在教学“这些事我来做”时,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展示个人扮演的一些角色,通过一些人物对话和行为,展示某些情节,让学生对其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是否与其扮演的角色相衬,是否担当了应该担当的责任。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及讨论,从而实现内化知识的目的。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对自己角色的认知,进行戏剧的编排,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责任的认知。
三、创设生活情境,唤醒生活热情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老套,策略陈旧,导致学生兴趣寡淡,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改良了策略,其中在教学中加入生活情境模式这一方式,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所谓引入具体的生活情境,就是具体到某一个特殊的场景中,像在超市买东西的场景,到公园游玩的场景等。在这些生活情境里,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认知,完善学生的看待事物的观念。
例如,在教学“家庭的记忆”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量一个动画短片——《回忆积木小屋》,这个动画以一个老爷爷的视角,从小小的一间房子,回忆了有关家庭的那些美好,倒叙的方式迎接的是越来越真切的温暖回忆,一个家庭的记忆就这么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动画这种直观的方式,構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既满足了小学生的视觉感受,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和对自己家庭的记忆的追溯,使学生对家庭的理解获得了进一步的升华,使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人。
四、创设实践情境,提高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还要学会将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日常实际中的某一类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做聪明的消费者”时,笔者为了提高学生对“消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学生在课下一起组织了一个主题为“我是小小消费者”的展览会,要求学生一起搜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以及消费者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可以采取的一些手段,并将这些方法粘贴在移动版报上在社会和学校两个地方进行展出。此外,还要求学生对参加展览的消费者进行采访,记录一下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在主题班会上对所记录的故事进行分享和探讨。这样,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巩固,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玉彬.如何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中华少年,2018(10):239.
[2]徐书红.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4):100-101+110.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039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给学生灌输道德教育的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还在不断地形成中,这时候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纵观现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觉得这门课程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就不想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来提升教学的效果。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情境教学的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地提升的他们注意力,使他们认真听讲,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家庭的记忆”时,笔者首先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当你学习了一天,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到家时,妈妈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最爱吃的饭菜,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家的温馨……那么,还有哪些时刻,会让你感觉到家的温馨呢?学生由此开始努力的回想在家中的一些温馨片段,不一会都纷纷举起手来,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这个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到了温馨的家的情境之中,勾起了学生脑海里在家时的种种片段,忆起了家的美好,家人的美好,对“家”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信息技术情境,提升教学效果
利用视频、网站等呈现案例,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观察质疑中进行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担当角色,改变以往只是以一个简单的听众,仅仅听教师怎么说,自己的思想不能贯彻进课堂的学习之中,内心的情感和以往的生活经验无法得到共鸣的不好现象,通过情境表演等形式,能有效将学生的内心与课程知识联系在一起,自身的感受能得到理论上的支撑。
例如,在教学“这些事我来做”时,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展示个人扮演的一些角色,通过一些人物对话和行为,展示某些情节,让学生对其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是否与其扮演的角色相衬,是否担当了应该担当的责任。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及讨论,从而实现内化知识的目的。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对自己角色的认知,进行戏剧的编排,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责任的认知。
三、创设生活情境,唤醒生活热情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老套,策略陈旧,导致学生兴趣寡淡,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改良了策略,其中在教学中加入生活情境模式这一方式,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所谓引入具体的生活情境,就是具体到某一个特殊的场景中,像在超市买东西的场景,到公园游玩的场景等。在这些生活情境里,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认知,完善学生的看待事物的观念。
例如,在教学“家庭的记忆”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量一个动画短片——《回忆积木小屋》,这个动画以一个老爷爷的视角,从小小的一间房子,回忆了有关家庭的那些美好,倒叙的方式迎接的是越来越真切的温暖回忆,一个家庭的记忆就这么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动画这种直观的方式,構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既满足了小学生的视觉感受,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和对自己家庭的记忆的追溯,使学生对家庭的理解获得了进一步的升华,使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人。
四、创设实践情境,提高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还要学会将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日常实际中的某一类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做聪明的消费者”时,笔者为了提高学生对“消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学生在课下一起组织了一个主题为“我是小小消费者”的展览会,要求学生一起搜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以及消费者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可以采取的一些手段,并将这些方法粘贴在移动版报上在社会和学校两个地方进行展出。此外,还要求学生对参加展览的消费者进行采访,记录一下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在主题班会上对所记录的故事进行分享和探讨。这样,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巩固,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玉彬.如何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中华少年,2018(10):239.
[2]徐书红.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4):10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