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教育名词,然而,对于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仍然可以作为探讨的话题。情境最普通的解释就是情景,境地。本文有新概念。本文提出了两个情境教学的切入点:1.利用多媒体对文本中涉及的重点对象进行再现;2.用多媒体还原作者创作情境、情感环境。
【关键词】多媒体 幻灯片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76-01
情境最普通的解释就是情景,境地。但是这个解释是将情境割裂开来解释的。情是情景,境是境地。两个词语更多的是一种并列关系。情境还可以解释为是感情环境,意识环境。所以,在对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或者文章中的人物的感情环境和意识环境。这样会让语文教学更加科学,并且有一种美感。
一、利用多媒体对文本中涉及的重点对象进行再现
这里的再现目的在于改善同学们对于文本中出现的重点事物的空洞理解或者是无印象理解,进行情境再现。中国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许多事物的了解,特别是古代文学领域的文章里的意象或者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这也是作为情境教学的第一个切入点——利用多媒体对文本中涉及的重点对象进行再现的目的和作用。
例如在高中课文《离骚》节选的教学中,选段“帝高阳之苗裔兮……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教学《离骚》这一段时,在必要的时刻对文章中植物的解释以及用图片进行原形再现是必要的,让学生在脑海中有相应的印象之后,学生才有可能更轻松的接触比较象征意义较深奥的《离骚》,获得审美体验。例如“蕙茝” “菌桂”“木兰”“宿莽”“申椒”等都是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可以展现给同学们的事物。这一种类的情境还原是一种文学意象走进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 是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是语文课富有“语文味”的一种有优良方法。这一步完成之后,再根据这些植物的文化寓意的举例,让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真正象征含义。《红楼梦》教学中,可以对林黛玉住的潇湘馆与薛宝钗住的蘅芜苑进行情境再现,这里进行情境再现当然是以原著的文本为基础的,而是让同学们理解人物各自的性格,让同学们理解曹雪芹的用意。也许不难发现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深刻区别。
二、用多媒体还原作者创作情境、情感坏境
还原作者创作情境、情感坏境是学生理解作者心情以及作者所看到的情景的重要手段,然后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心理由环境引发,环境决定心境。就是这个道理[1]。
例如杜甫的著名诗歌——《旅夜书怀》,这首诗歌写的是诗人怀才不遇,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的孤苦。这点毋庸置疑,然而,“语言传递思想”,那么它的存在就会随着诗人当时的处境或心境呈现不同的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文学始终充满了灵性。所以我们说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独立的个性。杜甫的这篇文章不一定就会使得读者得到正确的理解,我们要不断地揣摩、分析文本,而分析的方法就是要回到诗人当时的情境,是老师进行课堂真实情境还原教学的准备基础阶段。
显然,这首诗歌我們按照以前的方式分析,那以上的理解就会有些有些偏差。第一句依着这种思维,很多人把节奏就划分为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然而,这里有疑问。这首诗歌里面没有动词的存在,现代文的译文来看,前面强调的是细草,后面强调的是孤舟,后面强调的内容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句重点不在动词,在于形容词,后面“危樯独夜舟”中“独”是关键,也就是“孤独”的意思。那么到底诗句中诗人要强调的是什么孤独的,是舟?还是危樯?不管是危樯还是舟,独和夜划分在一起就不对,因为独不是用来形容夜的,而是诗人在强调某种事物显得很“孤独”!所以节奏应该是“危樯/独/夜舟”,这样划分节奏之后,思路就清晰了,应该是”危樯”显得孤独,因为舟有一个夜在形容,是夜里的舟,并且诗人前面用了一个“危”字在形容“樯”,是“高耸的”意思,既然诗人能够看见高耸的樯,那么他的视野是比较广阔的,这个时候微微抬头,看见高高的樯,再联系诗歌句子安排事物的先后“危樯/独/夜舟”,很明显,就应该是高耸的樯在夜里的舟里显得很孤立,很孤独。按照这样的理解,这样划分节奏之后的理解是“纤细的草的有风的岸边显得如此渺小,高耸的樯在夜里的舟上显得如此孤独。”“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种节奏的划分更为科学,获得情感真实的理解,才是正确和美感的获得。教师做好真实情境还原文本分析之后,对于进行课堂情境教学就比较容易了,我以《旅夜书怀》为例子真实还原,同学们很震撼。著名教师汤红林在执教“斑羚飞度”认为“这一课最感人的情节莫过于斑羚奋力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这是课文的重难点,也是课文的闪光点。”[2]教学过程中,他处理这个环节时,运用真实情景还原,学生极为震撼,多数同学流下眼泪!
落花无意人有情,每一个景物在作者那里都有情感,每一个文本都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真实情境还原,会让语文教学更科学,且有美感。文学只有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出科学的解读,才能让语文课堂回归常态,并且守住语文学科的本质与特殊性。
参考文献:
[1]杨春华.感知诗意 聆听心灵[J].中学语文2012年.第3期:p21-23
[2]汤红林.立足语文课堂 放飞阅读个性[J].中华活页文选.2012年.第3期:p30-31
【关键词】多媒体 幻灯片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76-01
情境最普通的解释就是情景,境地。但是这个解释是将情境割裂开来解释的。情是情景,境是境地。两个词语更多的是一种并列关系。情境还可以解释为是感情环境,意识环境。所以,在对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或者文章中的人物的感情环境和意识环境。这样会让语文教学更加科学,并且有一种美感。
一、利用多媒体对文本中涉及的重点对象进行再现
这里的再现目的在于改善同学们对于文本中出现的重点事物的空洞理解或者是无印象理解,进行情境再现。中国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许多事物的了解,特别是古代文学领域的文章里的意象或者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这也是作为情境教学的第一个切入点——利用多媒体对文本中涉及的重点对象进行再现的目的和作用。
例如在高中课文《离骚》节选的教学中,选段“帝高阳之苗裔兮……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教学《离骚》这一段时,在必要的时刻对文章中植物的解释以及用图片进行原形再现是必要的,让学生在脑海中有相应的印象之后,学生才有可能更轻松的接触比较象征意义较深奥的《离骚》,获得审美体验。例如“蕙茝” “菌桂”“木兰”“宿莽”“申椒”等都是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可以展现给同学们的事物。这一种类的情境还原是一种文学意象走进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 是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是语文课富有“语文味”的一种有优良方法。这一步完成之后,再根据这些植物的文化寓意的举例,让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真正象征含义。《红楼梦》教学中,可以对林黛玉住的潇湘馆与薛宝钗住的蘅芜苑进行情境再现,这里进行情境再现当然是以原著的文本为基础的,而是让同学们理解人物各自的性格,让同学们理解曹雪芹的用意。也许不难发现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深刻区别。
二、用多媒体还原作者创作情境、情感坏境
还原作者创作情境、情感坏境是学生理解作者心情以及作者所看到的情景的重要手段,然后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心理由环境引发,环境决定心境。就是这个道理[1]。
例如杜甫的著名诗歌——《旅夜书怀》,这首诗歌写的是诗人怀才不遇,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的孤苦。这点毋庸置疑,然而,“语言传递思想”,那么它的存在就会随着诗人当时的处境或心境呈现不同的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文学始终充满了灵性。所以我们说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独立的个性。杜甫的这篇文章不一定就会使得读者得到正确的理解,我们要不断地揣摩、分析文本,而分析的方法就是要回到诗人当时的情境,是老师进行课堂真实情境还原教学的准备基础阶段。
显然,这首诗歌我們按照以前的方式分析,那以上的理解就会有些有些偏差。第一句依着这种思维,很多人把节奏就划分为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然而,这里有疑问。这首诗歌里面没有动词的存在,现代文的译文来看,前面强调的是细草,后面强调的是孤舟,后面强调的内容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句重点不在动词,在于形容词,后面“危樯独夜舟”中“独”是关键,也就是“孤独”的意思。那么到底诗句中诗人要强调的是什么孤独的,是舟?还是危樯?不管是危樯还是舟,独和夜划分在一起就不对,因为独不是用来形容夜的,而是诗人在强调某种事物显得很“孤独”!所以节奏应该是“危樯/独/夜舟”,这样划分节奏之后,思路就清晰了,应该是”危樯”显得孤独,因为舟有一个夜在形容,是夜里的舟,并且诗人前面用了一个“危”字在形容“樯”,是“高耸的”意思,既然诗人能够看见高耸的樯,那么他的视野是比较广阔的,这个时候微微抬头,看见高高的樯,再联系诗歌句子安排事物的先后“危樯/独/夜舟”,很明显,就应该是高耸的樯在夜里的舟里显得很孤立,很孤独。按照这样的理解,这样划分节奏之后的理解是“纤细的草的有风的岸边显得如此渺小,高耸的樯在夜里的舟上显得如此孤独。”“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种节奏的划分更为科学,获得情感真实的理解,才是正确和美感的获得。教师做好真实情境还原文本分析之后,对于进行课堂情境教学就比较容易了,我以《旅夜书怀》为例子真实还原,同学们很震撼。著名教师汤红林在执教“斑羚飞度”认为“这一课最感人的情节莫过于斑羚奋力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这是课文的重难点,也是课文的闪光点。”[2]教学过程中,他处理这个环节时,运用真实情景还原,学生极为震撼,多数同学流下眼泪!
落花无意人有情,每一个景物在作者那里都有情感,每一个文本都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真实情境还原,会让语文教学更科学,且有美感。文学只有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出科学的解读,才能让语文课堂回归常态,并且守住语文学科的本质与特殊性。
参考文献:
[1]杨春华.感知诗意 聆听心灵[J].中学语文2012年.第3期:p21-23
[2]汤红林.立足语文课堂 放飞阅读个性[J].中华活页文选.2012年.第3期:p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