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七夕习俗之比较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因此两国文化有很多同似之处。特别是唐盛时期,日本从中国汲取很多优秀文化,但是这些被汲取的文化有些保留了精髓,而有些,只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形式,这些文化被传到日本之后,内容上,呈现出截然相反的面貌。而七夕文化,便为如此。本文拟从两国七夕的起源论述,比较两国七夕习俗之迥异,以及日本在汲取外来文化时,给中国带来的借鉴。
  关键词:中日文化;七夕;起源;习俗比较;借鉴
  作者简介:刘少东,男,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中日关系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史学博士;李利娟,女,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文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说起“七夕”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牛郎、织女、喜鹊等,多数人第一印象均为中国。而知道日本七夕的人却少之又少。事实上,日本也有七夕祭,日本的七夕祭虽是从中国引进,内容和形式上却迥然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七夕祭虽然是外来文化,但却传承至今,其被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中国,这对发源地中国而言,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一、追根溯源
  七夕是中国和日本都存在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其原本来源于中国,奈良时代传入日本。我国对七夕的记录,最早是在《诗经》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信箱。”[1]但是七夕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其改造,融入日本本国风俗,节日的本质和内容已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的七夕节是在每年阴历的七月七日,是与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乞巧祭奠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而日本的七夕节只有“女性用织布机织布”这一点与中国一致,经过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已形成自己独有的风俗文化。
  二、习俗迥异之比较
  (一)中国七夕习俗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顾名思义,祈求能有一双巧手。因织女擅长织布,此节日时,女性一般会祈求上天能赐给自己一双如织女一样的巧手。在中国南北朝以前,七夕节一到,宫廷就开始准备乞巧奠活动。南北朝时期,七月七日晚上,人们会在院中默默祈祷牵牛、织女二星能早日团圆,自己也能讨个好兆头。到了宋代,七夕节时,男子也会祭祀牛郎,祈祷自己能像牛郎一样机智聪慧。随着时间的推移,牵牛和织女的恋爱物语诞生,七夕节的内容也有所改变,由原来的“乞巧节”变成了“情人节”,这是由于牛郎织女二星的爱情故事演变而来的。
  虽为节日内容的变迁,这些变迁实则与一定的社会变迁有关。古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不高,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因此人们的愿望多与耕织和温饱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因此繁衍出许多爱情故事,而七夕节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无疑符合人们这种心理需求。
  (二)日本七夕习俗
  七夕节虽然从奈良时代传入日本,但是性质却与中国迥然不同,中国的七夕节不是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而是关于少女和水神的故事,传说中,七夕这天,人们为了祭祀水神,抓来一位少女与水神结婚,由此形成了日本特有的风俗。
  在日本,七夕節原本是贵族之间流行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流传到一般的祭祀。到了江户时代,人们在七夕节时,去寺庙祈福,用五颜六色的纸或在竹签上写上一些祝福的话,祈祷孩子能在学习方面有好的发展。现在,到了七夕节,人们会把心愿写到竹签和彩纸上,挂在高层住宅的阳台外,祈祷的内容各种各样,有祈祷恋爱成功的、有祈祷考试合格的,也有祈祷一家幸福安康的等等。
  此外,七夕纸衣也是日本重要的风俗之一。到了七夕节,人们会用各种颜色的纸,折成和服形状,用以供奉“七夕大人”[2]。其中有名的七夕祭为仙台七夕祭、福冈七夕祭和京都七夕祭等。
  除此之外,日本七夕祭的风俗还有七夕人偶。人们用木头雕刻成七夕神的人偶,再为其穿上小孩子的和服,用以祈祷孩子能健康成长,并祝愿孩子能越长越美,同时还希望孩子针织技术能有所长进。没有孩子的家庭,还会从一些有孩子的家里借来孩子穿的和服,为七夕神穿上,以此祈祷能早得贵子。
  三、结语
  由以上论述可知,日本七夕文化虽由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但内容却与中国迥然不同。七夕文化传入日本后,由最初的贵族之间的祭祀,演变为一般平民间的祭祀活动,时过境迁,又逐渐演变成以孩子为主的节日。这与中国现在的情人节迥然不同。而中国的七夕节,由最初的乞巧节演变成了现在的情人节,加上各大商人的炒作,七夕节已经完全属于情人的节日,而最初的七夕文化,早已不复存在,这不禁引人深思,中国的七夕节,以后会变成怎样的节日?不仅是七夕节,中国的其它文化,又会得到怎样的传承?
  日本在引进他国节日时,会融入日本本土文化,经过加工创造,去粗取精,完全为其所用,变成自己的文化。而中国,就七夕节来看,完全去除了其本来面目,七夕节时,风俗完全是西方情人节时的风俗,各大商店巧克力鳞次栉比,玫瑰花到处售卖,所谓七夕节,早已失去其本来面目。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中国是否应该学习日本对待文化的态度?不要完全实行拿来主义,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重要的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要丢失本土文化,这样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永存不朽。
  注释:
  [1]出自《诗经·大东》。
  [2]日本七夕节,传说中有一个神叫“七夕神”,到了七夕节,人们可以通过向七夕神献祭品或祈祷实现愿望。
  参考文献:
  [1]中村喬,『中国の年中行事』,東京,平凡社,1988。
  [2]石沢誠司,『七夕の紙衣と人形』,京都,ナカニシヤ出版,2004。
  [3]周国强,《中国年中行事:冠婚葬祭事典》,东京,明日香出版社,2003。
  [4]李小娇,「日本七夕節の発生」,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5]王岩,「日本の七夕について」,山东大学,2010。
  [6]邱绮,“传统七夕节演变历程与现代转型”,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其他文献
本刊1964年第三期报导了国外的硬质合金牌号、化学成分、机械——物理性能、使用范围以及各国硬质合金牌号对照表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来信要求我们将国外高速钢的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