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美的根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是实践中自由创造的形象表现,对于美的判断和观点,各民族都有差异。日本美作为日本民族对美的看法的一种综合和集约,既具有每个时代的差异性,又带有共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美的典型代表龙安寺石庭的实地考察和大量资料的查阅,结合日本文化其它典型代表,研究探讨日本美的根源。
  关键词:日本美 根源 审美 抑制 暗示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日本庭园作为日本文化的一个载体,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具有有形的物质构成要素,如石、水、植栽、建筑等,又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历史结晶,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日本民族的精神产品。日本庭园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虽受到了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各种文化的影响,但呈现出的艺术风貌、精神内涵仍是日本式的。这是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民族特质所致。日本现代著名诗人、作家室生犀星指出:“纯日本美的最高表现是日本的园林。”就是说日本庭园作为日本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上的相对独立性,它是日本民族实践创造的产物,是日本美、日本民族审美的外化,其中蕴涵着日本民族特有的美感、对美的判断标准以及民族的风格、气质、特征。
  龙安寺石庭成立于室町时代末期,是日本庭园的精华;是日本文化的代表,龙安寺石庭里蕴涵着真正的日本美。谈到日本美,一般认为其特点在于简素、枯淡、幽玄等。本文选取了日本庭园的典型——龙安寺石庭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从这一有形的实体中透露出的日本人的美学思想——日本式的美的根源。
  对于龙安寺石庭中的美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日本的庭园文化,而且还能为探究日本民族审美心理、日本民族精神特征和日本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野。这对于中日两国各方面的交流和预测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走向都是有益的。
  一 龙安寺石庭
  日本的室町时代(1338-1573)是日本文化史上的黄金期,以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北山营造北山殿为中心展开的北山文化和以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东山营造东山山庄为象征的东山文化为代表,日本的庭园、绘画、建筑、花道、茶道、能、连歌等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全面开花结果,奠定了以后日本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源流,甚至可以说室町时代的各文化表现就是日本文化的“代言”和标志。
  位于日本京都的龙安寺石庭就诞生于这个重要的时代,确切年份虽尚未见定论,但可以推断大致成立于室町时代的末期。无愧于这个时代,龙安寺石庭不仅是日本典型的枯山水庭园,而且被誉为日本第一名园,蜚声海外。
  龙安寺石庭属平庭式枯山水庭园,石庭整体呈一横宽的平面矩形,东、西、南三边筑有低矮的夯土墙(瓦顶板心泥墙),面积不足三百平方米。平坦的庭园内铺满白砂,白砂上描绘着砂纹,五群、大小十五块普通石头配置其间,石周围有少许苔藓类植物,此外无一草一花一木。整个石庭展现出的是一种静寂、简单、朴素和随意。
  这个看似单纯的坐观式庭园,被后人附会上了诸多意义和解释,且成为日本庭园的代表,原因就在于该石庭符合并充分表现出了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以及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审美判断等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具有个性的一面,但由于受一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气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规定和制约也有着共性的一面,它兼具个性和共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又能表现出其共性。而龙安寺石庭反映出的美正存在于日本人心灵最深处、最本质、最根源、最日本式的共通部分。
  二 龙安寺石庭中的美
  1 不完全、破格之抑制美(外在形式)
  一片白砂、十五块石,哪一块都很平凡、普通、不起眼。从排列布局构成上看,呈现五、二、三、二、三的块数组合,它们既非蓬莱石组,亦非须弥山石组,没有中心、重心、焦点,只是随意地散置于五处。
  鉴赏艺术作品,绘画也好雕刻也罢,总是给人以一定程度上的惊叹、赞美、折服等感受,惟独观赏此庭,一片白砂、十余凡石,不知该着眼于何处,只是茫然对视,却又能为之附上种种解释、说明。龙安寺石庭就是这样处于一种不安定、不完整的暧昧状态。但这个石庭却能保存至今、受各个时代日本民族的喜好和推崇。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龙安寺石庭的这种不完全形式,并非是由于造园技术、能力不够所为,而是故意采用了不完全、破格的抑制形式,并且恰恰是这种不完全的“型”符合了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判断基准。日本美正是依托了这种外在不完全的抑制美的形式得以表现的。
  2 不完全、破格之抑制美的各种表现
  水墨画中有余白,余白就是画面上什么也没有的“无”空间,但在水墨画中余白缺之不可。看似完整且没有余白的水墨画,实则没有深远的韵味,显得十分枯燥无味。
  在《茶话指月集》中,收录了一个关于千利休的小故事。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大成者、千家的开祖,始于村田珠光、由武野绍鸥发扬光大的佗茶(又称“草庵茶”)就是由他完成的。一次,千利休的庭园内牵牛花盛开,当权者丰臣秀吉欲前往观赏。一早登门,发现牵牛花尽无,秀吉大怒,进入茶室,只见壁龛处一支牵牛花娇艳绽放,心情顿时转好。“以一言多”胜于“以多言多”、用不完全、抑制表达完整、完美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充分地诠释。
  继千利休之后,古田织部执掌日本茶道界,他喜爱的茶碗被称为“沓形茶碗”,其状歪扭变形;再有,古田织部的弟子本阿弥光悦,自作茶道用茶碗,形状各异、充满个性,以“雪峰”为例,据传光悦在烧制过程中,从窑里取出,故意将茶碗打破,又非常明显、露骨地加以修补,使其带上瑕疵,就这样原本完整、完全的茶碗成为一个不完全形的残缺“次品”。
  日本的文学作品中也处处可见对不完全之美的推崇。如日本三大随笔之一的《徒然草》,作者兼好法师在第137段就以花、月为例,明确提出凋零散落的花比满开之花,残月较之满月更有味道、更具有高层次的美。
  3 完全、极致之美(本质根源)
  以上各例说明日本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以不完全为美,以不完全的“型”来表达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但是这余白、牵牛花、扭曲变形的茶碗、龙安寺石庭的一片白砂和几堆凡石所构成的“无”的世界或“少”的世界或“非正常、扭曲”的世界,却提供给观者一个想象的大空间——要是把这个不完全的世界予以补全,会是一个多么美的世界!即通过这些极尽抑制的不完全的“型”的表现,展示出一个“有”的、“充足”的、“完整、完全”的空间。龙安寺石庭正是以十五块石加白砂的余白,极尽抑制暗示手法之能事,“以一言多”或者说“以少言多”,呈现出一个最完全、最理想,且拥有最极致美的庭园空间。这种美,借助人们的想象,补足、扩大、加深,超越了形式这一限定世界能达到的完全之美,成就了本质、精神上最极致的美。这正是龙安寺石庭历经了四百多年沧桑时,还能经受住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检验,受日本民族喜好的原因所在,因为它的“型”表现出的是一种极致、永恒之美,它的不完全性赋予了它各种可能性,使该石庭在每个时代都得到了适应各时代的解释,成为每个时代的美的化身。   三 完全、极致之美的达成手段及成因
  1 达成手段
  前面一部分已经谈到水墨画中的余白、歪曲变形的茶碗、龙安寺石庭的构成,不管哪种文化艺术形式,都是通过不完全的、残缺外形表现达到了以一言多的、对极致美的本质追求。这种美的达成手段可以总结为抑制暗示法。
  抑制暗示法的运用,不仅符合而且满足了日本人的心理需求,“在日本,强烈的感情,反而多采用抹杀外在表现的方式来表达。”强烈的外在表现反而会让人觉得单调、肤浅。日本的美的世界里常常提到“余情、幽玄”,这种余情美、幽玄美和前面提到的“以一言多”、“以少言多”正是需要靠抑制暗示法的使用,压缩表现到最小、最少甚至是“无”,创造出最大、最多、最丰富、无限的想象空间后,才能达成。
  2 抑制暗示法的形成原因
  日本民族对抑制、暗示到想象、象征手法的情有独钟,与日本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禅思想有密切联系。日本四面环海,几乎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多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常常一瞬间美好的事物就变得残缺不全、支离破碎。日本没有辽阔的平原、没有巍峨的高山,最高的富士山也就3776米。日本河流纵横,但却河床却十分短浅,没有气势磅礴的大江大河。日本的气候由亚温带、温带、亚热带组成,各地气候虽有差异,但总体上,受亚洲季风的影响,属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适宜植物生长。这种自然环境孕育出的日本民族,对大自然怀有恐惧与感激两种情绪,再加上日本自然景观大多小巧纤丽,这些都使他们养成了对大自然敏感、纤细的性格和能敏锐地观察、捕捉到小、不完全、残缺之美的能力。唐月梅指出:“日本民族生息的世界非常狭小,几乎没有宏大、严峻的自然景观,人们只接触到小规模的景物,并在温和、自然环境的包围中,养成了纤细的感觉和素朴的感情,对事物表现了特别的敏感和素朴,乐于追求小巧和清纯的东西。”正是日本人赖以生存的地域自然环境的作用,养成了他们性格的纤细、敏感,使得他们能去关注易被忽视的、细微的,甚至是不完全的、残缺的事物,且从中发现了美,并进一步发展到把这种情感、思想融入生活、文化艺术创造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表现美的时候,他们借助不完全的外形、使用抑制的手法也就理所当然了。
  其次,禅思想对抑制暗示法的形成也是功不可没的。日本的禅是从中国引进的,虽然奈良时代以前就已传入日本,但真正在日本国内生根发芽是在日本平安时代末期、镰仓时代初期,禅经过镰仓、室町时代的发展成熟,直至今日仍脉脉相承。
  禅作为宗教,在中国确立,并在思想层面上到达顶峰,但在文化艺术生活层面上,是在日本实现了最大化的发展,诞生了禅文化、禅艺术。禅深深渗透到了日本的文化、思想等国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就了日本的性格,也表现出了日本的性格。
  禅的根本思想是“无”,所谓“无”是抛开了执迷后的“无”,是抛却欲望、束缚、执着后的清净无垢的心的状态。禅文化艺术虽然不得不具备一定的形,但它是以清净无垢的“无”的心彻底悟得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后,再为它赋予简洁的“形”。正由于此,禅艺术在展示“无”境时,常常采用的是抑制、暗示的手法,用最简洁或不完全的有形来进行表达,这可以说是禅艺术的特点之一。同时,禅主张“一即多”、“多即一”,认为真正的美不在外形,而在于从外形中去感悟,用想象去完成精神中美的再塑造。所以,完整的外形反倒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和创造,惟有从朴素、简陋、残缺中才能体悟到完全、极致、理想的美。
  四 结语
  综上所述,以龙安寺石庭为代表的日本文化,用抑制暗示的手法,通过对外形的极尽压缩或某一种不完全的“型”,达到了日本人内心对于完全美、极致美、极端美的精神追求。日本人的审美需求、审美情趣、审美标准虽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但在选用抑制、不完全的“型”,完成每个时代对于最高层次的美、极致的美地诠释这一点上是不变的。我们可以认为,对于日本民族来说,日本美的形态在于其凝缩的、或不完全的“型”,而日本美的根源则在于超越现世的、极致的、理想的、内面性的精神美。这种美的外在表现往往看似随意、简单、素朴,实则蕴藏了日本民族对美的强烈渴望与追求。所以,日本美归根结底只存在于心底、精神深处和想象的世界里,它是唯心的。
  参考文献:
  [1] 宗诚,《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日本卷·四季的情趣》,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2] [日]大山平四郎:《 安寺石庭》,讲谈社,1971年版。
  [3] [日]神林恒道编:《日本の美のかたち》,世界思想社,1995年版。
  [4] [日]竹山道雄:《日本人と美》,新潮社,1970年版。
  [5] 叶渭渠:《日本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朱珠,女,1978—,江苏苏州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系2008级在读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工作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史实为依据进行编创而成的,但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上却均有背离,主要表现在广告宣传语言及史实之间的情节失真,不少词语的读音和用法都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与实际历史人物有所偏差,这些都使该剧在艺术上的质量大打折扣,放松了对真实性的追求。  关键词:大汉天子 生活 艺术 真实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电视剧《大汉天子》引起了观众的广泛
期刊
摘要:歌曲音乐形象的创造是歌唱者对歌曲的演绎过程,而塑造歌曲音乐形象的根本,就是要求演唱者要正确掌握音乐形象的特质、理解词曲的内涵和意境,充分运用各种演唱技巧和适度的情感进行二度创造,用声音来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以此来感染和启发听众,使听众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演唱者 歌曲 音乐形象 塑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各类艺术创造的中心环节,而歌曲音乐
期刊
摘要:还愿是民间信仰下民众向神灵祈求达到某种“愿”时,对信仰神许下的诺言和愿望实现后的依诺偿还行为,其进行通常伴随着既定的仪式性。在比较庄重的仪式场合,“乐”必然作为人们观念上能够与神灵沟通的语言形式而存在,既烘托了仪式的庄严气氛,又搭成人神互通的桥梁,到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功能性的仪式音乐而存在。  关键词:还愿仪式 信仰 音乐 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  受农耕文
期刊
摘要:民族声乐是中国艺术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和灿烂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民族声乐艺术在创作、表演和欣赏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革和进步。对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民族声乐艺术的本质,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艺术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时间的界
期刊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流行歌曲的求新、求变、求难、求异已经令人目不暇接。但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经久耐唱的优秀曲目却越来越少。作为20世纪后半叶流行乐坛的一位巨星,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一再被传唱和翻唱,她那甜美的歌声、朗朗上口的歌词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这便是研究邓丽君歌曲特点的意义。邓丽君以她个人独特的审美取向和卓越的胆识,始终把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她选择歌曲的重要准则,赋予了流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与唐加勒克的生平及作品特征的比较,具体分析研究了其相似点。不同生活地域、迥异民族性格的两位文坛巨匠,在生平与创作方面呈现出很多相似之处,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关键词:唐加勒克 鲁迅 生活经历 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符合这“四跨”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平行研究或影响研究
期刊
摘要:20世纪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以一曲《春之祭》的芭蕾舞剧震惊乐坛,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创新意识,用原始部落特有的神秘和野蛮征服了全世界,研究这部作品的文献不胜枚举,不过大多是从音乐的角度进行阐释和分析的,本文则是从这部作品中的原始因素出发,着重研究其背后所代表的原始意象,并给予现代的诠释。  关键词: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集体无意识 原型  中图分
期刊
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于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从1991年发表中篇处女作《孤岛》,到2001年频频获奖的《玉米》,再到2005年的长篇新作《平原》,毕飞宇的小说创作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个年头,毕飞宇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不少奖项,例如: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大红鹰奖、英仕曼亚洲文学
期刊
摘要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文艺本身才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者。”而他的文学作品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点。本文将以《离婚》这部小说为切入点,全面地分析老舍在叙述方面所特有的丰富性与完满感。重点研究老舍小说中所使用的文本逻辑、语言策略、叙述资源与路径、变相方法和形式,从中解读出其在小说中的叙事艺术框架。  关键词:老舍 叙事艺术 《离婚》 叙事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对
期刊
摘要 《宠儿》是托尼·莫里森长篇小说中最成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里,莫里森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一位生活在奴隶制度下的黑人妇女进行了详细的描绘——黑暗的压迫使得母亲做出了弑婴的行为,小说用艺术形式再现了人性的光芒。本文以《宠儿》为例,通过分析奴隶制下黑人的悲惨命运以及奴隶制给黑人造成的心灵创伤来阐述黑人的成长过程,并分别从黑人身体自我成长、黑人社会自我成长和黑人心理自我成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促进读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