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大改造”的史实,学生通过活动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感悟党领导人民群众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历程,增强政治认同素养和公共参与素养。
2.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以及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史实,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研读经典,进一步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懂得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增强科学精神素养和政治认同素养。
【议题设置】
以“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必然的”为议题,探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真理。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活气氛
本环节利用音视频材料,在对真实历史故事的体悟中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情境陈述〕
播放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了解林治远连夜解决开国大典电动旗杆升旗问题的故事。
〔任务设计〕
1.请学生简述《前夜》的故事梗概。
2.启发学生思考:人民群众为何如此积极踊跃地帮助解决升国旗面临的难题?
〔活动展开〕
生1:开国大典前夜,因为原材料强度不够造成旗杆顶端的圆球不能正常运作。林治远一行人通过研究发现,只能用镍等金属铸成合金才能满足要求,于是通过大喇叭向全北京市征集。人民群众一呼百应都来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师:的确是一呼百应,很多人推来了自家的自行车,有人搬来了录音机,甚至有把小孩子戴的长命锁拿来的。为什么人民群众如此积极踊跃呢?
生2: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压迫,是人民群众真正向往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尽全力保证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生3:不是,当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
师: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一个过渡时期。因此,国家在完成稳定经济、平定个别地区的暴乱等工作后,着手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评价实施〕
总结学生回答,说明我国当时正面临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引导学生探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
环节二:换了人间,人民群众谱新篇
本环节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明确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情境陈述〕
结合20世纪50年代历史环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模拟三个角色,分别提供背景材料,开展课堂活动一——人民的选择。
角色一:金华专区村民李有福
本村情况:1953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村里人人都拥有了土地。但是,土改后的农业经济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利用机器进行耕作、播种等工作难以开展。
外地经验:1952年,西铺村响应农业合作化号召,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组织起来,联合办了一个初级社。全体社员齐心合力、自力更生,改变了先前的贫穷面貌。
角色二:金华火腿经营户金士辉
本厂情况:1950年,金士辉倡导联合四家腿栈成立“金联火腿产销合营处”,开始统一使用“金华火腿”标志。1953年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积极响应“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进行公私合营,很快就解决了困难。
国家政策: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和平赎买”的政策,毛泽东在约请工商界代表座谈时说道:“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
角色三:金华师范学校学生张振华
国内形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没收了官僚资本家的工厂,收回了被日本人占领的厂矿企业,保存了一些工业基础。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8%。
国际局势:1949年我国先后与苏联、朝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个国家建交。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字,中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任务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用5分钟时间阅读相应材料并讨论,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以“团结起来,为早日进入社会主义而奋斗”为主题进行1分钟的课堂演说。
〔活动展开〕
李有福组代表:乡亲们,如今,我们村人人都有了土地。但是,咱们经营规模小、资金短缺,怎么办呢?看看人家西铺村,联合起来办了一个初级社,改变了曾经贫穷的面貌。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联合起来,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社会!
金士辉组代表:同志们,金华火腿前几年在经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积极地响应公私合营的号召,最近两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国家对我们进行改造,不是为了“消灭”我们,而是为了让大家都富起来,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我认为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
张振华组代表:最近,国家有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的工业产值越来越高,工厂在国家统一的带领下越办越好;我们同世界上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搞好了关系,特别是苏联对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以这样的势头,我们一定能早日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师:正如三位代表所说,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管理和利用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的变化,这些都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推動力,也使我们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了必然。 〔评价实施〕
教师在每个小组代表演说后对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板书;活动结束后,提供短暂时间,学生小组利用以下表格进行互评,选出课堂活动一中表现最佳的小组。
[维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大改造”的史实,学生通过活动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感悟党领导人民群众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历程,增强政治认同素养和公共参与素养。
2.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以及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史实,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研读经典,进一步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懂得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增强科学精神素养和政治认同素养。
【议题设置】
以“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必然的”为议题,探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真理。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活气氛
本环节利用音视频材料,在对真实历史故事的体悟中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情境陈述〕
播放短视频《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了解林治远连夜解决开国大典电动旗杆升旗问题的故事。
〔任务设计〕
1.请学生简述《前夜》的故事梗概。
2.启发学生思考:人民群众为何如此积极踊跃地帮助解决升国旗面临的难题?
〔活动展开〕
生1:开国大典前夜,因为原材料强度不够造成旗杆顶端的圆球不能正常运作。林治远一行人通过研究发现,只能用镍等金属铸成合金才能满足要求,于是通过大喇叭向全北京市征集。人民群众一呼百应都来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师:的确是一呼百应,很多人推来了自家的自行车,有人搬来了录音机,甚至有把小孩子戴的长命锁拿来的。为什么人民群众如此积极踊跃呢?
生2: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压迫,是人民群众真正向往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尽全力保证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生3:不是,当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
师: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一个过渡时期。因此,国家在完成稳定经济、平定个别地区的暴乱等工作后,着手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评价实施〕
总结学生回答,说明我国当时正面临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引导学生探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
环节二:换了人间,人民群众谱新篇
本环节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明确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情境陈述〕
结合20世纪50年代历史环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模拟三个角色,分别提供背景材料,开展课堂活动一——人民的选择。
角色一:金华专区村民李有福
本村情况:1953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村里人人都拥有了土地。但是,土改后的农业经济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利用机器进行耕作、播种等工作难以开展。
外地经验:1952年,西铺村响应农业合作化号召,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组织起来,联合办了一个初级社。全体社员齐心合力、自力更生,改变了先前的贫穷面貌。
角色二:金华火腿经营户金士辉
本厂情况:1950年,金士辉倡导联合四家腿栈成立“金联火腿产销合营处”,开始统一使用“金华火腿”标志。1953年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积极响应“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进行公私合营,很快就解决了困难。
国家政策:国家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和平赎买”的政策,毛泽东在约请工商界代表座谈时说道:“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
角色三:金华师范学校学生张振华
国内形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没收了官僚资本家的工厂,收回了被日本人占领的厂矿企业,保存了一些工业基础。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8%。
国际局势:1949年我国先后与苏联、朝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个国家建交。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字,中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开始了密切的合作。
〔任务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用5分钟时间阅读相应材料并讨论,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以“团结起来,为早日进入社会主义而奋斗”为主题进行1分钟的课堂演说。
〔活动展开〕
李有福组代表:乡亲们,如今,我们村人人都有了土地。但是,咱们经营规模小、资金短缺,怎么办呢?看看人家西铺村,联合起来办了一个初级社,改变了曾经贫穷的面貌。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联合起来,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社会!
金士辉组代表:同志们,金华火腿前几年在经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积极地响应公私合营的号召,最近两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国家对我们进行改造,不是为了“消灭”我们,而是为了让大家都富起来,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我认为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
张振华组代表:最近,国家有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的工业产值越来越高,工厂在国家统一的带领下越办越好;我们同世界上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搞好了关系,特别是苏联对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以这样的势头,我们一定能早日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师:正如三位代表所说,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管理和利用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的变化,这些都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推動力,也使我们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了必然。 〔评价实施〕
教师在每个小组代表演说后对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板书;活动结束后,提供短暂时间,学生小组利用以下表格进行互评,选出课堂活动一中表现最佳的小组。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