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改革步步深入,研究生规模也逐步由小规模向规模化转变,研究生党员占研究生总人数的比例也不断扩大, 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研究生中的基层组织, 是团结带领广大研究生党员和研究生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研究生党建工作已经成为研究生德育的中心工作,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既有较高专业能力又有较强政治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不断坚定研究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新形势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多重原因造成了研究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年龄结构复杂,人生阅历不尽相同,知识结构和家庭环境的差异大, 造成研究生党员的党性水平参差不齐。培养模式决定了各专业、各研究方向交流机会少,种种原因造成了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其次受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加之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研究生个体差异不断拉大,大多数政治热情消减,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甚至个别党员出现了功利性增强、奉献精神减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淡薄等现象。等等上述原因造成了目前的研究生党员质量与庞大的党员数量不成正比。
2.大多数研究生支部缺乏专业、敬业的党支部书记的领导。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都是由在读研究生担任,工作经验往往不足,且缺乏系统的培训,有的自身都还处在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探索阶段,自己都很难完全领会,还不能从深层次给学生党员指导、讲解,这势必影响教育工作的质量。其次,作为在读研究生的党支部书记还有很多专业知识要学习、以及科研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在党员培养方面往往是以完成任务为主。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和敬业精神都有待提高。
3.对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亟待加强。随着高校发展党员数量的增多,学生入党后续教育问题渐渐凸显出来,普遍存在重发展、轻后续管理,重视组织上入党,忽视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出现了“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站着看”的入党前后反差强烈的现象。而研究生党员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科阶段或入校前就职单位发展入党的,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常常被忽略。
4.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性,培养、教育效果不理想。组织生活是党员培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目前组织生活主要还是围绕学习文件、开会讨论展开,普遍缺乏创新性,留于形式而实效性不强,造成了党员对组织生活兴趣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对党员的培养教育效果不佳。其次,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科研任务重、学术活动多、外出交流学习时间多,决定了即便形式上的组织生活也经常有人因故请假,所以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保证。再次,党建工作,工作要求高、奉献成份多、政治责任大,党支部书记为避免失误不敢轻言创新,常常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完成上级组织的任务了事。
5.校、院两级党组织的监督指导工作还需加强。研究生群体相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规模较小,而研究生的身份又让校、院两级组织都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认为研究生应该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应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得研究生党支部常常被上级党组织忽略,缺乏监督、指导。
针对问题,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党建工作
1.规范制度、严格纪律,用制度、纪律促管理
在严格监督执行原有的常规党员制度外,在支部层面添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实用于研究生党员的制度。比如说:“会议签到制度”,包括支部会议、活动等的签到,增加了大家的时间观念与集体观念,也提高了支部整体的组织纪律性;“定期思想汇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要求每位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等;“党员继续教育制度”,对正式党员组织集体培训或理论自学等活动,针对教育成果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党员奖惩制度”,比如针对表现优异的党员,由支部推荐,上报学院、学校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激励支部更多的党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针对无故不参加党组织会议且不请假者,三次旷会者取消积极分子资格,党员、预备党员给以党纪处分。
2.重视研究生支部组织建设
党支部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 直接关系到党支部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研究生党支部除了要甄选出思想政治素质高、作风正派、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研究生党员担任书记外还需要配备同样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同学担任支委,并且要把支委的具体职务和担任职位的同学特长联系起来,给支部书记配备得力的左膀右臂,降低支部书记的工作压力。同时要明确支委会的议事规则,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加支部工作的透明度,把开展各项教育与支部活动结合起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增强党支部内部的凝聚力。重要的问题,支部委员先统一意见,然后集体行动,发挥整体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作风建设,把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进一步加强支部的作风建设,重点抓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特别是今年来日益严重的学术造假问题,各位党员应该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坚决抵制抄袭、买卖学术成果等学术造假行为。作为研究生党员就应该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在思想政治上能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在科研学术上能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工作任务上能够起到排头兵的作用。综合素质才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优秀的标准。
4.发展新党员规范化、考核老党员标准化
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坚持党性原则,慎重发展。从申请入党的同学中推优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指定优秀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经过至少一年的培养考察,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及群众意见后经支委会讨论通过确定为发展对象,再由支部对其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通过审查后填写预审材料,在上报预审材料前要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才能上会讨论,予以发展,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坚持“申请一个,联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基本原则和“评优、推优、考察、发展”四位一体的党员发展方针。
针对已发展党员的考核要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进行量化的考核,每转入或发展一名党员都要建立基本信息库,将个人各方面信息录入系统,再根据个人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科研情况、学术交流与讲座情况、社会实践情况、奖惩情况及导师评价等按学期更新数据库,将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进行考核,支部书记要在支部大会上将考核情况进行通报,以形成良好的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
5.将培养工作与专业方向、年级相结合,构建立体培养网络
研究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都有较大差异,在党员培养方面,我们要尊重差异,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分类培养,例如研一的同学可以结合正在上的政治理论课,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研二的党员培养就可以和学术科研相结合,重点在抓学风、促学习上;研三党员培养就可以跟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大家利用课余走出去,多参与调查研究,既利于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又能够更多的了解国情、民情,为今后的毕业、就业做准备。三个年级又通过支部大会、组织生活、特色组织活动等交叉起来,提供平台让不同年级的同志汇报近期心得体会,促进沟通交流,构建立体的培养网络。
6.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党员培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自身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和行为,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应该邀请导师参与其中,开展结对共建、邀请导师参与到支部的活动中来,既增加了师生的互动,促进和谐又能引起研究生党员对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培养教育效果,还能让导师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更有效的安排教学、进行管理。
7.解放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组织活动
研究生往往有着更成熟的思想、更敏锐的洞察力、更为突出的主题意识,传统说教式的组织生活模式通常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如何提高党员在组织活动中的主动性、参与性是组织活动能否起到实效的关键所在。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文件、方针政策,讨论时事、要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组织活动方式,利用现代媒体通过建立“党支部在线”的网页、微薄、邮箱等,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其次,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例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考察灾后重建成果”,“组织党员‘三下乡’活动”等外出特色组织活动;再次,结合平时的理论学习开展“党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赛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邀请优秀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作报告、树典型,组织党员观看先进模范的视频、主旋律电影等;以及将创新组织活动以类似科研项目的形式,以党小组名义申报,任何党员都可做项目主持人,从申报立项、组织实施到总结结题都有项目组负责。支部及上级党组织一旦审核通过,批准立项,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创造性、主动性,提高组织活动实效性,从而达到我们教育培养的目的。
胡锦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吸收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是把高校建设成为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的阵地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我们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将不断总结工作中经验, 充分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不断开拓创新,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和管理,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责任编校:扬子)
新形势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多重原因造成了研究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年龄结构复杂,人生阅历不尽相同,知识结构和家庭环境的差异大, 造成研究生党员的党性水平参差不齐。培养模式决定了各专业、各研究方向交流机会少,种种原因造成了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其次受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加之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研究生个体差异不断拉大,大多数政治热情消减,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甚至个别党员出现了功利性增强、奉献精神减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淡薄等现象。等等上述原因造成了目前的研究生党员质量与庞大的党员数量不成正比。
2.大多数研究生支部缺乏专业、敬业的党支部书记的领导。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都是由在读研究生担任,工作经验往往不足,且缺乏系统的培训,有的自身都还处在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探索阶段,自己都很难完全领会,还不能从深层次给学生党员指导、讲解,这势必影响教育工作的质量。其次,作为在读研究生的党支部书记还有很多专业知识要学习、以及科研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在党员培养方面往往是以完成任务为主。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和敬业精神都有待提高。
3.对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亟待加强。随着高校发展党员数量的增多,学生入党后续教育问题渐渐凸显出来,普遍存在重发展、轻后续管理,重视组织上入党,忽视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出现了“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站着看”的入党前后反差强烈的现象。而研究生党员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科阶段或入校前就职单位发展入党的,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常常被忽略。
4.组织生活缺乏创新性,培养、教育效果不理想。组织生活是党员培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目前组织生活主要还是围绕学习文件、开会讨论展开,普遍缺乏创新性,留于形式而实效性不强,造成了党员对组织生活兴趣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对党员的培养教育效果不佳。其次,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科研任务重、学术活动多、外出交流学习时间多,决定了即便形式上的组织生活也经常有人因故请假,所以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保证。再次,党建工作,工作要求高、奉献成份多、政治责任大,党支部书记为避免失误不敢轻言创新,常常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完成上级组织的任务了事。
5.校、院两级党组织的监督指导工作还需加强。研究生群体相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规模较小,而研究生的身份又让校、院两级组织都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认为研究生应该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应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得研究生党支部常常被上级党组织忽略,缺乏监督、指导。
针对问题,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党建工作
1.规范制度、严格纪律,用制度、纪律促管理
在严格监督执行原有的常规党员制度外,在支部层面添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实用于研究生党员的制度。比如说:“会议签到制度”,包括支部会议、活动等的签到,增加了大家的时间观念与集体观念,也提高了支部整体的组织纪律性;“定期思想汇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要求每位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等;“党员继续教育制度”,对正式党员组织集体培训或理论自学等活动,针对教育成果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党员奖惩制度”,比如针对表现优异的党员,由支部推荐,上报学院、学校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激励支部更多的党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针对无故不参加党组织会议且不请假者,三次旷会者取消积极分子资格,党员、预备党员给以党纪处分。
2.重视研究生支部组织建设
党支部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 直接关系到党支部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研究生党支部除了要甄选出思想政治素质高、作风正派、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研究生党员担任书记外还需要配备同样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同学担任支委,并且要把支委的具体职务和担任职位的同学特长联系起来,给支部书记配备得力的左膀右臂,降低支部书记的工作压力。同时要明确支委会的议事规则,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加支部工作的透明度,把开展各项教育与支部活动结合起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增强党支部内部的凝聚力。重要的问题,支部委员先统一意见,然后集体行动,发挥整体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作风建设,把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进一步加强支部的作风建设,重点抓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特别是今年来日益严重的学术造假问题,各位党员应该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坚决抵制抄袭、买卖学术成果等学术造假行为。作为研究生党员就应该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在思想政治上能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在科研学术上能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工作任务上能够起到排头兵的作用。综合素质才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优秀的标准。
4.发展新党员规范化、考核老党员标准化
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坚持党性原则,慎重发展。从申请入党的同学中推优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指定优秀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经过至少一年的培养考察,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及群众意见后经支委会讨论通过确定为发展对象,再由支部对其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通过审查后填写预审材料,在上报预审材料前要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才能上会讨论,予以发展,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坚持“申请一个,联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基本原则和“评优、推优、考察、发展”四位一体的党员发展方针。
针对已发展党员的考核要制定出相应的标准,进行量化的考核,每转入或发展一名党员都要建立基本信息库,将个人各方面信息录入系统,再根据个人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科研情况、学术交流与讲座情况、社会实践情况、奖惩情况及导师评价等按学期更新数据库,将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进行考核,支部书记要在支部大会上将考核情况进行通报,以形成良好的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
5.将培养工作与专业方向、年级相结合,构建立体培养网络
研究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都有较大差异,在党员培养方面,我们要尊重差异,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分类培养,例如研一的同学可以结合正在上的政治理论课,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研二的党员培养就可以和学术科研相结合,重点在抓学风、促学习上;研三党员培养就可以跟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大家利用课余走出去,多参与调查研究,既利于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又能够更多的了解国情、民情,为今后的毕业、就业做准备。三个年级又通过支部大会、组织生活、特色组织活动等交叉起来,提供平台让不同年级的同志汇报近期心得体会,促进沟通交流,构建立体的培养网络。
6.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党员培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自身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和行为,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应该邀请导师参与其中,开展结对共建、邀请导师参与到支部的活动中来,既增加了师生的互动,促进和谐又能引起研究生党员对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培养教育效果,还能让导师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更有效的安排教学、进行管理。
7.解放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组织活动
研究生往往有着更成熟的思想、更敏锐的洞察力、更为突出的主题意识,传统说教式的组织生活模式通常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如何提高党员在组织活动中的主动性、参与性是组织活动能否起到实效的关键所在。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文件、方针政策,讨论时事、要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组织活动方式,利用现代媒体通过建立“党支部在线”的网页、微薄、邮箱等,用全新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其次,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例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考察灾后重建成果”,“组织党员‘三下乡’活动”等外出特色组织活动;再次,结合平时的理论学习开展“党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赛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邀请优秀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作报告、树典型,组织党员观看先进模范的视频、主旋律电影等;以及将创新组织活动以类似科研项目的形式,以党小组名义申报,任何党员都可做项目主持人,从申报立项、组织实施到总结结题都有项目组负责。支部及上级党组织一旦审核通过,批准立项,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创造性、主动性,提高组织活动实效性,从而达到我们教育培养的目的。
胡锦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吸收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是把高校建设成为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的阵地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我们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将不断总结工作中经验, 充分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不断开拓创新,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和管理,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