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成春,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国画院副院长。作品曾获“纪念长征胜利全国美展”一等奖(最高奖)、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湖北省纪念建国55周年美展铜奖。
我与刘成春先生从交往伊始到成为挚友,有着非同一般的偶然性,抑或说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我们素昧平生,又远隔万里——一个在中南地区的武汉,一个在东北地区的沈阳。当时,我作为具体负责人之一,正在筹办“关东画派中国画人物画晋京大展”。鉴于在征集参展作品方面有一条“号召赞同关东画派艺术主张的各方画家自荐投稿”的原则,由此,全国若干省区市的画家纷纷与我们联系投稿。刘成春是湖北省的唯一投稿人,也是所有自荐画家中作品评选入展的唯一幸运者,又是与关东画派没有任何地域与血缘关系的唯一关内画家。这三个“唯一”,令人瞩目和兴奋。而他的作品《激情百年武汉·唤起民众》与关东画派的创作理念完全合拍,其构思构图和笔墨表现语言也令人耳目一新,在大展中受到广泛好评;同时,成春的这件作品和相关文章及其艺术传略,已入编大展的大型画集和文集出版;后来他又被东北的辽河画院特聘为画师。就这样,通过一次偶然机遇,他和陌生的东北结了缘。
我与成春相见是在2005年5月中国美术馆“关东画派中国画人物画大展”开幕式上,这是我们经过两年来的书信和电话交往后的首次谋面。成春恭谨的举止,白净圆润的面庞,一副朴素无色的近视眼镜,更强化了其温文尔雅的神态。他为能有缘“打入”关东画派艺术家行列而庆幸和欣喜不已,为融入这个艺术群体并从中获得巨大能量而干劲倍增。用他的话简而概之:“关东画派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它将不断赋予我坚定的信念和拼搏的力量,激励我如期完成《激情百年武汉》长卷系列创作。”
一切偶然均寓于必然之中。一位艺术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可能凭一时心血来潮而东突西闯,靠赶潮流、碰运气过活,而是早已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稳扎稳打地创造着艺术生命的辉煌。成春亦正在如此进击的征途中。计划耗10年心血、以千人精英形象来表现大武汉百年人文景观,完成这一浩大的系列创作工程,是他坚定不移的历史性选择。诚然,艺术家个人的水准、决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从成春几十年的人生履历中,凡在关键的人生转折关头,他都有超常的、近乎传奇的表现并有良机相伴:24岁半,连读高中的权利都被“极左”路线剥夺了的成春,却幸运地考入湖北艺术学院国画系,并作为孤儿靠国家助学金和补助费读完了大学。28岁半,刚刚毕业的他,通过协助驻军部队美术工作的“实战”考验后,被特招入伍,成为解放军某通信学院的上尉宣传干事。“85美术运动”兴起时,他组织全省驻军部队美术骨干办起“直线方块画展”参加“湖北青年艺术节”,其中他的参展作品《黑红系列》组画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由此他被推举为“武汉青年美术家协会驻军分会”主席,并被中国美协湖北分会等评选为“优秀青年美术家”。34岁半,为了实现专业美术创作的梦想,他转业到省宣教中心任科长,短期内将本职工作质量——文图宣传品制作水平提升至全国一流。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他又首批下海经商,先后办起两个公司,亲任老总,显示了其多方面的才华。
直至世纪交替的2000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成春,在畅游商海的同时,开始深沉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人生苦短,在有生之年,用什么成绩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时代、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报答党、国家和父老乡亲的培养教育之恩?经过半年的思考,他得出结论:回到老本行,从事专业创作。于是,他毅然从红红火火的商海中回游,复归旧业,在完成用以维持生计的正常工作任务外,他把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美术创作之中。
用笔墨表现时代,歌颂崇高,这是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成春通过脱胎换骨的“世纪思考”,坚定了自己艺术追求的走向,领受了这份神圣的“天命”;对于如何使自己的艺术与民族、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合拍,他已胸有成竹;对于如何达到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他早已规划出宏伟蓝图,并已处于紧张而有序的实施之中。
成春之所以认准了《激情百年武汉》长卷系列这一宏大选题,一是因为他土生土长于武汉,作为本土画家,应首当其冲用艺术手段表现它的辉煌;二是百年来武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地位显赫,举足轻重,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英雄豪杰把他们最灿烂的一幕幕历史活剧定格于大武汉,每个人都有生动感人的悲壮故事,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集合成心目中宏大的人文景观,令成春无比激动;三是通览近代、现代和当代武汉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深厚文化积淀,在中国历史上,武汉具有任何其他地域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以历史事件为篇、以历史人物为主的主题性历史画创作,形象地展现武汉的个性魅力,以笔墨彰显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急迫任务。
这是没有政治驱使,没有上级布置,没有经济利益的诱惑,完全是画家自愿、自发和痴心的选择。在为创作收集浩瀚的文图资料、为画面中每位历史人物撰写小传、塑造形象的时候,成春总是不止一次地被大武汉及其魂魄——前辈英雄豪杰们的伟大业绩和高尚情怀感动得泪流满面,激发起高昂的创作激情。与成春年龄相仿的关东画派著名人物画家徐文,也擅长大型中国画历史画创作。徐文曾与画友玩笑似地说:“人家是把纸变成钱,画价越卖越好;咱们是把钱变成纸,100元、200元的,变成丈二的、丈八的,在上面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成春与关东画派艺术家在“心灵选择”和“人生追求”上,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其浩浩汤汤的十年规划中,成春已完成了近半的创作任务,并对早期的部分作品推翻重画,力求总体和谐统一、艺术质量再度提升。创作出好作品的基本素质——传统、生活、修养,成春也基本具备,他有艺术院校国画专业打下的“传统功”和绘画基本功,有生长在大武汉亲历实践并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直接和间接的“生活功”,还有不断增长的画内画外“修养功”,加之他的独创精神、毅力和信心,我相信他一定能如愿以偿,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
艺无止境。一位艺术家,当他经过一个阶段的拼搏后,回眸自己的作品,会陡然发现本已满意的作品却存在不少纰漏,又不满意了,在某些方面甚至自觉幼稚可笑。这说明他在与时俱进,没有落伍。成春就是这样一位倍有自知之明的画家。因此他要把《激情百年武汉》中早期创作的“试验性”作品重画;他要对每一件作品草图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对自己较为满意的一部分,他也有清醒的认识。比如,如何把大量历史人物刻画得既像本人,又独具个性,不仅在基本造型上而且在精神气质上相互没有雷同感,避免单一和呆板,包括脸上表情、动作和手的展现以及衣着的描绘手法等等,如何各具特色,生动丰富,避免千篇一律,也就是从形似到神似的学术跃升,达到形神兼备。这是任何画家都“头疼”的问题。成春正在这方面加倍努力攻关。他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系列作品达到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尽可能完美的统一。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纵观华夏千古史,鄂楚大地人才辈出,经天纬地。我觉得,在成春塑造的《激情百年武汉》长卷系列上千人物中,应该隐含着他自己——一位以翰墨丹青讴歌大武汉的世纪歌手,一位为大武汉的崛起不断添砖加瓦的文化精英!
我与刘成春先生从交往伊始到成为挚友,有着非同一般的偶然性,抑或说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我们素昧平生,又远隔万里——一个在中南地区的武汉,一个在东北地区的沈阳。当时,我作为具体负责人之一,正在筹办“关东画派中国画人物画晋京大展”。鉴于在征集参展作品方面有一条“号召赞同关东画派艺术主张的各方画家自荐投稿”的原则,由此,全国若干省区市的画家纷纷与我们联系投稿。刘成春是湖北省的唯一投稿人,也是所有自荐画家中作品评选入展的唯一幸运者,又是与关东画派没有任何地域与血缘关系的唯一关内画家。这三个“唯一”,令人瞩目和兴奋。而他的作品《激情百年武汉·唤起民众》与关东画派的创作理念完全合拍,其构思构图和笔墨表现语言也令人耳目一新,在大展中受到广泛好评;同时,成春的这件作品和相关文章及其艺术传略,已入编大展的大型画集和文集出版;后来他又被东北的辽河画院特聘为画师。就这样,通过一次偶然机遇,他和陌生的东北结了缘。
我与成春相见是在2005年5月中国美术馆“关东画派中国画人物画大展”开幕式上,这是我们经过两年来的书信和电话交往后的首次谋面。成春恭谨的举止,白净圆润的面庞,一副朴素无色的近视眼镜,更强化了其温文尔雅的神态。他为能有缘“打入”关东画派艺术家行列而庆幸和欣喜不已,为融入这个艺术群体并从中获得巨大能量而干劲倍增。用他的话简而概之:“关东画派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它将不断赋予我坚定的信念和拼搏的力量,激励我如期完成《激情百年武汉》长卷系列创作。”
一切偶然均寓于必然之中。一位艺术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可能凭一时心血来潮而东突西闯,靠赶潮流、碰运气过活,而是早已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稳扎稳打地创造着艺术生命的辉煌。成春亦正在如此进击的征途中。计划耗10年心血、以千人精英形象来表现大武汉百年人文景观,完成这一浩大的系列创作工程,是他坚定不移的历史性选择。诚然,艺术家个人的水准、决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从成春几十年的人生履历中,凡在关键的人生转折关头,他都有超常的、近乎传奇的表现并有良机相伴:24岁半,连读高中的权利都被“极左”路线剥夺了的成春,却幸运地考入湖北艺术学院国画系,并作为孤儿靠国家助学金和补助费读完了大学。28岁半,刚刚毕业的他,通过协助驻军部队美术工作的“实战”考验后,被特招入伍,成为解放军某通信学院的上尉宣传干事。“85美术运动”兴起时,他组织全省驻军部队美术骨干办起“直线方块画展”参加“湖北青年艺术节”,其中他的参展作品《黑红系列》组画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由此他被推举为“武汉青年美术家协会驻军分会”主席,并被中国美协湖北分会等评选为“优秀青年美术家”。34岁半,为了实现专业美术创作的梦想,他转业到省宣教中心任科长,短期内将本职工作质量——文图宣传品制作水平提升至全国一流。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他又首批下海经商,先后办起两个公司,亲任老总,显示了其多方面的才华。
直至世纪交替的2000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成春,在畅游商海的同时,开始深沉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人生苦短,在有生之年,用什么成绩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时代、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报答党、国家和父老乡亲的培养教育之恩?经过半年的思考,他得出结论:回到老本行,从事专业创作。于是,他毅然从红红火火的商海中回游,复归旧业,在完成用以维持生计的正常工作任务外,他把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美术创作之中。
用笔墨表现时代,歌颂崇高,这是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成春通过脱胎换骨的“世纪思考”,坚定了自己艺术追求的走向,领受了这份神圣的“天命”;对于如何使自己的艺术与民族、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合拍,他已胸有成竹;对于如何达到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他早已规划出宏伟蓝图,并已处于紧张而有序的实施之中。
成春之所以认准了《激情百年武汉》长卷系列这一宏大选题,一是因为他土生土长于武汉,作为本土画家,应首当其冲用艺术手段表现它的辉煌;二是百年来武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地位显赫,举足轻重,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英雄豪杰把他们最灿烂的一幕幕历史活剧定格于大武汉,每个人都有生动感人的悲壮故事,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集合成心目中宏大的人文景观,令成春无比激动;三是通览近代、现代和当代武汉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深厚文化积淀,在中国历史上,武汉具有任何其他地域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以历史事件为篇、以历史人物为主的主题性历史画创作,形象地展现武汉的个性魅力,以笔墨彰显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急迫任务。
这是没有政治驱使,没有上级布置,没有经济利益的诱惑,完全是画家自愿、自发和痴心的选择。在为创作收集浩瀚的文图资料、为画面中每位历史人物撰写小传、塑造形象的时候,成春总是不止一次地被大武汉及其魂魄——前辈英雄豪杰们的伟大业绩和高尚情怀感动得泪流满面,激发起高昂的创作激情。与成春年龄相仿的关东画派著名人物画家徐文,也擅长大型中国画历史画创作。徐文曾与画友玩笑似地说:“人家是把纸变成钱,画价越卖越好;咱们是把钱变成纸,100元、200元的,变成丈二的、丈八的,在上面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成春与关东画派艺术家在“心灵选择”和“人生追求”上,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其浩浩汤汤的十年规划中,成春已完成了近半的创作任务,并对早期的部分作品推翻重画,力求总体和谐统一、艺术质量再度提升。创作出好作品的基本素质——传统、生活、修养,成春也基本具备,他有艺术院校国画专业打下的“传统功”和绘画基本功,有生长在大武汉亲历实践并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直接和间接的“生活功”,还有不断增长的画内画外“修养功”,加之他的独创精神、毅力和信心,我相信他一定能如愿以偿,完成时代赋予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
艺无止境。一位艺术家,当他经过一个阶段的拼搏后,回眸自己的作品,会陡然发现本已满意的作品却存在不少纰漏,又不满意了,在某些方面甚至自觉幼稚可笑。这说明他在与时俱进,没有落伍。成春就是这样一位倍有自知之明的画家。因此他要把《激情百年武汉》中早期创作的“试验性”作品重画;他要对每一件作品草图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对自己较为满意的一部分,他也有清醒的认识。比如,如何把大量历史人物刻画得既像本人,又独具个性,不仅在基本造型上而且在精神气质上相互没有雷同感,避免单一和呆板,包括脸上表情、动作和手的展现以及衣着的描绘手法等等,如何各具特色,生动丰富,避免千篇一律,也就是从形似到神似的学术跃升,达到形神兼备。这是任何画家都“头疼”的问题。成春正在这方面加倍努力攻关。他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系列作品达到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尽可能完美的统一。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纵观华夏千古史,鄂楚大地人才辈出,经天纬地。我觉得,在成春塑造的《激情百年武汉》长卷系列上千人物中,应该隐含着他自己——一位以翰墨丹青讴歌大武汉的世纪歌手,一位为大武汉的崛起不断添砖加瓦的文化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