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热映电影赏析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ongxi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我们挑选了三部年末热映的电影评论回馈大家。它们分别是为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拍摄的纪录电影《This is it》,皮克斯的又一力作3D动画片《飞屋环游记》,以及国内的票房黑马《风声》。
  这三部影片的类型不同,但都堪称经典;这三部影片的创作背景不同,但都是精细制作。对DV创作者来说,电影就是我们创作的最好范例,如同摄影爱好者要无数次翻阅画册一般,创意、技巧、实施这些对于创作至关重要的因素会在不同的影片中表现出来,但是归根结底我们看到,影片拍摄的动力还是来自于创作者内心的感受,你需不需要这样去做?同样,你愿不愿意这样去做?
  引用电影《This is it》的中文译名《就是这样》,一切如同我们对于影像的关注,就是这样,我们来了,一年又过去了,为什么不拍一部自己的影片给别人看看呢?
  ‘
  
  喧哗的躁动,漩涡中的永生
  2009年3月6日………………………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在伦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他将于今年7月举行五十场演唱会,作为他音乐生涯的最后谢幕。
  
  2009年3月13日……100万张音乐会门票在4小时之内被抢购一空。
  
  2009年5月21日……………………迈克尔·杰克逊的伦敦演唱会因为技术原因被迫推迟。前四场演出被重新安排时间举行。7月8日的首场演出被推迟到7月13日。而7月10日、7月12日和7月14日的演出场次,则被直接移动到了2010年3月1日、3月3日和3月6日。6万歌迷要再等8个月才能看到演唱会,而许多海外歌迷则需要重新计划旅游行程。
  
  2009年6月26日……一代歌王迈克尔·杰克逊因心脏停动逝世,享年50岁。
  
  2009年10月6日…美联社报道,由杰克逊伦敦演唱会导演肯尼·奥特加执导的,用数百小时排练花絮的精彩片段制作而成的音乐电影《This is it》将在全球上映。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This is it》全球同步上映,观众终于可以在事隔12年后,一窥天王的风采,所不同的是,此时天王早已不在人间。
  上面的这一系列编年体的时间罗列,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流行乐一代天王,已经像太多的天才一样,离奇的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而他们身后所留下的,依然是无法落定的滚滚尘埃。天王之死,成为了最大的一个谜团,估计警察和法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吵吵嚷嚷的娱记们也乐得有内幕可挖。
  正如有些媒体预计的一样,天王的这部影片,仅仅是献给他的粉丝的,换句话说,对于杰克逊没有儿时记忆的人,相信不会产生太大的共鸣。整部电影基本上就是用排练时的DV资料剪辑出的12首歌曲,其间穿插非常少的一些歌功颂德式的访谈,信息量极少。但也正是从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剪辑上,我们管中窥豹地看到了“如果天王没死”,演唱会将有多精彩,科技含量将有多高。单从天王的亮相:由一块块LCD拼接而成的“屏幕铠甲”中走出,就知道主办方绞尽脑汁吸引观众眼球。整部电影中,与之类似的闪光点很多,我们很少有机会能看到最伟大的明星是如何工作的:他对艺术的敏锐直觉,对舞台效果的不厌其烦孜孜以求,对现场控制的绝对权威(有时甚至是独裁),当然还包括他排练间歇所表现出来的脆弱与敏感(他可以因为耳机音量而大发其火,迟迟拒绝排练)。然而这一切,套用一句天王自己的话:“都是因一个爱字,L-O-V-E而起,也以此为终。”他太爱音乐,太热爱舞台了。任谁人能轻易告别自己一生的追求呢?
  
  《就是这样》
  《This is it》
  导演: 肯尼·奥特加
  主演: 迈克尔·杰克逊
  奥里安斯
  肯尼·奥特加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剧情
   这是一部记录迈克尔·杰克逊在生前准备告别演唱会的影片,完整呈现他对演唱会每个环节事必躬亲参与并提供创意的各个细节。
   迈克尔·杰克逊“This Is It”的演唱会投资高达2400万美元,索尼为了制作《就是这样》而购买了演唱会的所有拍摄资料,购买费用高达6000万美元。由此,《就是这样》成为了史上投资最高的纪录片。
  
  到此为止还是刚刚开始
  谁是20世纪商业明星制度塑造出来的巅峰产物,猫王,披头士?两者都不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和完备的明星制度找到了一个旷世奇才,利用明星制度掌握的金钱和技术,结合这位天才的才华,把他打造成为甜美童星、黑人音乐新星、销量冠军、流行音乐之王、人妖怪胎、恋童癖、整容失败者……这个亦黑亦白、亦男亦女的人类终极偶像就是迈克尔·杰克逊。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巅峰还是在低谷,杰克逊都是明星制度的摇钱树,而且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于是乎,有了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部电影《This is it》——《就是这样》。
  号称流行音乐之王的迈克尔·杰克逊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开始衰落。不仅作品数量大为减少,其销量对于一代天王来说简直就是耻辱。而媒体则频繁聚焦于杰克逊的皮肤颜色、整容手术以后的鼻子这样的负面新闻,而两次猥亵儿童的案件让杰克逊的公共形象一落千丈。然而杰克逊就是杰克逊,他影响了全球数十几亿音乐爱好者,甚至在中国偏远的小城市,都有为数众多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迷,他们通过磁带或VCD使杰克逊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记忆中。杰克逊的复出安排在伦敦,取名为“This is it”——“就是这样”。无论杰克逊是否为还债复出,无论他的身体状况有多差,无论人们会怀着怎样的眼光看待他,杰克逊还是要在伦敦连开50场演唱会。天啊,50场,50岁的杰克逊,很多人不禁为他捏把冷汗。然而,开始售票后4小时即告售罄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杰克逊非凡的影响力还在,人们拭目以待。就在演唱会的主办方一再强调迈克尔在努力地积极排练的时候,2009年6月26日,噩耗突然传来,天王因心脏衰竭猝死,举世哗然,接着是悲痛与反思,然后是全世界大规模的纪念,所有人仿佛一夜之间都忘了迈克尔的丑闻,而把他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或亲人,连狡猾的科比都一脸严肃地说:杰克逊是我灵魂上的导师。
  演唱会没有开成,然而杰克逊的辞世却在全世界引起了比演唱会真正召开都大得多的反响。很少有艺人在死后能引起如此巨大的波澜,人们甚至惊呼,一个时代结束了,不光是音乐的时代,而是代表某种生活方式的时代。为了满足全世界的歌迷悼念杰克逊的愿望,也为了让这棵曾经的摇钱树发挥最后的余热,明星制度再度出手,电影《就是这样》成了本年度没有提前预定档期的商业大片。全球同步上映,就连中国内地也包括在内,很多精心筹划的好莱坞大片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要知道,中国内地每年只给进口影片20个上映名额,2009年的最后一个名额被《就是这样》拿到了。
  影片的拍摄本来只是应景之作,是杰克逊的合作者肯尼·奥特加为了配合伦敦演唱会的开幕制作的一部纪录片,内容主要是关于杰克逊的幕后彩排。而杰克逊的突然辞世使得这部纪录片成为了杰克逊生前最后的演出影像资料,也成了杰克逊生前最后一部电影。杰克逊很喜欢拍电影,从早期《绿野仙踪》中的稻草人到蜚声国际的《月球漫步》中的雅皮士,甚至那个划时代的MV《颤栗》,都是用电影的手法来拍摄的。在最后一部影片中,杰克逊演回了自己。影片中的杰克逊依然光彩夺目,他一丝不苟的排练着自己的经典曲目,然而谁都知道,在墨镜下面有一张多么憔悴的脸。看着影片中沉思的杰克逊,我们会感受到他身上巨大的压力。要知道演唱会最初定为十场,后来被加到五十场,杰克逊曾经的制作人,流行乐的教父级人物昆西·琼斯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吃惊,他觉得这会要了杰克逊的命。为什么要让一个50岁的人连开五十场演唱会,原因不言而喻,这就是利益,而杰克逊不过是赚钱的工具。和杰克逊同时代的歌星普林斯曾经在伦敦开过告别性的演唱会,结果大为成功。而杰克逊的影响力超过普林斯,他的演唱会一定会更为成功,四小时门票售罄就是个信号,杰克逊依然是摇钱树。当然,让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最后留给娱乐业老板们炒作的只是这样一部纪录片,一部伤感的又略带讽刺的纪录片,毁于商业炒作的杰克逊,他的电影遗作依然逃不脱商业炒作的操纵。猫王、约翰·列侬、科特·柯本都是拜商业炒作所赐成为了最能赚钱的死人,毫无疑问,杰克逊将步他们的后尘。
  然而杰克逊的歌迷们毕竟可以从这部影片中看到偶像最后的演出,尽管是非正式的排练。而对于更多人而言,看着这样一部电影,脑子里浮现的则是杰克逊曾经的经典画面。《颤栗》MV里的红色夹克、《犯罪高手》里的西装礼帽和袖章、《Billy Jaen》中的月球漫步,想起1995年MTV颁奖礼上那无以伦比的终场表演,想起布加勒斯特演唱会铸就的辉煌。看着纪录片里堆砌的素材,听着一段一段不完整的经典歌曲,真正的歌迷想到的却是很多年前的杰克逊。由此,杰克逊的衰落和辞世令人哀伤,发人深省,杰克逊对于千千万万想要通过个人奋斗攀上名利巅峰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用这样一部热闹的纪录片去悼念一位逝者,或许更加让人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This is it”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杰克逊反复说着一句话“This is it”,这是演唱会的名字,翻译成中文是“就是这样”。拿北京话讲更具神韵,也更能反映出杰克逊的心情,就是“就这么着了,爱谁谁”。一切到此为止,一语成谶。电影也用了这个名字,仿佛在说,想看最后的杰克逊吗,就是这个了。《This is it》上映首晚就坐收220万美元,无数明星捧场,歌迷力挺“申奥”。作为遗作《This is it》绝对不会是最后一部关于杰克逊的电影。无论是出于赚钱还是缅怀,杰克逊的作品会作为经典一版再版,关于杰克逊故事的电影、书籍会一出再出,他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说起20世纪的流行文化史,就绕不开杰克逊。到此为止吗?不,作为经典人物的迈克尔才刚刚开始。
  
  《飞屋环游记》
  
  今年暑期,皮克斯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部3D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up),票房大受好评,影评宣传也给足了溢美之词,但笔者个人还是认为片子有失皮克斯的大名。不过也难怪,谁让导演选择了出名难做的真人题材的动画电影呢。
  不过,要讲到故事本身,还是很吸引人的,尤其是电影开始的一个5分钟左右的MV风格的“主人公生平”背景介绍,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说到MV剪辑的风格对电影的影响,那可是由来已久:从20世纪30年代出现第一部由音乐作为背景的电影以来,再到60年代出现第一首MTV,音乐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最初,音乐只是作为一个背景的存在,随后音乐的位置逐渐从渲染情绪上升到了影响故事结构。
  那么,为什么MTV的剪辑风格如此重要呢,我们看下面这样一个例子:
  在上图中,是有背景音乐存在的影片剪辑,留意声音轨道的波形图,随着节奏的带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又一个距离相等的波峰,这就是音乐的节奏,就是声音的视觉化,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把每个镜头按照这些节奏点插入到相应的位置,随后连贯播放时,基本上任何镜头拼接到一起都是舒服、流畅的。
  与之对比,我们再看下面一条音频轨,这是普通的对话波形图,因为没有人讲话会像RAP那样故意带上节奏,因此波形的节奏很不规律,此时就非常难按照节奏来配镜头。
  因此这种由先有音轨,再配合画面的剪辑方法,就像一个塑型的工具一样,无论是这段视频的情绪基调(或者激烈、快节奏;或者舒缓、温柔;有时甚至是两者兼备),还是具体到每一个画面之间的联系方式都可以“依附”到这副“骨架”上,从而使剪辑师能更好地把握整个段落甚至全片的风格。正所谓气之风骨也。
  甚至,有了这些明显的节奏鼓点,我们平时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过渡性特技,比如叠化、黑场(它们专门用来对付生硬的镜头间剪辑)都可以直接改为硬切,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有时随着激烈的节奏,甚至更可凸显剪辑的干净利落与大气。
  
  《飞屋环游记》
  
  那么,这种方法的剪辑,有什么实用价值呢?试想我们是一个剪辑师,接到了导演的一个任务,仅用5分钟描述一个人的一生,他要足够清晰地概括主人公的身份背景、人物性格,同时还要有几次大的故事冲突,制造起伏以吸引观众。面对这么苛刻的要求,其实你是不可能用普通的蒙太奇剪辑方式完成,普通的剧情跳跃无法满足对细节的要求,但过大的时空跳转又同时会影响故事的叙述和节奏的控制。
  现在就用到了上面讲的这个借用MV风格来剪辑的方法。既然这种方法是利用歌曲的“骨架”来为画面找点,并且可以极随意地把不相干的镜头衔接在一起,那么它就有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功能,我管它叫橡皮擦功能。
  它可以像橡皮擦一样,在整个人的一生中,擦除不重要的时间、空间,最后把留下来的精华,巧妙地编配到一起,既流畅又有戏剧化效果。
  
  
  当我们找出这5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后,就可以实际操作,开始选一首合适的歌曲了,这首歌曲首先要长度合适,其次只要有5个不同的段落有节奏的变化,就这么简单。歌曲找到,我们此时就可以像文章开始的第一幅图那样,把这5个重要段落分别粗糙地铺到5段音乐上,使镜头的时间位置正好符合音乐的情绪。
  下面,把整条视频顺序播放一下,找到情绪不对的地方稍作修正,直到五个大的段落制造出导演要求的情节起伏。这里要强调一下,具体的叙事并不重要,而它所带给观众的感觉才是关键。只要情绪与叙事的能量相吻合,就是好的剪辑,千万不要在这里陷入细节的修改。
  再之后,还是使用同样的道理,再分别微调五个段落内部的“情绪”。镜头用多用少、时间长短并无一定之法,只要是你连续播放时看着顺畅、逻辑清楚就可以。还是那句话,之所以使用这种方法,讲究的无非就是一个“心情”。
  当然了,这种剪辑方法其实还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比如没有对白的形体表演段落(实际上它就来自于最早的默片时代),需要表达很多背景知识、又需要连贯紧凑的纪录片,乃至我们个人习作的短片电影,都是这种剪辑方法的用武之地。
  
  
  鬼谷子泄天机,白鸽票必胜诀
  《风声》
  导演:高群书
  主演:周迅张涵予李冰冰
  
  剧情
  1942年10月10日,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皇军特务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老裘”策划的,希望抓住这次机会破获他的组织。

   武田调查到负责发送指令的“老鬼”就潜伏在剿匪司令部内,于是将最有可能接触到电报的五个嫌疑人带到了封闭的裘庄。
调查的期限只有五天,武田必须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残忍的酷刑才能找出“老鬼”。被软禁的五个人为了保全自己,也在处心积虑地观察着周围其余四人,都希望尽快把“老鬼”揪出来以便自己能够安全地离开裘庄。吴志国亦正亦邪,白小年文质彬彬,李宁玉自持冷静,顾晓梦洒脱娇纵,金生火处事温吞,他们当中谁才是真正的“老鬼”?
  
  毋庸置疑,最近这段时间,随着美国经济危机拖累全世界半死不活,加上全球经济中国一枝独秀,好像全世界的焦点都聚集到中国来了。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体、美、劳,都好像起势汹涌,中国正可谓“风声”正劲。而正在此时,一部国产电影,《风声》悄然而至。本不抱太大期望,但进了电影院着实是震撼了一把,大呼过瘾!没想到中国电影这么多年,可算是扬眉吐气一回了。经济发展确实是会带动社会的进步啊!
  《风声》,电影广告上说是一部谍战片,虽有揩前段时间大火的“潜伏”的油之嫌,但其悬疑到是做得彻底。本文副标题是电影中的一行密码的代码,而“白鸽票”本是中国源于清代的一种古老彩票,上面标注着各种数字信息,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笔者觉得用在这里做副标题最为贴切:全片都围绕一个“疑”字展开,无论从制片、视觉特效、导演、声音后期、剧本,还是最饱受好评的演员表演,都做的专业、紧紧抓住主题不放。
  基于麦家的同名小说,由陈国富、高群书合作导演的《风声》为我们带来的是一个间谍与反间谍、信任与背弃的世界。故事发生在日军占领时期,敌我双方激战局势日趋紧张,此时双方也都开始将特务互相渗透,而故事正是开始于此。由于日军屡遭暗杀,遂决心根除地下党的暗杀组织。正巧此时即将被遣送回国的日军军官武田抓住了一个机会,假发情报,引诱地下党错发了一则暗杀的密电,于是所有经手这一密电的人,五名汪精卫政府高级职员,全被秘密邀请到一个海边堡垒中,断定出其中一人是地下党成员,武田下了死命令,不揪出这名地下党,他们谁也无法活着走出去。
  更妙的是,由于地下党员依然有任务在身,必须发出撤销暗杀行动的消息,否则组织必将被捣毁。时间越来越紧迫,观众也跟着着急,若无非常手段,紧靠着浑水摸鱼不可能完成任务。在这种生死、恐怖的高压下,几个人纷纷开始了猜忌和不择手段的互相诬陷。而这,仅仅是开始,武田眼光放的很长远,知道这几个人绝不会从简单的调查中露出马脚,于是故意透露出去几人之间的诬陷言辞。自此,影片渐入高潮,在这种情绪的高压力下,有的人有恐惧而导致攻击,有的人意志彻底被摧毁,而有的人,竟依然能冷静处事、掩饰住身份,这种剧中人的应对反应,深深抓住了观众,也给演员留下了最大的表演空间。
  说来故事结构其实非常简单,少有花哨的剪接或编剧伏笔,但正是导演把这种简单发挥到极致,才有了环环相扣的紧张感,外加里面五个性格迥异鲜明的主演相互比着炫演技,才有了吸引人的票房。国内的电影,一直以来就给人以“会讲故事,不懂制作”的直观印象;而对于曾经非常喜欢陆川的《南京,南京》的观众来说,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机会重新认识中国电影。两部电影同样讲述的都是抗战时期的黑暗时代,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南京,南京》极力营造一个客观而真实的类似纪录片性质的世界,而《风声》则更加戏剧性地描述一个考验智力的谍战故事、大刀阔斧地展示最高级别的类型片制作。想知道到底制作有多专业,看一下电影的片头就明白了。
  整部影片节奏紧凑,一直勾引着观众不停地猜“到底谁是内鬼”,但随着主人公一个接一个被干掉,而地下党依然坚强地隐藏着。其实,最终的结局并不重要,而真正好看的正是在这种高压下人物间的对手戏;至于谜底如何,自然留给观众自己去影院看了,不过可以透露一句,反正笔者是想破脑袋也没猜到会是如此的结局。
  
  
其他文献
2008年夏,第五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初选活动在炎热的南京悄悄展开,7月12号,这次初选迎来了五位评委,他们分别是卫西谛、董冰峰、王方、周浩、沈晓平,全程观摩影片的还有张献民和曹恺。  卫西谛是目前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影评人,还参加了上一界影像展的评选活动;董冰峰是独立策展人,也做过许多影像的展览和推广的活动;王方是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教授,本身带有学院教育的背景,同时又从事电影电视的编剧工作;周
期刊
我们的栏目总是在说着一些与拍摄无关的东西,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本栏目就是从实际拍摄的角度去说的,而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则是:朋友们放下杂志,关掉DVD机抄起家伙,投身广阔天地。今日开拍,拍摄基础入门栏目。    专栏作者:老村长  十五年来倾心影像摄制,强悍地喜欢跟影像有关的所有东西,习惯什么活儿都干,软硬件通玩。身份变化无常,摄像师、摄影师、记者、编辑、独立撰稿人、大学教师。标准一影像村民。   
期刊
Adobe公司2008年春季发布了Adobe Premiere Pro CS3测试版,这是Adobe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正式版Premiere发布之前提供测试版下载。让我们一起先从预览版领略Premiere Pro CS3的风采吧!    看看这个经典的视频战车安装了那些新型的高清武器!    1.经典PR的历史    首先,是软件名称上的变化。我们先来看看Premiere的历史。从最早1993年的P
期刊
2008年8月8日,万众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了。对于奥运会开幕式的期待与热切地关注也达到了高潮。  开幕式之前的绝对保密,让开幕式成功举以之后的“解密”作更成为焦点。在开幕式结束后,电影频道有意识地安排了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戴黄金甲》,当年,这个电影上演后。王朔曾经嘲讽张艺谋是“搞装修”的。以至于当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选定为张艺谋时,很多人担心“老谋子”到时候会把“鸟巢”“装修”成什么样。  搞
期刊
佳能XL-H1已经现身江湖三年有余,很多的高清影片都是通过这款机器拍摄完成的,它的口碑和高清功力想必大家都领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H1面对更加新鲜的格式和近期推出的摄像机可能有些廉颇老矣的感觉,所以佳能公司在不久前及时地推出了XL-H1的升级产品XL-H1S。
期刊
奥运会已经开幕了,我们国家的奖牌数在前几天一直遥遥领先,真棒!但是对于没有体育天赋,只有体育公平竞赛精神小郝来说,虽然对于比赛项目和规则门清儿,但是并没有运动的冲动,这足以说明小编具有惊人的独立思考精神。  刚开始写就自吹自擂的,到底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一种职业敏感,即使小郝有奥运会门票,进了比赛场馆也只是看看,高清转播机的型号,现场显示设备的厂商和型号、尺寸,甚至连现场音响设备的图片我都
期刊
片名:《地海传奇》  导演:宫崎吾郎  原著:娥苏拉·勒瑰恩  类型:动画/冒险  国别:日本  上映日期:2006年    在电影开始十分钟后,剩女表示要看新闻联播,被我以爪抵抗之后,到一边洗衣服去了,如果不给她点活干,三分钟后这姑娘又能睡过去了。这次是根据美国科幻作家娥苏拉·勒瑰恩小说改编,吉卜力艺术工作室出品的《地海传奇》。弑父的王子Arren逃避着身边若隐若现的“影子”,和大魔法师来到一个
期刊
片名:《明日的记忆》  导演∶堤幸彦  主演∶渡边谦、桶口可奈子  片长∶122分钟  类型:剧情片  国别:日本  上映日期:2006年      关于记忆,像普希金的那首诗:“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一部优秀的电影也是如此,让我们在影像世界中认识我们的主人公,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日本影片《明日的记忆》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广告公司的
期刊
蓝牙这项曾经被人冷落的技术,随着数码厂商发现它传输数据上有着独到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数码厂商运用。索尼也充分利用蓝牙技术的特性,研发了一款适合民用DV的无线蓝牙麦克风ECM-HW1,会给你的DV作品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听觉感受,成为你拍摄时候的好帮手。    谈到DV,一般爱好者容易忽视录音的重要性,而且市面上很多DV上的内置麦克风位置设计得不够合理,在安静的环境下拍摄,调焦时的按键声或马达转动声都会
期刊
剑:利剑在手,方可搏击江湖    专业之选——佳能 XHA1  专业HDV的硬性指标处处精彩,优良的光学系统,出色的画面质量,大范围变焦,坚固的机身,便携小巧的设计。这些户外拍摄需要的条件全部都集中在了佳能 XH -A1身上,机动、鲜活、高画质,专业态度的专业选择。    灵动之选——索尼HVRA1C  小巧的HDV摄像机,手动功能集合其中异常丰富,专业的录音系统,便携性和高画质成为它受到户外拍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