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龙华医院的中心草坪上,八位建院元老的青铜雕像静静矗立。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目光如炬的中年男子,就是海派中医陆氏针灸的创始人陆瘦燕。
出生于针灸医师家庭的陆瘦燕,从小就跟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针灸治病之神效,更受其父济世仁术的熏陶,16岁中学毕业后,即立志随父学医。后来,他开设的针灸所天天门庭若市,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各种疑难杂症患者咸来求医。
也正是从这家小小的诊所开始,陆瘦燕和夫人朱汝功创立了“陆氏针灸”。如今,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陆瘦燕虽已离去,陆氏针灸仍然领衔海派针灸,并于2009年、2011年分别被列入上海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地方流派,“陆氏针灸”也是唯一进入国家级的针灸项目。
八仙桥有个陆瘦燕
龙华医院5号楼五层针灸科的候诊区,虽然才刚过早上8点,护士台前却早已排起了长队。
“七八九月是我们这里就诊人数最多的时间,比平时翻了个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裴建告诉记者。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炎炎夏日正是得阳气的最好时节。“打伏针”自然成为很多老上海每到夏天的习惯。
对此,裴建表示,这确实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有效方法。据他介绍,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是陆瘦燕夫妇在随父临诊和他们自己的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容易驱除伏留筋骨深处的宿疾,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伏针’‘伏灸’等冬病夏治法,正是陆氏针灸创导的。由于病者深受其益,后成为陆氏针灸流派的一大特色。”裴建介绍说。
陆氏针灸到底有多神奇?那还得从清末民初说起。陆瘦燕的生父李培卿是针灸大家,素有“神针”之誉,为陆氏针灸疗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师从陈慕兰,擅长针刺补泻手法,重视脾肾的虚实,强调经络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年以后,习用毫针,创用温针、伏针、伏灸。到晚年提倡慢针细捻,对针灸的发展贡献极大。
1909年,陆瘦燕就出生于这个针灸之家,他幼承庭训,中学毕业后即随父学医,18岁起在上海开业,不久就蜚声上海。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陆氏针灸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上海八仙桥一带名医云集,而陆瘦燕和夫人朱汝功的诊所就开在金陵中路119号。
据裴建回忆,陆氏夫妇分别接诊上午和下午,诊所业务鼎盛,每天都门庭若市。“陆瘦燕”三个字在那时的上海滩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患者只需说“到陆瘦燕诊所”,不用告知地址,三轮车师傅就会将他送到八仙桥。当年,前来求医的患者,病种广泛,不仅有各种风湿痹症、内科杂病,还有妇科、儿科、外科等病,更有精神病、麻风病之类的特殊病症。
在夏季,前来打“伏针”的患者更多,不得不每日限号(上午半天400号),以致患者通宵排队候诊,这成了当时一道奇特的景观。其中,有的请人代为排队,有的向人租借板凳排队。陆瘦燕诊所的邻居便抓住了这一“商机”,提供“代人排队”“出租板凳”的服务。
陆瘦燕从清晨6点开始门诊,30-50位患者一批,一直要到午后1点多才能结束门诊;朱汝功从下午2点开始门诊,要治疗200多个患者,到6点多结束;除门诊外,朱汝功还要出诊,为中风癱痪等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治疗。裴建表示,在私人诊所,每天要完成如此多的门诊量,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当年,“陆瘦燕针灸”诊所里的挂号费,初诊是1元2角,复诊是1元。而彼时,大学毕业生每月工资是48元5角,个人最低生活费是8元。能吸引如此多的患者愿意通宵排队、花重金来求治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疗效神速。
冰火神针,探索针刺新方法
头痛、中风、哮喘、肌痉挛、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疼痛性疾病……“陆氏针灸”传承至今的“切诊”手法,让患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来自苏州的杨女士,7年来,饱受头痛折磨,几乎失去了治愈的信心。当得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疗效显著后,杨女士决定试试。
医院针灸科医生为杨女士进行施针后,她的疼痛感便消失,喝水也不再吐,巩固治疗2次后,之前的症状便没有再发作
裴建认为,“陆氏针灸”创始人陆瘦燕提出的“切诊”思想尤为重要。诊病必须了解病者整体情况,而望、闻、问、切这四诊中的切诊,除了切寸口脉外,还应切“肾间动气”“虚里之脉”“太溪”“冲阳”“颔厌”“太冲”等脉,以察元气之盛衰,肾气胃气之虚实,上下左右之偏胜。
与此同时,陆瘦燕和朱汝功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针刺手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陆瘦燕曾说针刺手法“一旦失传,不仅会降低疗效,更可怕的是,针灸学中具有特色的操作技术将毁灭在我们这一代,实在是上愧对祖先,下愧对子孙”。因此,他对针刺手法从文献整理、科学分类、临床观察到实验研究都做了大量工作。
陆瘦燕将手法的作用,区分为候(催)气、行气及补泻三类。所谓“候气”或“催气”,是促使针不得气的方法。所谓“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所谓“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之刺法。
1958年夏,全国第一次针灸经络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卫生部、各省市的领导及针灸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共同探讨了针灸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陆瘦燕在会上表演了“烧山火”“透天凉”针刺补泻手法,使受试者当即分别产生热或凉的感觉,会场为之震惊和振奋。此后,在全国针灸界掀起了研究针刺手法的热潮。
出生于针灸医师家庭的陆瘦燕,从小就跟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针灸治病之神效,更受其父济世仁术的熏陶,16岁中学毕业后,即立志随父学医。后来,他开设的针灸所天天门庭若市,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各种疑难杂症患者咸来求医。
也正是从这家小小的诊所开始,陆瘦燕和夫人朱汝功创立了“陆氏针灸”。如今,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陆瘦燕虽已离去,陆氏针灸仍然领衔海派针灸,并于2009年、2011年分别被列入上海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地方流派,“陆氏针灸”也是唯一进入国家级的针灸项目。
八仙桥有个陆瘦燕
龙华医院5号楼五层针灸科的候诊区,虽然才刚过早上8点,护士台前却早已排起了长队。
“七八九月是我们这里就诊人数最多的时间,比平时翻了个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裴建告诉记者。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炎炎夏日正是得阳气的最好时节。“打伏针”自然成为很多老上海每到夏天的习惯。
对此,裴建表示,这确实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有效方法。据他介绍,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是陆瘦燕夫妇在随父临诊和他们自己的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容易驱除伏留筋骨深处的宿疾,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伏针’‘伏灸’等冬病夏治法,正是陆氏针灸创导的。由于病者深受其益,后成为陆氏针灸流派的一大特色。”裴建介绍说。
陆氏针灸到底有多神奇?那还得从清末民初说起。陆瘦燕的生父李培卿是针灸大家,素有“神针”之誉,为陆氏针灸疗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师从陈慕兰,擅长针刺补泻手法,重视脾肾的虚实,强调经络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年以后,习用毫针,创用温针、伏针、伏灸。到晚年提倡慢针细捻,对针灸的发展贡献极大。
1909年,陆瘦燕就出生于这个针灸之家,他幼承庭训,中学毕业后即随父学医,18岁起在上海开业,不久就蜚声上海。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陆氏针灸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上海八仙桥一带名医云集,而陆瘦燕和夫人朱汝功的诊所就开在金陵中路119号。
据裴建回忆,陆氏夫妇分别接诊上午和下午,诊所业务鼎盛,每天都门庭若市。“陆瘦燕”三个字在那时的上海滩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患者只需说“到陆瘦燕诊所”,不用告知地址,三轮车师傅就会将他送到八仙桥。当年,前来求医的患者,病种广泛,不仅有各种风湿痹症、内科杂病,还有妇科、儿科、外科等病,更有精神病、麻风病之类的特殊病症。
在夏季,前来打“伏针”的患者更多,不得不每日限号(上午半天400号),以致患者通宵排队候诊,这成了当时一道奇特的景观。其中,有的请人代为排队,有的向人租借板凳排队。陆瘦燕诊所的邻居便抓住了这一“商机”,提供“代人排队”“出租板凳”的服务。
陆瘦燕从清晨6点开始门诊,30-50位患者一批,一直要到午后1点多才能结束门诊;朱汝功从下午2点开始门诊,要治疗200多个患者,到6点多结束;除门诊外,朱汝功还要出诊,为中风癱痪等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治疗。裴建表示,在私人诊所,每天要完成如此多的门诊量,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当年,“陆瘦燕针灸”诊所里的挂号费,初诊是1元2角,复诊是1元。而彼时,大学毕业生每月工资是48元5角,个人最低生活费是8元。能吸引如此多的患者愿意通宵排队、花重金来求治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疗效神速。
冰火神针,探索针刺新方法
头痛、中风、哮喘、肌痉挛、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疼痛性疾病……“陆氏针灸”传承至今的“切诊”手法,让患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来自苏州的杨女士,7年来,饱受头痛折磨,几乎失去了治愈的信心。当得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疗效显著后,杨女士决定试试。
医院针灸科医生为杨女士进行施针后,她的疼痛感便消失,喝水也不再吐,巩固治疗2次后,之前的症状便没有再发作
裴建认为,“陆氏针灸”创始人陆瘦燕提出的“切诊”思想尤为重要。诊病必须了解病者整体情况,而望、闻、问、切这四诊中的切诊,除了切寸口脉外,还应切“肾间动气”“虚里之脉”“太溪”“冲阳”“颔厌”“太冲”等脉,以察元气之盛衰,肾气胃气之虚实,上下左右之偏胜。
与此同时,陆瘦燕和朱汝功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针刺手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陆瘦燕曾说针刺手法“一旦失传,不仅会降低疗效,更可怕的是,针灸学中具有特色的操作技术将毁灭在我们这一代,实在是上愧对祖先,下愧对子孙”。因此,他对针刺手法从文献整理、科学分类、临床观察到实验研究都做了大量工作。
陆瘦燕将手法的作用,区分为候(催)气、行气及补泻三类。所谓“候气”或“催气”,是促使针不得气的方法。所谓“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所谓“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之刺法。
1958年夏,全国第一次针灸经络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卫生部、各省市的领导及针灸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共同探讨了针灸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陆瘦燕在会上表演了“烧山火”“透天凉”针刺补泻手法,使受试者当即分别产生热或凉的感觉,会场为之震惊和振奋。此后,在全国针灸界掀起了研究针刺手法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