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狐狸吃葡萄》的寓言有许多版本,不过,有人又设想出这样的版本:
第一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到葡萄。它心想,同别的狐狸说过,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第二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它们有“猴子捞月”,我们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成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萄萄。
读了上述材料后,请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本题是寓言型材料作文,材料提供了两只狐狸的不同做法,可供选择的角度有很多。
从第一只狐狸的行为来看,他看到心目中向往的目标——“葡萄”够不着以后,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目标。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可以以此谈人生目标的转向,谈寻找合适自己的人生位置,谈量力而行等等。
从第二只狐狸的行为来看,它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其创新之处在于。用合作的方式,以集体的力量来应对困难。可以以此谈“合作”的重要,谈创新解决问题的可贵等等。
把两者比较起来看,相同点在于两只狐狸对心目中向往的目标都采取了可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点在于:第一只狐狸侧重于放弃,第二只狐狸“不抛弃。不放弃”;第二只狐狸的对策可能更积极主动,可以以此作为感悟点来写。创新思考,勇于解决,懂得解决,明白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也可以侧重前者,因为现实中确实有许多无法实现的目标,这时不妨采用“心理替代”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还可以把第一只狐狸和第二只的做法结合起来谈,面对困难,先想方设法,创造性解决;但真的“山穷水尽”时,不妨想出替代的方法,这又是一种写作思路,
佳作展示
寻找柠檬的狐狸
◇吴佳佳
在炊烟中流浪的人,只能奔向一片夜色。而这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会奔向它橙黄色的梦。
——题记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它没有说葡萄酸,而是去寻找柠檬。这样很好,因为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寻找。失去了心中的那株葡萄,并不等于失去了整个世界。
蒲松龄是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曾经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可他科举之路遇阻,无比迷茫。他是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怀才不遇的确是件痛苦的事,于是他成了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在深夜里独酌淡酒,在灯光摇曳下将自己的一身才气宣泄在纸上。英雄挥刀。文人泼墨。书生与狐女的故事,才子与佳人的邂逅,注定让蒲松龄成为文学上的不朽之尊。他就是那只吃不到葡萄而去寻找柠檬的狐狸,那些曼妙妖娆的文字和哀婉缠绵的故事,就是他的柠檬,留在后人心间,馨香着一种永恒。
鲁迅是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怀着梦想去日本学医,想救治那些在病痛中煎熬的国人。善良仁义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发芽,无人可挡。可是,当他看到国人的愚昧无知时,他陷入了沉思。那样落后的环境与腐朽的社会,需要一声春雷去敲动人们的思想末梢,去催开中国人民的春天。于是。他不再想着怎样去触及那些遥不可及的梦,他成了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用笔在战斗着,像针一样扎入社会的肌肤。注入强心剂。他一生的姿势只为一盏灯不被熄灭,照亮人们前进的路。他站在路口,站成一座雕塑,让人敬仰。
我想成为那只去寻找柠檬的狐狸,我要去寻找我的柠檬,在橙黄色的梦中笑傲江湖。屋内,一片绿意,与季节无关;屋外,一片橙黄,与未来无关。我只是在寻找我自己的柠檬。
模拟评分
内容:作者把科举不中却写下不朽著作的蒲松龄,把弃医从文的鲁迅,把寻找理想的自己,都巧妙地比作“寻找柠檬的狐狸”,类比得当。比喻新颖。作者观点明确,扣题紧密,主题突出。美中不足的是,联系自己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曾经的葡萄是什么,而现在要追寻的柠檬是什么。这样才能体现“选择和放弃”的意思。得12分(满分15分)。
结构:文章开头巧妙运用题记,导入自然,中间从古人说到令人,最后联系自己,由名人到自身,论证层层深入。结尾收束有力。结构完整。得15分(满分15分)。
语言:文章对蒲松龄和鲁迅的事例的概括和评论都具有文学色彩,多有形象之句,多用比喻和拟人。读来十分动人。得15分(满分15分)。
创新:作者立论的角度非常巧妙,见解新颖,他从第一只狐狸的角度说出了“失去了心中的那株葡萄,并不等于失去了整个世界”的道理,给人的启示非常深刻。得10分(满分10分)。
总分:52分(满分55分)。
追寻生命里的葡萄
◇章腾飞
如果说生活是一架梯子,在梯子的顶端,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大而甜美的葡萄。而我们站在梯子的底端,如同仰望星空般仰望我们梦里追寻的葡萄,不知疲倦。
然而生活这架梯子。只有真正不懈追求,不畏艰难险阻的攀爬者,才能最终尝到那属于胜利者的果实。
庄子化身为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于天地宇宙之间纵横驰骋,没有生命可以阻挡他锐利的眼光。楚王来找他,他安坐垂钓,以淤泥中的老龟自比,不为名利所惑。正是凭借这一份自守,这一份执著。他才能够神游物外,朝着心中那一片广阔自由的天空迈进。
庄子的攀爬是孤独的,然而孤独却成就了庄子的高度。在孤独中挣扎着前行,庄子找到了他生命里的葡萄。
凡·高也是一位孤独的攀爬者。在世人的冷嘲热讽里,在诟骂声中,他在自己艺术的梯子上,抛却世俗的阻挠,摘到那一颗只属于自己的葡萄。那一株灿烂的向日葵使人看见他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对光明的渴望。
你可以说他是疯子,说他是神经病,但你不能否认他是一位天才的画家,是一位把自己燃烧、融进画里的画家。他像一个聋子,坚守在自己的道路上,无论多少让他放弃的话语迎面而来。
然而在庄子、凡·高的背后,谁曾注意到那些一生苟且、无所适从、无所坚守的人?他们或许伺样渴望过头顶的葡萄,可他们为什么不能得到?因为他们不懂得坚守,或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宁愿只去尝尝柠檬的味道。
每个人都拥有这样一架梯子,不同的是态度。当我们被困难吓倒,在它面前无能为力时,请抬头看一眼那诱人的葡萄吧!它充满希望地向我们招手,告诉我们不要放弃。它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模拟评分
内容:本文主要以第二只狐狸的表现。谈对人 生目标的坚守,这也是紧紧把握了材料的寓意。作者引用庄子在孤独中坚守和凡·高在艰辛中不放弃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立意深刻,内容充实。得15分(满分15分)。
结构:文章总分有致,开头亮出观点,中间用具体的事例诠释,结尾联系现实,结构完整。得14分(满分15分)。
语言:文章语言优美流畅,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和比喻。读来清新。得15分(满分15分)。
创新:作者思考深刻。从第二只狐狸想办法得到葡萄的精神挖掘出“坚守”。可谓独辟蹊径。这样的角度避免了人云亦云,给人更多的启示。庄子、凡·高两个材料虽典型,但因为用得较多,容易审美疲劳。得9分(满分10分)。
总分:53分(满分55分)。
素材卡片
1 狒狒王的试验
有一个实验,把狒狒王用铁笼子罩起来。狒狒王是享有很多特权的,凡是母狒狒都是它的妻子,凡是好吃的东西都得让它先吃。现在狒狒王被罩了起来,笼子外的美味尽被群狒享用,它越想越生气,恨得咬牙切齿,以头撞击铁笼。这样的实验每天做一次,一年之后,狒狒王因情绪激动得癌症而死。
点评 狒狒王如果能够明白“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进行自我安慰,以求心理平衡,那结局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2 选择合适的目标
丹尼尔·笛福在创作他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之前,曾经当过小贩、士兵、商人、秘书、工厂经理、会计、特使……鸟类学家威尔逊在真正找到自己的职位以前,曾经在五个不同的职业上失败过。
点评 人生要善于选择,千万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情,否则你将深陷于泥潭之中,只能徒劳地挣扎、抱怨。选择属于自己的那只“柠檬”,那些高挂的“葡萄”其实并不属于你。
3 湄公河流域四国商讨抗旱
由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四个湄公河下游国家组成的湄公河委员会,于4月2日至5日举行首届峰会。各国将探讨近期湄公河水位下降造成的流域大旱问题,并希望与同属湄公河流域的中国、缅甸共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近期。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出现特大干旱,干流水位大幅下降,对流域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这些中南半岛国家素以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著称,这场大旱灾令各国政府和人民猝不及防。
点评 干旱是全球性问题。“同饮一江水”,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共同做好抗旱工作,摘到风调雨顺的“葡萄”。
4 自制航天器拍摄太空
哈里斯,是英国的一位天文学爱好者。他痴迷美丽的太空景色,但不可能像宇航局一样花费数百万英镑的资金,发射太空探测器去拍摄。在使用一个远程控制的直升机拍摄自己住宅的航空照片失败之后,他便萌生DIY装置拍摄航空地球景象的念头。
他把一个普通的数码相机放置在一个聚苯乙烯箱子中,把箱子系在一个氦气球上。然后让这个氦气球漂至高空。气球上升到1609公里的高空,便发生爆炸,这时从箱子中自动释放一个微型降落伞。最后哈里斯在距离发射地点90公里处通过GPS定位器找到了它。
哈里斯拍摄的照片非常壮观。整个过程总预算仅500英镑,目前英国航天局对此非常感兴趣。
点评 创新手段助你摘到“葡萄”。哈里斯想法奇异,用很少的金钱就达成了目标。敢于创新,善于打破陈规,一定能摘到甜美的葡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狐狸吃葡萄》的寓言有许多版本,不过,有人又设想出这样的版本:
第一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到葡萄。它心想,同别的狐狸说过,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第二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它们有“猴子捞月”,我们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成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萄萄。
读了上述材料后,请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本题是寓言型材料作文,材料提供了两只狐狸的不同做法,可供选择的角度有很多。
从第一只狐狸的行为来看,他看到心目中向往的目标——“葡萄”够不着以后,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目标。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可以以此谈人生目标的转向,谈寻找合适自己的人生位置,谈量力而行等等。
从第二只狐狸的行为来看,它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其创新之处在于。用合作的方式,以集体的力量来应对困难。可以以此谈“合作”的重要,谈创新解决问题的可贵等等。
把两者比较起来看,相同点在于两只狐狸对心目中向往的目标都采取了可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点在于:第一只狐狸侧重于放弃,第二只狐狸“不抛弃。不放弃”;第二只狐狸的对策可能更积极主动,可以以此作为感悟点来写。创新思考,勇于解决,懂得解决,明白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也可以侧重前者,因为现实中确实有许多无法实现的目标,这时不妨采用“心理替代”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还可以把第一只狐狸和第二只的做法结合起来谈,面对困难,先想方设法,创造性解决;但真的“山穷水尽”时,不妨想出替代的方法,这又是一种写作思路,
佳作展示
寻找柠檬的狐狸
◇吴佳佳
在炊烟中流浪的人,只能奔向一片夜色。而这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会奔向它橙黄色的梦。
——题记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它没有说葡萄酸,而是去寻找柠檬。这样很好,因为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寻找。失去了心中的那株葡萄,并不等于失去了整个世界。
蒲松龄是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曾经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可他科举之路遇阻,无比迷茫。他是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怀才不遇的确是件痛苦的事,于是他成了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在深夜里独酌淡酒,在灯光摇曳下将自己的一身才气宣泄在纸上。英雄挥刀。文人泼墨。书生与狐女的故事,才子与佳人的邂逅,注定让蒲松龄成为文学上的不朽之尊。他就是那只吃不到葡萄而去寻找柠檬的狐狸,那些曼妙妖娆的文字和哀婉缠绵的故事,就是他的柠檬,留在后人心间,馨香着一种永恒。
鲁迅是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怀着梦想去日本学医,想救治那些在病痛中煎熬的国人。善良仁义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发芽,无人可挡。可是,当他看到国人的愚昧无知时,他陷入了沉思。那样落后的环境与腐朽的社会,需要一声春雷去敲动人们的思想末梢,去催开中国人民的春天。于是。他不再想着怎样去触及那些遥不可及的梦,他成了那只寻找柠檬的狐狸。他用笔在战斗着,像针一样扎入社会的肌肤。注入强心剂。他一生的姿势只为一盏灯不被熄灭,照亮人们前进的路。他站在路口,站成一座雕塑,让人敬仰。
我想成为那只去寻找柠檬的狐狸,我要去寻找我的柠檬,在橙黄色的梦中笑傲江湖。屋内,一片绿意,与季节无关;屋外,一片橙黄,与未来无关。我只是在寻找我自己的柠檬。
模拟评分
内容:作者把科举不中却写下不朽著作的蒲松龄,把弃医从文的鲁迅,把寻找理想的自己,都巧妙地比作“寻找柠檬的狐狸”,类比得当。比喻新颖。作者观点明确,扣题紧密,主题突出。美中不足的是,联系自己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曾经的葡萄是什么,而现在要追寻的柠檬是什么。这样才能体现“选择和放弃”的意思。得12分(满分15分)。
结构:文章开头巧妙运用题记,导入自然,中间从古人说到令人,最后联系自己,由名人到自身,论证层层深入。结尾收束有力。结构完整。得15分(满分15分)。
语言:文章对蒲松龄和鲁迅的事例的概括和评论都具有文学色彩,多有形象之句,多用比喻和拟人。读来十分动人。得15分(满分15分)。
创新:作者立论的角度非常巧妙,见解新颖,他从第一只狐狸的角度说出了“失去了心中的那株葡萄,并不等于失去了整个世界”的道理,给人的启示非常深刻。得10分(满分10分)。
总分:52分(满分55分)。
追寻生命里的葡萄
◇章腾飞
如果说生活是一架梯子,在梯子的顶端,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大而甜美的葡萄。而我们站在梯子的底端,如同仰望星空般仰望我们梦里追寻的葡萄,不知疲倦。
然而生活这架梯子。只有真正不懈追求,不畏艰难险阻的攀爬者,才能最终尝到那属于胜利者的果实。
庄子化身为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于天地宇宙之间纵横驰骋,没有生命可以阻挡他锐利的眼光。楚王来找他,他安坐垂钓,以淤泥中的老龟自比,不为名利所惑。正是凭借这一份自守,这一份执著。他才能够神游物外,朝着心中那一片广阔自由的天空迈进。
庄子的攀爬是孤独的,然而孤独却成就了庄子的高度。在孤独中挣扎着前行,庄子找到了他生命里的葡萄。
凡·高也是一位孤独的攀爬者。在世人的冷嘲热讽里,在诟骂声中,他在自己艺术的梯子上,抛却世俗的阻挠,摘到那一颗只属于自己的葡萄。那一株灿烂的向日葵使人看见他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对光明的渴望。
你可以说他是疯子,说他是神经病,但你不能否认他是一位天才的画家,是一位把自己燃烧、融进画里的画家。他像一个聋子,坚守在自己的道路上,无论多少让他放弃的话语迎面而来。
然而在庄子、凡·高的背后,谁曾注意到那些一生苟且、无所适从、无所坚守的人?他们或许伺样渴望过头顶的葡萄,可他们为什么不能得到?因为他们不懂得坚守,或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宁愿只去尝尝柠檬的味道。
每个人都拥有这样一架梯子,不同的是态度。当我们被困难吓倒,在它面前无能为力时,请抬头看一眼那诱人的葡萄吧!它充满希望地向我们招手,告诉我们不要放弃。它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模拟评分
内容:本文主要以第二只狐狸的表现。谈对人 生目标的坚守,这也是紧紧把握了材料的寓意。作者引用庄子在孤独中坚守和凡·高在艰辛中不放弃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立意深刻,内容充实。得15分(满分15分)。
结构:文章总分有致,开头亮出观点,中间用具体的事例诠释,结尾联系现实,结构完整。得14分(满分15分)。
语言:文章语言优美流畅,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和比喻。读来清新。得15分(满分15分)。
创新:作者思考深刻。从第二只狐狸想办法得到葡萄的精神挖掘出“坚守”。可谓独辟蹊径。这样的角度避免了人云亦云,给人更多的启示。庄子、凡·高两个材料虽典型,但因为用得较多,容易审美疲劳。得9分(满分10分)。
总分:53分(满分55分)。
素材卡片
1 狒狒王的试验
有一个实验,把狒狒王用铁笼子罩起来。狒狒王是享有很多特权的,凡是母狒狒都是它的妻子,凡是好吃的东西都得让它先吃。现在狒狒王被罩了起来,笼子外的美味尽被群狒享用,它越想越生气,恨得咬牙切齿,以头撞击铁笼。这样的实验每天做一次,一年之后,狒狒王因情绪激动得癌症而死。
点评 狒狒王如果能够明白“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进行自我安慰,以求心理平衡,那结局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2 选择合适的目标
丹尼尔·笛福在创作他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之前,曾经当过小贩、士兵、商人、秘书、工厂经理、会计、特使……鸟类学家威尔逊在真正找到自己的职位以前,曾经在五个不同的职业上失败过。
点评 人生要善于选择,千万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情,否则你将深陷于泥潭之中,只能徒劳地挣扎、抱怨。选择属于自己的那只“柠檬”,那些高挂的“葡萄”其实并不属于你。
3 湄公河流域四国商讨抗旱
由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四个湄公河下游国家组成的湄公河委员会,于4月2日至5日举行首届峰会。各国将探讨近期湄公河水位下降造成的流域大旱问题,并希望与同属湄公河流域的中国、缅甸共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近期。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出现特大干旱,干流水位大幅下降,对流域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这些中南半岛国家素以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著称,这场大旱灾令各国政府和人民猝不及防。
点评 干旱是全球性问题。“同饮一江水”,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共同做好抗旱工作,摘到风调雨顺的“葡萄”。
4 自制航天器拍摄太空
哈里斯,是英国的一位天文学爱好者。他痴迷美丽的太空景色,但不可能像宇航局一样花费数百万英镑的资金,发射太空探测器去拍摄。在使用一个远程控制的直升机拍摄自己住宅的航空照片失败之后,他便萌生DIY装置拍摄航空地球景象的念头。
他把一个普通的数码相机放置在一个聚苯乙烯箱子中,把箱子系在一个氦气球上。然后让这个氦气球漂至高空。气球上升到1609公里的高空,便发生爆炸,这时从箱子中自动释放一个微型降落伞。最后哈里斯在距离发射地点90公里处通过GPS定位器找到了它。
哈里斯拍摄的照片非常壮观。整个过程总预算仅500英镑,目前英国航天局对此非常感兴趣。
点评 创新手段助你摘到“葡萄”。哈里斯想法奇异,用很少的金钱就达成了目标。敢于创新,善于打破陈规,一定能摘到甜美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