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服装创意设计的教学中,教师之间对学生作业的评定有不同看法,有时这种争辩反映出对实用和创意的不同认识,这是观念不同所产生的分歧。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对学生今后有帮助的教学,我们必须及早做出判断,决定未来服装设计教学的侧重点。
《中国青年报》专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的一篇报道,写得深入人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钱颖教授非常不喜欢学生提出的一个要求——多上一些看起來对实习和工作有用的课。这也是我多年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专业设计教学要偏向实践,侧重某些方面是必要的,但是一味追求实用、注重短期见效而忽略创作的独特性的学习方法不符合艺术教学规律。软实力的建设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看问题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心态的问题。
我们教学安排中尽量安排有项目目标、能够培养能力的课程,说白了就是最好开设到工厂操作就能用的课程,学生也希望多接触以后的实战课程,把教学变成职场的实训场。但是这样的实训下来,我们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满意,因为我们永远赶不上市场的变化。教师要教学,又要跑到外边实习,深入工厂走市场请专家,希望所有的课程都变成“拿起来就能实战”的培训式的教学。学生也忙碌着照猫画虎地学习,但到了实际工作,还是和学校教学的情况有差别,总是不能尽人意。学生的时间被大量的各种实训占据,一味求项目,也没有真正接触职场环境的心态。我们培养的是有技术的产业工人吗?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设计助理,如果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明确目标,完全可以定位为设计师。这就需要学生审美眼光独特,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们现在对学生一味强调技术实用,就可能传递给他们一个信息,临摹就是设计。可是临摹得再好也是别人的,我们自己的原创能力在一点点消耗殆尽,思维在忙碌中变得浅显了。
20多年前我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应聘过多家服装学校。其中一个服装学院校长的一段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感觉这位校长大概是做服装加工厂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了资金,转行到服装学校当校长。应聘时没有想太多,自己直接与校长探讨应聘的事情。那位校长很健谈,直接问我对当前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认识,应该侧重实用还是艺术,我直接回答“艺术”。我是学服装设计出身,刚刚大学毕业几乎没有实践经验,学校培养也是侧重艺术。他当场就反驳我,说了很多关于对实用设计的看法,他不希望学生做时装秀上那样的创意设计,因为老百姓不会穿那些衣服,卖不出去的话,那些时装秀上的服装没有任何意义。他认为,服装设计不过是大街上的式样,面料改变一下,图案色彩选择适当就行了。我当时没有过多地与之争辩,在这样强势的校长面前,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我保留“创意第一”的想法。
在之后20年的教学中,课程设计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革变化。我们一度教授学生设计尽量朴实、拿出去就可以直接穿的服装,我也曾经怀疑强调创意是不是错了。经过多年的思考我发现,从学习服装的创意统领到实用为先,再到创意回归的设计,这一切都证明,没有创作的热情,就没有设计的新意。
我对比了一下,国外很多国家的教学值得我们借鉴。在时装领域,Dior的首席设计师John Galliano,英年早逝的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Julian McDonald,GUCCI集团下的Stella McCartney,美国VOGUE杂志的时装编辑Hamish Bowles, Elle杂志时装总监Iain R Webb等,均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创意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灌输到头脑里的,它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力。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设计要能够用尽各种办法烘托出主题。不论是对材料的想象,还是对色彩图案的专注风格、款式的轮廓定位,还有众多的例子让我们反思,是否应该将我们忘记许久的艺术重新找回来。
很多人开始追求服装设计的个性化与流行化。在国外,服装设计的理念追求多种风格的独立性或者重合性。我们在教学阶段一味追求实用,可得到的效果是十分失败的。后现代艺术是对现代主流艺术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其凸显个性、自我实现的表达方式与服装设计日趋个性化、风格化的诉求不谋而合。对后现代艺术特点及服装设计中后现代设计语言应用的解析,可以清晰地阐述服装设计与后现代艺术的融合。教学思维不能程式化,应尽力、尽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将思路打开。
文化教育领域急功近利、内心浮躁地学习和教学的弊端已经出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思维的教育,不将思维固定,我们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行。
《中国青年报》专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的一篇报道,写得深入人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钱颖教授非常不喜欢学生提出的一个要求——多上一些看起來对实习和工作有用的课。这也是我多年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专业设计教学要偏向实践,侧重某些方面是必要的,但是一味追求实用、注重短期见效而忽略创作的独特性的学习方法不符合艺术教学规律。软实力的建设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看问题的眼光、思考问题的方式、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心态的问题。
我们教学安排中尽量安排有项目目标、能够培养能力的课程,说白了就是最好开设到工厂操作就能用的课程,学生也希望多接触以后的实战课程,把教学变成职场的实训场。但是这样的实训下来,我们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满意,因为我们永远赶不上市场的变化。教师要教学,又要跑到外边实习,深入工厂走市场请专家,希望所有的课程都变成“拿起来就能实战”的培训式的教学。学生也忙碌着照猫画虎地学习,但到了实际工作,还是和学校教学的情况有差别,总是不能尽人意。学生的时间被大量的各种实训占据,一味求项目,也没有真正接触职场环境的心态。我们培养的是有技术的产业工人吗?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设计助理,如果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明确目标,完全可以定位为设计师。这就需要学生审美眼光独特,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们现在对学生一味强调技术实用,就可能传递给他们一个信息,临摹就是设计。可是临摹得再好也是别人的,我们自己的原创能力在一点点消耗殆尽,思维在忙碌中变得浅显了。
20多年前我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应聘过多家服装学校。其中一个服装学院校长的一段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感觉这位校长大概是做服装加工厂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了资金,转行到服装学校当校长。应聘时没有想太多,自己直接与校长探讨应聘的事情。那位校长很健谈,直接问我对当前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认识,应该侧重实用还是艺术,我直接回答“艺术”。我是学服装设计出身,刚刚大学毕业几乎没有实践经验,学校培养也是侧重艺术。他当场就反驳我,说了很多关于对实用设计的看法,他不希望学生做时装秀上那样的创意设计,因为老百姓不会穿那些衣服,卖不出去的话,那些时装秀上的服装没有任何意义。他认为,服装设计不过是大街上的式样,面料改变一下,图案色彩选择适当就行了。我当时没有过多地与之争辩,在这样强势的校长面前,我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我保留“创意第一”的想法。
在之后20年的教学中,课程设计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革变化。我们一度教授学生设计尽量朴实、拿出去就可以直接穿的服装,我也曾经怀疑强调创意是不是错了。经过多年的思考我发现,从学习服装的创意统领到实用为先,再到创意回归的设计,这一切都证明,没有创作的热情,就没有设计的新意。
我对比了一下,国外很多国家的教学值得我们借鉴。在时装领域,Dior的首席设计师John Galliano,英年早逝的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Julian McDonald,GUCCI集团下的Stella McCartney,美国VOGUE杂志的时装编辑Hamish Bowles, Elle杂志时装总监Iain R Webb等,均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创意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灌输到头脑里的,它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力。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设计要能够用尽各种办法烘托出主题。不论是对材料的想象,还是对色彩图案的专注风格、款式的轮廓定位,还有众多的例子让我们反思,是否应该将我们忘记许久的艺术重新找回来。
很多人开始追求服装设计的个性化与流行化。在国外,服装设计的理念追求多种风格的独立性或者重合性。我们在教学阶段一味追求实用,可得到的效果是十分失败的。后现代艺术是对现代主流艺术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其凸显个性、自我实现的表达方式与服装设计日趋个性化、风格化的诉求不谋而合。对后现代艺术特点及服装设计中后现代设计语言应用的解析,可以清晰地阐述服装设计与后现代艺术的融合。教学思维不能程式化,应尽力、尽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将思路打开。
文化教育领域急功近利、内心浮躁地学习和教学的弊端已经出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思维的教育,不将思维固定,我们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