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I卷阅读主观题“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新高考国标答案评分标准中普遍提出了对于阅读主观题存在“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这一提法,本节课引导学生探究这一提法的内涵、标准和思考路径,从中学习梳理新高考阅读主观题问题要求与答题指向的方法,了解新高考阅读主观题的某些重要特征,学会挖掘阅读主观题答题的必备知识和运用答题指向形成有效的答題思路。在这个探究过程当中明确“探究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的价值和意义。希望通过探究能让老师和学生都进一步认识到新高考阅读主观题的某些变化趋势,有效把握这种趋势,实现高考考生主观题多得分、得满分的目标和教师阅卷制定主观题评分细则更精准的目标。
   关键词 阅读主观题;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问题要求与答题指向;必备知识与思考路径
  授课人:吴东生
   课型:高三复习课
   授课时间: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
   授课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武汉中学高三(10)班
   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讨一个在语文新高考的变化当中不太起眼、不太被关注却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新高考国标答案的原样当中几乎每一道阅读主观题的评分标准都有这样一个提示语,我们一起读一遍。(PPT展示2021年八省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国标答案图片)
   生(齐读):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一、导入:明确课堂情境任务
   师:新高考国标答案原样里面对于阅读主观题普遍写了这句话,其实这个说法在旧高考当中也是有的,但是从2019年12月份山东的新高考适应性试卷开始,这一种提法在语文新高考的国标答案里变得非常普遍。这一现象暗示了新高考阅读主观题可能开放性有扩大的趋势,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探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高三师生认知新高考阅读主观题的特点变化,把握这一类题的审题答题规律以及掌握这一类题的评分标准可能有重要作用。我们今天主要以2021年新高考卷Ⅰ为例子,在探究活动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和本节课的情境任务。2021年新高考卷Ⅰ阅读题包括哪几道题?
   生(齐答):三道大题,分别是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二和古代诗文阅读。
   师:对的,第三个阅读其实包含两部分一个是文言文阅读,一个是诗歌鉴赏。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三个活动环节:第一个活动,同学们凭印象谈谈我们探究“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对于我们高三复习的价值意义以及它们与国标答案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活动,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的“理”有哪些,评判标准是什么?第三个活动,完成新高考卷Ⅰ阅读题主观题第8题,总结“其他答案”的内涵特征。
   二、活动一:感知谈印象
   师:下面我们先来进行第一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当中有两个任务。我们把这两个任务读一遍,再来一起探究。
   生(齐读):任务一,探究“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任务二,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是什么样的答案?你感觉国标答案与这种其他答案之间有何关系?
   师:这两个任务,课前我们都思考过了,有没有同学举手自己说一下?
   生1(举手回答):我觉得价值首先还是体现了个性化解读文本,我们每个同学结合每一个人对文本的思考,体现出我们的文学素养,然后再体现在题目考查的要求。
   生2(举手回答):我们平时很难做出跟标答完全一样的答案,所以探究这个,就是鼓励考生去思考,意义在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范围。
   生3(举手回答):我觉得其他标准答案应该跟国标答案形成一个并列的关系,其实有很多符合这个题目要求的表述有差异的答案,但是国标没有一一列举出来,我觉得它们可能和标答是一个并列的关系。
   师:你认为其他答案是跟国标是并列关系,国标只是答案的一个示例而已,我们答的答案可能也能得到国标那个分数,对不对?但是我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现在要把它们探究出来,让我们知道我们做答案的时候也能做出满分答案。我归纳了一下几点意义,刚才也有同学谈到了,我们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1.主观题我们考生答卷很难答出与国标表达形式完全一致的答案,我们需要学习写出什么样的答案才可能被酌情给分甚至满分。2.让同学们认识到国标答案只是标答的示例之一,并不是标答的唯一表达形式,试卷最后的评分标准是省标,会列出很多种可以得分的答案,它们的表达形式与国标存在差距。3.通过探索我们可以明确国标答案的“理”在哪里,梳理阅读主观题审题的一般方法与路径,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探索新旧高考试题的特征变化。
   师:我们这一节课来探究的最重要的意义,大家认为是第几点?
   生(齐答):第三点。
   师:很好,我们今天主要是要实现第三点。第一个任务完成得很好。第二个任务,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是什么样的答案?大家感觉国标答案跟这个答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刚才已经谈到了一些,我们还可以再交流一下。
   生1: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是很接近于国标的答案。
   师:在什么方面接近于国标的答案?
   生1:它的关键点。
   师:关键要点上跟我们的国标答案是一致的,但是语言表述不一致。可能有其他的是吧?好,坐下来。你来说。
   生2(随机点一名同学):我觉得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在答题角度上跟国标答案是一致的,但是考生可能思考了各个方面,所以答的这个角度里面具体的细的知识点却不一样?
   师:好,坐下。还有没有?我觉得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生3(自己举手):比如说一道题的得分点有6个,但是国标或者题目上只要答3个的量,另外3个也可以算言之成理的答案了。    师:它要多一些是吧?很好,坐下。可能是言之成理的答案超越了国标的点,或者有其余的。还有没有同学说一下?
   生4(自己举手):我觉得言之成理的答案有很多类型,题目要求围绕文中的某一个文本信息分析。比如输出文本某一种特点,就是围绕文本当中分析核心内容,和国标答案需要一致或者是类似,然后答出來整体上的一个答案。就像分析文中情感或者效果的形象,要有大致答题方向,要结合文本具体某个地方分析,言之成理的答案要结合文本,不能相差太远。
   师:你所说的言之成理的答案也是从文本出发的,但是挖掘的点跟国标的点有区别,是不是?我也很赞同,我想同学们可能还有很多的看法,我觉得大家都谈得很精彩。我们接下来看例子,做对比,看看是不是像我们同学们思考的这样。
   三、活动二:审思开脑洞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有两个任务,我们先把这个任务明确一下。
   生(齐读):任务一,如何判断是否是言之成理的答案?以第16题为例子,看看下列答案分别属于哪种答案?任务二,通过上面例子归纳评判言之成理答案的标准有哪一些?
   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任务,这是我们班同学做出来的6个答案,标注了abcdef。看一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答案。我列了三种类型:一,言之成理的满分的答案。二,言之成理的可得分答案。三,非言之成理的答案。我们首先来把这6个字母写在黑板上。大家思考一下,请同学凭印象先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打分。(PPT展示学生答案)(表格见下页)
   生1:我第一印象是把f分为第一类,我觉得ace属于第二类,我觉得bd那就得是属于第三类。
   师:你能不能具体打一下分,可以所有都打,也可以选择性的。
   生1:我觉得a可以打到2—3分,f打到5—6分,然后c可以打到3—4分。
   师:好的,谁来接着完成其他的或者是对这位同学的打分和归类有不同的看法。
   生2:我觉得b就1分,e在1—2分。
   师:好,请坐。现在只是凭感觉把这个分打出来了,但是我觉得我们打的分不一定准确。打分的原因也没有规定明确,要想科学合理做出准确的判断,我觉得还需要完成以下三步:第一步,我们要读懂第二句诗意、全诗的主旨、题干的含义。第二步,我们要理清题干和文本所提的问题要求、答题条件、答题指向和必备知识。第三步,我们要依据题干、文本、国标来制定我们的评分标准。我们把这三步要求一起读一遍并且记住。
   生(齐读):第一步,读懂第二句诗意、全诗主旨、题干含义。第二步,理清题干和文本所提供的问题要求、答题条件、答题指向、必备知识。第三步,依据题干、文本、国标答案制定评分标准。
   师:我觉得如果我们完整地实施这三步,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准确的、科学的评判标准。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现在来看一下全诗的主旨,第二句的含义,还有题干的含义。第二句是哪一句?有没有把第二句找错的?刚才答案当中就有,第二句找成了第二联,这样就是零分。这是题干当中的一个知识点没有清楚。所以首先找出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第二句中惠远是什么?东林是什么?
   生(齐答):惠远是个高僧,东林是一个地点,东林寺,寺庙。
   师:这两点是怎么清晰的?
   生(齐答):看注释。
   师:好,剩下一个短语“住得无”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和难点。首先从断句来讲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住/得无,一种是住得/无,你们觉得是哪第一种?第一种举手,有几个人。第二种举手,人要多一点。大部分同学是不会把它分成是第一种,因为这里有个知识点,很多同学不知道。“得无”是一个固定的文言句式,一个语气词,这个词放在句首无意义,放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翻译为“吗?”这个文言知识由于很多同学不掌握,所以这个地方反而不能形成障碍。那么这到底是按哪一种分呢?
   生(举手回答):我觉得可以根据第一句“江州司马平安否”来判断,如果要跟第一句去形成一个比较共通的地方的话,应该是平安得住。
   师:这是个什么诗?七言律诗,哪两联必须对仗?
   生(齐答):应该是第二联和第三联。
   师:这是首联,首联可以不对仗也可以对仗,但我还是认同你的分析方法。坐下来,很好。这是一个判断方法,“平安否”和“住得无”,“平安”对应“住得”,咱们注意这是一个方法,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律诗严格要求对仗的必须是第二联和第三联。那么这一句他还是要用“住得/无”,即使确定断句是“住得/无”,也还存在4种翻译可能,我都列举出来了。那么最后具体到这一句诗里面,它是哪一种翻译方法?(PPT展示四种翻译)
   1.去玩过吗?
   2.可以住吗?
   3.住进了吗?
   4.住得安吗?
   生(小声说):平安否。
   师:好,前面一句有一个词语是问他的平安,后面住得安就跟前面的“平安否”相对应,你们还是根据这个来判断,对不对?我刚才说了,就像根据这个断句一样,它可以,但是这个标准不严谨。其实这里面还需要有一个更重要的依据,但是高考题没有提供,这个更重要的依据就是白居易在这里的一段背景资料,我们来读一遍。(PPT展示背景资料)
   生(齐读):据相关资料记载,元和十年(公元815年),43岁的白居易被贬谪为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始上庐山。在香炉峰下遗爱寺旁建草堂数间,并与东林寺众高僧交往颇深,经常是“薄暮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这段时间是白居易念佛实修的一个重要时期,期间他曾写过一首咏东林寺白莲花的诗来表达他的佛修所得。
   师:这里材料说“在香炉峰下遗爱寺旁建草堂数间”,那他住在这里没有?    生(齐答):住在这里了。
   师:他不仅住在这里,并且与东林寺的高僧交流颇深。深到什么程度呢?后面有一句诗是“薄暮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住在那里傍晚投宿寺庙,清晨又相约和尚见面,说明他跟和尚的交往怎么样?
   生(齐答):很好,关系很好。
   师:交往很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生(举手回答):是因为对佛修的痴迷,所以与和尚交往得很深。
   师:那杨巨源知不知道这些情况?
   生(齐答):知道。
   师:他在知道这些情况的前提下,跟他写这首诗,我们再来看“住得无”这句话有没有委婉劝告的意思?
   生(随机请一位同学回答):没有。委婉劝告的意思应该有劝告的是什么,但是这里就问他住得好吗。
   师:“你在这边住得好吗?”到底能不能体现怎么就体现委婉劝告呢?劝告什么内容呢?
   生(举手回答):都知道他明明就很好了,他还这样说,就是故意地告诉他。这就很委婉的,没有直接说我知道你住得很好,他是故意问你好不好。
   师:我们在阅读文中有很多东西不理解的时候,打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 比如在知道两个人关系很好的情况下,问你“你跟他关系怎么样”,或者“你跟他关系好不好”是什么意思?或者说你在游戏厅里面打游戏已经打了24小时了,家长说你在这里玩得好吗?这句话是说接下来要你玩还是不玩了?
   生(齐答):不要玩。
   师:所以第二句有没有委婉劝告呢?
   生(齐答):有。
   师:确实有,因为他知道白居易已经跟和尚关系很亲密了,沉迷于佛教了,然后他说你在这里住得好不好,就包含委婉劝告。劝告不要与和尚交往过密,不要沉迷于修佛。我们再来看这里还有一个字,“已包含委婉”,怎么理解这个“已”字?
   生(举手回答):说明后面还有劝告的句子。
   师:对。到今天为止,在我讲之前还没有关注这个“已”字存在的同学举手,有一大半的人,放下来。这个“已”字意味着后文还有劝告。后文哪一句是劝告?
   生(齐读):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师:后文是不是委婉劝告?
   生(齐答):不是。
   师:直接劝告的手法叫什么?
   生(齐答):直抒胸臆。
   师:哪一句哪个词表现的是直抒胸臆?
   生(齐答):莫。
   师:尾联已经是明确表达,第二句是委婉说明。我们把这个诗的意思、题干的意思都搞清楚了,第一步我们完成了。第二步我们要把题干和文本提出的问题要求、答题条件、答题指向必备知识挖掘出来。我们读语文题经常的问题是我们可能理不清题目的问题要求和提供条件,这时要像做数学题一样。大家看数学题一看就知道那里是答题条件,那里是问题要求。
   师:问题要求是什么,同学们可能对题干问题要求认知会有很大分歧。大家看一下这是16题的题干,现在我列举了同学们对于16题题干的9种认知,看看同学们对这个题干的认知分歧有多大?这九点看法当中有一点我认为是正确的,其他的都不准确,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
   生1(举手回答):我觉得第4点是对的。因为其他都是只分析了这个题干中的一个部分。
   师:举个例子说一下。
   生1:比如说第一个“是否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实际上只有前面那个题干前面那句话认为第二句包含了委婉劝告的意思,没有说怎样理解,也没有结合文本,我觉得第一个没有涉及到原题干后面的要求。
   师:说得很好,也就是第一点这样说只包含题目部分的要求。
   生1:第二点、第三点、第五点、第六点这都是包含问题要求的一部分,都不全面。
   师:刚才我听到有不同意见。为什么他说第四点,而不是第八点?
   生1:第四点偏了,它并没有说得非常好。
   师:大家看一下第四点是怎么来的?我觉得第四点问题是从标答倒推过来的。那么我们还有第二点、第七点没有分析,这两点为什么不好?
   生1:完全没有材料。
   师:他的问题要求不明确、不具体,只有第八点是全面明确具体的要求。好,我们来看一下。那么在搞清楚这个问题要求的时候,我们再来进一步把答题指向搞清楚。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思维角度、思考方法是哪一些?大家讨论两分钟。(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
   生1(举手回答):我觉得首先原意肯定要知道,就是写这首诗的原意,第二句诗的含义是什么?然后再就是理解它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既然是委婉劝告,劝告的内容就要写出来。
   师:这都是属于含义层面。
   生1:应该还要写情感。
   师:什么情感?谁的情感?
   生1:杨巨源的情感。
   师:为什么要写情感?
   生1:我觉得要理解除了这种表层含义外,还有一些深层的含义。
   师:深层的含义就是杨巨源的情感。这个问题指向要不要求我们回答杨的感情?我感觉到都是在谈第二句话的意思。好,坐下。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说?
   生2(舉手回答):他不仅表达委婉劝告的意思,而且还说不要做什么,要去干什么。
   师:围绕这个问题要求,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意思,是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就是它的分层,第一层应该谈句子的意思这个我们肯定可以达成共识,那第二层谈什么?
   生2:第二层就谈“已”。为什么是“已”?就说明是其他部分还有劝告的意思。
   师:对。其他部分还有劝告的意思也把它谈出来,是不是?这是第二层,很好。这一层有委婉劝告的意思,其他地方哪里还有劝告的意思?第二层谈完了,那第三层谈什么?    生(小声):不谈了。
   师:我觉得还要谈一点。有没有同学跟我一样的想法?我们谈第一层是第二句的含义,委婉劝告,第二层“已”包含后面还有一个劝告。前面谈过的问题跟后面有什么关系?前面谈委婉含蓄,跟后面的劝告是什么关系我们也要说出来。所以答题指向至少要包含三点,大家一起来读一遍。(PPT展示答题指向)
   答题指向
   第二句的含义与作用:1.为什么说第二句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
   2.诗的后面还有哪一句也表达了劝告的含义。
   3.第二句与后面一句之间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关系。
   生(齐读):第二句的含义与作用,为什么说第二句包含了委婉劝告的意思?后面还有哪一句也表达了劝告的含义?第二句后面一句之间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关系。
   师:好,这三层我觉得我们要谈到。但是这个题到这里结束没有,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答题了?这都是根据什么分析出来的?
   生(齐答):题干。
   师:还有什么东西我们不要忽略呢?文本。我们有了答题指向之后,可能挖掘的点不同,所以我们还要对文本进行挖掘。我们可能答题的角度都是跟标答是一致的,但是在同一角度之下,还可能结合文本答出了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来谈一下文本当中提示了我们哪些东西?第二句和其他的地方其实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为了答这三层意思,结合文本,我们要答哪一些知识点?想到一个就可以说,你来说。
   生(随机点一名同学回答):我觉得第三点说第二句后面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关系,结合文本和第一点就是第二句和最后一句有一些呼应上的关系。
   师:你认为第二句和后面的尾联有呼应关系,这个结构关系是个知识点。好,坐下来。还有没有?
   生(齐答):句子的形式。
   师:很好,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式?很多同学都答反问。“惠远东林住得无?”这一句是反问还是设问?我觉得有一个地方就很能判断这个句子,这个句子表达劝告的时候是怎么表达的?
   生(齐答):委婉地表达。
   师:那它是什么语气?反问是不委婉的,从这一点,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很可能不是反问。我们再来看这个句式,把这个句子对比,你住得好吗?疑问还是反问?
   生(齐答):疑问。
   师:它不是个反问句。那么这个问句也是一个必备的知识。再来看一下,还有没有知识点。其实我们刚才说了一个,因为要谈最后一联。最后一联还有个什么抒情方式?
   生(齐答):直抒胸臆。
   师:对,还有意象?惠远、东林还涉及到了意象。还有一个我们同学在找第二句的时候找到了第二联,这有个必备知识是什么?句和联。这是古诗的文体知识。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二句,这是句与联的知识。用惠远、东林,这是什么修辞?用典。还有问句、得无、结构关系。我觉得还有几点都可以说。承上启下、为抒发感情做铺垫、直抒胸臆。在答这个题的时候,这7点必备知识我们都可能会涉及到。(PPT展示必备知识点)
   1.第二句是哪一句?
   2.意象
   3.典故
   4.间句
   5.得无
   6.结构作用:承上启下、首尾呼应、为抒发情感做铺垫、初步渲染诗歌主旨
   师:那么,大家看一下手上自己的国标答案,我们下面制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有两个思路来制定:第一个思路要根据答题指向、题干的要求。因为这个题6分,如果制定成三点,大家就觉得很简单了,一点2分,这是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按照国标制定的,国标是一个点给三分。国标的第一点相当于答题指向的第二点,它的第二点相当于答题指向当中的一和三合并在一起。所以由此它形成了这样的答案。(PPT展示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1:
   揭示尾联直接劝诫的诗主旨3分
   第二句含义及诗主旨关系3分
   评分标准2:
   指向含蓄委婉的第二句含义2分
   尾联直接劝诫的诗主旨揭示2分
   指出第二句与诗主旨的关系2分
   师:我们现在三步完成了,就搞出来这个评分标准,现在要理性地给刚才同学们的答案打分和分类。我们把评分标准读一遍。
   生(齐读):(评分标准1)揭示尾联直接劝诫的诗主旨3分,第二句含义及与诗主旨的关系3分。(评分标准2)指向含蓄委婉的第二句含义2分,尾联直接劝诫的诗主旨揭示2分,指出第二句与诗主旨的关系2分。
   师:好。同学们你们想选哪个标准来为刚才6个答案打分?
   生(齐答):第二种。
   师:你们都选第二个,是觉得这个更清楚是吧?我们就按照第二个标准再打一次分。看我们经过这一番理性地分析之后认知有没有变化。
   生1(举手回答):我觉得a给两分,因为只说了第二句是如何委婉表达出了劝解,但是没有说后面直接劝解。
   师:现在同学们是变得理性了。他说了分数之后,就自觉地开始分析。
   生1:b也是给两分,它只是针对了第二句进行具体表述,没有到后面的关系和直接表述的那一句。c我觉得可以给到4分。他答了第二句和“已”后面的尾联那一句,但是没有给两者的关系进行一个分析,所以给4分。d我觉得是3—4分都可以,因为他也是分析了这两句,但是我覺得“你住得习惯吗?”这句稍微有点不妥,所以3—4分之间。e我觉得他是分析错了,0分。f我觉得可以5—6分。因为它确实三个点都答到了,但是在某些时候可能要看情况,够不够全面。
   师:你刚才说的扣别人分的情况,是因为手法答得不全或者不到位。好,坐下,有没有不同看法?
   生2(举手回答):我觉得d应该是满分。虽然他的答案很简单,但是说的每一点都达到了,不仅是分析第二句含蓄委婉在哪里,也把这句话翻译了一遍。然后也想到了尾联是如何劝说了友人。最后一句话点明了第二句和尾联的关系,我觉得就很好。    师:那我们就依据这个标准来看一下,指向委婉含蓄的第二句的含义,他解释了这个委婉的劝告没有?
   生2:解释了。
   师:这个委婉劝告的内容就是劝什么?不要沉迷于佛经,是吧?那这两分给不给?
   生2:给。
   师:再来看,“尾联直接劝”这个诗歌主旨他揭示了没有?解释得准不准确?
   生3(抢答):不完整。
   师:有同学说不完整,来说说。谁说的不完整?他说的尾联劝说友人不要因为被贬而心情抑郁,应该继续心怀大志。“不要因为被贬而心情抑郁”,这在尾联当中有没有?
   生2:我感觉不是。
   师:这个地方放宽一点,我们可以给他两分。如果不放宽呢?给他扣一分也可以。但是最后,指出第二句与主旨的关系……
   生2:这应该一分都没有。
   师:为什么?
   生2:他说是第二联。应该是第二句,他答错了。
   师:那他这一个得分应该是多少?
   生2:3—4分。
   师:对。最终得分是3—4分。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4:我觉得b最多能给1分。因为很明确,他第二点和第三点的4分是绝对拿不到的。其实第一点我感觉他什么都没说,并没有解释到位。
   师:这第一点我们开始打了0分,他最多给1分,大家基本上都认可。好,我们来统计一下,a給2分,同不同意呀?
   生(齐答):同意。
   师:c给4分,恰不恰当?
   生(齐答):可以。
   师:d、e都没有话说,f给6分也可以,扣他1分也可以。最后是我们全体同意的,集体决议的打分。我们对比一下最后的打分跟开始凭印象的打分,有哪些同学变化了啊?
   生(齐答):b、d、f。
   师:也就是说凭印象打分,有一半同学还是没怎么吃亏的。a、c、f这三个变化不大。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么去尽力做出像f、c这样的答案。通过实践审题、评分,我们最后来完成第二个任务,归纳一下言之成理的答案的标准有哪些。讨论两分钟,把答案写下来。(黑板记录两次打分对比)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1(举手回答):我觉得第一点是要符合题干问的问题。
   师:好,我很认同这一点。必须是题干的问题要求要符合。
   生1:我觉得第二点它要符合文本。
   师:对,题干的要求要扣住,还要挖掘文本。我简单说一下我的想法,我觉得赞同他说的,题干的问题要求和答题指向这要符合。第二点,要挖掘文本内容和题干的对应,问题要求和指向的契合点。第三点,我们如果从国标的角度、从制作评分标准的角度来讲,要符合国标的答题思路和关键意义。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列了这么多必备知识,最后国标的答案当中出现的只有哪一点?
   生:第六点。
   师: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结构关系,其他的都没有出现。仅凭这一首诗和注解,很难明确有含蓄委婉的意思,要把背景材料补充进去之后才能够更加明确。那命题人为什么不把那个材料加上去呢?为什么我们说的这些知识点都不出现在国标的答案里?我个人觉得这是新高考的特点。新高考就是要尽力回避对于关键问题知识、必备知识的直接应用。它的答案标准中就不把这些内容作为得分的理由,更注重答题的角度、思路。实际上,国标就是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诗的主旨,另一个角度是关系的角度。只要答案是从第二句含义及整首诗主旨的角度出发,和第二句诗跟诗的主旨、跟尾联是什么关系的角度来回答的,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至于在具体分析中,要不要把这些必备知识、手法答出来,不作要求。这就是和旧高考很不一样的地方,旧高考在制定得分点的时候往往这些必备知识就是得分点,但是现在它们不是了。
   四、活动三:尽写题目意
   师:在完整地进行了审题和把握评分标准之后,我们再来把另一个题目做一下。任务一,完成新高考卷Ⅰ阅读题主观题第8题,做出言之成理的答案。任务二,我们再来归纳其他答案的特征。我已经将文本当中凡是用了反复的句子全部找出来了,现在我们按照我们刚才的步骤,这个问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齐答):找反复的效果。
   师:我教大家一个方法,(板书:关键词句)我们在每个步骤上面都要抓住关键的词句,在问问题要求的时候,第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生(齐答):效果。
   师:效果再倒推,看前面那个主语。“效果”是个宾语,前面的主语是谁?
   生(齐答):讲述方式。
   师:讲述方法的效果。那么这个讲述方法又有什么限定?它有一个代词“这种”,把这个“这种”替换成什么?
   生(齐答):反复手法。
   师:使用了反复手法的讲述方法的效果,主语的中心词是什么?
   生(齐答):讲述方法。
   师:这个题跟我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它实际上是在问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只是这个讲述当中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并不是问反复这种修辞有什么效果。我们再来看答题指向。使用反复手法的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我们的答题步骤是什么,应该从哪些角度来答呢?
   生(齐答):刚刚说了答题要从多个角度,所以先从内容答起。
   师:那从形式上,它这个讲述方法的对象是什么?现代文阅读二,它是什么文本?
   生(齐答):小说。
   师:这就是条件,又已知反复这个修辞方法。此反复手法是不是写这个小说的作者的叙述当中的反复手法?
   生(齐答):不是。
   师:它不是作者的叙述当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它是小说当中的某个人物的语言当中用了反复手法。    生(齐答):这道题的讲述方法,主体应该是王木匠……
   师:王木匠是这个小说当中的一个人物,他讲述的是鬼子进村。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齐答):是故事。
   师:很好,他讲了一个故事。如果这个小说的人物不是讲了一个故事,他是朗诵了一首诗,这道题的答案会不会一样?
   生(齐答):不一样。
   师:会很大的不同。如果他是做了一个演讲,或讲了一首诗,它的内容也不一样。要把它区分出来,请同学接着说。
   生1(随机请一名同学回答):承担了讲述工作的这个人应该是王木匠,既然他用了这个反复手法肯定是有些特别,应该是让这个故事变好。
   师:你要抓住讲的内容是故事,从故事的特征出发,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分析?
   生1:這个故事的特点。这个故事肯定是要比一般的讲述方法更绘声绘色一些。或者说节奏感会更强一些。
   师:节奏感是从故事的哪个层面来讲的?
   生1:情节和故事的人物。
   师:故事的人物有哪些?
   生1:日本人、村民。
   师:跳开故事,抓住讲的人的角度行不行?反复的手法能不能反映讲的人?
   生1:我觉得可以。
   师:故事在讲的过程中还有谁?
   生1:听众。
   师:好,坐下来。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情感等等角度来进行分析,但是这个分析人物的过程当中,有听众、王木匠和故事里面的人。下面请两个同学上来做答案,我们的要求是做出言之成理的答案。
   (生上台板书答案)
   师(点评学生答案):什么使文章有节奏感?使情节越加丰富、描写描述更充分,这个地方的标答应该写进去。有节奏感,它对应着延宕。而生动有趣,又可以把哪个角度加进去?是可以把吸引听众这个角度加进去,能说明什么?说明王木匠会表达,能够讲故事。那么这个地方就可以把氛围融进去,营造了一种很紧张的氛围。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同学说是抓住了听众情感,其实是谁有情感?
   生(齐答):讲述人王木匠。
   师:王木匠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是有情感的,“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在这个时候他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自豪、得意。
   师:他赞美村民的行为,赞美民众的智慧。对日本人又有一种什么情感在里面?嘲笑,嘲讽。这个是一样的,人物方面这里写了讲故事的人,但是你可以把日本人和听众加进去。情节上面推动情节发展,它应该是延宕,不是推动。“来了!来了!”这个是渲染了紧张氛围,也应该是对村民抗日的一种赞美,是对鬼子的厌恶蔑视。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篇小说在环境方面强调整个情节的紧张和作战氛围,情节方面延宕,扣人心弦;情感方面,对于摆石门阵的村民的赞扬、满意,对鬼子的厌恶,而且对应的是哪一些反复的内容,从文本分析出来这个作用效果。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其他言之成理答案的内涵特征,请大家读一遍。
   生(齐读):国标的概念:依据题干提供的答题指向,运用相关必备知识,结合题干与文本的对应内容,按照题干问题要求作出的答案。其他成理答案的内涵:由于对于题目相关必备知识、答题指向和文本对应内容的不同角度认知,按照题干和文本提出的问题要求作出的与国标表述有所差异,但言之有据的答案。国标与其他成理答案之间的关系:符合题干问题要求,但运用到的必备知识可能存在差异,对于对应文本内容理解角度可能存在差异,答题思路指向角度存在差异,表述方式和语言也有所不同。
   师:今天我们上完这节课,大家有没有觉得讲得有道理?等一下你们看一下别的题目就会发现这个道理,或是这个规律可能不能全面应用。我们来看一下第5题,就会发现又换了一个思路,我们应该学会怎么去分析题干,怎么去指明这个答题方向。我们阅读第4题为什么直接指向文体必备的知识?现在我们阅读第4题,他直接问了什么?
   生(齐读):问了论证思路这个问题。
   师:我们刚才说了新高考的题目,就像第16题一样,不直接问第二句的含义和作用,而是委婉地问。为什么又会出现直接问的情况?直接问的题目,需要怎么答,跟过去旧高考当中的直接问有什么区别?这两个问题是课下作业,是下一节课要讨论的内容。下课。
   五、教学反思
   高考阅读主观题的命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一特点在新高考中有强化的趋势。其缘由首先是文本阅读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审美体验都与阅读者的生活经验相关。其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主张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这种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高考命题中给准确评分带来了困难,题目的开放程度越高,评分的误差可能越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就不高。因此,在高考阅卷中,阅读主观题的“国标答案”与“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边界阈值就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本节课主要围绕新高考阅读主观题评分标准中提到的“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来开展情境任务探究,这首先是阅卷老师在制定评分标准之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又是高三习题课讲解中学生和老师必须搞清楚的现实问题。学生答阅读主观题的时候经常难以抓准题干关键信息,把握不清题干中必备知识的落脚点,答题答非所问、失分严重就在所难免。老师在教学和制定评分细则之时,同样存在着难以抓准题干关键信息,把握不清题干中必备知识落脚点和答题思维路径的问题,而且奉“国标”答案为“圭臬”不敢越雷池一步,在没有抓住“国标”答案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死扣国标答案的词句作为得分要点,难免有失偏颇。本节课以探究“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的评判标准、思考路径和基本特征为指向,引导学生完成审清题干、读懂文本、完成答题的一般流程。力图通过探究的教学过程实现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对于新高考阅读主观题的特征和情境化复习课的基本面貌有一个了解,试图分别针对学生答题、教师习题课指导复习、阅卷教师制定评分标准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促进师生从题干、从文本、从教材、从课标的不同角度去探索试题答案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国标答案”与“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其答题指向和答题路径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他们在言之成“理”的理上是一致的,国标答案只是一种答案示例,并不是唯一能给满分的标答。因而我们探索“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的程序实际上也是形成“国标答案”的思考路径。其次,弄清题干的基本要求、提供条件和答题指向、将题干与文本参照梳理挖掘答题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和基本材料观点,这是所有阅读主观题答题必须的路径。再次,阅卷的时候制定评分细则仅仅从试卷命题人提供的参考答案拟定要点,是不够的。评分细则必须是符合答题指向的思考角度或者层次,然后将参考答案、题干要求、文本内容相结合才可能制定出思维层次和角度分明,答题要点全面完整的答案。最后,我们其实还得出一些对于语文新高考试题和答案的新认知:1.题干问题要求不单直接指向文本特征。2.题干提问能力层级属于高阶思维的能力得到更多的重视。比如16题如果直接考察第二句的含义与作用就是理解分析,变为谈前人观点的理解就转化为鉴赏基础上的评价。3.答题必备知识指向特殊化个性化,尽力避免常规知识的简单套用。比如反复这个修辞很常见,但是在小说中考就不常见,不考小说中作者的叙述语言,考人物语言中的修辞手法运用,这个更不常见。4.国标答案尽量避免将知识术语直接作为得分点。5.国标答案不是简单的指向是非判断,而是指向学生对于一个问题不同层面的认知。
   本节课的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哪怕是追求答题技巧之“末”的高三复习课也不能忽视语文素养之“本”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哪怕是高三的习题讲解课,进行比较枯燥的习题训练,只要是能够解决学生现实学习的困难,也就是课程设计是基于解决学生现实学习问题,而学习过程又是具有明晰逻辑的思维训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真实欲望和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可以做到乐此不疲的。
   六、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叶丽新教授点评
   这是一堂有意义的试题分析课。其一,看似主要探讨了两道具体的题目,实质是在探索主观题、开放题的评分问题,这无论是对推进命题和评分研究,还是对于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而言,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其二,这堂课切入点是研究“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但老师带着学生仔细解读了第二句和全诗,仔细分析了题干中的各个要素,在引导学生掌握主观题审题的一般方法与路径过程中抓住了根本,理解文本和问题始终是答题的关键。其三,通过提炼新高考开放题的特点,吴老师帮助学生明确如今的高考题需要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灵活运用必备知识,而不是简单化地套用知识点或某些答题要点。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解决真实问题,在进行真实情境中的语文学习。
   〔本文系湖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教学研究》示范课〕
  [作者通联:武汉市武昌区教培中心]
其他文献
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学生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教师至少做到四点:提炼具有普适性能唤醒学生体验的仿写点;设计吻合学理的有序活动,使学生以体验的方式领悟仿写点的表达价值;设计情境化任务,使仿写具有真实的目的性;提供教师的仿写范本,与教材范本形成合力,共同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
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需要命制或选择有价值的作文题.部分作文题中存在概念模糊、情境虚假、思维封闭的现象,会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难抒真情.在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命制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时,要设置真情境,给定真任务,实现真驱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的质量.
摘 要 随着“学习任务群”越来越常态化,学习任务群的实施也慢慢陷入形式化、浅层化、非学科化的泥淖。为了回归正途,我们需要重回原点,溯本求源,破解学习任务群设计实施中的两类密码,一是宏观的、方向性的显性密码。二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隐性密码。在具体的设计实施中隐性密码更为重要。笔者研究近五年全国中考题,从试题中发现可借鉴的四大“隐性密码”:真、新、活、整。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设计实施;隐性密码
摘 要 《促织》作为文言短篇小说的经典篇目,具有丰富的文本解读空间。本文结合主人公成名一家的具体经历,一一深入分析了《促织》中包含的四重世界:充满压迫与无奈的世俗体制世界、充满神秘帮助力量的神异世界、充满颠倒失序的道德哲学世界、充满真幻悲喜的审美世界。这四重世界在小说中交织互融,都跟蒲松龄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每一重世界都寄托着蒲松龄对主人公一家的深切同情,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关键词 《
摘 要 《红楼梦》前五回作为一个整体,对全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抓住前五回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有效解决导读教学如何顺利展开的难题。以《红楼梦》前五回为主要内容的导读教学,在阅读之前应进行《红楼梦》背景介绍,保证学生对《红楼梦》有正确认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导以“整体意识”要求学生把握前五回的整体构架,引以写作方法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点以“贾化”帮学生梳理情节和人物
摘 要 社会责任是高中化学学科五条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利用自编问卷对沈阳市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两类目标人群展开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各要素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其内涵理解、素材选择、教学与评价方式方面存在问题,急需改进。针对上述问题,从增进内涵理解、合理选择素材、优选教学方式、关注学习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以期为高中化学教
摘 要 反思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反思型写作即是指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反思这种批判性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了反思型写作的内涵与价值追求,当下反思型写作缺失的原因以及教师在反思型写作中的三个方面的作为。   关键词 反思;反思型写作;高阶思维培育  一、反思型写作的内涵与价值追求   反思是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围绕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明确了高中语文学习应达到的12项课程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大单元统整意识等问题,导致学业水平无法实现进阶式提升.依据学情、学段选定教学内容,设定合宜的教学目标;教学重心从“可见知识”转向“内隐素养”;立足核心素养,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提升学业水平,实现进阶式提升.
祝新华博士提出的“促进学习的作文评估”理念,反映在中考作文命题中就是:除实现“服务选拔”的功能外,还要能够“促进学习”.2021年部分省市的中考作文题为考生搭建了写作支架,将教材内容作为命题材料,从而导向读写结合,并且考查思辨能力,实现初高中写作训练与评价的衔接,这些都是“促进学习”的主要表现.
摘 要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设计建设在新时代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思想精神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时代优秀精神文化的恢归,表现为对语文核心素养涵泳培育的重视。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制体例体系是一个不断创造新变的开放结构与生成系统。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历史与演进历程昭示出的科学规律,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彰显影响深远的意义与价值。中小学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