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然而我国要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着官本位的影响、制度的不健全、公民参与的缺失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社会管理 服务型政府 政府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79-01
自从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所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以来,许多地方政府都开始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由于种种不良因素的限制,要建设一个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由于官本位意识的束缚,现代公共服务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服务型政府是遵从人民意愿的民主政府,是严格建立在法律基础上并且履行法律义务的法制政府,是人民利益至上的政府,是公开透明的政府,是人性化的政府。在这种服务行政理念下,政府在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应该多考虑群众方不方便,群众满不满意,群众需不需要,还要考虑怎么满足群众在得到服务时的心理感受,让人们感受到政府是亲民的,是为人民考虑的,政府的服务是充满人情味的。然而我国行政管理思想深深植根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意识,受官本位意识的束缚,形成了管制型的行政理念,把公共行政直接当作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忽视了其服务性作用和导向性作用。政府机构和公务员行为缺乏制约和监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和官僚态度普遍存在,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公共行政权力寻租,行政决策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现象的产生,甚至成为腐败的根源。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条件不够完善
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基础之上的,只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支持,才能保证服务理念的贯彻实施,才能保证政府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才能保证政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但是由于传统的“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第一,行政权力划分不合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府不是直接对人民负责,而是对党负责;政府部门之间权力交叉模糊,职责不清,政出多门,从而导致政府部门中官本位现象严重;行政职能配置不科学,政府机构臃肿,冗员充塞,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第二,政府的责任机制不健全。目前政府缺位、越位、错位以及不到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威望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怎样的后果,有效地责任机制的建立使责任明确到人,明确到岗,在制度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第三,绩效考评制度不健全,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地方领导的绩效考核和升迁、任免都是由上级部门决定的,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这样也容易形成各领导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违背了民主的本意。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呈现政府热、公民冷的现象
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机关强调的比较多,在报纸、网络上宣传的也比较热闹。但是在广大的市民中间,在群众里面,耳闻的人不多,关心的人也比较少。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的应该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影响才是正常的。市民的冷淡说明建设服务型政府本身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政府的多大变化,更说明政府还是封闭起来建设,而没有把服务的供给者和消费者有机的连接起来,形成了服务过程的裂断。如果没有政府和公民的互动,服务型政府是建设不成的。另外,恐怕是政府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还没有和大多数的市民相关,他们没有领受到政府的服务。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政府热、民众冷漠这样的现象是需要改变的,政府要尽快打破公民的冷漠,这样才能使政府和公民共同致力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四、公务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服务型政府怎么服务,让老百姓直接感受到服务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因为老百姓是直接和他们打交道的。所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能离开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的建设。然而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在素质上还有些缺失。第一,服务的主动性不强。作为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公民需要办理业务时不是主动提供相关的咨询或指导服务,而只有被问到才会回答,,使群众深感“脸难看,事难办”。第二,服务效率不高。机关工作人员没有把效率放在心上,往往达不到行政目标。而人民需要的是高效率的政府,希望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既能及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又能快捷、经济地达到行政目标,实现社会的进步。第三,服务的公正性有待加强。行政机关的活动及其相关的制度对任何人都应该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然而工作人员在办事时倾向于优先办理领导下达命令的事务和有利于政府经济效益的事物,而普通人民群众的事务一般都放在后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社会资源和福利不能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的分配。
参考文献:
[1]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2]邹晓敏.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3]余泓.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文史博览(理论).2009(4).
[4]孙牧.构建服务型政府面临的困境.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6).
关键词社会管理 服务型政府 政府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179-01
自从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所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以来,许多地方政府都开始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由于种种不良因素的限制,要建设一个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由于官本位意识的束缚,现代公共服务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服务型政府是遵从人民意愿的民主政府,是严格建立在法律基础上并且履行法律义务的法制政府,是人民利益至上的政府,是公开透明的政府,是人性化的政府。在这种服务行政理念下,政府在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应该多考虑群众方不方便,群众满不满意,群众需不需要,还要考虑怎么满足群众在得到服务时的心理感受,让人们感受到政府是亲民的,是为人民考虑的,政府的服务是充满人情味的。然而我国行政管理思想深深植根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意识,受官本位意识的束缚,形成了管制型的行政理念,把公共行政直接当作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忽视了其服务性作用和导向性作用。政府机构和公务员行为缺乏制约和监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和官僚态度普遍存在,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公共行政权力寻租,行政决策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现象的产生,甚至成为腐败的根源。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条件不够完善
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基础之上的,只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支持,才能保证服务理念的贯彻实施,才能保证政府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才能保证政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但是由于传统的“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第一,行政权力划分不合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府不是直接对人民负责,而是对党负责;政府部门之间权力交叉模糊,职责不清,政出多门,从而导致政府部门中官本位现象严重;行政职能配置不科学,政府机构臃肿,冗员充塞,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第二,政府的责任机制不健全。目前政府缺位、越位、错位以及不到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威望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一个服务型政府应该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怎样的后果,有效地责任机制的建立使责任明确到人,明确到岗,在制度上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第三,绩效考评制度不健全,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地方领导的绩效考核和升迁、任免都是由上级部门决定的,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这样也容易形成各领导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违背了民主的本意。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呈现政府热、公民冷的现象
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机关强调的比较多,在报纸、网络上宣传的也比较热闹。但是在广大的市民中间,在群众里面,耳闻的人不多,关心的人也比较少。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的应该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影响才是正常的。市民的冷淡说明建设服务型政府本身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政府的多大变化,更说明政府还是封闭起来建设,而没有把服务的供给者和消费者有机的连接起来,形成了服务过程的裂断。如果没有政府和公民的互动,服务型政府是建设不成的。另外,恐怕是政府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还没有和大多数的市民相关,他们没有领受到政府的服务。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政府热、民众冷漠这样的现象是需要改变的,政府要尽快打破公民的冷漠,这样才能使政府和公民共同致力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四、公务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服务型政府怎么服务,让老百姓直接感受到服务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因为老百姓是直接和他们打交道的。所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能离开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的建设。然而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在素质上还有些缺失。第一,服务的主动性不强。作为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公民需要办理业务时不是主动提供相关的咨询或指导服务,而只有被问到才会回答,,使群众深感“脸难看,事难办”。第二,服务效率不高。机关工作人员没有把效率放在心上,往往达不到行政目标。而人民需要的是高效率的政府,希望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既能及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又能快捷、经济地达到行政目标,实现社会的进步。第三,服务的公正性有待加强。行政机关的活动及其相关的制度对任何人都应该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然而工作人员在办事时倾向于优先办理领导下达命令的事务和有利于政府经济效益的事物,而普通人民群众的事务一般都放在后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社会资源和福利不能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的分配。
参考文献:
[1]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2]邹晓敏.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3]余泓.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文史博览(理论).2009(4).
[4]孙牧.构建服务型政府面临的困境.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