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与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傳统的施工安全管理理念与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对此,施工企业需要更新管理形式,将物联网技术尽快引入到施工安全管理中,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0-168
引言:由于建筑工程复杂程度较高、建设周期长、涉及内容广泛,使得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此需要施工企业可以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安全管理是否可以有效执行,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企业名誉度,还关乎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因此,为了可以切实执行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及时发现与排除施工现场隐藏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此保证建筑施工可以高效、稳定进行。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信息化技术,对物联网技术的阐述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广义上来讲,可以将物联网技术看作是利用信息传输系统,把互联网与物品有关信息连接在一起,以此实现物质信息置换通讯,完成智能识别、监管等一系列操作。该技术的应用中,先采集相关物品的信息,然后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传感设备传输到互联网,接着这些数据信息将会被终端处理系统予以分化处理,这样就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其次,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中。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机械设备、人员、车辆等涉及安全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随后将其经过分类处理后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对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现场主要是由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构成的具有较强流动性的作业场地,由于作业场地环境复杂、局部无序性等特征,就会较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中,比较强调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细致的管理行为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由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与现场信息的不透明,使得传统安全管理难以实现对所有危险源的监控,当发生危险时也不能第一时间为危险区域的人员发出预警[1]。在以往的施工安全管理中,因无法获取详尽的现场信息,就会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存在问题,难以对其进行及时优化,进而无法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与物联网的特点,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借助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射频技术,获取施工现场中存在不透明信息源,并且能够对场地作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在施工场地上各类物品上可以附着电子标签,借助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一套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预警网络,通过将收集的信息上传至现场监控室的服务器中,来监控现场作业情况,以此收集危险区域的危险信息,及时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出预警。
1 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
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物体的感知识别与信息的采集,它的主要构成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与应用层。其中感知层是由传感器、电子标签、读卡器等组成;传输层是由有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其作用是把感知层获取到的有关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处理层的作用就是分类处理获取的信息;应用层则是将分类处理之后的结果,反馈给系统管理人员,协助他们进行管理[2]。
2 安全管理系统的特点
首先,安全稳定。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十分复杂,若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实际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室外环境中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防水及防尘性能,而本系统完全具备应对现场环境的能力;其次,操作简单。本系统客户端学习成本较低,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进行学习,管理人员就可以掌握使用方法。
3 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
3.1 考勤管理功能
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需要佩戴相应的电子标签卡,通过设置在施工现场的读卡器,可以对施工人员进入、离开现场的时间予以掌握,便于对人员的考勤。此外,通过考勤管理功能能够实时统计进场人员数量,这对之后劳动力进场计划表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2 定位管理功能
在施工现场中,读卡器被设置到了许多位置上,当施工人员在某一区域时,所佩戴的电子标签卡就会被附近读卡器所读到,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实时掌握施工人员的位置情况,对其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时间予以掌握。在此情况下,管理人员既实现了对人员的管理,也可以根据各区域人员密集程度,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力量的合理配置[3]。
3.3 材料与设备进出场监控功能
将电子标签贴在大宗材料与大型设备上,可以实时掌握这些材料、设备的进出场情况。贴有电子标签的材料与设备入场时,会被设置在入口的读卡器所读取,并上传至现场监控室的服务器中,管理者就能随时查阅相关设备与材料的进出场记录,尤其是对一些租赁的设备,可以通过确定其使用时间,获得准确的租赁费用,便于管理人员了解租赁成本,对施工进度计划予以调整。若是设备是自有的,则可以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以此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同时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通过了解材料进场情况,可以让管理人员对编制的材料计划进行合理修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4 危险源监测功能
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的危险源,然后将传感器设置在这些危险源附近,以此实现对危险源的监测。如将大量的电子标签与传感器布置在高大模板区,就能监测到区域模板与脚手架的应力,若是应力超出预设值时,将会有警报发出,提示管理人员予以关注;在基坑边缘同样如此,可以布置传感器,监测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若是发生超出限值的变化,就会及时提示管理人员做出反应。由此可见,在施工各个区域布置各种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危险源的实时变化,这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能更好地优化施工方案,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进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3.5 警报功能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一般是不能有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所以在场地出入口设置读卡器,可以避免外来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场地。若是无卡人员强行进入施工现场时,安全管理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此时安保人员就会及时了解情况。此外,设置在场地内部的传感器可以根据危险源的变化情况,及时发出安全警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离开危险区域,并提示相关人员前往进行处理。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但以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系不足等。不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加胜. 浅析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居舍, 2019, 000(026):P.153-153.
[2]周旭.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城市周刊, 2019, 000(011):P.5-5.
[3]黄永生.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2):2725-2726.
山东中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00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0-168
引言:由于建筑工程复杂程度较高、建设周期长、涉及内容广泛,使得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此需要施工企业可以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安全管理是否可以有效执行,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企业名誉度,还关乎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因此,为了可以切实执行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及时发现与排除施工现场隐藏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以此保证建筑施工可以高效、稳定进行。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信息化技术,对物联网技术的阐述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广义上来讲,可以将物联网技术看作是利用信息传输系统,把互联网与物品有关信息连接在一起,以此实现物质信息置换通讯,完成智能识别、监管等一系列操作。该技术的应用中,先采集相关物品的信息,然后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传感设备传输到互联网,接着这些数据信息将会被终端处理系统予以分化处理,这样就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其次,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中。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机械设备、人员、车辆等涉及安全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随后将其经过分类处理后得到想要的结果。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对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现场主要是由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构成的具有较强流动性的作业场地,由于作业场地环境复杂、局部无序性等特征,就会较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中,比较强调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细致的管理行为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由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与现场信息的不透明,使得传统安全管理难以实现对所有危险源的监控,当发生危险时也不能第一时间为危险区域的人员发出预警[1]。在以往的施工安全管理中,因无法获取详尽的现场信息,就会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存在问题,难以对其进行及时优化,进而无法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与物联网的特点,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借助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无线射频技术,获取施工现场中存在不透明信息源,并且能够对场地作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在施工场地上各类物品上可以附着电子标签,借助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一套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预警网络,通过将收集的信息上传至现场监控室的服务器中,来监控现场作业情况,以此收集危险区域的危险信息,及时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出预警。
1 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
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物体的感知识别与信息的采集,它的主要构成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与应用层。其中感知层是由传感器、电子标签、读卡器等组成;传输层是由有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其作用是把感知层获取到的有关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处理层的作用就是分类处理获取的信息;应用层则是将分类处理之后的结果,反馈给系统管理人员,协助他们进行管理[2]。
2 安全管理系统的特点
首先,安全稳定。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十分复杂,若是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实际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室外环境中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防水及防尘性能,而本系统完全具备应对现场环境的能力;其次,操作简单。本系统客户端学习成本较低,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进行学习,管理人员就可以掌握使用方法。
3 安全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
3.1 考勤管理功能
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需要佩戴相应的电子标签卡,通过设置在施工现场的读卡器,可以对施工人员进入、离开现场的时间予以掌握,便于对人员的考勤。此外,通过考勤管理功能能够实时统计进场人员数量,这对之后劳动力进场计划表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2 定位管理功能
在施工现场中,读卡器被设置到了许多位置上,当施工人员在某一区域时,所佩戴的电子标签卡就会被附近读卡器所读到,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实时掌握施工人员的位置情况,对其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时间予以掌握。在此情况下,管理人员既实现了对人员的管理,也可以根据各区域人员密集程度,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力量的合理配置[3]。
3.3 材料与设备进出场监控功能
将电子标签贴在大宗材料与大型设备上,可以实时掌握这些材料、设备的进出场情况。贴有电子标签的材料与设备入场时,会被设置在入口的读卡器所读取,并上传至现场监控室的服务器中,管理者就能随时查阅相关设备与材料的进出场记录,尤其是对一些租赁的设备,可以通过确定其使用时间,获得准确的租赁费用,便于管理人员了解租赁成本,对施工进度计划予以调整。若是设备是自有的,则可以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以此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同时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通过了解材料进场情况,可以让管理人员对编制的材料计划进行合理修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4 危险源监测功能
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的危险源,然后将传感器设置在这些危险源附近,以此实现对危险源的监测。如将大量的电子标签与传感器布置在高大模板区,就能监测到区域模板与脚手架的应力,若是应力超出预设值时,将会有警报发出,提示管理人员予以关注;在基坑边缘同样如此,可以布置传感器,监测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若是发生超出限值的变化,就会及时提示管理人员做出反应。由此可见,在施工各个区域布置各种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测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危险源的实时变化,这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能更好地优化施工方案,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进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3.5 警报功能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一般是不能有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所以在场地出入口设置读卡器,可以避免外来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场地。若是无卡人员强行进入施工现场时,安全管理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此时安保人员就会及时了解情况。此外,设置在场地内部的传感器可以根据危险源的变化情况,及时发出安全警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离开危险区域,并提示相关人员前往进行处理。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但以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系不足等。不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加胜. 浅析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居舍, 2019, 000(026):P.153-153.
[2]周旭.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城市周刊, 2019, 000(011):P.5-5.
[3]黄永生.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2):2725-2726.
山东中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