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码已经是非常时髦,但是玩数码摄影的人未必都了解数字对照片的真正意义。任何色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任何色彩与其他的色彩都存在着数学关系。
我们要学会在大脑中用数字建立色彩立体框架,熟知色彩框架空间的位置和关系,说到位置点,马上知道是什么颜色,说到色马上知道它由什么数字组成,这并不难,只要勤学苦练,很快就可以掌握,通过下面的实例可以看到,熟知色彩数字对我们的帮助是有多么的具体和实用。
2 用曲线稍提高反差及明度后,再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选择黄色通道(图示上箭头所指处),色轮图上黄色与红色相差60°,因此直接在色相中敲击-60(图示下箭头所指处),饱和度+35,稍提高明度-7,树叶变成了红色,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选黄而不选绿呢,树叶不是绿色的吗?不错,树叶是绿的,那是人们的印象,春天的树叶是黄色为主的绿色,计算机只认实际的颜色,而不理会人的概念,如果选绿没有这个效果。观察下面的色带,下色带正红色对应的是正黄色,两立柱的限定与画面的实效证明选黄色是正确的,接着用黑前景色画笔,涂抹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蒙版,遮避住崖壁上出现不需要的红色。
3 经过曲线和色相/饱和度的两步调整,不到一分钟,完成此图,红色通透,画质极好。
5 这是在同一个地点同时拍摄的三张接片,天色已暗,画面更灰暗,我要做一个实验,看看数码到底能够蕴藏多少色彩信息,能有多大的制作空间,经过调整,会有怎样的视觉效果。计算机就是这样,可以把“1”变成成千上万,但不能把“0”变成“1”,照片上基本是黄绿色,但是用吸管读取数据,其中存在少量的红色,它只要有大于1的色彩信息,理论上就可能调出我们所期望的颜色。
6 经过许多步骤调整完成的照片,这张照片没有添加一草一木,全部的色彩来源于原片,制作原理与上面改变红叶的方法基本相同。三年前完成此片时,我被震惊了,请读者不要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它,这只是一个色彩变换实验,它告诉我们,数码制作可以达到如此奇效。同一个风光景点,张某夏天拍摄,李某秋天拍摄,张某可以通过数码制作把夏天变成秋天,而且比李某拍摄的秋天还要漂亮。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此种变换的合理合法性,只演示数码影像的潜力和制作实力,毕竟,它把神话变成了现实。这个实验更引发了我们探索数码技术的兴趣,而不是只看表面妄下结论,数码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很难预料,拭目以待吧。
我们要学会在大脑中用数字建立色彩立体框架,熟知色彩框架空间的位置和关系,说到位置点,马上知道是什么颜色,说到色马上知道它由什么数字组成,这并不难,只要勤学苦练,很快就可以掌握,通过下面的实例可以看到,熟知色彩数字对我们的帮助是有多么的具体和实用。
2 用曲线稍提高反差及明度后,再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选择黄色通道(图示上箭头所指处),色轮图上黄色与红色相差60°,因此直接在色相中敲击-60(图示下箭头所指处),饱和度+35,稍提高明度-7,树叶变成了红色,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选黄而不选绿呢,树叶不是绿色的吗?不错,树叶是绿的,那是人们的印象,春天的树叶是黄色为主的绿色,计算机只认实际的颜色,而不理会人的概念,如果选绿没有这个效果。观察下面的色带,下色带正红色对应的是正黄色,两立柱的限定与画面的实效证明选黄色是正确的,接着用黑前景色画笔,涂抹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蒙版,遮避住崖壁上出现不需要的红色。
3 经过曲线和色相/饱和度的两步调整,不到一分钟,完成此图,红色通透,画质极好。
5 这是在同一个地点同时拍摄的三张接片,天色已暗,画面更灰暗,我要做一个实验,看看数码到底能够蕴藏多少色彩信息,能有多大的制作空间,经过调整,会有怎样的视觉效果。计算机就是这样,可以把“1”变成成千上万,但不能把“0”变成“1”,照片上基本是黄绿色,但是用吸管读取数据,其中存在少量的红色,它只要有大于1的色彩信息,理论上就可能调出我们所期望的颜色。
6 经过许多步骤调整完成的照片,这张照片没有添加一草一木,全部的色彩来源于原片,制作原理与上面改变红叶的方法基本相同。三年前完成此片时,我被震惊了,请读者不要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它,这只是一个色彩变换实验,它告诉我们,数码制作可以达到如此奇效。同一个风光景点,张某夏天拍摄,李某秋天拍摄,张某可以通过数码制作把夏天变成秋天,而且比李某拍摄的秋天还要漂亮。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此种变换的合理合法性,只演示数码影像的潜力和制作实力,毕竟,它把神话变成了现实。这个实验更引发了我们探索数码技术的兴趣,而不是只看表面妄下结论,数码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很难预料,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