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祖国医学分型和其病理生理基础的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n22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我们在临床上分析了55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分型,结果分成“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阳虚”四类型。其中“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各占40%与54.2%,为最多;“阳亢”与“阳虚”最少,各为3.1%与2.7%(1)。其中的250例并与米氏分期作了比较,发现“阴阳两虚”较“阴虚阳亢”分布在后期者多。但对是否有实症的“阳亢”,有否“阳虚”,中医分型与病理分期究有否关系等,不能作出肯定结论,特别对中医分型的病理生理基础,必须进一步结合机制研究探讨。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也就是为此,以期最终创立中西医结合的,既能反映机体功能改变和病理变化的新分类法,又能正确指导临床的防治。由于中医务型主要是根据症状判断的,而高血压病的症状极大多数是神经方面的症状,因此,我们采取了条件反射(眨眼条件反射)、前庭时值、电测听、颞桡指数,以反映各中医分型中神经功能状况的改变(条件反射主要反映皮层活动情况;前庭时值是探讨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活动情况;电测听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肾开窍于耳”,和鉴于患者听觉分析器功能减退而表现为耳鸣、耳聋等症状而采用的;颞桡指数可以反映血管的反应性,和研究与脑血流有关的“上实下虚”中的“上实”的症状)。根据“阳亢”的症状如头痛、口干、便秘、急躁等,多数是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的表现。“阴虚”的症状如眩晕、失眠、乏力、耳鸣等,均是神经系统抑制过程减弱或神经功能减退的表现。而“阳虚”症状则多半属于神经功能减退的更进一步发展,可能主要是兴奋性的减低和代表脏器功能减退的部分表现。所以我们设想“阳亢”、“阴虚”、“阳虚”之间与病程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临床上基本不见“阳亢”实症和单纯“阳虚”,且“阳虚”由“阴虚”发展而来(根据祖国医学“阴损及阳”的理论),所以也认为“阳亢”实症和单纯的“阳虚”可能是不存在的。因此,根据此设想,我们将中医分型分为阴虚阳亢(阳亢偏重、阴虚偏重)和阴阳两虚(阴虚偏重、阳虚偏重)二型,并进行了病理生理基础的研究。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证实和补充机制研究的结果,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以及广慈医院高血压病房合作,进行了400例中西医务型分期的研究探讨。唯例数较少,尤其某些类型只有几例,仅就初步实验结果作讨论,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其他文献
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其与洋地黄中毒有关者,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心律不齐,但当其发生与洋地黄无关,特别是当其传导阻滞的程度随着更换体位而变化时,则是一种很少见的现象,兹将我们见到一例,报告如下。
期刊
在诊断溃疡病及对其疗效的观察方面,X线检查是一种客观的检查方法,它不但可以发现病理解剖的变化,对胃肠道机能性改变也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能密切结合临床材料,则其诊断准确性将更高。最近我院在苏联专家Горбадей教授指导下应用动脉内奴弗卡因注入治疗溃疡病,为了研究此项疗法对溃疡病的疗效,我们对应用此法治疗的患者作了X线方面的动态观察。有关这方面的临床及X线的文献除了Горбадей教授的著作外,在
期刊
近年来因心血管外科的发展,相应的诊断检查方法和血液动力学研究迫切需要左心导管检查。本文通过131例左心导管检查的资料总结,就左心导管检查的方法、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作扼要讨论。
期刊
1892年Vaquez氏首先记载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增多为主征的疾患,称之为真性多血症(Polycythaemia Vera)。其后1904年Türk氏对本病提意称为红血病(Erythraemia)。
期刊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常有流行。近年来有关本病之流行病学、细菌学及临床医学之研究报告甚多,但细菌与临床之关系如何,尤其细菌培养阳性与阴性病例之间,及各种不同菌型之间,在临床表现上及治疗效果上,有何差异,文献上报告不多。兹就我院收治之468名菌痢病例的初步观察,报导如下。
期刊
本文报导36例血吸虫病肝硬化所致高度腹水,经氯散疾治疗后,23例(63.9%)利尿效果良好,13例(36.1%)无效,其中5例出现肝昏迷,2例死亡。本文对其治疗中的反应、电解质变化及作用机制等略加讨论。
期刊
柴胡治疗疟疾,虽在药学中有所记载,但在临床应用方面,稀有文献报导。作者应用柴胡治疗疟疾44例,获得满意效果,兹将点滴经验,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期刊
溃疡病是我国多发病之一,对劳动人民健康影响很大。为了了解我国溃疡病的发病数、发病原因及其临床经过的特点,以便在今后开展溃疡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中有所参考,我们将本院开院以来的溃疡病住院病例加以分析。我院从1952年6月到1958年12月共收治溃疡病患者280例,占同时期内科总住院人数的7.7%,占同时期内外两科总住院人数的3.2%,占同时期全院住院总人数的1.33%。在本院住院病人的病类统计中,此病
期刊
白血病是血液病中极严重的一种。它的特点为人体制造白血细胞的组织无限制的增生,及血循环中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因此,临床化验尤其是周围血和骨髓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血浆凝血活素组成部分(PTC)缺乏症与第七因子缺乏症的报告不多,至于两者合并缺乏的报告则更少,最近赵博施医师所著“血浆凝血活素组成部分与凝血第七因子合并缺乏引起血友病样疾患一例报告”一文在中华内科杂志1958年7月号发表,供读者的参考,是值得欢迎的。但在详读以后,发现原著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在诊断此病的实验工作上,尚缺乏完备的诊断根据,故是否确为PTC与第七因子合并缺乏症,还是一个疑问。兹提出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