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新时期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社会行为的培养与思想意识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对思想品德改革创新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创新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素质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应试教育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注重考试成绩,学生对思想理论大都缺乏探究兴趣。针对以上现象,学校和教师都应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跟据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通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课堂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当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改革创新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行为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思想独立性,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课堂兴趣开始。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上好每一堂课,更应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角,通过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互动,面向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对“真、善、美”的追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正文间隙有非常多的与思想品德相关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对素材进行重点讲读与启发,组织学生大胆地提出见解,多角度进行课堂讨论与总结,形成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在心理上与思想上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迈入社会。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负责听课记笔记。进行教学创新,教师首先应转变思想,转换角度,以学生为课程教学主体。避免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而应培养学生对思想观点通过不同角度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记住了理论知识,更提高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学生的信息来源不仅局限于教师和课本,随着接触内容更加广泛,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来源更加多样化。技术创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工具的利用,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搜集,与正确判断社会行为的能力。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3.创新教学过程
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创新,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多样的改革创新。鲜活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创新,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更生动、有趣的网络教学,使学生脱离抽象的思维,使教学内容更形象,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创新有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考,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充满好奇与困惑。初中思想品德授课不能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上,而应对学生实际产生的思想困惑结合社会现实、联系时代特点,对学生思想素质进行引导和帮助。
4.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成绩的高低判定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科学的评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须要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出勤、课堂纪律,应是思想品德课程考核内容的重点。教学参与等行为都应作为日常表现的一部分,计入评分标准。思想品德考试试卷,在内容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死记硬背的知识并不能考查学生能力。应把社会现象、热门话题搬上试卷,通过对社会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对思想道德水平、法律意识等知识掌握能力进行全面考察。现阶段,我国许多省份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半开卷考试,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大变革。思想品德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组合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创新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教师要发挥育人重任,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创新教学过程,创新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教师,2011(10).
[2]王刚.论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5).
[3]翁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2).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创新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素质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应试教育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注重考试成绩,学生对思想理论大都缺乏探究兴趣。针对以上现象,学校和教师都应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跟据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通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课堂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当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改革创新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行为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思想独立性,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课堂兴趣开始。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上好每一堂课,更应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角,通过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互动,面向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对“真、善、美”的追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正文间隙有非常多的与思想品德相关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对素材进行重点讲读与启发,组织学生大胆地提出见解,多角度进行课堂讨论与总结,形成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在心理上与思想上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迈入社会。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负责听课记笔记。进行教学创新,教师首先应转变思想,转换角度,以学生为课程教学主体。避免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而应培养学生对思想观点通过不同角度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记住了理论知识,更提高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学生的信息来源不仅局限于教师和课本,随着接触内容更加广泛,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来源更加多样化。技术创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工具的利用,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搜集,与正确判断社会行为的能力。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
3.创新教学过程
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创新,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多样的改革创新。鲜活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创新,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更生动、有趣的网络教学,使学生脱离抽象的思维,使教学内容更形象,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创新有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考,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充满好奇与困惑。初中思想品德授课不能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上,而应对学生实际产生的思想困惑结合社会现实、联系时代特点,对学生思想素质进行引导和帮助。
4.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成绩的高低判定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科学的评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必须要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出勤、课堂纪律,应是思想品德课程考核内容的重点。教学参与等行为都应作为日常表现的一部分,计入评分标准。思想品德考试试卷,在内容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死记硬背的知识并不能考查学生能力。应把社会现象、热门话题搬上试卷,通过对社会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对思想道德水平、法律意识等知识掌握能力进行全面考察。现阶段,我国许多省份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半开卷考试,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大变革。思想品德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组合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创新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教师要发挥育人重任,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创新教学过程,创新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教师,2011(10).
[2]王刚.论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5).
[3]翁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2).